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是企业一直关注的焦点,然而,技术创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置身于复杂的环境之中,企业应该如何去创新?
危机加深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经济危机过后,人们比以往更深刻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复苏的重要性。究其本源,是因为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在回答企业发展、社会、经济所面对的问题,并且用新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企业、社会、经济向更理想的方向发展。也正是如此,技术创新在现代工业化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世界正在被技术创新的浪潮所改变。
今天,技术创新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大。即使是简单生活用品的变化都日新月异,手机集成了照相、GPS、通信、上网等功能,电视变得大而薄,洗衣机变得智能化、自动化,而移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云计算等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处在一直变化的时代里,你也许已经感觉不到历史上那种大技术革命和大转折点所带来的强烈冲击感,但是如果每隔三到五年回头看一看,你会发现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技术革命正在以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步伐深入下去。一些巨头企业创新的脚步一旦稍显放慢,就会迅速失去市场,诺基亚和索尼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那么,技术创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何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
商业化——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是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科研、实验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莱特兄弟(The Wright Brothers)发明了飞机,卡尔 · 本茨(Karl Benz)发明了汽车,乔治 · 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发明了火车,飞机、汽车、火车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了人们的交通问题。回答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首先要理解几个基本概念。
“创新”是一个外来语,在英语里,创新是innovation, 发现是discovery, 发明是invention,创造是creation,这是四个不同的词汇,不能从直觉上简单地就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新东西”。“创新”是有特殊涵义的。其实,科学和技术更不是一回事,尽管科学和技术总是被大家一起称为“科技”。科学是对客观固有事实与内在规律的发现和揭示,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霍金发现了“黑洞”等等;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么做”(how)。科学是自然的,技术是人造的。
尽管科学和技术有着概念上的区别,但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需要技术的支撑,而在技术发展中也需要科学。以现代科学研究为例,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支撑,科学研究就不能深入进行。没有几百倍几千倍的显微镜,微观的东西就看不清楚;没有性能优良的望远镜,宇宙的东西就看不清楚。
让很多人直觉上都想不到的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创新”一词,其实是出自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之口。这充分证明创新一词从出现之始,就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虽然没有关注技术的组合,但他关注了在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组合。熊彼特意识到,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一个能量之源,这个能量之源就是组合。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包括设计、制造和市场销售等在内的所有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所以创新一定要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从产品再到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的全过程,即我们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所说的从投资到回报的全过程。
几十年之前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创意常常出自英国,美国人将其制造出来,而日本人将它成功地推向市场。好的创新没有实现商业价值,就是昙花一现,技术创新达不到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点,那就是无价值的。这里存在着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创新链条:科学——技术——产品——商品。对应技术创新的几个概念,就是发现——发明——创造——创新的全过程。其实,要再往前追,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说过:“不要发明卖不掉的东西。”这也是对创新本质的又一种深刻理解。即使诺贝尔也是靠专利生产雷管,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后来拥有90多座工厂,遍布12个国家。为了鼓励创新,诺贝尔还以其雄厚的财富,设立了著名的“诺贝尔奖”。
技术创新正在加速
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实现,也就是“科学——技术——产品——商品”这个基础链条的循环被加速了,技术创新以更快的节奏冲击着我们的世界。技术创新的“加速度”一方面来自技术创新的自生性,另一方面来自市场经济的成熟。
海中的珊瑚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技术创新也具有类似的特性。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技术创新其实是在大量的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旧的技术组合会不断地生成新的技术。技术越多,生成新技术的概率越高,可能性越大,这就是技术创新的自生性。此外,技术作为人类实现目的的手段、方法、流程或装置而存在,越是先进的手段,越是能促进新的发现或发明的诞生。如果没有显微镜,科学家就无法研究微生物,如果没有望远镜,天文学家就无法研究星际和太空,科学就无法前进,技术创新也无从谈起。因此,技术越多,科技力量越多,生成新技术的可能性和概率越高。
自生性使得新技术生成的速度加快,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则使得“科学——技术——产品——商品”的转化速度加快,从而使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过去,一个科学原理转换成技术,差不多需要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现在转换速度非常快,原因就是实现手段越来越多,实现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技术的发达促进科学的发展,技术越发展,科学试验、科学发现的手段越来越多。反过来说,科学原理被这些新的技术实现为一种新的应用,也转变得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
地域也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技术元素越多,生成新技术的数量就越多。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速度在明显的加快,技术积累也明显在加强,应该说我们生成新技术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底子跟过去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全世界,创新型国家创新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缺乏创新环境的国家一直在慢跑。 交叉、融合成为新模式
如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迭代过程也在加速,再发达的商业系统和市场系统,都无法忽略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技术创新的方式与模式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性。
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通讯方式和信息创造方式。在爱因斯坦时代,科学家经常会发表重复的研究,而现在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信息以实时的速度在传播。交流就是一种沟通,沟通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碰撞就会产生新的创意,从而产生新思想和新知识,进而加速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商业模式变革的速度。此外,团队合作变得扁平化。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方式、跨行业、跨专业的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创新模式。
举例来说,一个技术团队在一个信息化平台上进行研发。从横向来看,研发人员在同一个网络上,用同样的工具,不同学科研究人员思想的碰撞使创意得到强化,加大了创意(单独设计想象不到的)产生的几率。从纵向来看,设计图纸、加工工艺、加工制造,整个从概念到产品的链条都按系统工程在信息化上体现。这样,一个概念产生,在硬件还没有开始制造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这个概念的结局了。这种系统环境提升了团队工作的交融与创新性。现在很多创新型公司,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沟通、对话、对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那种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成功。
现在,技术创新不可能再是孤立的,专业交叉、专业融合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模式。技术创新需要不同文化、不同社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合作,即使是本领域也要加强合作。这对企业提出的挑战是,过去的专业分工,职能分工成了阻碍创新的篱笆墙,这值得企业去反思。
如何去创新?
技术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像苹果、谷歌、亚马逊一样去创新?一个国家怎么才能营造创新的环境呢?
对于企业而言,鼓励创新首先要改变趋同的价值观念,接受多元化。创新来自于好奇心,创新的观点、理念总是标新立异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理念还延续着传统权威式管理理念,难以容忍不同意见,不喜欢个性化。在趋同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创新难以破土而出。鼓励创新就应当改变企业趋同的价值取向,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主张个性,鼓励多元化,引导创新的精神。其次,要提供信息化的平台。比如现在的信息化、云技术。在这样的平台上,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由此激发新鲜的想法。
对国家而言,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趋同性和传承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这也决定了我们缺乏一种善于追问“为什么”的文化因子。也就是只关注“做什么”,但不重视事物背后的原因以及“怎么做”的方法。所以,即使我们最早发明了火药,由于不去研究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因而未能领先世界建立起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国错过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尽管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们赶上了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但是之前的过程毕竟错过了,这一课一定要补上,否则将来的发展会是无源之水。
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在科学——技术——产品——商品这个基础链条中,我们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这个过程,我们更多地关注了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这个阶段,而忽略了从科学到技术这个前端过程,这导致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难以持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使我们常常以制造大国自居。事实上,我们首先要质询“制造大国”这样的称呼。我们到底制造了什么?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答案是令人痛心的,是需要我们认真去反思的。
社会的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所在。无论是改善生活,还是改变环境,这种外部需求都激励了风险投资,进而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这样的外部需求一直存在,经济危机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如果不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企业就有可能走不出低谷。然而,持续的技术革命,使得创新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这个跨界的时代,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对传统的“技术创新”概念进行升级了。
危机加深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经济危机过后,人们比以往更深刻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复苏的重要性。究其本源,是因为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在回答企业发展、社会、经济所面对的问题,并且用新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企业、社会、经济向更理想的方向发展。也正是如此,技术创新在现代工业化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世界正在被技术创新的浪潮所改变。
今天,技术创新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大。即使是简单生活用品的变化都日新月异,手机集成了照相、GPS、通信、上网等功能,电视变得大而薄,洗衣机变得智能化、自动化,而移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云计算等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处在一直变化的时代里,你也许已经感觉不到历史上那种大技术革命和大转折点所带来的强烈冲击感,但是如果每隔三到五年回头看一看,你会发现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技术革命正在以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步伐深入下去。一些巨头企业创新的脚步一旦稍显放慢,就会迅速失去市场,诺基亚和索尼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那么,技术创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何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
商业化——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是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科研、实验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莱特兄弟(The Wright Brothers)发明了飞机,卡尔 · 本茨(Karl Benz)发明了汽车,乔治 · 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发明了火车,飞机、汽车、火车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了人们的交通问题。回答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首先要理解几个基本概念。
“创新”是一个外来语,在英语里,创新是innovation, 发现是discovery, 发明是invention,创造是creation,这是四个不同的词汇,不能从直觉上简单地就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新东西”。“创新”是有特殊涵义的。其实,科学和技术更不是一回事,尽管科学和技术总是被大家一起称为“科技”。科学是对客观固有事实与内在规律的发现和揭示,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霍金发现了“黑洞”等等;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么做”(how)。科学是自然的,技术是人造的。
尽管科学和技术有着概念上的区别,但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需要技术的支撑,而在技术发展中也需要科学。以现代科学研究为例,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支撑,科学研究就不能深入进行。没有几百倍几千倍的显微镜,微观的东西就看不清楚;没有性能优良的望远镜,宇宙的东西就看不清楚。
让很多人直觉上都想不到的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创新”一词,其实是出自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之口。这充分证明创新一词从出现之始,就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虽然没有关注技术的组合,但他关注了在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组合。熊彼特意识到,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一个能量之源,这个能量之源就是组合。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包括设计、制造和市场销售等在内的所有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所以创新一定要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从产品再到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的全过程,即我们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所说的从投资到回报的全过程。
几十年之前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创意常常出自英国,美国人将其制造出来,而日本人将它成功地推向市场。好的创新没有实现商业价值,就是昙花一现,技术创新达不到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点,那就是无价值的。这里存在着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创新链条:科学——技术——产品——商品。对应技术创新的几个概念,就是发现——发明——创造——创新的全过程。其实,要再往前追,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说过:“不要发明卖不掉的东西。”这也是对创新本质的又一种深刻理解。即使诺贝尔也是靠专利生产雷管,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后来拥有90多座工厂,遍布12个国家。为了鼓励创新,诺贝尔还以其雄厚的财富,设立了著名的“诺贝尔奖”。
技术创新正在加速
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实现,也就是“科学——技术——产品——商品”这个基础链条的循环被加速了,技术创新以更快的节奏冲击着我们的世界。技术创新的“加速度”一方面来自技术创新的自生性,另一方面来自市场经济的成熟。
海中的珊瑚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技术创新也具有类似的特性。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技术创新其实是在大量的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旧的技术组合会不断地生成新的技术。技术越多,生成新技术的概率越高,可能性越大,这就是技术创新的自生性。此外,技术作为人类实现目的的手段、方法、流程或装置而存在,越是先进的手段,越是能促进新的发现或发明的诞生。如果没有显微镜,科学家就无法研究微生物,如果没有望远镜,天文学家就无法研究星际和太空,科学就无法前进,技术创新也无从谈起。因此,技术越多,科技力量越多,生成新技术的可能性和概率越高。
自生性使得新技术生成的速度加快,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则使得“科学——技术——产品——商品”的转化速度加快,从而使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过去,一个科学原理转换成技术,差不多需要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现在转换速度非常快,原因就是实现手段越来越多,实现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技术的发达促进科学的发展,技术越发展,科学试验、科学发现的手段越来越多。反过来说,科学原理被这些新的技术实现为一种新的应用,也转变得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
地域也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技术元素越多,生成新技术的数量就越多。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速度在明显的加快,技术积累也明显在加强,应该说我们生成新技术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底子跟过去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全世界,创新型国家创新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缺乏创新环境的国家一直在慢跑。 交叉、融合成为新模式
如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迭代过程也在加速,再发达的商业系统和市场系统,都无法忽略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技术创新的方式与模式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性。
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通讯方式和信息创造方式。在爱因斯坦时代,科学家经常会发表重复的研究,而现在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信息以实时的速度在传播。交流就是一种沟通,沟通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碰撞就会产生新的创意,从而产生新思想和新知识,进而加速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商业模式变革的速度。此外,团队合作变得扁平化。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方式、跨行业、跨专业的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创新模式。
举例来说,一个技术团队在一个信息化平台上进行研发。从横向来看,研发人员在同一个网络上,用同样的工具,不同学科研究人员思想的碰撞使创意得到强化,加大了创意(单独设计想象不到的)产生的几率。从纵向来看,设计图纸、加工工艺、加工制造,整个从概念到产品的链条都按系统工程在信息化上体现。这样,一个概念产生,在硬件还没有开始制造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这个概念的结局了。这种系统环境提升了团队工作的交融与创新性。现在很多创新型公司,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沟通、对话、对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那种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成功。
现在,技术创新不可能再是孤立的,专业交叉、专业融合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模式。技术创新需要不同文化、不同社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合作,即使是本领域也要加强合作。这对企业提出的挑战是,过去的专业分工,职能分工成了阻碍创新的篱笆墙,这值得企业去反思。
如何去创新?
技术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像苹果、谷歌、亚马逊一样去创新?一个国家怎么才能营造创新的环境呢?
对于企业而言,鼓励创新首先要改变趋同的价值观念,接受多元化。创新来自于好奇心,创新的观点、理念总是标新立异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理念还延续着传统权威式管理理念,难以容忍不同意见,不喜欢个性化。在趋同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创新难以破土而出。鼓励创新就应当改变企业趋同的价值取向,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主张个性,鼓励多元化,引导创新的精神。其次,要提供信息化的平台。比如现在的信息化、云技术。在这样的平台上,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由此激发新鲜的想法。
对国家而言,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趋同性和传承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这也决定了我们缺乏一种善于追问“为什么”的文化因子。也就是只关注“做什么”,但不重视事物背后的原因以及“怎么做”的方法。所以,即使我们最早发明了火药,由于不去研究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因而未能领先世界建立起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国错过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尽管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们赶上了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但是之前的过程毕竟错过了,这一课一定要补上,否则将来的发展会是无源之水。
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在科学——技术——产品——商品这个基础链条中,我们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这个过程,我们更多地关注了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这个阶段,而忽略了从科学到技术这个前端过程,这导致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难以持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使我们常常以制造大国自居。事实上,我们首先要质询“制造大国”这样的称呼。我们到底制造了什么?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答案是令人痛心的,是需要我们认真去反思的。
社会的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所在。无论是改善生活,还是改变环境,这种外部需求都激励了风险投资,进而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这样的外部需求一直存在,经济危机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如果不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企业就有可能走不出低谷。然而,持续的技术革命,使得创新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这个跨界的时代,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对传统的“技术创新”概念进行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