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的艺术瑰宝,汉字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蕴藏着数不尽的奥妙与趣味,这其中,就包含了偏旁与部首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人们常常将“偏旁部首”连在一起说,于是就造成了认识上的瑕疵,理所应当把它们当作同一个概念,却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别。所以,需要探讨和区分“偏旁”“部首”这两个概念,以便学生理解。
关键词:部首;偏旁;汉字
当人们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字时,就会习惯性地拿起身边的字典查阅一番,根据部首检字法在字典中找出其读音及字义就是部首检索法,对于初学汉字的人而言,这是最方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先人早在东汉时期就采取了这一方式,将汉字归纳为540个部首,并根据这些部首编排文字的顺序,这样一来,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认字需要,也从另一方面显现出文字的统一性与规律性。
一、何为偏旁,何为部首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对于这两个概念并不能很好地区分清楚,所以在教学时,笔者总会向学生解释个中差别。
“偏旁”与“部首”并不是完全相异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不止是学生,甚至是很多大人都不知道它们两者的区别,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会着重向学生解释这两个概念。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如今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偏旁中可以表意的部分称作形旁或是意符,而表音的部分则叫做声旁或音符。我们通常所遇到的形声字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例如“河”字,它以三点水作为形旁,表音的“可”作为声旁。两个偏旁互相结合,最终就形成了这个字。
“部首”这一概念,在学习汉字阶段经常使用到,根据文献记载,东汉许慎以汉字偏旁为凭,将9353个汉字归纳为540部,而这些部的首字即为部首。比如说“你”“伙”“仞”这几个汉字,它们都拥有相同的形旁部分——“亻”,然而就单个汉字而言,“亻”是作为偏旁存在,但将它放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一系列由“亻”做偏旁的汉字,它就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部首。
综上分析,学生基本能够很好地区分“偏旁”“部首”这两个概念。对于部分字而言,部首是偏旁,偏旁也是部首,但这不是绝对的,如:单笔的部首就不是偏旁,学字头是偏旁就不是部首。所以只能说大部分合体字的常用偏旁与部首是一致的。
二、部首分析
笔者发现如果汉字的笔画越多,那么它的部首就会越少,反之,笔画越少,部首就会越多。为了书写方便,字典的编者对极大部分汉字都进行了简化,从而衍生了主部首与附形部首,在《新华字典》中,主部首在部首目录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这其中包含可独立成字的部分与不可独立成字的部分,例如“马、雨、女、王、口、月、穴、走”等就都是可独立成字的部首。而“乛、冫、彡、艹”这些不可独立成字的部首,在主部首中所占比例较少。在进行这块教学时,笔者还是让学生以举例为主,让他们在台下自由发言,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可独立成字部首与不可独立成字部首,有的学生甚至拿起了字典开始查阅,有的说“言字旁(讠)”,有的说“同字框(冂)”等,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恰似一江春水翻涌奔腾至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处,领略文字的无限“风光”。除此之外,附形部首在部首目录中也有一定的数量,它们很多都是由一些独体字简化变形而来的,所以不论从部首的念法还是形状都依稀可辨其原型的字体,例如“人—亻,犬—犭,刀—刂”等,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偏旁变形
在前面的内容中,笔者已经提及了一些偏旁的变形。现在,笔者要着重解释的就是当偏旁所处位置不同时,它们产生的变化差异。举几个例子,当我们书写“惊、惧、怕、情”这些和心理有关的字眼时,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心字旁在这些字的左边变形成为“忄”,然而在写“想、念、思、忠”等同样与心理有关的字眼时,心放在底部并没有产生变形。还有就是立刀旁,将它放在字体右边的时候,就会变形成“刂”,诸如“刮、刺、到”等字,然而当这把“刀”悬在了头上,也就产生了“色、争、急”这些字,有时候,一些字更是“胆大妄为”“堂而皇之”地将“刀”挂在了身上,例如“刃、分、召”等等。可见,学生在经历偏旁与部首的精讲之后,对文字的掌握更加纯熟老练,见解也更为深刻了。
我们学习汉字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更是为了发扬文字的艺术魅力,身为华夏儿女,倘若我们连文字中最基础的偏旁与部首都分不清、理不明,那么岂不愧对先人。汉字博大精深,是我们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它,透彻地解析它,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
参考文献:
[1]冯冉.区分“罒”“皿”“血”三个偏旁部首[J].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09(05).
[2]马远达.浅谈阴阳五行与中国字及偏旁部首的关系[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1(02).
[3]许晓俊.《灵飞经》帖的偏旁部首(六)[J].中国钢笔书法,2008(05).
作者简介:龚贤红,男,1968年8月出生,大专,就职于贵州省瓮安县青山小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辑 张珍珍
关键词:部首;偏旁;汉字
当人们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字时,就会习惯性地拿起身边的字典查阅一番,根据部首检字法在字典中找出其读音及字义就是部首检索法,对于初学汉字的人而言,这是最方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先人早在东汉时期就采取了这一方式,将汉字归纳为540个部首,并根据这些部首编排文字的顺序,这样一来,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认字需要,也从另一方面显现出文字的统一性与规律性。
一、何为偏旁,何为部首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对于这两个概念并不能很好地区分清楚,所以在教学时,笔者总会向学生解释个中差别。
“偏旁”与“部首”并不是完全相异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不止是学生,甚至是很多大人都不知道它们两者的区别,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会着重向学生解释这两个概念。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如今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偏旁中可以表意的部分称作形旁或是意符,而表音的部分则叫做声旁或音符。我们通常所遇到的形声字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例如“河”字,它以三点水作为形旁,表音的“可”作为声旁。两个偏旁互相结合,最终就形成了这个字。
“部首”这一概念,在学习汉字阶段经常使用到,根据文献记载,东汉许慎以汉字偏旁为凭,将9353个汉字归纳为540部,而这些部的首字即为部首。比如说“你”“伙”“仞”这几个汉字,它们都拥有相同的形旁部分——“亻”,然而就单个汉字而言,“亻”是作为偏旁存在,但将它放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一系列由“亻”做偏旁的汉字,它就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部首。
综上分析,学生基本能够很好地区分“偏旁”“部首”这两个概念。对于部分字而言,部首是偏旁,偏旁也是部首,但这不是绝对的,如:单笔的部首就不是偏旁,学字头是偏旁就不是部首。所以只能说大部分合体字的常用偏旁与部首是一致的。
二、部首分析
笔者发现如果汉字的笔画越多,那么它的部首就会越少,反之,笔画越少,部首就会越多。为了书写方便,字典的编者对极大部分汉字都进行了简化,从而衍生了主部首与附形部首,在《新华字典》中,主部首在部首目录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这其中包含可独立成字的部分与不可独立成字的部分,例如“马、雨、女、王、口、月、穴、走”等就都是可独立成字的部首。而“乛、冫、彡、艹”这些不可独立成字的部首,在主部首中所占比例较少。在进行这块教学时,笔者还是让学生以举例为主,让他们在台下自由发言,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可独立成字部首与不可独立成字部首,有的学生甚至拿起了字典开始查阅,有的说“言字旁(讠)”,有的说“同字框(冂)”等,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恰似一江春水翻涌奔腾至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处,领略文字的无限“风光”。除此之外,附形部首在部首目录中也有一定的数量,它们很多都是由一些独体字简化变形而来的,所以不论从部首的念法还是形状都依稀可辨其原型的字体,例如“人—亻,犬—犭,刀—刂”等,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偏旁变形
在前面的内容中,笔者已经提及了一些偏旁的变形。现在,笔者要着重解释的就是当偏旁所处位置不同时,它们产生的变化差异。举几个例子,当我们书写“惊、惧、怕、情”这些和心理有关的字眼时,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心字旁在这些字的左边变形成为“忄”,然而在写“想、念、思、忠”等同样与心理有关的字眼时,心放在底部并没有产生变形。还有就是立刀旁,将它放在字体右边的时候,就会变形成“刂”,诸如“刮、刺、到”等字,然而当这把“刀”悬在了头上,也就产生了“色、争、急”这些字,有时候,一些字更是“胆大妄为”“堂而皇之”地将“刀”挂在了身上,例如“刃、分、召”等等。可见,学生在经历偏旁与部首的精讲之后,对文字的掌握更加纯熟老练,见解也更为深刻了。
我们学习汉字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更是为了发扬文字的艺术魅力,身为华夏儿女,倘若我们连文字中最基础的偏旁与部首都分不清、理不明,那么岂不愧对先人。汉字博大精深,是我们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它,透彻地解析它,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
参考文献:
[1]冯冉.区分“罒”“皿”“血”三个偏旁部首[J].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09(05).
[2]马远达.浅谈阴阳五行与中国字及偏旁部首的关系[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1(02).
[3]许晓俊.《灵飞经》帖的偏旁部首(六)[J].中国钢笔书法,2008(05).
作者简介:龚贤红,男,1968年8月出生,大专,就职于贵州省瓮安县青山小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