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大野之精魂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羚羊从朦胧的远古走来,在万古亘荒的雪域大地上,踩出了一串串蹄印,似吉祥的花朵,似美好的预言,似神秘的昭示……
  
  藏羚羊的家庭·爱情和团队精神
  
  在雪域高原子民众多的动物王国中,藏羚羊的“家庭”观念最为强烈,爱情游戏最为奇特,团队精神最为突出。藏羚羊生活在海拔4000-6000米的高寒地带,平时以二三十只为一群,每群有一只雄健的公藏羚羊为“户长”。这“户长”的责任心极强,对它的家族管护甚严。一日之中,到哪里去吃草,哪里去饮水,如何躲避危险,都由“户长”领头操心,其它藏羚羊都十分遵守家规,绝不随意跑出家族的生活圈。因为每一只藏羚羊好像都心领神会,脱离了家族就意味着死亡。
  藏羚羊的爱情游戏十分奇特,每年的初冬是藏羚羊们谈情说爱的季节。此时雄藏羚羊食欲大减,日渐消瘦,但精神如虎,看来“高天厚地,堪叹古今情不尽”的岂止于人类!
  此时的雄藏羚羊把那美丽的双角抬得高高的,在家族的周围来回巡视。一旦有其它雄藏羚羊想充当“第三者”的角色,则一场为情而决斗的大戏是免不了的。在胜者的地位确定后,就等着享受爱情的果实。藏羚羊的爱情游戏有别于其它动物。不是女士在前面跑呀跑个不停,男士在后面追呀追个没完,而是发情的雌藏羚羊依依不舍地围着雄藏羚羊转。此时雄藏羚羊顾盼自雄,目空四海,因为身后总有一群情感专一的雌藏羚羊在侍奉着它。但当雄藏羚羊以屁股对准某一雌藏羚羊,并以蹄击地,发出一种特别的鸣叫声时,就表示彼此缘份已尽,得到暗示的雌藏羚羊便即刻离去,那神态也是蛮矜持和得体的。交配一结束,雄藏羚羊的体重又得以恢复,准备承担更为重大的使命。
  每年夏天,是藏羚羊的产羔季节。此时的藏羚羊便合成大群,有时可达数千只之多。它们按既定路线迁徙,在无垠的雪原上,在蓝天白云下,时快时慢地游走,其势如大河滔滔,云卷云舒。此时,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雪暴雨,都不能阻挡藏羚羊前进的步伐。各路的“户长”们更是精诚合作,即便是曾经决斗过的,也都摈弃前嫌,共同组成了群体的忠诚护卫线,为母藏羚羊群探路、站岗、放哨,直至把母藏羚羊群安全护送到产羔地。
  藏羚羊的产羔地十分隐秘,产羔过程也十分神秘,人们难得一见。但是我的老朋友,昆仑山中有名的藏族猎人瓦布洛,在1960年曾经见过藏羚羊产羔的过程。他说,那情景简直像天上下大雨一样,一夜之间,无数活蹦乱跳的小藏羚羔儿就来到了世间。
  产羔结束后,藏羚羊又按原路踏上归途。这时雄藏羚羊们的责任就更大了,特别是羊群渡过湍急的河流时,雄藏羚羊们表现得更加英勇非凡。瓦布洛说,藏羚羊群过河时场面惊险。有时上游下了暴雨,河水猛涨,雄藏羚羊们在母幼群的下方处,自然组成了一道警戒线,不停地发出一阵阵表示鼓励的鸣叫声,保护羊群安全过河。如有幼羔被急流冲出羊群,就会有一只雄藏羚羊冲上去,就近用双角托起来,尽力护送过河,或者传递到另一只雄藏羚羊的双角之中,这可是一场生死接力赛。瓦布洛给这些在波涛中做生死较量的雄藏羚羊们以这样的评价:“啊啦啦,那些公羚羊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飞翔的精灵·特殊能量转换·大野的舞者
  
  藏羚羊终年生活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生命禁区。种群庞大,鼎盛时期曾有十几万只之众,在极为严酷的环境中生生不息,它们一定有着人类尚未解读之迷。
  首先,藏羚羊是高原生物圈中的真正飞毛腿。我们已经习惯了从电视片中认知非洲猎豹为动物世界的短跑名将。其实不然,猎豹以80公里的时速追逐猎物时,只能坚持三分钟。而藏羚羊可以同样的速度奔跑20分钟。须知,藏羚羊生活的地域氧气只有海平面的60%。如果你有幸在旷野之中观看藏羚羊群奔跑,那气势简直如万箭齐发,狂飚掠地,惊心动魂。你会觉得,这是一群飞腾如风、转瞬即逝的精灵。敢问苍天,为何赋于藏羚羊以如此的速度?
  藏羚羊是高原特殊的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当产羔后的藏羚羊群开始踏上归程时,就会有成千上万只毛腿沙鸡尾随其后,时起时落,如一片片珍珠色的浮云,在荒原上飘乎不定,蔚为壮观。它们欢快的鸣叫声,响彻天宇。原来此时的母藏羚羊,其乳房膨胀得如一只大铃铛,不时从中喷出多余的乳汁,立即与沙土混为颗粒,沙鸡们争先恐后地吃这些高档的奶制品,为自己生儿育女打基础。而沙鸡们随后拉出的粪便,又成为荒原上野牦牛、白唇鹿的上佳食品。高原动物王国中的子民们,就这样进行着能量的相互转换和再利用。这是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们必须形成一个“节约型”的社会。
  藏羚羊还有集体舞蹈的行为。这虽未见于文字报道,但确为笔者和同伴们有幸目睹。1984年初夏,笔者随都兰县委书记宽太加同志因公人藏。车行至五道梁,顺便进入了可可西里。在一处尚未融化的雪原上,发现有三十多只藏羚羊围成一个大圆圈,在明媚的阳光下,由一只雄藏羚羊带头“起舞”。先小跳三步,再高高跃起,然后变成小跳三步,后面的藏羚羊都跟着这样跳。最叫人惊奇的是那雄藏羚羊跳了几圈之后,又突然转身反方向跳。“舞步”虽然简单,但步伐整齐,动感极强。蓝天白云为舞台背景,温煦的春风为它们伴奏。刚健舒展,轻盈灵动。如此免费观赏“藏羚大野之舞”,平生就此一回。其时藏羚羊的交配期已过,为何有如此的动物行为,又是一个待解之迷。
  
  吉样的征物·安神的财富·千年的谶言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同胞,对藏羚羊的崇敬和关爱与生俱来,源远流长。是他们最早发现了藏羚羊的种种神奇、灵性和美德。是他们与藏羚羊世世代代和睦相处,使自己的生存和命运与藏羚羊密切相连。在藏区有很多关于藏羚羊的故事、传说和歌谣。现以形成于七世纪的吐蕃卜辞为例。在敦煌藏文献中,有一种特别的卷类,即吐蕃占卜辞文书。此书以动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堪问人世的吉凶。凡有藏羚羊出现的卦,均为大吉大利的上上签。现将藏学家王尧、陈践二位先生翻译的第21·3—3-1卦,摘之如下:“啊!藏北上部地方,有着七只藏羚羊,盗贼休有妄想,那是女神财富。此乃美女邦协来之卦:问家人与寿数,人之财运不衰,畜之福泽不败。幸福、长寿、神佑。办事成。病人愈。求王事,许准。问子息,有。娶亲,成。行商,盈利。问出行人,即归。此卦问何事皆大吉。”这一大吉大利的卦辞几乎覆盖了人生有关幸福美满的各个方面,而这一切又与主司吉凶的女神和藏羚羊紧密相连。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先民们的智慧和远见。试看今日,藏羚羊受到严格的保护;藏羚羊已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藏族同胞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欣欣向荣。这“盗贼休有妄想,那是女神财富”,不正是照应千古的神圣谶言吗?   
  独角神兽·王母戴胜·喇嘛法帽
  
  藏羚羊是高原动物王国中的健美者。特别是雄羚羊的那一对长角,足有60厘米长,质地坚实如铁,似两把有环棱的黑色宝剑。但藏族同胞在很久以来就称藏羚羊为“独角兽”。对此,我心存疑问久矣。1958年始,我就请教过多名猎人,明明是两支角,为何叫“独角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藏羚羊是神兽,这是祖先流传下来的叫法。又说,藏羚羊的两根角长得一模一样,从侧面看,两根角合二为一,这也是藏羚羊被称为“独角兽”的一个原因。此后,我见到了生物学家杜庆的江源生活调查报告,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编著的《西北的珍禽异兽》一书,都称藏羚羊为“独角兽”或“一角兽”。
  藏族同胞说:按先祖流传下来的说法,这“独角兽”行为和善,见不得争斗。当草原上其它兽类为争偶夺食而相斗时,它就会跑来用长角隔开争斗的双方,直至散去。还说古时候,昆仑山下有三兄弟,为争家产斗得难分难解时,有一只“独角兽”跑来调解。左说右说,兄弟三人各不相让,眼看就要刀兵相见。这时“独角兽”便说:“你们三人都说自己的本事最大,应得最多的一份家产。那好吧,我有一件事,你们谁能做好,全部家财就归谁。”说话之间,“独角兽”一点头,草地上就冒出一个光溜溜的圆石头。“独角兽”说:“谁能在这个石头上把锅支起来,财产就归谁。”三兄弟都使出吃奶的力气,谁都没做成。“独角兽”又一点头,第二块光溜溜的圆石头又冒出来,兄弟三人都抢着支锅。支了三次,风一吹又翻了。当第三块光溜溜的圆石头冒出来时,兄弟三人都把锅稳稳当当地支起来了。“独角兽”语重心长地说:“兄弟三人一条心,天下黄土变成金。”说完“独角兽”化为一缕清风,融入了万重雪山。兄弟三人如梦方醒,和好如初。至今在雪域高原的草地上,到处能见到牧人们留下的“三石一顶锅”的灶。而在昆仑山的中端,雪河之侧,有三座铁青色的山峰,鼎足而立,十分醒目。藏族叫它“尕拉松”,即三石头峰。据说,这就是当初“独角兽”点化三兄弟时的那三个光溜溜的圆石头。
  我对这个古老的传说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从中可以看到华夏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痕迹。这也是华夏各族的法律从神判走向人判的折射。中国古代的汉文典籍中,也有独角兽,其名叫“獬廌”。而“獬廌决讼”的典故,其源头恐怕就是藏族同胞的先祖羌民对藏羚羊即独角兽的图腾崇拜。
  汉代大学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说:“獬席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皋陶为舜的司法大臣,说明独角兽断狱的传说已非常久远了。而且,这个古代的独角兽獬廌与现代的独角兽即藏羚羊联系十分密切。汉代史籍《异物志》中记载,春秋时期,与羌人毗邻的楚国国君捕获到一只“獬席”,即独角兽也就是藏羚羊。并依照“獬席”的形象,制作了一顶帽子,以证明自己有“獬廌断狱”的神力。其后历代延用,执法人员都戴“獬廌冠”。现代法字,也是由古代鹿字演变而成,即廌字左边加上水字,以取水性均平之意。
  据陈荣先生考证,“万民皆服”的西王母,头上戴的正是“獬廌冠”。因为其形状有点像戴胜鸟,故名戴胜,实际更像一支巨大的美丽的羊角。远古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羌人,其崇拜的图腾就是羊。所以于省声先生指出:“因为羌人有戴羊角的习俗,造字者遂取以为象。”即今日的羌字,也就是戴羊角的人。但是这个羊角应该是藏羚羊的角。很可能是远古的羌人,早就发现了藏羚羊种种神奇的动物行为。加以美化和神化,于是便有了西王母的戴胜,传至楚国为“獬席冠”。而直到现在,藏族喇嘛的法帽——夏末,其形状如一巨大的独角。与古书中记载的獬廌冠极为相似。这夏末是从古代原始本教中继承而来。
  藏羚羊,雪域的精魂,它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啊中,一路走来,带来几多神奇传说,更留下几多未解之谜。
  (作者系青海省政协退休干部)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特色馆藏是指各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形成独特馆藏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民族特色;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服务教学科研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得到加强,规模不断扩大,馆藏数量大幅增加,馆藏
期刊
格尔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何至今仍然没有做大做强呢?有外地旅客对格尔木旅游业现状的看法:格尔木每年有多少游客?有几个旅游景点通过投资来提升旅游景区的附加值和知名度,政府每年在旅游业发展上有多少投资?格尔木为什么至今在火车上还买不到旅游产品,街上有旅游产品销售吗?当外地游客在街上向格尔木人咨询旅游方面的信息时,有几个市民能给游客提供准确的旅游信息?格尔木的第三产业发展能否跟
期刊
前言    中共青海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把我省建设成为高原旅游名省的目标。如何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尽快把我省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旅游名省,是我省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亟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青海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省通过举办“青洽会”、“环湖赛”、“郁金香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等一些重大活动,积极
期刊
少数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之中,建构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则,创造着自身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诸民族文化又反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影响着少数民族的生存和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把握民族知识和民族智慧的关系,如何超越民族知识层面、把握民族智慧层面的课程资源,是建构新课程和重构传统课程中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之一。    一、民族知识与民族智慧的思辨    在
期刊
藏羚羊,分布在新疆的阿尔金、西藏的羌塘、青海的三江源和可可西里地区,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濒临灭绝动物;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的“精灵”,是青海格尔木的代名词,“藏羚羊”三个字的出现和使用,使格尔木成为全中国及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藏羚羊以生活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腹地、每小时IOC多公里的速度和顽强的生命力等特点,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体育锻炼精神和奥运理念,成为众多体育竞技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期刊
2006年10月26日这天,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收到一封感谢信。感谢信出自油田劳动服务总公司福利工厂19岁的残疾员工王或“……我有先天残疾,出生几天就被亲生父母抛弃,是养母张家青收养了我。我出生时即患有脑积液残症,左腿发育畸形,将近四岁才会走路,是医学上诊断长大后‘非呆即傻’的重残病人。19年前,面对数次手术的失败,面对今后必将面临艰难的生活,曾有多位医生好心地劝说当年只有25岁的养母张家青将
期刊
七月的高原,激情的夏都。  7月28日,中国·青海第二届三江源奇石展在凉爽宜人的西宁隆重拉开了帷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家石友、600余种、30多万方奇石又一次齐聚美丽夏都,在三江源头共同奏响了精美石头的欢歌。  放眼望去,整个新宁广场已然成了石头汇聚成的海洋。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巢湖石、风砺石、彩釉石、水墨石、戈壁石、昆山石、孔雀石、蜡石、水冲石、硅化木、河湟石……徜徉在大自然精美的造化之间
期刊
2008年09月09日  今天就要离开德令哈了,杨东亮副部长还是把上午的时间挤了出来,安排了车,要陪我去看看黑石山水库。  德令哈的三天,一直受到新朋旧友的关怀呵护。我原来是很想见见州委的罗书记的,一是毕竟是回家来,拜访领导,听听一把手对于柴达木的展望与预见,当然是极大的振奋与鼓舞;二也是被柴达木巨变感动得很想再拚一次,写一篇大纪实文学《潜龙西起》,较全面地把柴达木这二十年的巨变记录下来,为柴达木
期刊
上篇  一个神奇而富饶的柴达木,是苍天赋予大地的一块西部热土。  一个激荡着大开发热潮的柴达木,是柴达木人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而创造的我省乃至西部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三年后的2006年末,记者重新踏上这片熟悉而陌生的热土,感受到它强劲的发展步伐。去年,海西州工业增加值达118.53亿元,是“九五”末的2.79倍,占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9.71%,致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
期刊
这里离西宁和拉萨都很远,  却离长江源头最近。  唐古拉在高原上本来就很显著,  何况青藏铁路要从唐古拉山镇经过。  汽笛一声,正与遥远的唐古拉风和鸣,  我们倾听到了长江源头的交响新曲。  ——题记  沿青藏线从格尔木市向南,经400多公里路,穿越昆仑和可可西里,过唐古拉山北麓,便会到达唐古拉山镇。  这是长江源头第一镇,从100多公里外的格拉丹冬雪山滴答而下的冰川雪水,流到唐古拉山镇,便同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