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了一个贴近现实的玩具交换任务,考察3~5岁儿童在玩具交换情境中的行为特点及其利用社会知觉信息指导交换选择的能力,被试为91名3~5岁儿童,男女各半。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交换任务中得分有显著增长,通过率由43.3%(3岁组)上升到85.5%(5岁组)。儿童对成功的交换行为的解释逐渐偏向于参与交换的人物而非交换的物品。这表明儿童利用社会知觉信息进行行为决策的能力在3~5岁间有明显的发展。
关键词交换行为,社会知觉,心理理论,幼儿。
分类号B844.12
1前言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指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向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由一系列彼此相互关联的概念组成一个体系来理解、解释并预测其他人的行为[1]。其经典实验范式是考察儿童对他人“错误信念”(“误念”)的理解。信念可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如果信念与客观现实不符,那么引导个体行为的往往是心理状态而非客观现实。典型的误念任务是要求儿童观察一个从外表看明显似有某种内容物的物体,随后向儿童揭示其真正内容物(与表面内容极不相同),让儿童回答有关不了解真正内容物信息的第三者对内容物的信念的问题(针对他人的错误信念)[2]。
2000年,Tager-Flusberg和Sullian从主体加工的角度提出一个“两成分”心理理论能力模型:其一是社会知觉成分,另一个是社会认知成分。社会知觉成分属于人的知觉范畴,包括区分人和客体、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在线的迅速的判断。而社会认知成分主要和认知加工系统有关,与语言等能力关系密切,需要在头脑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表征和推理加工。错误信念任务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认知任务[3]。
现有对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两成分结合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在误念任务中添加对情绪的测查进行的,考察的是儿童基于不同信念条件下的对情绪状态的知觉理解情况[2,4,5]。但这并没有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儿童获得了社会知觉能力后,如何利用这样的能力进行认知。为此,需要通过新的实验任务,探讨儿童如何利用知觉到的情绪、愿望和意图等信息,来推理他人心理状态、预测他人行动,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们认为,包含交换行为的实验情境具备研究心理理论能力的条件。Emerson和Cook曾以一系列实验考察成年人在社会交换情景中的行为[6]。在实验中,被试4人一组,通过协商与谈判,共同进行模拟的投资。实验发现社会权利、相互的地位平等程度以及个体的承诺都会对社会交换的进行产生影响。这说明社会生活中的交换活动并不是如Homans以行为主义观点进行的解释那样简单[7]。人们在面对交换情境时并不简单的考虑物质上的收益,而是会进行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这些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对参与交换的双方都有心理理论能力的要求。自愿条件下的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双方的意愿或意图是否同时得到满足,需要双方达成共识。个体在交换的协商过程中,可能首先通过对方的表情、姿态等线索来推测其意图及愿望,这一过程势必要应用社会知觉成分。而后,个体需要根据社会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推测对方基于自身的心理状态所形成的信念以及受该信念指导的行为选择。最后,个体要根据自己的加工所得结果,选择自己的行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本实验中,根据3~5岁幼儿心理特点,设计一个交换行为的新任务,重点了解该年龄段幼儿能否观察利用他人的喜好信息,选择合适的交换物品,达成成功的交换。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被试选自北京大学幼儿园,包括3、4、5岁3个年龄组,共100名儿童,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2实验任务
2.2.1实验任务内容
计算机屏幕呈现5幅玩具照片,分别为:布娃娃、小汽车、大吊车、机器人、绒布小熊。图片为彩色,大小5cm×6cm,在一排中呈现,位置随机确定。主试要求儿童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一个最不喜欢的玩具。这是为了依照不同儿童的偏好确定不同的玩具做实验品,一方面提高儿童参与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儿童是否能区分出自己的喜好与角色的喜好。
主试指导语为:“请你选出自己最想要的玩具,只选一个。再选一个自己最不想要的玩具。”
根据儿童选择,自动进入相应幻灯片放映。首先呈现儿童选择的2个玩具的照片,一为儿童最喜欢的(用L表示),另一为儿童最不喜欢的(用U表示)。主试向儿童确认其选择后,进入下一张幻灯片,否则重新选择玩具。
幻灯片上有卡通人物机器猫的头像2个,彩色,大小为6.5cm×6.5cm,表情为笑或撅嘴,作为卡通角色喜欢和不喜欢的提示,其下分别对应着玩具L和U的照片。主试首先向儿童介绍卡通角色,而后向儿童介绍它的偏好。在本次实验中,卡通角色偏好与儿童一致。即角色喜欢的就是儿童喜欢的玩具L;角色不喜欢的就是儿童不喜欢的玩具U。
介绍交换情景:幻灯片呈现机器猫拍球动画,告知儿童,“机器猫正在玩一个皮球”。同时画面出现另一卡通角色:米老鼠,告知儿童,“米老鼠看到了,也想玩那个皮球,就和机器猫说,‘我用一个玩具和你换吧!’”此时,画面中呈现两个玩具图片于米老鼠手中。
提问如下问题:
(1)考察内容记忆问题1:“玩具L 和U在谁的手里拿着呢?”正确答案:米老鼠。本问题目的是考察儿童是否记住了交换情景的条件。
(2)交换任务行为问题:“你说应该用哪个玩具去和机器猫换呢?”正确答案应该用角色喜欢的那个玩具,在本次角色与被试喜好一致的实验中,即是玩具L。本问题目的是考察儿童行为表现上能否做出正确的有利于交换发生的选择。
(3)交换任务解释问题A:“为什么用这个换呢?”正确答案应根据角色的喜好做出回答,比如“因为机器猫喜欢这个(L)”。本问题目的是考察儿童是否理解角色心理状态,并根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4)交换任务解释问题B:“现在米老鼠拿这个玩具(U)和机器猫换,结果机器猫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正确答案也应根据角色的喜好做出回答,比如“因为机器猫不喜欢这个(U)”。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部分儿童可能出于“用最小的代价来交换”这样的想法而首先选择了对方不喜欢的玩具来尝试。这一部分儿童虽然会在前面回答错误,但可能仍然是理解对方的喜好状态的。根据儿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可以防止遗漏掉这种情况。
(5)考察内容记忆问题2:“你还记得机器猫喜欢哪个玩具吗?不喜欢哪个?用手指出来。”正确答案为:机器猫喜欢玩具L不喜欢玩具U,具体内容随个人不同有变化。把这一记忆问题放在最后是为了防止被试在回答前述任务解释问题时受到这一问题的干扰,而避免有一些儿童仅仅进行语言重复而做出正确回答。
2.2.2记分方法
2个记忆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的被试为有效被试。行为问题正确得1分,否则为0分。考虑了角色的喜好,按对方的心理状态选择了对方喜欢的玩具为完全正确,得2分。在回答中涉及了角色的心理状态,但没有正确的依据喜好来做判断,而是考虑了其他例如“不想换”等原因,这种情况得1分。除这2种以外,得分均为0。交换任务总得分最高为5分,最低为0分。行为问题回答正确,且在2个解释问题中,至少有1个完全正确,为通过任务。
2.3实验程序
每个被试单独进行实验。开始时,主试与被试聊天以融洽气氛,然后向儿童提出,要用电脑玩一个游戏。而后开始进行交换任务。实验结束后,给儿童鼓励,并感谢儿童的参与。
3结果
3.1被试完成交换任务情况
共有5名3岁儿童(其中包括3名男生2名女生)和4名4岁儿童(3名男生1名女生)没有正确回答记忆问题,剩余91名为有效被试。他们成功通过交换任务的比率如表2所示。
儿童的年龄与能否通过任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91, p<0.001。从3岁到5岁,儿童的通过率由43.3%上升到了85.3%,经检验,χ2(2)=16.62, p<0.005,表明3组儿童的通过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使用二项分布对不同年龄组进行两两检验发现,4岁组通过率显著高于3岁组(p< 0.05),5岁组通过率显著高于4岁组(p<0.001)。
3.2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
根据上文叙述之记分方法,各组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如表3所示。
以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为因变量,年龄和性别作为自变量进行3×2方差分析发现:年龄主效应显著,F(2,85)=8.811,p<0.001,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得分增高。进行Post hoc tests的Turkey′s-b检验发现,3岁组和4岁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5岁组与3岁组差异显著,t(62)=4.163,p<0.001;5岁组与4岁组差异显著,t(59)=2.435,p<0.05。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85)=0.137,p=0.712;二者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2,85)=0.111,p=0.895,表明不同性别儿童在完成交换任务的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
3.3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给出的解释
被试对任务解释问题的回答可按如下方式进行分类:正确回答,即将答案归因为角色的喜好情况;涉及角色心理,即虽然不是完全正确的按照角色喜好来推测,但也涉及了对方的心理状态;按照“我”的喜好,即被试按照自己的心理状态做推测而不是根据对方的心理状态;按照玩具特征,即被试注意的是玩具的某些自身特征,比如在地上跑的,给女孩玩的等;不知道,即被试没有成功给出任何答案。
这几种答案的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经检验,不同年龄儿童在交换任务中对问题的解释有显著差异,χ2(10)=49.09,p<0.001。其中正确回答比例随年龄增高,4岁组和5岁组儿童正确回答比例有显著差异,χ2(1)=5.947,p<0.05;3岁组到5岁组儿童给出的解释以玩具特征为中心的比例逐渐下降,但关系并不显著,χ2(1)=3.53,p>0.05,反映出儿童关注的重心可能逐步偏向交换的人物;但回答以“我”的喜好为中心的解释比例基本稳定,χ2(2)=0.318,p>0.1,说明儿童考虑人物心理时受自我喜好影响的程度并没有显著下降趋势。
4讨论
在交换任务中,儿童需要根据情境角色的表情来推测角色对玩具的喜好,这要求儿童具有基本的社会知觉能力,即能够理解不同表情所代表的心理状态。另外实验任务要求被试区分角色与自己的喜好,根据角色的偏好选择合适的交换物品。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儿童完成交换任务的通过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由3岁组的43.3%、4岁组的51.8%上升至5岁组的85.3%。其中3~4岁儿童完成交换任务的比例比较接近,而5岁儿童的表现则有较大提高。考察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发现,3岁和4岁组儿童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而5岁组儿童得分则显著高于3岁和4岁儿童。这一结果显示儿童实现交换的能力与年龄增长有关系,而且在4~5岁期间可能存在一个关键的增长。根据黄琼等人1996年的自然实验研究[8],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条件下交往策略的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以5岁幼儿提高最为明显。已有研究表明,4到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获得了错误信念理解等能力,了解他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心理状态[9~11]。心理理论能力很可能是儿童成功达成交换的重要因素。
此外,考察儿童在实验的交换情境下的表现发现,如果不考虑对选择原因的解释,各个年龄组都有超过60%的儿童选择出了正确的玩具与角色进行交换。这一结果意味着虽然有一部分儿童没有成功的理解角色的喜好等心理状态,但他们的行为反应仍旧保证了交换的成功进行。观察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可以发现,很多儿童是本着“公平”的原则进行交换的。比如一些3岁儿童虽然没有考虑角色的喜好,但他们却根据自己对玩具的评价给出了“好玩”的玩具来与对方交换。为什么儿童没有根据“最小代价”的原则,给出自己不喜欢的玩具进行交换呢?可能是儿童在交换中倾向于采用公平的策略,而没有表现“自我中心”的倾向。但也有可能是儿童没有能理解交换的情景,只是简单的选择了自己偏好的玩具。究竟原因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进行说明。
在研究中,每个被试需要对自己的选择加以解释,而且还需要对角色给出的反应加以解释。考察儿童的解释类别发现,能够正确考虑角色喜好的儿童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从3岁组的35.0%上升到4岁组的51.9%,再到5岁组的77.9%。这表明儿童依靠社会知觉指导行为反应的能力在3~5岁有较大提高。然而在各个年龄组中,考虑自己喜好而作出选择的儿童比例比较稳定,始终在10%左右。此外,儿童的解释中仅仅关注玩具特征的比例逐渐下降,从3岁组的15%下降到5岁组的1.5%,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逐渐可以摆脱交换物品的影响和限制,转而关注交换中的人物。这可能反映出儿童在交换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心理理论能力。
交换任务同时对儿童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能力有所要求,所以可以联系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发展,探讨两者的相互作用。此外,本实验中采用的交换任务大量应用了电脑多媒体形式呈现,减少了语言对儿童的影响。而且交换行为本身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便于儿童理解。
5结论
3~5岁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其根据对手喜好选择交换物品,促使交换成功的水平不断提高,尤以5岁儿童提高明显。儿童在选择交换物品时,逐渐以交换对手的心理状态为重点,交换物品本身的影响逐渐减小。儿童利用社会知觉信息进行行为决策的能力在3~5岁间有明显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Premack D, Woodruff G. 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 The Behavior and Brain Science, 1978, 4: 515~526
2 王茜, 苏彦捷, 刘立惠. 心理理论——一个广阔而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6(5): 732~737
3 Tager-Flusberg H, Sullivan K. A componential view of theory of mind: evidence from Willians syndrome. Cognition, 2000, 76(1): 59~90
4 隋晓爽,苏彦捷. 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心理学报,2003,36(1):56~62
5 Charman T, Baron-Cohen S, Swettenham J et al. Testing joint attention, imitation and play as infancy precursors to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2000, 15(4): 481~498
6 Emerson R, Cook K. Power, equity, and commitment in exchange network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8, 43: 721
7 Homans G C, 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1. 13
8 黄琼, 庞建萍. 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条件下交往策略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1996,19:162~192
9 王益文, 张文新. 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 11~15
10 邓赐平, 桑标, 缪小春.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心理科学, 2002, 25(1): 531~638
11 王桂琴, 方格. 3~5岁儿童对假装的辨认和对假装者心理的推断. 心理学报, 2003, 36(5): 662~668
关键词交换行为,社会知觉,心理理论,幼儿。
分类号B844.12
1前言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指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向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由一系列彼此相互关联的概念组成一个体系来理解、解释并预测其他人的行为[1]。其经典实验范式是考察儿童对他人“错误信念”(“误念”)的理解。信念可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如果信念与客观现实不符,那么引导个体行为的往往是心理状态而非客观现实。典型的误念任务是要求儿童观察一个从外表看明显似有某种内容物的物体,随后向儿童揭示其真正内容物(与表面内容极不相同),让儿童回答有关不了解真正内容物信息的第三者对内容物的信念的问题(针对他人的错误信念)[2]。
2000年,Tager-Flusberg和Sullian从主体加工的角度提出一个“两成分”心理理论能力模型:其一是社会知觉成分,另一个是社会认知成分。社会知觉成分属于人的知觉范畴,包括区分人和客体、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在线的迅速的判断。而社会认知成分主要和认知加工系统有关,与语言等能力关系密切,需要在头脑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表征和推理加工。错误信念任务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认知任务[3]。
现有对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两成分结合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在误念任务中添加对情绪的测查进行的,考察的是儿童基于不同信念条件下的对情绪状态的知觉理解情况[2,4,5]。但这并没有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儿童获得了社会知觉能力后,如何利用这样的能力进行认知。为此,需要通过新的实验任务,探讨儿童如何利用知觉到的情绪、愿望和意图等信息,来推理他人心理状态、预测他人行动,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们认为,包含交换行为的实验情境具备研究心理理论能力的条件。Emerson和Cook曾以一系列实验考察成年人在社会交换情景中的行为[6]。在实验中,被试4人一组,通过协商与谈判,共同进行模拟的投资。实验发现社会权利、相互的地位平等程度以及个体的承诺都会对社会交换的进行产生影响。这说明社会生活中的交换活动并不是如Homans以行为主义观点进行的解释那样简单[7]。人们在面对交换情境时并不简单的考虑物质上的收益,而是会进行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这些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对参与交换的双方都有心理理论能力的要求。自愿条件下的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双方的意愿或意图是否同时得到满足,需要双方达成共识。个体在交换的协商过程中,可能首先通过对方的表情、姿态等线索来推测其意图及愿望,这一过程势必要应用社会知觉成分。而后,个体需要根据社会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推测对方基于自身的心理状态所形成的信念以及受该信念指导的行为选择。最后,个体要根据自己的加工所得结果,选择自己的行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本实验中,根据3~5岁幼儿心理特点,设计一个交换行为的新任务,重点了解该年龄段幼儿能否观察利用他人的喜好信息,选择合适的交换物品,达成成功的交换。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被试选自北京大学幼儿园,包括3、4、5岁3个年龄组,共100名儿童,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2实验任务
2.2.1实验任务内容
计算机屏幕呈现5幅玩具照片,分别为:布娃娃、小汽车、大吊车、机器人、绒布小熊。图片为彩色,大小5cm×6cm,在一排中呈现,位置随机确定。主试要求儿童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一个最不喜欢的玩具。这是为了依照不同儿童的偏好确定不同的玩具做实验品,一方面提高儿童参与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儿童是否能区分出自己的喜好与角色的喜好。
主试指导语为:“请你选出自己最想要的玩具,只选一个。再选一个自己最不想要的玩具。”
根据儿童选择,自动进入相应幻灯片放映。首先呈现儿童选择的2个玩具的照片,一为儿童最喜欢的(用L表示),另一为儿童最不喜欢的(用U表示)。主试向儿童确认其选择后,进入下一张幻灯片,否则重新选择玩具。
幻灯片上有卡通人物机器猫的头像2个,彩色,大小为6.5cm×6.5cm,表情为笑或撅嘴,作为卡通角色喜欢和不喜欢的提示,其下分别对应着玩具L和U的照片。主试首先向儿童介绍卡通角色,而后向儿童介绍它的偏好。在本次实验中,卡通角色偏好与儿童一致。即角色喜欢的就是儿童喜欢的玩具L;角色不喜欢的就是儿童不喜欢的玩具U。
介绍交换情景:幻灯片呈现机器猫拍球动画,告知儿童,“机器猫正在玩一个皮球”。同时画面出现另一卡通角色:米老鼠,告知儿童,“米老鼠看到了,也想玩那个皮球,就和机器猫说,‘我用一个玩具和你换吧!’”此时,画面中呈现两个玩具图片于米老鼠手中。
提问如下问题:
(1)考察内容记忆问题1:“玩具L 和U在谁的手里拿着呢?”正确答案:米老鼠。本问题目的是考察儿童是否记住了交换情景的条件。
(2)交换任务行为问题:“你说应该用哪个玩具去和机器猫换呢?”正确答案应该用角色喜欢的那个玩具,在本次角色与被试喜好一致的实验中,即是玩具L。本问题目的是考察儿童行为表现上能否做出正确的有利于交换发生的选择。
(3)交换任务解释问题A:“为什么用这个换呢?”正确答案应根据角色的喜好做出回答,比如“因为机器猫喜欢这个(L)”。本问题目的是考察儿童是否理解角色心理状态,并根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4)交换任务解释问题B:“现在米老鼠拿这个玩具(U)和机器猫换,结果机器猫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正确答案也应根据角色的喜好做出回答,比如“因为机器猫不喜欢这个(U)”。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部分儿童可能出于“用最小的代价来交换”这样的想法而首先选择了对方不喜欢的玩具来尝试。这一部分儿童虽然会在前面回答错误,但可能仍然是理解对方的喜好状态的。根据儿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可以防止遗漏掉这种情况。
(5)考察内容记忆问题2:“你还记得机器猫喜欢哪个玩具吗?不喜欢哪个?用手指出来。”正确答案为:机器猫喜欢玩具L不喜欢玩具U,具体内容随个人不同有变化。把这一记忆问题放在最后是为了防止被试在回答前述任务解释问题时受到这一问题的干扰,而避免有一些儿童仅仅进行语言重复而做出正确回答。
2.2.2记分方法
2个记忆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的被试为有效被试。行为问题正确得1分,否则为0分。考虑了角色的喜好,按对方的心理状态选择了对方喜欢的玩具为完全正确,得2分。在回答中涉及了角色的心理状态,但没有正确的依据喜好来做判断,而是考虑了其他例如“不想换”等原因,这种情况得1分。除这2种以外,得分均为0。交换任务总得分最高为5分,最低为0分。行为问题回答正确,且在2个解释问题中,至少有1个完全正确,为通过任务。
2.3实验程序
每个被试单独进行实验。开始时,主试与被试聊天以融洽气氛,然后向儿童提出,要用电脑玩一个游戏。而后开始进行交换任务。实验结束后,给儿童鼓励,并感谢儿童的参与。
3结果
3.1被试完成交换任务情况
共有5名3岁儿童(其中包括3名男生2名女生)和4名4岁儿童(3名男生1名女生)没有正确回答记忆问题,剩余91名为有效被试。他们成功通过交换任务的比率如表2所示。
儿童的年龄与能否通过任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91, p<0.001。从3岁到5岁,儿童的通过率由43.3%上升到了85.3%,经检验,χ2(2)=16.62, p<0.005,表明3组儿童的通过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使用二项分布对不同年龄组进行两两检验发现,4岁组通过率显著高于3岁组(p< 0.05),5岁组通过率显著高于4岁组(p<0.001)。
3.2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
根据上文叙述之记分方法,各组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如表3所示。
以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为因变量,年龄和性别作为自变量进行3×2方差分析发现:年龄主效应显著,F(2,85)=8.811,p<0.001,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得分增高。进行Post hoc tests的Turkey′s-b检验发现,3岁组和4岁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5岁组与3岁组差异显著,t(62)=4.163,p<0.001;5岁组与4岁组差异显著,t(59)=2.435,p<0.05。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85)=0.137,p=0.712;二者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2,85)=0.111,p=0.895,表明不同性别儿童在完成交换任务的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
3.3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给出的解释
被试对任务解释问题的回答可按如下方式进行分类:正确回答,即将答案归因为角色的喜好情况;涉及角色心理,即虽然不是完全正确的按照角色喜好来推测,但也涉及了对方的心理状态;按照“我”的喜好,即被试按照自己的心理状态做推测而不是根据对方的心理状态;按照玩具特征,即被试注意的是玩具的某些自身特征,比如在地上跑的,给女孩玩的等;不知道,即被试没有成功给出任何答案。
这几种答案的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经检验,不同年龄儿童在交换任务中对问题的解释有显著差异,χ2(10)=49.09,p<0.001。其中正确回答比例随年龄增高,4岁组和5岁组儿童正确回答比例有显著差异,χ2(1)=5.947,p<0.05;3岁组到5岁组儿童给出的解释以玩具特征为中心的比例逐渐下降,但关系并不显著,χ2(1)=3.53,p>0.05,反映出儿童关注的重心可能逐步偏向交换的人物;但回答以“我”的喜好为中心的解释比例基本稳定,χ2(2)=0.318,p>0.1,说明儿童考虑人物心理时受自我喜好影响的程度并没有显著下降趋势。
4讨论
在交换任务中,儿童需要根据情境角色的表情来推测角色对玩具的喜好,这要求儿童具有基本的社会知觉能力,即能够理解不同表情所代表的心理状态。另外实验任务要求被试区分角色与自己的喜好,根据角色的偏好选择合适的交换物品。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儿童完成交换任务的通过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由3岁组的43.3%、4岁组的51.8%上升至5岁组的85.3%。其中3~4岁儿童完成交换任务的比例比较接近,而5岁儿童的表现则有较大提高。考察被试在交换任务中的得分发现,3岁和4岁组儿童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而5岁组儿童得分则显著高于3岁和4岁儿童。这一结果显示儿童实现交换的能力与年龄增长有关系,而且在4~5岁期间可能存在一个关键的增长。根据黄琼等人1996年的自然实验研究[8],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条件下交往策略的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以5岁幼儿提高最为明显。已有研究表明,4到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获得了错误信念理解等能力,了解他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心理状态[9~11]。心理理论能力很可能是儿童成功达成交换的重要因素。
此外,考察儿童在实验的交换情境下的表现发现,如果不考虑对选择原因的解释,各个年龄组都有超过60%的儿童选择出了正确的玩具与角色进行交换。这一结果意味着虽然有一部分儿童没有成功的理解角色的喜好等心理状态,但他们的行为反应仍旧保证了交换的成功进行。观察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可以发现,很多儿童是本着“公平”的原则进行交换的。比如一些3岁儿童虽然没有考虑角色的喜好,但他们却根据自己对玩具的评价给出了“好玩”的玩具来与对方交换。为什么儿童没有根据“最小代价”的原则,给出自己不喜欢的玩具进行交换呢?可能是儿童在交换中倾向于采用公平的策略,而没有表现“自我中心”的倾向。但也有可能是儿童没有能理解交换的情景,只是简单的选择了自己偏好的玩具。究竟原因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进行说明。
在研究中,每个被试需要对自己的选择加以解释,而且还需要对角色给出的反应加以解释。考察儿童的解释类别发现,能够正确考虑角色喜好的儿童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从3岁组的35.0%上升到4岁组的51.9%,再到5岁组的77.9%。这表明儿童依靠社会知觉指导行为反应的能力在3~5岁有较大提高。然而在各个年龄组中,考虑自己喜好而作出选择的儿童比例比较稳定,始终在10%左右。此外,儿童的解释中仅仅关注玩具特征的比例逐渐下降,从3岁组的15%下降到5岁组的1.5%,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逐渐可以摆脱交换物品的影响和限制,转而关注交换中的人物。这可能反映出儿童在交换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心理理论能力。
交换任务同时对儿童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能力有所要求,所以可以联系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发展,探讨两者的相互作用。此外,本实验中采用的交换任务大量应用了电脑多媒体形式呈现,减少了语言对儿童的影响。而且交换行为本身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便于儿童理解。
5结论
3~5岁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其根据对手喜好选择交换物品,促使交换成功的水平不断提高,尤以5岁儿童提高明显。儿童在选择交换物品时,逐渐以交换对手的心理状态为重点,交换物品本身的影响逐渐减小。儿童利用社会知觉信息进行行为决策的能力在3~5岁间有明显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Premack D, Woodruff G. 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 The Behavior and Brain Science, 1978, 4: 515~526
2 王茜, 苏彦捷, 刘立惠. 心理理论——一个广阔而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6(5): 732~737
3 Tager-Flusberg H, Sullivan K. A componential view of theory of mind: evidence from Willians syndrome. Cognition, 2000, 76(1): 59~90
4 隋晓爽,苏彦捷. 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心理学报,2003,36(1):56~62
5 Charman T, Baron-Cohen S, Swettenham J et al. Testing joint attention, imitation and play as infancy precursors to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2000, 15(4): 481~498
6 Emerson R, Cook K. Power, equity, and commitment in exchange network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8, 43: 721
7 Homans G C, 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1. 13
8 黄琼, 庞建萍. 4~6岁幼儿在物质缺失条件下交往策略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1996,19:162~192
9 王益文, 张文新. 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 11~15
10 邓赐平, 桑标, 缪小春.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心理科学, 2002, 25(1): 531~638
11 王桂琴, 方格. 3~5岁儿童对假装的辨认和对假装者心理的推断. 心理学报, 2003, 36(5): 66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