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是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 :贵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来,贵州茶产业快速发展,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是中国茶产业发展最快的省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分析起来,贵州茶产业发展优势条件主要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宜茶山地资源,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茶品质优良,政府特别重视等等,贵州茶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但同时,也可能是贵州茶产业发展过程问题最多的时代。制约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可能因素有:产业技术队伍薄弱,茶行业龙头企业少,夏秋茶没有很好利用,产品结构单一。这样形成的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可能有:劳动力等茶叶生产成本日益上升;茶园面积持续增加过多,茶叶产量增长过快而与市场消费增长没有跟上,茶叶生产能力开始出现过剩;茶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茶园比例低,茶叶如工装备水平低,深加工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产品增值率不高;知名茶叶品牌少,茶叶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等等问题。
  贵州茶产业下一步要如何可持续发展?我觉得要走“提质增效”之路。具体做法如:
  1.贵州茶产业转型是指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增长型。贵州茶叶如果继续现有茶业发展方式,茶叶产业将出现过度竞争,从而损害茶叶产业竞争力。因此,贵州茶业界应认真贯彻落实“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产业政策。茶叶产量的增长从主要依靠扩大茶园面积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单产。茶产业效益增长从依靠产量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质量提高,从主要依靠发展名优茶转变为依靠延长产业链和产品多元化。
  2.依靠技术创新,促进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首先是工艺升级,在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流通等环节采用新技术,或对生产体系进行优化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是产品升级,通过采用新技術提升茶叶产品的档次、延长茶叶产业链、开发茶叶新产品。再是功能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开发茶叶的新功能、新用途,实现功能升级。还要价值链升级,从效益较低的价值链跨越到获利更高的价值链。增加科技投入,增强科技竞争力,建议贵州重点支持茶叶省力化生产技术和茶叶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争用3~5年时间通过上述两项技术的进步使得贵州茶产业有一个显著的增值升级。
  3.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重视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在专业合作组织中,农民根据各自特长进行分工,分别从事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和茶叶销售。
  4.重视茶产业茶科技人才培育与储备以及培育茶叶龙头企业等等。
  茶让贵州人民生活更美好!贵州好茶,必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作者系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因参加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农业部组织的武陵山區科技扶贫,先后有10余年时间在贵州省石阡县和铜仁地区(现铜仁市)开展茶叶科技扶贫工作。  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驻武陵山区科技扶贫组的安排下,服务范围几乎遍及贵州全省以及湘、鄂、渝、黔武陵山区全境,近年来我几乎每年都应邀重访贵州茶区,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贵州省委下发《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后的
期刊
走过了40个年头,随着改革的春风,茶文化的复兴,贵州茶产业就像春天的茶芽一样,发展迅速。  二十一世纪,贵州迎来西部大开发,全省经济高速增长,也带动了贵州茶产业茶文化的快速发展。为推动贵州茶叶生产、贸易、消费和茶文化升级,帮助贵州茶叶企业品牌建设、搭建销售渠道,促进贵州茶产业发展、茶文化传播,2005年8月,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后,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与省内外相关行业
期刊
国运兴则茶运兴。  贵州茶产业这些年的发展,为有志于从事茶产业的各界人士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各自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可谓人尽其才,各施其责,才有了贵州茶产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贵州茶业发展不断奋进  2010年8月,为更好地服务贵州茶业发展,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成立。多年来,深入开展产业推广和活动举办,始终遵循“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谱”的原则,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期刊
中国茶产业的市场历史悠久,茶叶早已是远销海外的农产品之一,以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及紧压茶……等为主。而贵州茶在茶文化历史上与现实使命中,亦担当起一重要角色,将山上的茶树叶放入上善之水,便浸润了人类的饮茶文明。  目前,中国产茶区遍布全国,大致分为四大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區、华南茶区等,而贵州正处西南腹地。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唐贞观九年(公元793年)起,黔南茶一直是朝廷贡茶之一
期刊
站在一個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坚定的发出一个声音:坚持与守望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进行曲。  一一徐嘉民(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贵州茶文化走过了一段从文化拿来与借鉴,到文化自信与自觉的曲折道路。这个过程,亦即从贵州本土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到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再到茶文化的创新发展的历程。  茶文化是产业文化,更是民生文化,关乎我们这个茶业大省的未来!  一一
期刊
为团结我省各地广大茶叶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热心茶叶事业的人士,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实施科教兴茶战略,促进茶叶科技的普及、推广、、提高及人才的培养、成长,为加速我省茶叶产业化,实现生产现代化,在老一辈茶界前辈的倡议和推动下,贵州省茶叶学会于1978年12月成立。  弹指间,贵州省茶叶学会已走过40周年。这40周年,是我省各地茶叶科技工作者团结起来发挥广大引领带动作用的40年,是茶叶科学普及、推
期刊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全国权威的茶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黔南州茶叶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近年,我中心与黔南州茶业主管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当地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发展,帮助当地茶农脱贫致富。  早在2008年,我中心应黔南州茶产业发展办公室邀请,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到都匀市舉办了首届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班。  80多名当地茶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茶农参加了培训
期刊
贵州省茶叶协会已走过25年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十八大以来我省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优秀行业协会”:2012年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授予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被省民政厅评为4A级社团组织。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协会面向全省茶行业吸收会员,现有会员355个(团体174个、个人181名)。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开展顺利:在原组
期刊
2008年伊始,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持续大范围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这一年,接踵而来的还有汶川大地震和金融危机,这些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标记了2008年是个不平凡之年。也正是这一年,我第一次深入接觸到了茶,也很荣幸为南明区“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做策划,连续两年的南明区茶事活动策划和部分执行工作,以及后来有机会走进贵州的茶区、茶园,让我对贵州茶及茶文化积累了认识。贵州茶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中,我对茶艺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于茶叶学会平台上的工作经历。2013年在浙江举办的“武阳春雨杯”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中,全国21个省区市的选手在茶艺展示中一半以上的人注重动作、姿势、形态,甚至少數选手只是为表演而表演,所泡的茶有的不能入口或者直接表演结束走人,没有给评委品尝的想法。评委专家的点评让参加入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此以后,贵州的茶艺培训从茶叶知识、茶艺知识、与茶有关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