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店遛摊捡漏难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玩之雅好,始于逛店遛摊。买古董比玩古董有更大快感。
  在古玩市场,就是逛店与遛摊这两样。店,即沿街那些大大小小的古玩店;摊,便是外来小贩或农民在街边就地摆设的古董摊。我很少逛店,多是遛摊,缘故有三:
  一是地摊的东西,多是由边远地方来的“源头货”。小贩大半是外行,他们从乡村的农民手里,花几个钱买来古物,并不知道东西的价值,拿到城里,多换点银子罢了;如果是农民自己背来的,更会“藏龙卧虎”。倘若被你从中发现,不仅有意外得宝的惊喜,更有“发现者”的快乐。古玩店就全然不同,老板伙计全是内行,精熟灵透,刁钻得很,店里的古物,都是“被发现”过的,很难叫你拾到“漏儿”。我天性喜好发现,不喜欢重复别人的发现,故我好遛摊而不喜逛店。
  二是店里的东西,要加上店铺的人吃马喂,以及老板的利润。真是一件“大器”,也被老板攥在手里,指着它“开张吃三年”呢。古玩店赚钱,卖真也卖假,倘若有人说,打某某店买了件便宜货,一准是把假东西美滋滋地买回家。地摊上的东西,有沙有金,有石有玉,小贩没眼,有眼的是你。只要你识货,肯定会看出一个国色天香来。
  三是店里的老板伙计,全是本地人,认识我。我一露面,好比肥牛出现,便朝我磨刀霍霍,宰我为快。外地来的地摊小贩,不认得我,公平交易,各展其能。出自这三个原因,我遛摊还真遛出不少好东西。或者说至少一半藏品是“遛”出来的。大到唐乐舞伎石雕须弥座、辽代经幢、宋人的高僧像,小到方于鲁的墨、海兽葡萄镜、越窑的小碗,以及一块块民间古版。
  遛摊,除去眼力,也得有些购物技巧。外地来的小贩,虽然不知手中之物的真正价值,却知道一件稀世古物,可以价值连城。他们异想天开地叫出“天价”来,常常是从买主的神气与口气里,猜度自己手里古董的分量。遛摊时,一旦发现好东西,千万要按住惊喜,切勿眼珠冒光,如逢奇宝,叫小贩开了窍。
  要把眼睛盯着旁边的另一件东西,同时用眼角余光,将你看中的古物弄个明白。所谓弄明白,就是辨明真假、年代、品相三样。一旦确认无疑,便用一种不屑的顺便一问的口气,探探对方的要价。
  我的一位朋友,每从摊上相中一物,向来不用手指,而用脚点一点,说:“这破石头玩意儿卖几块钱?”其次,就是不要急于求成。
  买古董,不可太“欺”。愈“欺”愈买不到手。摆摊的和开店的不一样,开店的不着急,东西放在那儿,等你来找它;摆摊的小贩可不行,卖了东西,还要回家。
  买卖道儿上,谁急谁吃亏。好比钓鱼,心急必脱钩,不急钓大鱼。倘若把这些技巧掌握住,好东西十有八九便到了你的府上。
  有一次,见一老农摆摊,黑脸黄牙,额头上深皱如沟,可以夹住一张名片。他蹲在地上,身前一块破布,摆几个黑黑的罐子,一看便是汉代绳纹的陶罐,虽非假造,也没有更高价值。
  我瞥眼筐中有一个陶俑,不加任何彩绘,通体素白,六寸大小,造型极其奇异。人头鱼身,人头男相,眯眼闭唇,似在深思;鱼身扁肥,状似手掌,尾处微扭,这一扭,可就扭出依漾游动的神气来。
  《山海经》插图中的“互人”,就是人头鱼身,给我印象极深。这陶俑简直和“互人”完全一样。我极力抑制心中冲动,蹲下来端详那几个汉罐,扭了扭下巴,朝那草筐说:“那小孩玩意儿要几个钱?”
  老农张口竟是50元,几乎等于白送。我怕真给50元,他反悔,狠心往下压,说:“30元。”最后,40元成交。我给他100元钱,等他找钱时,恨不得把100元全给他。
  玩古董的乐趣,最具刺激性的就是这种时候:一种与宝物的意外邂逅,与历史有血有肉的碰撞,被美所惊动,人与物的初恋正是来自于遛摊。
  近年太忙,遛摊也少。周末一天,忽有兴致,去古玩市场遛一遛。在街角一个摊上,见到一尊铁佛。尺余,束发,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衣纹做“排线”状,带着北魏风格,容颜却无北魏的高古冷峻;面孔短艳,眉清目朗,应是北周特征。
  北周的佛像,我在敦煌和云冈见过,但家居供奉的佛像十分罕见,多为石刻或铜质,从未见过铸铁的。我拿出不经意的神气,说:“这佛爷怎么锈成这样?”我还没问价,小贩竟说:“锈成这样,不给一万五,您也甭想拿走。”
  我一怔,以為小贩漫天要价,说:“您知道这佛像是哪朝哪代的吗?开口就把价要到天上?”
  那人笑道:“别人不懂,您冯先生还看不出是北周的佛?”
  这句话把我吓了一跳。他不但对罕世的佛了如指掌,居然知道我姓甚名谁。我再看他,破衣旧裤,一头长发,像个外来小贩,面孔却有几分熟悉。更熟悉的是那种神情,一种店里的老板伙计准备“宰”我的笑容。
  我一时怎么也想不起这人是谁,我深知,这佛买不成了,否则,只有伸出脖子,挨他狠狠一刀。
  待我转身回去,猛然想起,这不是河东一家古玩店的小老板吗?两年前,我去过他的店。难道破了产,沦落为小贩了?不然不会连装束也和外地小贩一样。
  回去,我与朋友一说,朋友笑道:“现在,不少店里的人见摊上的东西好卖,化装成小贩或农民摆摊,你许久不遛摊,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多精彩。没上当就算不错。”
  我才知道,如今,卖的东西有假,卖东西的人也有假。如此遛摊,更费神,更费眼,更加意味无穷。
  选自《报刊精萃》
其他文献
那年,有三个人远渡重洋,在日本相遇。由于志同道合,他们成为朋友,租住在同一间房中。每日,三人一起读书、写文章,谈论着时事。这三个人,后来成为民国大家。他们是陈独秀、章士钊和苏曼殊。  三个人在一块儿研究学问,得逢知己,可也有发愁的时候:他们经济拮据。  一次,三个人断了炊,肚子饿得咕咕叫,前胸贴住后背,到处翻找也没找出吃的东西。三人互相望望,从各自身上看到经济来源:天气已渐渐变暖,外衣显得多余。陈
期刊
晚宴上,秦玲玲一袭紫色的晚礼服,端庄优雅,风光无限。她刚刚从国外归来,进入这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协助父亲的管理工作,成为年轻的CEO。父亲很高兴,特意安排了这场接风晚宴,介绍她给公司里的人认识。  其实秦玲玲并不喜欢这样的应酬,她在国外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周游世界,自由散漫惯了。现在父亲的身体不太好,作为唯一的女儿,她责无旁贷,必须回国挑起这副重担。秦玲玲好不容易抽出身来,想到阳台上透透气,远远地看见
期刊
据清宫野史记载,乾隆晚期,宫廷遵亁隆的旨意欲物色一位眼力颇好的古陶瓷掌眼人,御旨一下,各地荐者如云,经过层层筛选,送到京城的尚有百余人,而最后只要一人,怎么辦?说是亁隆帝早成竹在胸,已悄悄命督窑官秘密仿制了一件宣德青花指日高升炉,炉身上的龙纹和海水纹仿得和真品几乎一样,青花发色也十分类似。于是,亁隆又命下官在库房里挑选30件宣窑青花真品,将仿的一件混入其中。随后召集那百余名各州府选送上来的鉴瓷“专
期刊
清朝的时候,满人管饺子叫饽饽,煮饺子就叫煮饽饽。大年间,皇宫里第一锅饺子要供堂子。满人信萨满教,堂子就是供萨满神的地方。据说萨满神吃素,第一锅饺子必须是素馅的。其实供了也白供,这些饽饽都被太监拿走做了大酱,卖给进宫办事的达官贵人。  第二鍋是宫里人自己吃。在西太后当家的年代,每年大年三十,她得领着皇后和众嫔妃们一起包饺子,说是捏住小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能胡说八道。当然,说是亲自动手,实际上还是由太
期刊
嘉慶年间,广东有个著名的海盗头子郭婆带,他性格豪放,艺勇超群,又讲义气,故能一呼百应,被誉为“绿林魁首”。  有意思的是,虽然身为海盗头子,郭婆带却嗜书如命,他在海盗船里收藏了几百种奇书,平日不出去打劫时,常抱着一本书看到深夜。他喜欢读书的同时,也爱屋及乌,喜欢上了读书人。倘若在海上遇到文人学士,他总是吩咐手下不要为难对方;遇到囊中羞涩的寒士,他还会慷慨解囊,资助对方。  郭婆带还在船头高挂一副对
期刊
朱元璋是第一个有“对联天子”之称的皇帝,他喜欢对对联,曾提倡家家户户贴春联,还常常微服私访,同黎民百姓对上几联。一天,他在南京走街串巷,看到一家酒店旁边有个秀才以书作枕躺在石椅上,就推醒他说:“老夫有一下联需对上联,对出后请先生饮酒。”秀才一听有酒喝,顿时抛却了被打扰的不快,连忙说:“老先生请讲。”朱元璋望着秀才当枕头的书,吟出: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秀才一听,觉得这老头儿气度不凡。见
期刊
小時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由于从小没文化,他当了皇帝之后依旧用白话发布圣旨,一时之间竟然引领了“白话文运动”。  有一次,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中国的封建帝制实在漫长,浩如烟海的圣旨大多千篇一律,如此简洁扼要的圣旨恐怕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  选自《幽默与笑话》
期刊
南北朝时期的南宋都城建康,住着一个讨饭的乞丐,名叫李道儿。自从12岁时死了爹就流落在街头,如今已经20岁了。  最近京城里都在传言,消失了10年的绿髯夜叉又出现了,夜叉们三五成群地守在黑暗里,专门抓晚上出门的人,抓到后先吸血,再吃肉,一个大活人不到一会儿就被他们嚼得连骨头都不剩。人们都吓得晚上不敢出门,而最倒霉的还是无家可归的乞丐,接连不断有人失踪,李道儿开始还不在乎,自从相熟的王七不见了,他心里
期刊
桃花坞的桃叶疯长的时候,孤寡老人王老太病了。病其实并不严重,但王老太八十四岁了,觉得自己肯定不行了,任由镇里来的医生磨破嘴皮子,就是不肯配合治疗。  医生实在没辙,找到村委会妇女主任李花香。李花香常去照顾王老太,跟王老太关系亲近,听了情况说:“王老太肯定有心事,否则不会这样,这些天她对你说了什么没有?”  医生说:“王老太反复念叨,‘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个去。老桃树快死了,我也要死了。’” 
期刊
侯海勇是下派的扶贫干部,刚来到村里,接待他的村主任老李就告诉他,他的包保对象叫余得江,几年前在工地上打工时出了事故,左腿落下残疾,干活使不上劲儿。老婆是个病秧子,常年卧床。两人只有一个女儿,高中毕业后在工厂里上班,余得江两口子靠种几亩地勉强维持生活。  侯海勇一听就懂了,这类人缺挣钱的门路,更缺挣钱的心气,只要给他们鼓起劲儿,脱贫并不算难。  一走进余家,侯海勇就发现情况比他想象得严重。屋里一件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