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小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需求越发突出,对小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关系重大。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兴起,使得小学数学教育发生了质的改变,实现学生成绩与能力的共同进步,有效避免了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并且树立了小学生对数学数学的自信心与热情。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深入分析,为小学教育的进步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数学教学在思维、应用、创新等其他方面的功效。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做出改变,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升小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一般由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个部分所构成[1]。数感,是指小学生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深刻理解数的内涵以及数与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符号意识,通过符号才能让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富有意义,在小学教学中,便要帮助学生树立符号意识,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空间观念,是沟通小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桥梁,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小学生也可以通过显示世界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的意义。统计观念,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后会接触到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则在于将生活中的数字现象联系到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数学应用意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重在灵活使用数学知识,体现出数学的实用价值,此外,数学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细心严谨的态度以及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同样大有裨益,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内容十分丰富,且贴近现实,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2]。
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往往又依赖于书面考试和题海战术,使得学生无暇去培养其他方面的素养,造成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逐渐产生抵触心理,造成偏科等现象,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新课改后,核心素养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通过培养核心素养,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主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忽略师生互动,常表现为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在讲台下记笔记或者听,如果老师提问,也没有学生会主动举手应答。这使得老师只好通过成绩或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大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压力。
在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不但要发挥引导作用,还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小组学习,让老师有机会走向讲台与学生交流,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或者讨论中出现的错误以及知识盲区。其次,在进行互动时,老师要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让互动具有目的性,以免互动成为学生玩乐的时间,并且目标要分阶段制定,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以及进步有着清晰的认识。最后,情景教學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直观,老师可以通过模式生活中的情景,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教学的印象[3]。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教学的内容极其丰富,而课本知识以及老师的课堂讲授只能将数学知识的一部分传达给学生,而且在传递学生的时候也比较枯燥乏味,进而造成使学生在课堂上走神。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录音、图像、视频等形式,不但打破了时空上的局限,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一种主动的心态来接受数学教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不过,老师在选择多媒体资料时,一定要注意资料的时长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以免其到适得其反的作用[4]。最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很多实际生活中涉及到数学问题搬到课堂上,有利于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以及思维。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家长和老师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在放学后,学生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课后作业,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习,而且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也会令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想要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理念,首先要减少机械式的课后习题,可以增加适量的趣味性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同时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在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讲故事、设置悬念等方式,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掌握知识,同时要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注重道德教育,数学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可以教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劳友爱的正能量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此时的数学课程相对简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转化到数学学习中,通过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与实用性,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教学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树立科学的是非观奠定基础,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丽琼.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上旬,2017,(3):126.
[2]陈小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7,(29):40.
[3]李才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素养培养方法论析[J].新课程·上旬,2017,(8):23.
[4]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数学教学在思维、应用、创新等其他方面的功效。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做出改变,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升小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一般由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个部分所构成[1]。数感,是指小学生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深刻理解数的内涵以及数与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符号意识,通过符号才能让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富有意义,在小学教学中,便要帮助学生树立符号意识,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空间观念,是沟通小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桥梁,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小学生也可以通过显示世界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的意义。统计观念,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后会接触到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则在于将生活中的数字现象联系到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数学应用意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重在灵活使用数学知识,体现出数学的实用价值,此外,数学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细心严谨的态度以及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同样大有裨益,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内容十分丰富,且贴近现实,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2]。
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往往又依赖于书面考试和题海战术,使得学生无暇去培养其他方面的素养,造成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逐渐产生抵触心理,造成偏科等现象,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新课改后,核心素养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通过培养核心素养,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主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忽略师生互动,常表现为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在讲台下记笔记或者听,如果老师提问,也没有学生会主动举手应答。这使得老师只好通过成绩或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大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压力。
在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不但要发挥引导作用,还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小组学习,让老师有机会走向讲台与学生交流,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或者讨论中出现的错误以及知识盲区。其次,在进行互动时,老师要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让互动具有目的性,以免互动成为学生玩乐的时间,并且目标要分阶段制定,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以及进步有着清晰的认识。最后,情景教學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直观,老师可以通过模式生活中的情景,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教学的印象[3]。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教学的内容极其丰富,而课本知识以及老师的课堂讲授只能将数学知识的一部分传达给学生,而且在传递学生的时候也比较枯燥乏味,进而造成使学生在课堂上走神。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录音、图像、视频等形式,不但打破了时空上的局限,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一种主动的心态来接受数学教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不过,老师在选择多媒体资料时,一定要注意资料的时长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以免其到适得其反的作用[4]。最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很多实际生活中涉及到数学问题搬到课堂上,有利于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以及思维。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家长和老师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在放学后,学生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课后作业,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习,而且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也会令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想要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理念,首先要减少机械式的课后习题,可以增加适量的趣味性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同时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在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讲故事、设置悬念等方式,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掌握知识,同时要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注重道德教育,数学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可以教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劳友爱的正能量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此时的数学课程相对简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转化到数学学习中,通过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与实用性,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教学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树立科学的是非观奠定基础,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丽琼.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上旬,2017,(3):126.
[2]陈小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7,(29):40.
[3]李才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素养培养方法论析[J].新课程·上旬,2017,(8):23.
[4]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