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将抽象地理原理转化成内在知识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生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所有的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一切都是空洞缥缈的。地理学科更是如此。随着对地理新课标的深入理解,更好地贯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指导方向,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地理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的理论性与生活的实用性相结合,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地理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真正把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和生活体验合二为一。
一、 让生活体验成为地理课堂开篇的切入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很多优秀的、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都被大力地推广。众多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激励。激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好的课堂引入便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取出来,作为地理课堂开篇的切入点,并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因为有了熟悉的生活体验作为突破口,所以学生对于新的地理知识会更容易接受,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前,笔者先和学生聊天热身,问:“你们去坐了地铁十四号线没有?”“地铁十四号线开通半年来,你们觉得有什么变化?”“这变化好不好?”“你们觉得从化开通地铁是必须的吗?”通过这一连串的提问,学生一下子沸腾了,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体验,例如“通了地铁肯定是必需的,有了地铁,从化才像一个城市!”“十四号线通了以后,多了很多人来旅游。”“有了地铁,冲击变化最大就是汽车站,去广州的班车基本取消了,但是接驳到从化区各个乡镇的公交线路更完善了。”“也带动了附近楼盘的飙升,像那个碧水雅婷的楼盘卖点就是楼下就是地铁站,一个80多方的小户型都超过两百万”等等,这些生活体验代表学生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关注身边的生活,能够为接下来《城市化》的学习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并且能作为检验书本理论知识强有力的佐证。
二、 将生活实际成为地理教学解疑的武器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往往大部分时间花在重难点的讲解上,而且效果不尽人意。教师如果积极选取学生与所学知识相应的实际生活例子,作为开展知识点的讲解的手段,尤其针对该章节的重难点,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发现知识的奥秘,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成为利刃,层层剖开,能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惑全部迎刃而解。
人教版必修一《锋与天气》这节内容包含难点比较多,常规的讲授时学生需要用比较多的时间去理解。例如区分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间段的天气变化,很多学生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境后天气就会变回原来那样,尤其普遍觉得过境后气温是回暖的,这一点经常会搞错。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基本在11月中旬左右,冷空气已经开始南下,有时候恰逢已经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这时候,教师能充分利用好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经历,无疑是解决这一难点最好的武器。在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前几天的天气变化,很多学生基本都可以把过程总结出来,如“冷空气来之前天气比较温暖”“冷空气来的时候很大风,乌云密布”“大多数会下两三天左右的雨,又冷又湿”“过几天就又看到蓝蓝的天,天气晴朗,不过好像更冷了”等等,学生相互补充,能够把这几天的天气变化大概描述出来,其实这些描述已经把冷锋过境前、时、后最主要的天气变化都总结出来了。学生通过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和后面所学的冷锋与天气的理论知识相对比,他们就能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这个难点也在短时间内攻破了。
三、 把生活情境成为地理学科氛围创设的素材
众所周知,情景创设对于课堂有效性起巨大的作用。但如何选择最佳的情景创设素材,作为教师必须认真选择取材。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发现将地理知识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并将其穿插在相关知识点的讲授上,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时,笔者根据不同乡镇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时间他们总结一下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同学们根据身边发生的事例都畅所欲言,尤其是吕田良口镇的同学感受颇大,争先发言。吕田镇的同学说“吕田镇大力开发莲麻村,村道、民宿等面貌焕然一新”,“每年一次的吕田美食节吸引很多旅客”,“还有值得一去的香蜜山果庄”,良口镇的同学也不甘示弱,“我们良口镇有远近闻名的流溪河森林公园、溪头村、三桠塘幽谷、碧水峡漂流、千泷沟大瀑布、威格斯温泉庄园,游人络绎不绝”,温泉镇,桃园镇等其他的同学都纷纷抢着介绍自己家乡有名的景点,这时候,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根据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说明从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生态旅游业,是广州的后花园”,“那么,为什么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为我们有山有水”,“你自己去过那些景点没有?还会再去吗?”“好像又缺少了些什么,没有让我想去第二次的冲动……”通过这个让学生分享他们生活感受,以及老师根据教学需求设置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答互动环节,成功地创设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包括:分析优势条件——确立发展方向——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生活经历和感受的最大作用。
四、 结语
近几年的地理全国卷高考题更倾向于对生活常识的理解,侧重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将学生的“生活”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使之实现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并真正培养学生全面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冬生.生活常识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介入作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8(12).
作者简介:
黄穗娟,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关键词:生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所有的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一切都是空洞缥缈的。地理学科更是如此。随着对地理新课标的深入理解,更好地贯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指导方向,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地理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的理论性与生活的实用性相结合,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地理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真正把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和生活体验合二为一。
一、 让生活体验成为地理课堂开篇的切入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很多优秀的、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都被大力地推广。众多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激励。激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好的课堂引入便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取出来,作为地理课堂开篇的切入点,并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因为有了熟悉的生活体验作为突破口,所以学生对于新的地理知识会更容易接受,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前,笔者先和学生聊天热身,问:“你们去坐了地铁十四号线没有?”“地铁十四号线开通半年来,你们觉得有什么变化?”“这变化好不好?”“你们觉得从化开通地铁是必须的吗?”通过这一连串的提问,学生一下子沸腾了,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体验,例如“通了地铁肯定是必需的,有了地铁,从化才像一个城市!”“十四号线通了以后,多了很多人来旅游。”“有了地铁,冲击变化最大就是汽车站,去广州的班车基本取消了,但是接驳到从化区各个乡镇的公交线路更完善了。”“也带动了附近楼盘的飙升,像那个碧水雅婷的楼盘卖点就是楼下就是地铁站,一个80多方的小户型都超过两百万”等等,这些生活体验代表学生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关注身边的生活,能够为接下来《城市化》的学习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并且能作为检验书本理论知识强有力的佐证。
二、 将生活实际成为地理教学解疑的武器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往往大部分时间花在重难点的讲解上,而且效果不尽人意。教师如果积极选取学生与所学知识相应的实际生活例子,作为开展知识点的讲解的手段,尤其针对该章节的重难点,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发现知识的奥秘,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成为利刃,层层剖开,能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惑全部迎刃而解。
人教版必修一《锋与天气》这节内容包含难点比较多,常规的讲授时学生需要用比较多的时间去理解。例如区分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间段的天气变化,很多学生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境后天气就会变回原来那样,尤其普遍觉得过境后气温是回暖的,这一点经常会搞错。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基本在11月中旬左右,冷空气已经开始南下,有时候恰逢已经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这时候,教师能充分利用好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经历,无疑是解决这一难点最好的武器。在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前几天的天气变化,很多学生基本都可以把过程总结出来,如“冷空气来之前天气比较温暖”“冷空气来的时候很大风,乌云密布”“大多数会下两三天左右的雨,又冷又湿”“过几天就又看到蓝蓝的天,天气晴朗,不过好像更冷了”等等,学生相互补充,能够把这几天的天气变化大概描述出来,其实这些描述已经把冷锋过境前、时、后最主要的天气变化都总结出来了。学生通过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和后面所学的冷锋与天气的理论知识相对比,他们就能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这个难点也在短时间内攻破了。
三、 把生活情境成为地理学科氛围创设的素材
众所周知,情景创设对于课堂有效性起巨大的作用。但如何选择最佳的情景创设素材,作为教师必须认真选择取材。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发现将地理知识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并将其穿插在相关知识点的讲授上,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时,笔者根据不同乡镇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时间他们总结一下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同学们根据身边发生的事例都畅所欲言,尤其是吕田良口镇的同学感受颇大,争先发言。吕田镇的同学说“吕田镇大力开发莲麻村,村道、民宿等面貌焕然一新”,“每年一次的吕田美食节吸引很多旅客”,“还有值得一去的香蜜山果庄”,良口镇的同学也不甘示弱,“我们良口镇有远近闻名的流溪河森林公园、溪头村、三桠塘幽谷、碧水峡漂流、千泷沟大瀑布、威格斯温泉庄园,游人络绎不绝”,温泉镇,桃园镇等其他的同学都纷纷抢着介绍自己家乡有名的景点,这时候,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根据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说明从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生态旅游业,是广州的后花园”,“那么,为什么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为我们有山有水”,“你自己去过那些景点没有?还会再去吗?”“好像又缺少了些什么,没有让我想去第二次的冲动……”通过这个让学生分享他们生活感受,以及老师根据教学需求设置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答互动环节,成功地创设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包括:分析优势条件——确立发展方向——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生活经历和感受的最大作用。
四、 结语
近几年的地理全国卷高考题更倾向于对生活常识的理解,侧重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将学生的“生活”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使之实现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并真正培养学生全面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冬生.生活常识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介入作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8(12).
作者简介:
黄穗娟,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