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课,一方面继承传统的书法艺术,另一方面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一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大中小学校得到普及。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何在中小学毛笔教学中有所得,提高书写水平呢?笔者有如下观点,以求教于方家。
一、 备好书写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写工具的好坏,直接影响练字的效果,尤其是毛笔。我们老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挑选毛笔。毛笔是用兽毛制成的,在书写时随着运笔的动作,笔毫可按可提,笔毫随之铺开又随之收拢,也可以上下左右翻覆用笔,写出丰富多彩的线条形象,具有很强的抒情表意功能。一支好的毛笔应具备四个特点:“尖、齐、圆、健”。“尖”是指笔锋要有锋尖,尖中有圆,不要有虚尖;“齐”是指毛笔散开用手捏住,笔毫的前端应该是一条直线,不能有弧度,“圆”是指笔头应是一个十分规则的圆锥体,不能出现畸形;“健”是指笔毫要柔中有刚,富有弹性。毛笔,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硬毫(狼毫、紫毫、鼠毫)、软毫(羊毫、鸡毫)、兼毫(七紫三羊、白云)。另外毛笔还有大小之分,笔毫有长短之别。
一般学习者可选用羊毫或兼毫毛笔,如大白云笔就很好用。同时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妥善保养好自己的毛笔。毛笔用完后要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以不留余墨为好。因为墨中含有胶,时间长了对笔的性能、寿命都有影响。笔洗净后要倒挂(笔尖朝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笔架上。让水慢慢风干。
书法用纸以生宣纸为好。生宣纸没有上矾水,有很好的吸水性,适合写字。含着墨汁的毛笔从纸上划过可以留下十分润泽的线条。笔上的墨色,干湿浓淡的墨韵可以表现得十分充分。初学者还可选用价格低廉、吸水性好的毛边纸、元书纸、皮纸等。
墨以“质细、胶轻、色黑、声清、味香”为佳。可选“一得阁墨汁”、“中华墨汁”等。
二、 选好字帖
学生刚接触毛笔书法,究竟选择哪种书体比较合适呢?楷书还是隶书?颜体还是欧体?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和家长不要人云亦云,建议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选择,这样学起来往往易见成效。实际证明:人们对自己喜欢和喜爱的东西,百看不倦,百摸不厌,爱不释手。对于那些自己不能做出选择的学生,宜慎重考虑,选择比较易学,便于入门的字帖让孩子学习,在这方面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再结合孩子个性特点、认知情况做出判断。
我一直认为从隶书开始学习是一种较好的途径。理由一,隶书笔法相对简单,容易上手;其二,隶书主要体现于汉碑,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既有古文字的率意、稚拙和空灵,又有今文字的工整、严饬的雏形,在隶书这一平台上,学生既能上朔篆书,又可下演楷书、行书、草书,故而不失为初学者可以选择的最为理想的一种艺术形态。
三、做好示范
作文教学强调老师先要“下水”,毛笔书法教学同样要先下水。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例如,在教学写“点”时,先介绍点的外形特征:点,如瓜子、如蒜瓣、如坠石,是字之眉目,顾盼生情。其次讲解运笔方法:逆入、顿笔、行笔、回锋收笔。最后的重点应该落在老师的亲手示范上。这样才能使教学直观形象,使学生真正理解运笔方法。明解缙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工夫。”学生临帖,有老师指导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眼力。教师集中讲解,做出示范,学而思,思而学,心中有成局,然后举毛而追之,再学再思,再思再校。
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书法理论、书法技巧、美学知识,还要有亲手实践的能力,要用自身深厚的功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师之渊博,学之才能功倍,正所谓“打铁还需本身硬。”
三、 落实训练
“师傅请进门,修行在自身。”老师讲解、示范后,学生们要反复练习。习武者,拳不离手;歌咏者,曲不离口,那么练书者,也要笔不离手。久练才会成钢。老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练习呢?本人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定时定量与情感意念相结合
一般来说,学习毛笔字,每天定时定量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单“定时”,他们在练习时会左顾右盼,磨磨蹭蹭;如果单“定量”,孩子们有时会草率书写,完成任务了事。所以对“时”和“量”要灵活掌握,一定的练习是必须完成的。
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每个字都要认真地书写,让学生明白书法艺术是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自然流露。例如,“林”字,左右结构,就像笔直站立的两兄弟,左边的“木”旁,像弟弟,要写小点,捺要变成点,为右边的“木”字留出空间,右边的“木”的捺画写得抒展,两部分向中靠拢。从这个字中我们就体会到了谦让和团结的含意,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这”字,有两捺,我们书写时,把上面的一捺变成了点,这样就避免了雷同,走之底也稳稳地承托了上面部分。“乙”字,可以引导学生想像:像一只天鹅浮在水面,缓缓而行,泰然自若。实际上,练习书法在掌握书写方法、技巧后,更为重要的是凭个人对书写内容的理解来进行结体、谋篇,它需要潜心地投入达到一种艺术美的效果。所以书法练习是依赖于一定的书写时间、数量和经历来进行自己内心情感的自然表露,诠释生命之美。时量与情感意念两方面须有机地结合。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自练与互练相结合
自練是指学生个人在老师、碑帖的指导下,习临某种字体的运笔规律、仔细揣摩,认真体会,对其点、画、框架、神韵、章法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与理解,自然就会受其熏陶和感染,掌握笔法的方圆、藏露、提按、转折、缓急。互练是指习练同一种碑帖或不同碑帖的同学相互学习、观摩。这样可以从别人的书写过程中或创作中受到某种启示,甚至矫正自己在运笔用墨方面的错误或弥补缺陷,又能及时接受书友们的帮助与点评,有助于提高书写水平、积累书写经验。同时也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强有力手段,真正达到博学多才、开阔视野、力戒浮躁的目的。
3.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教室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然后还要“走出去,看一看;学回来,变一变”,多带学生参观各种书法展览,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得到鼓舞和激励,同时还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教室里难以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一来,通过活动增强了书法班的凝聚力,达到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最佳效果。也可以鼓励学生为亲戚朋友书写春联、喜联、寿联等,学以至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毛笔书法教学并不是朝夕之事,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一、 备好书写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写工具的好坏,直接影响练字的效果,尤其是毛笔。我们老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挑选毛笔。毛笔是用兽毛制成的,在书写时随着运笔的动作,笔毫可按可提,笔毫随之铺开又随之收拢,也可以上下左右翻覆用笔,写出丰富多彩的线条形象,具有很强的抒情表意功能。一支好的毛笔应具备四个特点:“尖、齐、圆、健”。“尖”是指笔锋要有锋尖,尖中有圆,不要有虚尖;“齐”是指毛笔散开用手捏住,笔毫的前端应该是一条直线,不能有弧度,“圆”是指笔头应是一个十分规则的圆锥体,不能出现畸形;“健”是指笔毫要柔中有刚,富有弹性。毛笔,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硬毫(狼毫、紫毫、鼠毫)、软毫(羊毫、鸡毫)、兼毫(七紫三羊、白云)。另外毛笔还有大小之分,笔毫有长短之别。
一般学习者可选用羊毫或兼毫毛笔,如大白云笔就很好用。同时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妥善保养好自己的毛笔。毛笔用完后要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以不留余墨为好。因为墨中含有胶,时间长了对笔的性能、寿命都有影响。笔洗净后要倒挂(笔尖朝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笔架上。让水慢慢风干。
书法用纸以生宣纸为好。生宣纸没有上矾水,有很好的吸水性,适合写字。含着墨汁的毛笔从纸上划过可以留下十分润泽的线条。笔上的墨色,干湿浓淡的墨韵可以表现得十分充分。初学者还可选用价格低廉、吸水性好的毛边纸、元书纸、皮纸等。
墨以“质细、胶轻、色黑、声清、味香”为佳。可选“一得阁墨汁”、“中华墨汁”等。
二、 选好字帖
学生刚接触毛笔书法,究竟选择哪种书体比较合适呢?楷书还是隶书?颜体还是欧体?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和家长不要人云亦云,建议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选择,这样学起来往往易见成效。实际证明:人们对自己喜欢和喜爱的东西,百看不倦,百摸不厌,爱不释手。对于那些自己不能做出选择的学生,宜慎重考虑,选择比较易学,便于入门的字帖让孩子学习,在这方面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再结合孩子个性特点、认知情况做出判断。
我一直认为从隶书开始学习是一种较好的途径。理由一,隶书笔法相对简单,容易上手;其二,隶书主要体现于汉碑,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既有古文字的率意、稚拙和空灵,又有今文字的工整、严饬的雏形,在隶书这一平台上,学生既能上朔篆书,又可下演楷书、行书、草书,故而不失为初学者可以选择的最为理想的一种艺术形态。
三、做好示范
作文教学强调老师先要“下水”,毛笔书法教学同样要先下水。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例如,在教学写“点”时,先介绍点的外形特征:点,如瓜子、如蒜瓣、如坠石,是字之眉目,顾盼生情。其次讲解运笔方法:逆入、顿笔、行笔、回锋收笔。最后的重点应该落在老师的亲手示范上。这样才能使教学直观形象,使学生真正理解运笔方法。明解缙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工夫。”学生临帖,有老师指导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眼力。教师集中讲解,做出示范,学而思,思而学,心中有成局,然后举毛而追之,再学再思,再思再校。
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书法理论、书法技巧、美学知识,还要有亲手实践的能力,要用自身深厚的功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师之渊博,学之才能功倍,正所谓“打铁还需本身硬。”
三、 落实训练
“师傅请进门,修行在自身。”老师讲解、示范后,学生们要反复练习。习武者,拳不离手;歌咏者,曲不离口,那么练书者,也要笔不离手。久练才会成钢。老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练习呢?本人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定时定量与情感意念相结合
一般来说,学习毛笔字,每天定时定量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单“定时”,他们在练习时会左顾右盼,磨磨蹭蹭;如果单“定量”,孩子们有时会草率书写,完成任务了事。所以对“时”和“量”要灵活掌握,一定的练习是必须完成的。
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每个字都要认真地书写,让学生明白书法艺术是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自然流露。例如,“林”字,左右结构,就像笔直站立的两兄弟,左边的“木”旁,像弟弟,要写小点,捺要变成点,为右边的“木”字留出空间,右边的“木”的捺画写得抒展,两部分向中靠拢。从这个字中我们就体会到了谦让和团结的含意,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这”字,有两捺,我们书写时,把上面的一捺变成了点,这样就避免了雷同,走之底也稳稳地承托了上面部分。“乙”字,可以引导学生想像:像一只天鹅浮在水面,缓缓而行,泰然自若。实际上,练习书法在掌握书写方法、技巧后,更为重要的是凭个人对书写内容的理解来进行结体、谋篇,它需要潜心地投入达到一种艺术美的效果。所以书法练习是依赖于一定的书写时间、数量和经历来进行自己内心情感的自然表露,诠释生命之美。时量与情感意念两方面须有机地结合。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自练与互练相结合
自練是指学生个人在老师、碑帖的指导下,习临某种字体的运笔规律、仔细揣摩,认真体会,对其点、画、框架、神韵、章法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与理解,自然就会受其熏陶和感染,掌握笔法的方圆、藏露、提按、转折、缓急。互练是指习练同一种碑帖或不同碑帖的同学相互学习、观摩。这样可以从别人的书写过程中或创作中受到某种启示,甚至矫正自己在运笔用墨方面的错误或弥补缺陷,又能及时接受书友们的帮助与点评,有助于提高书写水平、积累书写经验。同时也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强有力手段,真正达到博学多才、开阔视野、力戒浮躁的目的。
3.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教室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然后还要“走出去,看一看;学回来,变一变”,多带学生参观各种书法展览,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得到鼓舞和激励,同时还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教室里难以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一来,通过活动增强了书法班的凝聚力,达到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最佳效果。也可以鼓励学生为亲戚朋友书写春联、喜联、寿联等,学以至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毛笔书法教学并不是朝夕之事,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