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长期来社会对职校、技校的偏见,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读普通高中,除非成绩很差,不得已而就读职高、技校,这是多年来的社会现实,也是职校招收后进生长期来恶性循环的结果。扭转这种局面、谈何容易、有人说:“职校不收后进生,哪后进生到那里读书?”很明显,目前社会将职校看成“后进生收容所”,更有甚者称,“职校招收后进生(如“春季班”),是对普高的及大支持”,职校、技校招收后进生成了理所当然。看来,职、技校教师要作好长期教“后进生”的“持久战”心理准备,安下心来,研究“后进生”吧,不信“后进生”是绝对的,不信“后进生”真的是后进生,不信“后进生”是永久的,也许“后进生”能成为优生,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研究教法吧!
一、“后进生”观念的新看法—两张成绩册的启迪
初中生进入职校、技校,经过一段时间教学,我对学生进行了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查,分别进行了名次排序,结果发现,两张成绩册中的“优生”、“后进生”名单,竟截然不同。发现理论知识成绩册中的“后进生”,竞有好多是操作技能成绩册中的“优生”,这一“优生”“后进生”的叉位现象,使我得到启迪:后进生、优生具有相对性,所谓的“后进生”,是由于他们对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不适应,所以成为“后进生”,也许是他们的个体差异、智能适宜于动手操作。继而进行了多次实验、研究、证明,好多“后进生”的动手能力相当之强,在技能发展上一点不“笨”,大有潜力。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后进生”,也许仅仅是由于他们长期来不适于接受课堂教学而已,幸好职校不同于初中,可以在动手操作中施展才华,使长期被埋没的潜能得以开发,成为“优生”。
二、“后进生”的教学对策
职、技校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整体适应性很差,所以心须解放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活动性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生产实习教学法、参观法等丰富多样的教法,使原先对“后进生”来说近乎浪费的课堂45分钟得到有效利用,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树立自信心,开发“后进生”长期来被埋没了的潜能,达到“后进生”的彻底转化。要实现这些愿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将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以技能训练为主,必须大胆改革现行教材、正确处理现行教材,尽力做到”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新教学观念。如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加强《电子技能训练》操作课,开展电子小制作、小发明教学与竞赛,将课堂教学直观化、实验化、趣味化、使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与初中教学相比,感到面目一新。当然教法的改革、并非容易,需要教师敢于处理教材,设计教法,逐步模索。但最关键的是,首先要进行“后进生”教学观念的转变。要坚信在技能教学中,照样能获得基础理论知识,只是获得的方式不同而已。但在理论教学中,是获不到技能的。当然,这种教法的前题是我们面对的是“后进生”。
三、后进生教育管理对策
目前职校、技校,可说是“后进生”云集,有些班简直是初中各校各班中“后进生”的集合,成绩差,多数思想表现也差。所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除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和采取相应教学对策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首先是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改变对“后进生”的错误偏见,做到从头开始,前过不究,在新的起跑线上激发学生开始新的竞争。这样才能消除“后进生”长期来的自卑心理,逐渐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激发其竞争意识。“后进生”教育效果差,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彻底转变“后进生”观念,对“后进生”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延用了初中教育管理老方法所致。
德育工作是人的思想工作,只有通过学生思想内因才能起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初中时期的严格管理已不适用,耐心细致诲人不倦的思想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与前面教学对策类似,教师所用的德育方法也需创新。如,在班主任工作中,宜多开展各种班级集体活动,如春游、参观、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摄影、制作等各项竞赛活动。“后进生”有个共同点,就是不喜欢学习而喜欢活动,教师何不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在精心设计的各项活动中,充分抓住时机,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文化、专业的积极性。当然,德育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要持之以恒,使学生在长期的各类集体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改掉坏习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念。笔者经多年职、技校教学教育工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职校、技校,后进生据多,教学教育之首要问题是转变我们对“后进生”的看法和观念。要在自己的教学、教育方法中找出不适应现行学生的一面,及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方法适应我们面对的所谓“后进生”。要知道,学生不适应教学、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具有相对性,只有相互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既然“后进生”在客观上不能适应常规的教育、教学方法,那教育者何不主观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后进生”特点,这实际上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一、“后进生”观念的新看法—两张成绩册的启迪
初中生进入职校、技校,经过一段时间教学,我对学生进行了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查,分别进行了名次排序,结果发现,两张成绩册中的“优生”、“后进生”名单,竟截然不同。发现理论知识成绩册中的“后进生”,竞有好多是操作技能成绩册中的“优生”,这一“优生”“后进生”的叉位现象,使我得到启迪:后进生、优生具有相对性,所谓的“后进生”,是由于他们对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不适应,所以成为“后进生”,也许是他们的个体差异、智能适宜于动手操作。继而进行了多次实验、研究、证明,好多“后进生”的动手能力相当之强,在技能发展上一点不“笨”,大有潜力。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后进生”,也许仅仅是由于他们长期来不适于接受课堂教学而已,幸好职校不同于初中,可以在动手操作中施展才华,使长期被埋没的潜能得以开发,成为“优生”。
二、“后进生”的教学对策
职、技校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整体适应性很差,所以心须解放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活动性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生产实习教学法、参观法等丰富多样的教法,使原先对“后进生”来说近乎浪费的课堂45分钟得到有效利用,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树立自信心,开发“后进生”长期来被埋没了的潜能,达到“后进生”的彻底转化。要实现这些愿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将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以技能训练为主,必须大胆改革现行教材、正确处理现行教材,尽力做到”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新教学观念。如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加强《电子技能训练》操作课,开展电子小制作、小发明教学与竞赛,将课堂教学直观化、实验化、趣味化、使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与初中教学相比,感到面目一新。当然教法的改革、并非容易,需要教师敢于处理教材,设计教法,逐步模索。但最关键的是,首先要进行“后进生”教学观念的转变。要坚信在技能教学中,照样能获得基础理论知识,只是获得的方式不同而已。但在理论教学中,是获不到技能的。当然,这种教法的前题是我们面对的是“后进生”。
三、后进生教育管理对策
目前职校、技校,可说是“后进生”云集,有些班简直是初中各校各班中“后进生”的集合,成绩差,多数思想表现也差。所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除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和采取相应教学对策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首先是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改变对“后进生”的错误偏见,做到从头开始,前过不究,在新的起跑线上激发学生开始新的竞争。这样才能消除“后进生”长期来的自卑心理,逐渐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激发其竞争意识。“后进生”教育效果差,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彻底转变“后进生”观念,对“后进生”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延用了初中教育管理老方法所致。
德育工作是人的思想工作,只有通过学生思想内因才能起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初中时期的严格管理已不适用,耐心细致诲人不倦的思想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与前面教学对策类似,教师所用的德育方法也需创新。如,在班主任工作中,宜多开展各种班级集体活动,如春游、参观、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摄影、制作等各项竞赛活动。“后进生”有个共同点,就是不喜欢学习而喜欢活动,教师何不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在精心设计的各项活动中,充分抓住时机,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文化、专业的积极性。当然,德育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要持之以恒,使学生在长期的各类集体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改掉坏习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念。笔者经多年职、技校教学教育工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职校、技校,后进生据多,教学教育之首要问题是转变我们对“后进生”的看法和观念。要在自己的教学、教育方法中找出不适应现行学生的一面,及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方法适应我们面对的所谓“后进生”。要知道,学生不适应教学、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具有相对性,只有相互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既然“后进生”在客观上不能适应常规的教育、教学方法,那教育者何不主观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后进生”特点,这实际上是因材施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