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方式,对文章进行朗读能够有效让人集中注意力,也就能够让人更加容易地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感情。新课改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有声语言带来的独特魅力。本文从朗读目标的制定到朗读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再从个性化朗读教学以及如何立足学生发展进行朗读水平的提升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感情朗读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正确的方式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文章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使其思想受到熏陶,提升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朗读往往收不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因此朗读缺乏有效性,小学生的读音准确率、流利程度以及感情色彩都无法达到教学要求。虽然考试对于朗读没有具体要求,但是其对日常生活语言沟通的影響是不可忽视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
小学课堂在对文章进行学习时,教师常常让学生朗读一遍课文。为什么要让学生大声读出来而不是默读呢?教师的目的是让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能夠在读音的帮助下体会文章情感。例如将一些“啊”“吧”“呀”等感叹字读出声来,可以更好地让小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有助于学生对于主题思想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对于后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1]。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文章,表达方式也是学生作文的模板之一。而学生加强对文章的朗读,能够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点将在写文章以及发言时有所体现。
(三)有利于学生对生僻字的辨认
小学生学习课文难免会遇到不会读的字与词,而单独记忆字与词的读音难以实现有效记忆,而朗读则是不断加深记忆的过程,并且相较于单纯的字音记忆更具有趣味性,因此朗读对于纠正学生对于读音的正确记忆,以及学习生僻字时有所帮助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字音与词语的讲解,然后在没有进行深入朗读课文的情况下进行了课文学习,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也就无法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有效跟进[2]。第二,朗读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对于朗读的态度散漫,对朗读感到乏味。朗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究其根本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及教师本身的问题。因此从朗读的重要性出发,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让学生在多次朗读中把握课文感情
学习课文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初次朗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全体学生共同朗读,在朗读一至两遍后。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朗读,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在朗读中寻找正确答案。在学生朗读完成后,适当地让学生阐述自己对于文章段落的看法,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修辞手法等内容。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提升朗读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对小学教科版语文课文《月光曲》进行学习时,唯有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才能很好地体会文字中呈现出来的画面美。欣赏到《月光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贝多芬的美好心灵[3]。
(二)教师示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若能能够对朗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其学习效果定会事半功倍,也更加利于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进行管理。而小学生处于自我探索阶段,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可能尚不清楚,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给予一定的外界影响,使他们对于朗读感兴趣,是一种提高朗读教育有效性的好办法。主要做法是教师亲身示范朗读,让学生跟着教师读,以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逐渐进入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在学习小学教科版语文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教师示范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学生便能够体会诗中描绘的离别之情[4]。
(三)制定明确的朗读计划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朗读目标。对于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安排大量的文章进行朗读,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目标安排视情况而定。让学生在朗读中循序渐进。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向生活学习语文。目前语文学习提倡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的外延涉及到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听歌曲、赏音乐,甚至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标语广告都包括在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语文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成为了教学热点话题。因此教师要发现当前朗读教育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沿着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兴荣.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8):118-119.
[2]张子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1):112+114.
[3]高秀民.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缺失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174+188.
[4]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6):140-141.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感情朗读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正确的方式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文章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使其思想受到熏陶,提升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朗读往往收不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因此朗读缺乏有效性,小学生的读音准确率、流利程度以及感情色彩都无法达到教学要求。虽然考试对于朗读没有具体要求,但是其对日常生活语言沟通的影響是不可忽视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
小学课堂在对文章进行学习时,教师常常让学生朗读一遍课文。为什么要让学生大声读出来而不是默读呢?教师的目的是让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能夠在读音的帮助下体会文章情感。例如将一些“啊”“吧”“呀”等感叹字读出声来,可以更好地让小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有助于学生对于主题思想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对于后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1]。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文章,表达方式也是学生作文的模板之一。而学生加强对文章的朗读,能够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点将在写文章以及发言时有所体现。
(三)有利于学生对生僻字的辨认
小学生学习课文难免会遇到不会读的字与词,而单独记忆字与词的读音难以实现有效记忆,而朗读则是不断加深记忆的过程,并且相较于单纯的字音记忆更具有趣味性,因此朗读对于纠正学生对于读音的正确记忆,以及学习生僻字时有所帮助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字音与词语的讲解,然后在没有进行深入朗读课文的情况下进行了课文学习,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也就无法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有效跟进[2]。第二,朗读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对于朗读的态度散漫,对朗读感到乏味。朗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究其根本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及教师本身的问题。因此从朗读的重要性出发,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让学生在多次朗读中把握课文感情
学习课文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初次朗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全体学生共同朗读,在朗读一至两遍后。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朗读,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在朗读中寻找正确答案。在学生朗读完成后,适当地让学生阐述自己对于文章段落的看法,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修辞手法等内容。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提升朗读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对小学教科版语文课文《月光曲》进行学习时,唯有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才能很好地体会文字中呈现出来的画面美。欣赏到《月光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贝多芬的美好心灵[3]。
(二)教师示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若能能够对朗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其学习效果定会事半功倍,也更加利于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进行管理。而小学生处于自我探索阶段,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可能尚不清楚,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给予一定的外界影响,使他们对于朗读感兴趣,是一种提高朗读教育有效性的好办法。主要做法是教师亲身示范朗读,让学生跟着教师读,以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逐渐进入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在学习小学教科版语文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教师示范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学生便能够体会诗中描绘的离别之情[4]。
(三)制定明确的朗读计划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朗读目标。对于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安排大量的文章进行朗读,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目标安排视情况而定。让学生在朗读中循序渐进。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向生活学习语文。目前语文学习提倡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的外延涉及到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听歌曲、赏音乐,甚至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标语广告都包括在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语文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成为了教学热点话题。因此教师要发现当前朗读教育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沿着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兴荣.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8):118-119.
[2]张子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1):112+114.
[3]高秀民.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缺失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174+188.
[4]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