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视剧建构女性人物形象过程中的声音研究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191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声音”在电视剧《共和国血脉》建构女性人物形象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作为切入点,分析声音如何通过相关构成元素的相互作用,实现该剧女性人物形象的层次叠加,以小见大、表情达意以引发观众共振及展示角色内心精神世界以烘托主旋律,从而勾勒出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体现出主旋律电视剧与时代交互的特征。
  【关键词】主旋律电视剧;女性形象;声音
  所谓“主旋律电视剧”是以当代主旋律话题或事件为题材,弘扬主流文化,塑造社会集体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电视剧作品。它在一定程度上,担当着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的传播。①作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的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国70周年献礼剧,《共和国血脉》是陕西省委宣传部扶持的2018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该剧是通过展现石油人“流血流汗不撤退,拼命也要找到大油田”的信念,全景式呈现新中国石油工业创业史的一部主旋律电视剧。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认为,“这部电视剧的主题表达高扬时代主旋律……该剧在人物形象设计方面遵从历史发展真实轨迹,加以艺术的凝练,构建出丰富的电视剧叙事空间,使得这些人物形象在剧中鲜活了起来,给观众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该剧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有知书达理、端庄大度、具有奉献精神的西北大学毕业生许茹,有爱憎分明、身上带着一股子倔劲儿的农村姑娘梅大妮,有勇敢果断、立场坚定的卫生员唐娜,有女扮男装、豪爽率真且肯吃苦的石油工人刘小青等。
  声音作为视听元素的一个种类,同画面及其他电视剧创作手段融合、互映,建构了这些富有代表性又极具个性特色的女性角色,为观众带来了具有震撼力的视听盛宴。本文中笔者将专门就声音在该剧建构女性人物形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以小见大,声音反映多层次人物形象
  李泽厚先生从美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将人的经验性审美过程的心理功能划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不同层面的形态。“悦耳悦目”指的是“人的耳目感到欢乐”,是生理上的感知;“悦心悦意”是指“审美愉快虽有自然生理的愉悦满足方面或内容,却已远远不止于它”,着重于培养人的感情;“悦志悦神”是在“道德的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②《共和国血脉》恰恰是通过声音反映出多层次的女性人物形象,通过语言、音乐、音响等的循回交叉作用,从生理感知的悦耳目到情感表达的悦心意再到人生道德境界的悦志神,构建了多层次的女性性格及角色,并以这些典型的、丰富的人物性格串联起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避免了空乏的窠臼,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情形下这些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命运沉浮,从而折射出国家乃至时代的变迁。
  随着《共和国血脉》剧情的推展,声音多层次性地建构着新中国典型的女性形象,赋予了她们鲜明的人物特征,也使得人们慢慢对声音感知的主体产生了重视,并开始注重声音感知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其声音的构成、形态、时代及文化背景等进行探讨和思考。剧中许茹的扮演者蒋方婷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有着深厚的台词功底。随着剧情的展开,蒋方婷通过对人物对白的内容、内在语、语气、语调、语速及节奏等的灵活把控和巧妙处理,与其形体、表情完全融合在一起,加上剧中所跟配的音乐、音响等元素,出色地展现了许茹丰富、细腻的内心活动,塑造了新中国富有典型代表性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许茹的出场是简单的一句招呼:“你好,我是许茹”,语调轻柔又不失端庄,其大方、干练便跃然于观众眼前。剧情发展到石兴国对改编为石油师需要全连交枪有着极大的抗拒情绪,此时许茹的一番耐心劝解让观众对这个姑娘有了更深一层的欣赏。对于硬汉石兴国,许茹知道不能讲大道理,她撇开石油对国家的重要性,转而以温柔和希冀的语气问石兴国“你知道我从小的理想是什么吗?就是当一名石油科学家”。此刻镜头切过石兴国面部,他的面色已从刚才的抗拒转而有些许柔色。许茹接着说道“我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石油世家,当我听到我们要被改编为石油师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高兴”,语调轻柔,语速缓悠,句与句之间还夹着表达开心情绪的气声,此刻的语言表达,温柔中带着小女人的兴奋之感,信赖中带着分享喜悦之感,为石兴国之后放下倔强反而与许茹推心置腹说出心中疑惑做好了铺垫,也推动了之后得以解开石兴國心结的情节发展。在这次对话过程中,不论台词的发声方法还是台词本身都直入人心,加之配乐旋律缓和而又悠长,仿佛小溪流水划过心扉,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使得荧屏之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许茹的智慧和沟通能力,把许茹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梦想、有干劲又善解人意、善于沟通的女性人物形象地勾画了出来。
  第二十二集中许茹和正在柴达木盆地的石兴国通电话,本来兴奋不已的她想和石兴国诉苦,正好电话那边石兴国叫梅大妮进屋管一下小雨,这一下子触动到了许茹最敏感的神经,此时剧中电话“啪”地一声挂断的声音,在许茹痛彻心扉的哭声和悠扬略带悲戚的大提琴配乐中清脆响亮,仿佛预示了两人关系随之切断的脉络走向。之后在月亮之下许茹用着幽怨的语气,夹杂着反复的叹息声自言自语地表示不理解石兴国,殷切地说着他们约定好的要在月亮下互诉衷肠,却不知对方能否听到她的心声,体现出了她的无奈与期盼。转而,许茹通过气短急促的话语说出她意识到王政委安慰话语背后的意思是,如果他俩结婚她自己的社会关系将会影响石兴国的政治前途时,随之响起的哀怨、缓长的音乐加上她不可抑制的哭泣声,透露出她的担心和无助。最后,许茹用内心话语表达她最后的选择是为爱放弃石兴国,她连续说了三遍“我们分手吧”,尤其最后一句“我们分手吧”剧中进行了回声处理,仿佛是许茹对着大山在呐喊,喊出了她内心的委屈、无奈、爱意、成全与豁达。也让一个为了所爱之人的政治进步、为了让更多的石油工作者可以无所顾忌地在一线推动共和国石油事业发展不惜委屈自己、成全对方的新中国女性形象逐步地、层次叠加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二、声音表达人物情绪情感,引发共情   《共和国血脉》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充分发挥了声音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情绪、实现情感交流的作用。在不同情节和环境下通过有声语言、音乐配乐、现场声音等的相互配合的处理和表达,展现出多维度、全方位的人物角色性格特点,避免了早年间主旋律电视剧人物形象扁平化的不足,顺应了观众探知人物内心、寻求历史真相、感受时代风貌的心理诉求。让观众进入到剧中所创作的场域与情感表达之内,进而感染观众、引发其情感的共振共鸣,达到荧屏内外情绪的呼应、精神的互感,实现艺术创作的统一。
  剧中女二号角色梅大妮刚出场时并没有对话或独白,而是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真实的现场音响:急促的脚步声、嘈杂的呼救声、杂乱的鸡鸭鸣叫声,结合着画面中田老六部队进村抢掠行径,把受国民党欺压和迫害的农村妇女当时对所处境遇的紧张、担心、害怕的心理展露无遗。这也就为之后田老六威胁梅大妮做他的七姨太,身处最底层地位的梅大妮宁肯自杀也不妥协的淳朴、坚贞的农村女性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二十一集柴达木盆地寻水,石兴国和梅大妮在找到老班长尸体后继续寻水,后石兴国因一直寻水未果,且不知自己该如何向组织交代而惆怅万分时,观众除听到黄风吹起层层风沙的呲呲声再无其他声音。而此时的5秒钟左右的无声却胜过有声,它是一种反向性的情绪表达方式,此处的间接性无声反而径直将观众引向了共同为之担忧甚而焦急的情绪。这种情绪和后来梅大妮劝慰的话语又形成了反差和对比,“兴国你别难过,俺爹跟俺说过,只要有野牦牛的地方就一定有水源”。简单的一句话语,让观众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个女人她不是一个认死理儿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灵敏又倔强、坚强又果敢的女性,是一个在困境中不害怕、不犹豫,勇敢坚持自我、奋力向前拼搏的女性。剧情发展到第二十四集梅大妮大闹刘大勇与许茹婚礼的场景,梅大妮近乎嘶吼的急高的语调、字字带裂音的吐字方式、委屈气愤的语气以及快速急促的节奏,尤其到最后高频率地连续喊出“不回”以回绝石兴国的劝诫,自然而真实的塑造了做法略带鲁莽却让人拍手称快的梅大妮的真性情。观众随着梅大妮的语言表达快速地进入到情绪高扬点,而在此期间所插入的无源音乐却不是直白的急促紧张的旋律,反而是极慢拍的钢琴演奏,仿佛每一个琴键按下一声沉重的叹息,持续地一下一下地扣打在观众的心上,声音诸元素相互配合作用,不知不觉中让观众紧随梅大妮产生一种紧张、憋屈、气愤难耐的情绪共鸣,在剧情矛盾冲突点上实现荧屏内外的共情。
  包括剧中对石油工人刘小青的角色塑造过程中,声音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刘小青为了学开车有技术傍身可在旧社会立足便女扮男装,在剧情的前半部分她一直以男装示人,于是她所呈现的嗓音自然也不同于“柔软、细腻”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特质,她的声音没有普通女子的清亮与温婉,却多了几分浑厚与豪放,充满了热情与力度。在她第二次开车把工程师田义文撞倒之后,她欲给田工程师一副新配的眼镜,但田工执意给她钱,此时刘小青说道“你要非要给我钱呢,你到时候请我喝顿酒吧”,话语干脆利索不含糊,剧里对话过程中的底乐是轻快的手风琴拉奏伴着诙谐俏皮略带跳跃节奏的电子琴伴奏,瞬间把一个大大咧咧、不斤斤计较的石油工人形象给塑造了出来,也使得电视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且忍俊不禁。即使到剧情后半部分,刘小青以女装示人,她的角色通过声音尤其是有声语言的呈现,仍然真切地让观众欣赏到一个真诚、直率、脚踏实地的石油女工人的形象,对于新中国石油工人的生活面貌和生活性情也有了更直接和更深层的体会。
  三、声音展示人物精神内核,烘托旋律
  “许多主旋律电视剧都与当时‘时代性’中心话题息息相关,通过大的历史或政治背景来表现人物,用戏剧化的方式来解决个体与历史整体之间的对立,完成对生活图景的仪式形态塑造”。③《共和国血脉》中,声音是该剧叙事和传播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该剧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载体。
  剧中由著名歌唱家孙楠演唱的《征途》就是主旋律意识形态的表现符号之一,并成为该剧构建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和承载作品精神内涵的重要元素。这种声音还把“人类的情感转变为了能够听得见的符号形式”。④剧中,它既是每一集的片尾曲,又是整部剧的主题旋律。它时长以变奏、变调、改变和弦、改变配器等方式出现在该剧中:有时以歌曲的形式出现,有时以器乐演奏的形式出现;有时以无源音乐的形式出现在情感表达处,有时是以有源音乐的形式出现在情节转换处。⑤《征途》歌词中所写“我在寻找一枝美丽的花朵,她究竟在何处……盛开在战火之中摇曳不停的花儿,我愿为你燃烧……盛开在戈壁滩中攀上井架的花儿,我愿为你守候,无论风雨如何,无论挥汗漂泊,愿守候这血脉山河”。歌词中那朵“花儿”,其实就是该剧中的许茹、梅大妮、唐娜、刘小青等一个个鲜活的女性,这些在贫困的西北大地上奋不顾身与其他石油工作者共同寻找共和国“血脉”的“花儿”们,她们的盛开、她们的奉献,让共和国“血脉”有了更有人情味的积淀。歌词的所指就是劇中女性人物角色的主要核心品质,也同时向观众不露痕迹地传递了关于信仰、关于热血、关于爱与奉献的理解,它展示的是年轻的女性奋斗者思索当下自己面临的现实与理想、责任与担当,女性所体现出的革新精神、锲而不舍的时代精神与我国目前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是相通的,从而与中国伟大的时代和旋律共振和共鸣。⑥
  四、结语
  “声音”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是电视剧艺术中不可缺失的创作元素。本文研究了“声音”在《共和国血脉》女性人物形象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声音中的语言、音乐、音响等元素与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特点、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等相结合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展现了主旋律电视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如何将女性人物形象建构与时代进行融合与交互。随着“声音”各种元素被不断运用,各种功能被充分挖掘,声音不仅可以在建构具有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通过声画的有机结合,也将为人物形象建构、电视剧艺术创作提供更好的表现手段和表现空间,为观众带来更为震撼的视听享受。
  注释:
  ①孙家正:《关于电视剧创作的三个问题》,《中国电视》1995年第1期。
  ②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21页。
  ③⑤姜燕:《声音的力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50页、第152页。
  ④〔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⑥梁仁红:《年轻化表达:主旋律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创作谈》,《电视研究》2019年第11期。
  (作者系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助教、政工师)
  【特约编辑:刘徐州;责任编辑:陈小希】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以短视频平台教育类账号为研究对象,提出“短视频+教育”的理念,并结合具体事例梳理“短视频+教育”呈现的特色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教育类短视频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短视频;教育;个人IP;全民学习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作为移动通讯终端的手机给予了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以前所未有的空间。特别是2020年以来,大流量、大需求促进了短视频平台的强势生长,加速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结合国内外VR新闻的最新发展实践,分析了5G时代VR新闻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尝试对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5G技术;VR新闻;创新扩散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美国VPL公司创始人、互联网理论家杰伦·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这一概念,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三维虚拟世界,借助VR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展江等人编著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和赵树旺等人编著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两部同类教材为例,对其编著目标、内容体系、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生词和术语及其释义呈现方式展开研究,通过检视两部教材的共性和差异,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共性;差异;启示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将双语教学作为评估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期刊
【内容摘要】虚拟主播作为二次元文化领域新的业态,不仅催生了一批可以与真实偶像分庭抗礼的虚拟偶像,也推动了一个新的行业——虚拟主播行业的崛起。研究虚拟主播明星机制将有助于虚拟主播明星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将有助于推动虚拟主播行业乃至二次元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环节视角可以将虚拟主播明星机制的运行流程分解为:虚拟主播的诞生、虚拟主播的培养与成长、虚拟主播的团队运营三个主要环节。不难发现,虚拟主播明星机制与以往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教育电视台《课程思政面对面》十集系列访谈节目为例,分析了面对重大选题时如何策划制作电视节目,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策略,以期为以后制作此类型节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电视制作;访谈节目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实效,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都市家庭情感剧《小欢喜》通过聚焦教育话题,展现了繁华都市社会中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家庭传播景观,将现实世界与荧屏世界相互勾连,弘扬了主流话语层提倡的优良家风。  【关键词】《小欢喜》;家庭传播;情感共鸣;家国情怀  都市家庭情感剧《小欢喜》主要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作为故事呈现的个案,讲述备战高考过程中亲子关系的体验、冲突与调适。同时,镜头关注到家庭内部与家庭外部之间的互动,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全媒体时代,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品质,以可视化和艺术化的全媒体产品作为主要形式,运用互动式和场景式传播的多维表达,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播效率,助力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全媒体传播;转型;多维表达  全媒体时代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平台、新方式。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品质,以可视化和艺术化的全媒体产品作为主要形
期刊
【内容摘要】展示与塑造中国形象,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央视《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特别节目的定位和目标。本文以该特别节目中反映东南亚地区7国内容的纪录片为例,重点分析中国形象在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和现实表达,以此传播中国“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展现具有大国责任担当的中国形象,同时突出“一带一路”打造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中国形象;东南亚;一带一路;人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科学传播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科学传播的特点,分析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暴露出的科学传播问题,提出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科学传播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件;科学传播;危机管理;媒体;公众;科普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对喻国明教授等编著的《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进行了评点,认为该书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传媒经济学的既有研究,回答了传媒产业的关键性问题,反思了既有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明晰了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学界和业界理解传媒产业实践问题、把握传媒经济学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传媒经济学;研究内容;研究范式;未来反思  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起步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