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前列地尔对前列地尔后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随机抽取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一般降糖疗法同时,给予患者前列地尔脂质乳剂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糖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中sICAM -1 与Ox-LDL水平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中sICM-1与Ox-LDL 水平无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sICM-1与Ox-LDL 水平明显降低,两组具有对比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均为出现心肌梗死及死亡现象。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LEA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sICM-1与Ox-LDL水平,且预后尚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糖尿病 细胞黏附分子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中图分类号】 R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28-0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LEAD)多由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临床症状繁多复杂,可对人体产生严重损伤,造成截肢甚则失去生命,严重危及患者生活质量。据有关文献报道,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M-1)可作用于白细胞造成大量细胞沉积于血管内膜,进而导致炎症反应,引起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导致内皮细胞迅速凋亡,严重破坏内皮细胞完整性,造成功能缺失。前列地尔属于前列环素(PGI2)类似物[1],可抗血小板凝聚、促平滑细胞增生、收缩血管。笔者探究前列地尔治疗LEAD患者作用疗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各成分水平变化,评估前列地尔作用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80例具有明确诊断的LEAD 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其中41例男性,39例女性;年龄(57 12)岁。 45 ~76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踝肱比值 (ABI)低于0.9;具有下肢血管病变明确诊断结果。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脑神经严重紊乱者;糖尿病肾病危重者;自身免疫疾病及过敏史;恶性肿瘤;青光眼、无其他药物服用使。
  1.3 检测指标
  治疗前后均禁食≥8 h,于次日清晨抽取3-4ml轴静脉血,常温放置2h,1000转离心10min,析出上清液,冷冻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试sICAM-1和 Ox-LDL,操作严格遵循说明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以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ICM-1、Ox-LDL水平分析
  两组治疗前血清中sICM-1、Ox-LDL水平均无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ICM-1、Ox-LDL水平降低,存在对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sICM-1、Ox-LDL水平变化比较( )
  2组均未出现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重症候及死亡表现,几乎无不良。
  3 讨论
  LEAD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多见患肢冷痛、麻木、间歇性运动障碍以及大面积溃烂,为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及早诊断该病意义重大。 LEAD常见病因为动脉中样硬化。前列地尔脂质乳剂注射液主要形态为脂质乳,平均粒径为160 nm,在脂质乳可作为一道屏障,保护前列地尔在体内发挥疗效,降低前列腺素 E1活性[2],前列地尔安全性高,给药剂量占PGE1粉针剂的1/5,甚至1/10 ,极大程度上减轻了该药的不良反应,增强预后。
  目前研究发现,ICM-1是单链跨膜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间及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是评价内皮细胞作用价值标准。有关文献报道,ICM-1指标与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密切相关,ICM-1活性表达增多可加剧下肢动脉闭塞程度,引发心肌梗死。ICM-1表达于细胞表面,入血后形成sICM-1,ICM-1分子数量越大,sICM-1表达越多,由此推出可通过检测sICM-1水平间接观测内皮细胞表面ICM-1分子量。ICM-1分子呈递细胞表面增多,表明体内发生炎症反应,因此,可将sICM-1水平作为评估炎症反应的发生标志[3]。笔者通过本研究得出,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sICM-1明显降低,表明前列地尔具有抑制可抗血小板凝结,修复内皮细胞功能,改善炎症反应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Ox-LDL可主导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主要机理为Ox-LDL具有抵抗内皮舒张作用,加快平滑肌细胞沉积,阻碍单核巨噬细胞游走功能。此外,Ox-LDL通过刺激壁细胞分泌有毒物质加重动脉硬化[4]。本论文表明,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Ox-LDL下降较为显著,提示前列地尔作用于Ox-LDL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体内Ox-LDL水平。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治疗LEA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治疗患侧下肢血管病变,改善患者间歇性行走障碍,缓解患肢冷痛、麻木,降低sICM-1与Ox-LDL水平,且预后尚可,可作为LEAD患者首选药物[5]。
  参考文献
  [1] 刘霞, 吕肖锋, 高晓晓, 等.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3): 289-292.
  [2] 严光, 宫志豪, 王菊萍, 等. 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在保健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Zhongguo Linchuang Baojian Zazhi, 2010, 1(7): 6.
  [3] 肖灿辉, 张卡, 潘兴飞, 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调节激活正常 T 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ISTIC, 2013, 36(4).
  [4] 何文娟, 欧珊. 专家述评[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24).
  [5] 金雪花, 付鸿玉, 唐海燕, 等. α-硫辛酸, 甲钴胺, 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8 例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 2011, 17(003): 151-152.
  作者简介:廖尚上 女 1981年5月 浏阳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410300 籍贯:湖南浏阳市 晋级职称:副主任医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常见的、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本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导致病情加重,晚期易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无创呼吸机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积极预防呼吸衰竭的仪器[1]。我科2014年01月18日收治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摘 要】 目的:對结肠炎灌肠液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 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溃疡性直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80 例。研究组患者在每日睡前在直肠滴入150ml的结肠炎灌肠液,对照组患者每日睡前采用50ml生理盐水和3g蒙脱石进行灌肠,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例(88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运用SNPscan高通量SNP分型技术对耳聋基因主要突变热点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278例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SNPscan高通量SNP分型技术对耳聋患者静脉血进行GJB2、SLC26A4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主要突变热点的快速检测。结果:通过SNPscan技术与Sanger法测序技术的对比,两种方法检测出的结果一致;其中检测出174例携带者,占比13.
【摘 要】 目的:讨论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2例直肠癌术前、术后进行规范的临床护理及指导。结论: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精心与规范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直肠癌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146-01  前言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
【摘 要】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200例慢阻肺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