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jun0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企业投资业务中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条例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增加了管理难度,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能够准确的进行投资相关的会计与税务工作。本文就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确认、持有以及最终处置环节应该进行的会计与税务处理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一、引言
  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存在的差异增强了工作的复杂难度,同时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能够全面的掌握其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共同之处以及差异所在,基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合并、非合并两种方式下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认以及计税基础的依据;以及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分别应该采取的会计核算以及税务处理,最后对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该采取的会计、税务处理方法進行了对比分析。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阶段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其取得方式的不同,其初始计量的处理方法也存在差异,一般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有合并与非合并两种方式,合并方式下又可依据是否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进行划分,即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下面针对不同情况下的会计、税务处理展开论述。
  1.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非同一控制下进行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成本应该以企业合并成本进行确认,即指的是企业为获得长期股权投资而支付的资金、换出的资产、承担的负债、或是在购买日其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获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这些都属于企业合并成本。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中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并没有对非同一控制与同一控制进行区分,而是采取的同样的处理方式。即在确定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的时候是以其为获得该项资产而支付的全部成本为依据,在长期股权投资获得过程中发生的如咨询费用则是在当期直接扣除,而会计核算是将其归入到投资成本中的,这就造成了计税基础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成本之间存在差异。
  1.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明确了如果是同一控制下发生的企业合并,应依据合并当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份额作为初始成本进行确认,在企业合并阶段发生的相关费用则归入到管理费用中。而且需注意的是,如果在合并前双方在会计政策方面存在差异的话,应该按照合并方所采取的标准对被合并方进行账面价值的调整,再依据调整之后的账面价值份额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税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的确认是以其支付的全部代价为依据进行确认,而合并过程中产生的评估、咨询费用则是直接在当期扣除,这就造成了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为获得长期股权投资而支付的实际价款与被合并方在合并时期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的差异。
  2.非合并方式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对于以现金支付方式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以其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初始成本进行确认;对于以非现金方式获得的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明确了两种计量方式,一种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指的是应当以其支付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成本,如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通常是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核算基础,如果存在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为可靠,那么将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一种是成本模式,指的是将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中规定了,如果是以支付现金方式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计税基础为支付的价款,这与会计处理是一致的。而对于非现金方式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那么在确定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的时候和会计处理方法相同,是以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以及相关税费为依据的;而如果为成本模式,税法依旧以公允价值为依据,这与会计处理就存在了不一致,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按照其对被投资方影响力、控制程度的不同而适用于不同的核算方法,即权益法与成本法,而这对于税务处理并没有产生影响。首先明确采用成本法的情况,一种是投资企业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能够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一种是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能实施重大影响也没有共同控制,同时其公允价值难以通过市场获得可靠的计量。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为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是重大影响。
  1.持有期间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会计处理:成本法下,对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是利润分配,除了在长期股权投资获得期间就已经宣告派发的部分外,其他都应该直接计入到当期损益中,即按照其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应当按照被投资方对应的净损益份额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对于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则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而不是将其计入到投资收益中。税务处理:按照《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方应该按照持股比例确认股息所得,而且条例中同时也规定了除了被投资居民企业上市公开发行的股票还不足12个月的,其他情况下居民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而获得投资收入属于免税收入,因此年终确定所得税计税基础时,需要将这部分收入进行纳税调减。
  2.持有期间被投资方宣告分派股票股利。会计处理:无论企业是成本核算还是权益核算,在被投资方宣告派发股票股利的时候都不进行会计处理,而只是在除权日备查登记其新增的股数。税务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对于企业获得的非货币形式收入,应该依据其公允价值即市场价格作为收入额进行确认,而且如果这部分收入不为免税收入,在年终确定所得税计税基础的时候还需要进行纳税调增。
  3.持有期间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会计处理:无论是权益法还是成本法,一旦在期末发现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了减值损失,则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并且将其计入到当期损益中,而且计提的减值准备是不能转回的。税务处理:税法条例中规定税前是不得扣除未经核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的。而在国税管理中的一些限制性条例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扣除的,如被投资方宣告解散、破产;被投资方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亏损数额巨大,清算工作已完成或是清算期超过了三年的等等,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这些情况下发生的减值是可以在税前予以扣除的,因此,在这些特殊情况下,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相对较小。
  四、长期股权投资后续处置阶段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需要将其账面价值进行结转,处置获得的收入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将会计入到处置损益中,这种处理方法同时适用于成本法和权益法。税务处理:通过转让或者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得到的价款,扣除了投资资产计税基础后构成了股权转让所得或是损失,而且基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可能存在差异,致使其处置损益与股权转让所得产生暂时性差异,在年底汇总清算的时候需要谨慎处理。
  五、结语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在颁布时间以及法规依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导致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持有、最终处置阶段的税务与会计处理差异进行了对比论述,能够更加明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别,也为财税处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晓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对比[J].经营管理者,2015(03).
  [2]高金平.长期股权投资特殊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J].中国税务,2014(02).
  [3]张秀秀.股权投资业务中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J].中国市场,2015(12).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人们对采油废水处理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微纳气泡法可以去除采油废水里面的油分。微纳气泡法应用结果显示,聚氯化铝的使用在处理采油废水的过程中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成效。技术人员需要结合采油废水的特点来计算混凝剂的添加剂量。在微纳气泡法下,混凝剂和气泡有着协同的作用。  关键词:微纳气泡法 处理 采油废水  石油是我国关键的资源,但是石油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很多油田都需要二次开发
期刊
摘 要:我国房地产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不断发展,随着房屋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房屋建筑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不仅房屋建筑外形设计更加美观,而且还融入抗震、节能等理念,从根本上提升房屋建筑质量。但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只是得到初步改善,还是存在较多缺陷,需要相关人员引起重视,切实落实质量管理工作。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重量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提出控制措施,为增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
期刊
摘 要:企业家是现代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企业家成长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该过程便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结合二手资料整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在基于江苏省民营企业家成长环境调查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因子分析深入剖析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企业家 成长环境 因子分析  一、引言  企业家是当今社会较为稀缺的资源之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
期刊
摘 要:环保节能问题是全世界国家都面临的世纪难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视。所以,科学合理的运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完善节约型社会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同时,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对政府的调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将探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当今节约型社会下存在的问题及绿色财政税收存在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进一步
期刊
摘 要: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危机使得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同时,企业还需要增强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才能对
期刊
摘 要:火灾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残酷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紧密相关。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意义重要,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还要制定有效的策略,使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不断提升。然而,我国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引发火灾的隐患之一。所以,本文对消防防火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消防防火监督工作水平的提升做出微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是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上市公司的竞争战略和经营业绩之间存在的关系值得研究。本文将战略管理理论和财务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竞争战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可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为竞争战略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基于2012-2014年的实际数据,实证分析了竞争战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所有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共计5290条数据,通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企业纳税人为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都逐渐开始实施税收筹划活动。在我国税收方面,税收筹划活动给企业带来很多税收收益,始终采取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如果企业对存在着的风险没有予以足够重视,那么企业税收筹划活动不但降低不了税收负担,还会使纳税人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税收筹划 风险 风险防范  税务筹划活动是企业在经
期刊
摘 要:热力管道在安装中,需要利用焊接技术将规格等方面相同的管道接口处无缝衔接在一起,使运输热蒸汽和水的热力运输管道成为一个整体。焊接技术的落实效果关系着热力管道的使用寿命,进而关系到热力管道运输效率。相关技术人员在落实焊接技术时,还要注意好相关事项,将焊接中的小细节都落实好,保证热力管道验收质量。  关键词:焊接技术 热力管道 安装 应用  热力管道运输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会关系到焊接技术保持效果,
期刊
摘 要:采用问卷法调查了427名大一到大五的大学生,分析大学生分期行为现状,以及知觉风险和非理性消费心理对大学生分期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知觉风险和非理性消费心理上差异显著。(2)不同生活费的大学生在非理性消费心理上差异显著。(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分期决策行为上差异显著。(4)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心理与分期决策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即非理性消费心理越高的学生越会产生分期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