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民”是—个意义十分广泛的术语。移民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是由诸如移民者的出生地,移入地或移入國、时间,移民的动机及当时的社会、世界形势等因素造成的。中国移民在历史上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在公元7至8世纪向澎湖列岛及台湾移民;二是在15世纪随着郑和的远征向“西”即向东南亚移民;三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受当时中国政府批准的契约劳工出洋卖苦力。
1 以“移”相投
中国第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移民,如福州、潮州、厦门、宁波、汕头、广州和海南岛等地,他们在澎湖岛地区建立了商业中心。以后,他们又向东发展,大量的客家人开始与生活在高雄、基隆和淡水河流域的当地人做生意,打下了中国人向台湾岛移民的基础。因此造就了我国第一批较大的移民体系即“客家移民体系”。到该地区的中国人开始把该地区做为中国大陆与邻近国家进行贸易的联络站,以后从这里又发展起三条主要贸易路线:一条通往英属马六甲海峡,另一条通往荷属东印度,再一条是通往菲律宾。在第二阶段向东南亚地区移民的过程中,中国的移民人数大增,即形成东南亚最原始“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然而,到1860年西方列强通过《北京条约》和《中国劳工移民协定》。这样。中国劳工出国做工为“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的主体形成。主体身份上都是中华民族,他们民族根系上烙下的都是华夏子民的特性,而客家移民体系与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又都以“移”相投,所以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 因“境”相似
无论移民的原因如何,但有几个问题是移民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即如何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同化的程度及如何同化;如何把保持传统与同化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对此,本文已在认同的态度上,所以不作过多的解析,因为都为中国的移民,那么最多的不同点凸显在文化形成上可能就如王焕芝所说的“后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特征,因为根据移民时间先后的不同上,可以推断出客家移民体系与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的不同点之一在于华侨华人文化在优势客地区域表现出的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超越,还包括更加凸显的文化适应,这种文化适应催生出华侨华人精英文化出现,在新时期华侨华人精英文化突出表现为智能化、区域化、国际化、专业化等特征。并且本文认为对比客家移民,华侨华人移民受到移入地“本位主义”的排斥压力更大些,因为相较客家移民来说华侨华人已经不在中国国土范围内,但是两者依然相同的是对于“迁出地”的眷恋情。比如这几年来,关于客家移民源流地与分布区研究的兴起,考究起源地成了证明身份来源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华侨华人移民来说,大部分中国移民与自己的祖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对祖国家乡的亲友在经济上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惜离乡背井,漂泊海外谋求发展,他们在异乡的建设与开发,靠的是勤俭、自治、自立的精神。一个寻根,一个恋故,客家移民和华侨华人在乡愁上都是游子心境呀。
3 以“移”治“移”
这里的“治”是治学的意思,以“移”治“移”从根本理论上并没有具体的条文原则,只是在涉及华侨华人资料查找时发现缺失程度很明显,才想起对比客家移民研究来说,可能它会给学者们带来研究思路的启发或“突围”。客家移民的研究成果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客家总称式的概念至1990年代发生转变,世界客属总会成立后,除了在世界各地先后成立各国分会外。也在台湾岛内相关县市成立各该县市的客属分会。直到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台湾成为客家论述的核心,并且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唤醒可闽粤赣、桂川等省及东南亚的客家意识。于是客家论述再掀波澜,客家亦至此而成为中国汉人社会的常识。近年来,中国大陆似乎也因为台湾重视客家研究而纷纷设立相关教学研究机构,如梅州嘉应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龙岩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等等。至于省级的研究机构,如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都是以研究客家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基层到中央”的统一模式。在方式方法上,本文认这几年的客家移民研究追求费孝通先生的“历史田野调查”创新方法,可以做成确立“个案”的分析调查,形成家族家谱性的华侨华人移民研究,起码从区域上做到像客家研究一样的立案调查。
为进一步挖取一些“第一手”资料,可以建立一些如“华侨华人区域文化”丛书,以一国一书,一省(区)一书,甚至是对于侨乡集中的县镇村资料收集的形侨华人著名人物“丛书,研究并为他们分别立传;“华侨华人文化综论”以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相结合,以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相结合,综论华侨华人文化的重大问题。在人类学中。家谱方法对于厉史重建已被广泛接受,从家族史到地方社会、经济和政治史,历史人类学家通常超越了建立在生命文献、人口普查资料、人口记录、以及口头或文字家谱的数据上的家族重建和人口统计史,以探索其他定性的历史来源,它们有助于理解过去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以及地方人们生活中特殊事件的意义。所以,针对现阶段的华侨华人史研究,缺失的是最基层信息来看,以“田野调查”的方法入手,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1 以“移”相投
中国第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移民,如福州、潮州、厦门、宁波、汕头、广州和海南岛等地,他们在澎湖岛地区建立了商业中心。以后,他们又向东发展,大量的客家人开始与生活在高雄、基隆和淡水河流域的当地人做生意,打下了中国人向台湾岛移民的基础。因此造就了我国第一批较大的移民体系即“客家移民体系”。到该地区的中国人开始把该地区做为中国大陆与邻近国家进行贸易的联络站,以后从这里又发展起三条主要贸易路线:一条通往英属马六甲海峡,另一条通往荷属东印度,再一条是通往菲律宾。在第二阶段向东南亚地区移民的过程中,中国的移民人数大增,即形成东南亚最原始“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然而,到1860年西方列强通过《北京条约》和《中国劳工移民协定》。这样。中国劳工出国做工为“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的主体形成。主体身份上都是中华民族,他们民族根系上烙下的都是华夏子民的特性,而客家移民体系与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又都以“移”相投,所以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 因“境”相似
无论移民的原因如何,但有几个问题是移民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即如何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同化的程度及如何同化;如何把保持传统与同化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对此,本文已在认同的态度上,所以不作过多的解析,因为都为中国的移民,那么最多的不同点凸显在文化形成上可能就如王焕芝所说的“后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特征,因为根据移民时间先后的不同上,可以推断出客家移民体系与华侨华人移民体系的不同点之一在于华侨华人文化在优势客地区域表现出的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超越,还包括更加凸显的文化适应,这种文化适应催生出华侨华人精英文化出现,在新时期华侨华人精英文化突出表现为智能化、区域化、国际化、专业化等特征。并且本文认为对比客家移民,华侨华人移民受到移入地“本位主义”的排斥压力更大些,因为相较客家移民来说华侨华人已经不在中国国土范围内,但是两者依然相同的是对于“迁出地”的眷恋情。比如这几年来,关于客家移民源流地与分布区研究的兴起,考究起源地成了证明身份来源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华侨华人移民来说,大部分中国移民与自己的祖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对祖国家乡的亲友在经济上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惜离乡背井,漂泊海外谋求发展,他们在异乡的建设与开发,靠的是勤俭、自治、自立的精神。一个寻根,一个恋故,客家移民和华侨华人在乡愁上都是游子心境呀。
3 以“移”治“移”
这里的“治”是治学的意思,以“移”治“移”从根本理论上并没有具体的条文原则,只是在涉及华侨华人资料查找时发现缺失程度很明显,才想起对比客家移民研究来说,可能它会给学者们带来研究思路的启发或“突围”。客家移民的研究成果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客家总称式的概念至1990年代发生转变,世界客属总会成立后,除了在世界各地先后成立各国分会外。也在台湾岛内相关县市成立各该县市的客属分会。直到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台湾成为客家论述的核心,并且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唤醒可闽粤赣、桂川等省及东南亚的客家意识。于是客家论述再掀波澜,客家亦至此而成为中国汉人社会的常识。近年来,中国大陆似乎也因为台湾重视客家研究而纷纷设立相关教学研究机构,如梅州嘉应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龙岩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等等。至于省级的研究机构,如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都是以研究客家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基层到中央”的统一模式。在方式方法上,本文认这几年的客家移民研究追求费孝通先生的“历史田野调查”创新方法,可以做成确立“个案”的分析调查,形成家族家谱性的华侨华人移民研究,起码从区域上做到像客家研究一样的立案调查。
为进一步挖取一些“第一手”资料,可以建立一些如“华侨华人区域文化”丛书,以一国一书,一省(区)一书,甚至是对于侨乡集中的县镇村资料收集的形侨华人著名人物“丛书,研究并为他们分别立传;“华侨华人文化综论”以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相结合,以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相结合,综论华侨华人文化的重大问题。在人类学中。家谱方法对于厉史重建已被广泛接受,从家族史到地方社会、经济和政治史,历史人类学家通常超越了建立在生命文献、人口普查资料、人口记录、以及口头或文字家谱的数据上的家族重建和人口统计史,以探索其他定性的历史来源,它们有助于理解过去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以及地方人们生活中特殊事件的意义。所以,针对现阶段的华侨华人史研究,缺失的是最基层信息来看,以“田野调查”的方法入手,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