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培养途径探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u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时代,教育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德树人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承担着幼儿人生启蒙之师的重任,培养其师德则具有重要意义。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探析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师德教育培养途径,明确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分析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师德教育的要求,进而基于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师德教育现实中
  的问题,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探析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师德教育培养途径。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学前教育;师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228-02
   在立德树人视域之下探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教育的实践路径,首先要理清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挖掘其理论依据、找到理论依托,为后期的探索和研究奠定基础。立德树人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立德树人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个人的修养与品德统一协调、与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相统一。立德树人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根据时代要求提出了新的解读和展望。
   一、立德树人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的意义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虽然“德”的指代内容有所不同,但是我国自古至今都强调“德”的重要性,虽每个时期的具体培养内容和要求不同,但都在强调“德”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之人。
   (一)立德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的根本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师德教育。知识即美德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崇高的道德是追求真理的源泉,但是这二者之间不能画等于号。学识较高的个体不一定具有高尚的道德,具有崇高道德的人也不一定是学识渊博,有才无德或是有德无才都是一种悲剧,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国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大德”,它致力于培育个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在社会主义关系之中如何有意义、有价值地生存,而师德教育正是承担着这一重要责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教育在传授学科专业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承担着幼儿启蒙教育的重任,需要付出比其他专业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其师德的培育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有师德的幼师才能做好幼儿启智工作。所以立德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的根本,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教育的任务和职责。
   (二)树人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的核心
   教育师德的核心是为实现人自身的价值而服务的,人的价值是指人对人本身以及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致力于人的道德的培养、品格的提升,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并使其能切身地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义。自柏拉图时期起,若只具备较高的智商和渊博的学识,也固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只有将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使人成为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若实现全面发展,关键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现代化人才不仅仅要有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有高尚的人格、崇高的价值观以及理性、自律的意识。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师德对个体生命是否完整、是否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而获得幸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对人的成长的统摄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立德树人力求把人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师德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它更多的是为了让个体追求自由和平等,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怀,建设公正的社会秩序和有序的社会环境,进而把这些内化为对自身的根本性要求。
   二、立德树人思想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现实中的问题
   从实践中来的认知对实践形成指导,对立德树人的认识思想的存在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着对立德树人思想的实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的效果。
   (一)立德树人和立才树人维度把握得不准确,重道德知识传授而轻德性素质培养
   立德树人和立才树人的维度虽具有内在统一性,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立德树人标准的适用性,历史性认识存在不到位和对他们的区别的理解存在不充分,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对时代背景加以把握,最终制约着立德树人思想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德”包括道德知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与道德行为,拥有道德知识的多与少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为有德之人的标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课堂教学传授道德理论和道德知识,将师德物化为知识教育,这与智育多有雷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不只是局限于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把这些道德知识内化于心,转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却把重点放在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导致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偏离;导致将复杂的师德过程看成简单的道德知识的掌握,只重视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而把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看作是德育后期外显的结果。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師德的功能和作用的正常发挥,使师德效果大打折扣,人才培养的目标收效甚微。
   德性的升华只靠知识和理性是不够的,必须由实践理性来提供充足的可能性。实践的缺席,导致课堂所讲授的道德理论和品德规范难以有效地转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继而难以外化为道德行为。现实的生活缺乏价值的追问,生命的价值便降格为用物质来衡量。师德的最终指向是将德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德性素养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教师应该关注这些道德知识如何才能够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使他们在情感上达成认同,并以身实践。    (二)立德树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充分,重追求过高目标而轻学生个性实际
   只有对立德树人的内涵和实际都已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对立德树人思想进而作为人才培养的考量,对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理解应当做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转变。师德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师德的各个目标都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让人过有意义的道德生活。
   1.师德目标过于理想化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德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精神,以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世界,而且,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结合国家师德的目标以及学生个体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的。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师德目标较为泛化,片面地认为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较培养目标能够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高层次性,妄图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到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境界,而且,较高的目标导致学生的获得感低,可能会使学生自己否定自己,这样便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只突出了共性,却忽略了个性。
   2.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师德教育目标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程度等现实因素而制定,不能把学生看成是社会规则的产物,师德也不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工具。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国民基础文明、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培养,脱离现实,忽略学生的道德需要和主体性,同时也限制了大学生的思考自由,使他们被禁锢在条条框框之中。教育目标决定具体内容的安排,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的主体需要较少涉及,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的需求”,以及没有足够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走向。
   三、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培养途径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不同角度对对立德树人的思想路径展开分析,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要从以下几点做好工作。
   (一)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要明确以人为本的主旨
   人是现实生中的人,因此我们必从人的本的前要问题出发,方可进行后的具体工作。首先,以人为本主的明确要求坚持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是合理的,人首先是个自然人,自然力是先天的,每个人都合理合法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整体上便会带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同时,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的本质及其品德发展的现实基础是其所生活的现实历史条件,所以说,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以人为本的主旨明确要求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不仅是师德过程的客体,也是师德过程的主体。“教师中心论”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个性,违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必须真正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知悉他们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秉着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原则,个性的发展不能跨越共性的界限,不能只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的个性需要依靠教育者培养、引领以及调动,所以说,我们首先要肯定教师在师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因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否定和贬低教师的主导性和主体性,避免两个极端走向。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教育明确德性养成目标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德教育是蕴含道德诉求的实践活动,它对所养的人的道德素养有规定性要求,学校师德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师德教育对象的生命质量,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培养能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人。师德目标是师德目的的精细化,是对师德对象提出的具體要求。从个人角度来说,师德对象通过师德的教化,能够提高个体的生存价值,使自己的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凸显人的价值和尊严。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的视角来看,首先要养成应有的德性,这是前提条件,人是社会的人,个体思想道德以及自身精神境界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我们坚守的目标,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最后的目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才是目标,知识理论学习和人格的培育要融为一体,不能成二元分裂,从逻辑上讲,道德认知的获得、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培养和磨炼以及道德行为的驱动,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师德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德知识的获取。师德效果的标准不是根据学生个体掌握了多少师德知识,而是根据他们的行为进
  行客观评定。所以说,师德和智育是不同的,师德目标不仅仅是停留在认识层面上,它的目标定位是行为维度,不仅强调认知,更强调知行结合、知行统一的问题,道德知识传投和道德素质培养要相结合,这才是完整的师德过程。
   参考文献:
   [1]方晓.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2]薛阁.专业课教师在高校师德中的地位、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阐述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建立“大思政”格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
一、特点一是不必特意进行土壤调酸、消毒等繁杂的操作,也可以达到培育健壮秧苗的目的,二是操作简便、安全、成本低,三是不会引起土壤和地下水酸化污染,综合效益显著 First,
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出发,站在受众的角度,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从思想政治主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身体素质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让更多的贫困生有机会完成学业,政府以及高校不断开展各项精准帮扶工作.精准资助育人是“精准扶贫”政策在高校中的
[摘 要]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而护理是目前我国重点发展的医学领域之一,护士的工作对卫生健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是健康中国的重要一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是护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实习前的管理对护士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即根据护生实习前的情况浅谈期间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当代的大学生也正面临着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缺失所带来的困惑和不知所措.高校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因此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目的评价高场强(3.0T)MR平扫、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增强扫描与双源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于胆道恶性梗阻诊断价值及两者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各种检查手段的优缺点,从而方便
[摘 要]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下,无论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对学生的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得到国家与社会极大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与压力冲击着各行各业,其中也包括身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从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在教育学视域下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进行探究,以求为我国高职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关 键 词] 教育学;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来说,不仅需要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让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这对卫生类高职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卫生类高职院校在这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将创新创业作为教育的重点。首先阐述培养卫生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其次提出卫生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
简述了机敏材料与结构内状态监测,损伤估计用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阵列及其输出信号的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原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The principle, technology research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