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前总统鲍里斯· 叶利钦在生前最后一本回忆录中称自己“像一位跑完了超级马拉松——四万公里的运动员”。7年前,叶利钦的政治马拉松结束了;现在,他生命的马拉松也戛然而止。
2007 年4 月23 日,叶利钦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世界各方面的关注。西方人士对他曾经的历史地位及作用都不吝赞美之词,而俄罗斯内部的反应却参差不齐。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他“是一位率直而勇敢的民族领袖”,“为俄罗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杜马议会中的俄罗斯共产党却拒绝起立为叶利钦致哀,在他们心中,他作为背叛苏共的“变节者”形象或许很难改变;俄罗斯民众对叶利钦的情感更是微妙与复杂。叶氏去世次日,就有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组织赶赴救世主大教堂与他做最后的道别;可同时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不会去参加他的葬礼,因为他毁了我们的生活!”
现代俄罗斯之父
“俄罗斯之父”——在俄罗斯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被冠此称呼,一位是18 世纪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另一位则是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前者把一个荒蛮的俄国带入现代文明的门槛;后者让俄罗斯人第一次知道“民主”与“市场经济”,两人都是从西方世界汲取经验来重塑俄罗斯民族。并非生于帝王之家的叶利钦,由一名乌拉尔山区走出来的穷小子,最终成为俄罗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本身更富传奇色彩。
叶利钦的改革字典里不存在“渐进”二字,他以狂风骤雨的速度去实现自己的“民主政治”,为此敢于与最高权力,以及掌有最高权力的人抗争到底。他能在苏共中央全会上站出来说“不”;他能冲上主席台指着戈尔巴乔夫的报告,批判那是“一纸空文”;他能当众“退党”,甚至绕开苏共,宣布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独立;最后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横空出世——解散苏联,成立独联体。从1985 年戈尔巴乔夫将叶利钦由一名地方官员调至中央,到1991 年底他从戈氏手中接过象征最高权利的“黑皮箱”(核按钮),不过短短六年时光,叶利钦改变了世界格局,将俄罗斯领上新的跑道,自己则攀上权力的至高峰。
叶利钦动作利落地送走了旧苏联,却在缔造“新俄罗斯秩序”时陷入艰辛、踟躇的跋涉中。在他的支持下,所谓“跨越鸿沟一次性跳跃”的500 天“休克疗法”出炉了。但俄罗斯不仅没能“一跃而过”,反而坠入了转轨的天堑:物价飞涨、信贷紧缩、寡头滋生,国内生产总值下滑50%,人民生活水平疾步倒退。在今天俄罗斯青年人的记忆中,他们的童年没有玩具和糖果,父母经常为开不出工资而上街抗议,那是一段十足的灰暗期。若干年后,叶利钦在辞职讲话中承认,自己没有能够实现“轻易地从灰色、停滞、极权的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在这场马拉松中,叶利钦显得爆发力有余,却后劲不足。
叶利钦一生的重要政绩可以归结为三件事:主导苏联解体;设计现代俄罗斯框架;给俄罗斯一个普京。除了最后一条得到广泛认可,其余则被有些人引申为他的“三宗罪”——“一手葬送了统一的前苏联,一手把俄罗斯经济送入休克,一手喂养了俄罗斯的寡头”。但苏联解体使俄罗斯摆脱僵化的政治体制,从半封闭中解放出来,开始融入世界潮流。“休克疗法”尽管使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却彻底打破缺乏活力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多元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叶利钦确立的民主政治,给予俄罗斯九年的民主自由。另外他在国际关系上的作为也是可圈可点——虽然曾经向西方“一边倒”,但后期推行的全方位外交、创建多极世界的主张为他赢得世界的尊重。叶利软时代不是中苏建交50 年来两国关系的“蜜月期”,中俄关系连升三阶。
他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总统,俄罗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民族,俄罗斯学者别尔嘉耶夫曾对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有着精准的论断——崇尚理想而又缺乏理性,感情丰富而又情绪激烈,耐得住冰雪的寒冷、生活的清贫却又等不得渐进的改革和时光的无聊。这似乎注定叶利钦要带领俄罗斯民族经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乱大治的历史过程。
“沙皇鲍里斯一世”
“他有时像皇帝一样,皇帝或许不是最聪明,或许不知道所有的问题,但他是一个依靠直觉的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马斯洛夫这样说叶利钦,“有很多人说叶利钦是我们新的皇帝,虽然我们叫他总统,但是实际上他是皇帝,这样不是不好,而是我们俄罗斯的传统,有很多老年人非常喜欢这样的领导人。”
“新沙皇”叶利钦凭着敏锐直觉,在权力马拉松中一路纵横捭阖、高歌向前。早在“8.19”政变初露端倪时,“动物式”的政治敏感让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时叶利钦跳上一辆塔曼师110 号坦克车顶,做保卫白宫的激情演讲。这场仅仅持续了60 个小时的政变宣告失败后, 叶利钦不仅授勋“苏联英雄”,借此获得俄罗斯地方大权,他的那一跳也成为政治生涯中最经典的镜头。有媒体称“站在坦克上的叶利钦是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在他竞选连任时,“那几分钟,几乎抵消了他所有的缺点”。
“8.19”政变结束两年之后,叶利钦又把坦克开到议会所在的白宫,然而是以进攻者的姿态。他对国防 部长下令:“将坦克的炮口对准白宫,轰击,如果他们不投降就彻底消灭他们。” 一生追求民主的叶利钦用了不太民主的手段对付与他争权的议会,那次流血冲突,使很多人抨击他是暴君。后来俄罗斯通过新宪法,赋予总统广泛的权力,叶利钦成为大权独揽的“超级总统”,拥有连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望尘莫及的巨大权力。叶利钦的手下称他“老板”,或者斯大林时期的专门用语——“领袖”;叶利钦有时候则会开玩笑地自称是“鲍里斯一世”。他有句名言——俄罗斯传统上就是由一个人统治的。
1996年,叶利钦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前,他签署了将总统权力移交给总理的命令。当他刚刚从麻醉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恢复总统权力的命令上签名。叶利钦在回忆录里写道:“大政治,首先是刚毅强者的使命。没有掌握权力的意愿,就没有国家的领导人。”
然而“ 鲍里斯一世” 于1999 年突然宣布退休,将总统职位交给普京。这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还绝无仅有:曾经的沙皇、主席、总统,不是自然死亡,就是被谋杀,再者是被迫退位。叶利钦开创了俄罗斯历史上文明移交政权的先河,向外界表明他并非媒体所描述的那样—嗜权如命。
在物色接班人的过程中,叶利钦“像换衬衫一样”频繁更换总理,直至普京脱颖而出。面对俄罗斯内外交困的局面,以及自己日渐枯竭的政治与身体资本,叶利钦意识到俄罗斯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领跑者。当1999 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在总统办公室把一支派克金笔、一个核按钮密码箱连同一个1700 万平方公里领土和1.45 亿人口的大国交给普京时,意味深长地说:“我把一条苦命交给你了!”这既是俄罗斯千疮百孔的命运,也是叶利钦与其家人难测的未来——由于他树敌太多, 卸任后待遇能否得到保障,他和家人能否免于法律追究都成了很大疑问。
事实证明,叶利钦的直觉再一次奏效,他为俄罗斯挑出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统,而普京上任后签署的第一项总统令就是给予叶利钦及其家人刑事或行政诉讼豁免权。从此叶利钦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待遇仅次于总统普京。人们偶尔想起他离开克里姆林宫时说的那句“要珍惜俄罗斯啊”,依然会动容。
凡人叶利钦
叶利钦的执拗与生性豪放,用在政治上改变了俄罗斯,用在生活中加重了他的心脏病。早在叶利钦上大学时就因为运动过度而罹患器质性心脏病,他却异想天开地要“以毒攻毒”,拒绝治疗,偷偷从医院跑出来,但是他的心脏居然就神奇般地康复了。直到1987 年,叶利钦受苏共贬黜,心脏病再次爆发,从此这种病痛困扰了他20 多年。
长年的政治斗争与喜怒无常易激动的性情,使强悍的叶利钦拥有一颗越来越脆弱的心脏。即使如此,他还是与传统的俄罗斯男子一样嗜酒如命,由于酒精闹的笑话屡次给他自己和俄罗斯蒙羞——出访德国时,醉醺醺的叶利钦抢过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指挥起一支交响乐队;由于醉酒在出访爱尔兰时迟迟不下飞机,以致访问不得不在都柏林的机场跑道上草草结束;去雅库特出访,叶利钦刚下飞机舷梯,对方呈上马奶酒,按那里的礼宾规定,客人只需要舔尝一口,就算是对主人的敬意。叶利钦却不顾随从阻拦,一饮而尽。过了不久,果真出事了,吓得跟团的安全局班子乱了阵脚。结果,总统此行途经的路程上,设置了很多临时“小木房”,以供总统之急用……这种逸事不胜枚举,传遍了国际政坛与俄罗斯的大街小巷。
与贪杯相辅相成的是贪吃,尤其是卸任之后,叶利钦对美食的狂热追求达到空前地步。他在逝世的半年前曾经臀颈部骨折,其罪魁祸首也跟吃喝有关。当时叶利钦在意大利岛屿休假,凌晨3 点钟要求加餐,大快朵颐后的叶利钦步履不稳,不慎跌倒,导致骨折。其后,医生为他做了复杂的髋关节修复手术。手术顺利完成后,麻药劲刚过,叶利钦苏醒过来,不顾医嘱,立即大吃大喝起来,酣畅淋漓,闹得医护人员胆战心惊,如临大敌。可叶利钦酒足饭饱之后,说了两句玩笑话,倒头便睡着了。
另一方面,叶利钦这种率直的性格却使他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异常简单、明朗化,不像他的老朋友们——克林顿为性丑闻困扰,希拉克被绯闻缠身。叶利钦与夫人奈娜相恋于大学时期,毕业时两个年轻人分配在不同的城市,相约一年后见面。叶利钦担心恋人不能赴约,打电报道:“来吧,鲍里斯的心脏有问题了。”这一面促成了他们的“订婚”——在月光下散步一整夜。随后叶利钦与奈娜相伴终生,并拥有两个女儿。奈娜性格温和低调,不参与政事,也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小女儿塔季扬娜则是叶利钦政治生涯中的得力助手,被俄罗斯媒体称作“影响叶利钦决策的公主”。1999 年,叶利钦决定在旧世纪的最后一天辞职,当他把这个决意告诉妻女时,女儿在他怀里哭了,而妻子却说:“终于盼到了!”退休后的叶利钦没有闲着,着手撰写他的最后一本回忆录——《总统马拉松》。
1996 年叶利钦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当他从麻醉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恢复总统权力的命令上签名。“大政治,首先是刚毅强者的使命,没有掌握权力的意愿,就没有国家的领导人。”
2007 年4 月23 日,叶利钦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世界各方面的关注。西方人士对他曾经的历史地位及作用都不吝赞美之词,而俄罗斯内部的反应却参差不齐。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他“是一位率直而勇敢的民族领袖”,“为俄罗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杜马议会中的俄罗斯共产党却拒绝起立为叶利钦致哀,在他们心中,他作为背叛苏共的“变节者”形象或许很难改变;俄罗斯民众对叶利钦的情感更是微妙与复杂。叶氏去世次日,就有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组织赶赴救世主大教堂与他做最后的道别;可同时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不会去参加他的葬礼,因为他毁了我们的生活!”
现代俄罗斯之父
“俄罗斯之父”——在俄罗斯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被冠此称呼,一位是18 世纪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另一位则是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前者把一个荒蛮的俄国带入现代文明的门槛;后者让俄罗斯人第一次知道“民主”与“市场经济”,两人都是从西方世界汲取经验来重塑俄罗斯民族。并非生于帝王之家的叶利钦,由一名乌拉尔山区走出来的穷小子,最终成为俄罗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本身更富传奇色彩。
叶利钦的改革字典里不存在“渐进”二字,他以狂风骤雨的速度去实现自己的“民主政治”,为此敢于与最高权力,以及掌有最高权力的人抗争到底。他能在苏共中央全会上站出来说“不”;他能冲上主席台指着戈尔巴乔夫的报告,批判那是“一纸空文”;他能当众“退党”,甚至绕开苏共,宣布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独立;最后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横空出世——解散苏联,成立独联体。从1985 年戈尔巴乔夫将叶利钦由一名地方官员调至中央,到1991 年底他从戈氏手中接过象征最高权利的“黑皮箱”(核按钮),不过短短六年时光,叶利钦改变了世界格局,将俄罗斯领上新的跑道,自己则攀上权力的至高峰。
叶利钦动作利落地送走了旧苏联,却在缔造“新俄罗斯秩序”时陷入艰辛、踟躇的跋涉中。在他的支持下,所谓“跨越鸿沟一次性跳跃”的500 天“休克疗法”出炉了。但俄罗斯不仅没能“一跃而过”,反而坠入了转轨的天堑:物价飞涨、信贷紧缩、寡头滋生,国内生产总值下滑50%,人民生活水平疾步倒退。在今天俄罗斯青年人的记忆中,他们的童年没有玩具和糖果,父母经常为开不出工资而上街抗议,那是一段十足的灰暗期。若干年后,叶利钦在辞职讲话中承认,自己没有能够实现“轻易地从灰色、停滞、极权的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在这场马拉松中,叶利钦显得爆发力有余,却后劲不足。
叶利钦一生的重要政绩可以归结为三件事:主导苏联解体;设计现代俄罗斯框架;给俄罗斯一个普京。除了最后一条得到广泛认可,其余则被有些人引申为他的“三宗罪”——“一手葬送了统一的前苏联,一手把俄罗斯经济送入休克,一手喂养了俄罗斯的寡头”。但苏联解体使俄罗斯摆脱僵化的政治体制,从半封闭中解放出来,开始融入世界潮流。“休克疗法”尽管使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却彻底打破缺乏活力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多元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叶利钦确立的民主政治,给予俄罗斯九年的民主自由。另外他在国际关系上的作为也是可圈可点——虽然曾经向西方“一边倒”,但后期推行的全方位外交、创建多极世界的主张为他赢得世界的尊重。叶利软时代不是中苏建交50 年来两国关系的“蜜月期”,中俄关系连升三阶。
他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总统,俄罗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民族,俄罗斯学者别尔嘉耶夫曾对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有着精准的论断——崇尚理想而又缺乏理性,感情丰富而又情绪激烈,耐得住冰雪的寒冷、生活的清贫却又等不得渐进的改革和时光的无聊。这似乎注定叶利钦要带领俄罗斯民族经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乱大治的历史过程。
“沙皇鲍里斯一世”
“他有时像皇帝一样,皇帝或许不是最聪明,或许不知道所有的问题,但他是一个依靠直觉的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马斯洛夫这样说叶利钦,“有很多人说叶利钦是我们新的皇帝,虽然我们叫他总统,但是实际上他是皇帝,这样不是不好,而是我们俄罗斯的传统,有很多老年人非常喜欢这样的领导人。”
“新沙皇”叶利钦凭着敏锐直觉,在权力马拉松中一路纵横捭阖、高歌向前。早在“8.19”政变初露端倪时,“动物式”的政治敏感让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时叶利钦跳上一辆塔曼师110 号坦克车顶,做保卫白宫的激情演讲。这场仅仅持续了60 个小时的政变宣告失败后, 叶利钦不仅授勋“苏联英雄”,借此获得俄罗斯地方大权,他的那一跳也成为政治生涯中最经典的镜头。有媒体称“站在坦克上的叶利钦是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在他竞选连任时,“那几分钟,几乎抵消了他所有的缺点”。
“8.19”政变结束两年之后,叶利钦又把坦克开到议会所在的白宫,然而是以进攻者的姿态。他对国防 部长下令:“将坦克的炮口对准白宫,轰击,如果他们不投降就彻底消灭他们。” 一生追求民主的叶利钦用了不太民主的手段对付与他争权的议会,那次流血冲突,使很多人抨击他是暴君。后来俄罗斯通过新宪法,赋予总统广泛的权力,叶利钦成为大权独揽的“超级总统”,拥有连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望尘莫及的巨大权力。叶利钦的手下称他“老板”,或者斯大林时期的专门用语——“领袖”;叶利钦有时候则会开玩笑地自称是“鲍里斯一世”。他有句名言——俄罗斯传统上就是由一个人统治的。
1996年,叶利钦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前,他签署了将总统权力移交给总理的命令。当他刚刚从麻醉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恢复总统权力的命令上签名。叶利钦在回忆录里写道:“大政治,首先是刚毅强者的使命。没有掌握权力的意愿,就没有国家的领导人。”
然而“ 鲍里斯一世” 于1999 年突然宣布退休,将总统职位交给普京。这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还绝无仅有:曾经的沙皇、主席、总统,不是自然死亡,就是被谋杀,再者是被迫退位。叶利钦开创了俄罗斯历史上文明移交政权的先河,向外界表明他并非媒体所描述的那样—嗜权如命。
在物色接班人的过程中,叶利钦“像换衬衫一样”频繁更换总理,直至普京脱颖而出。面对俄罗斯内外交困的局面,以及自己日渐枯竭的政治与身体资本,叶利钦意识到俄罗斯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领跑者。当1999 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在总统办公室把一支派克金笔、一个核按钮密码箱连同一个1700 万平方公里领土和1.45 亿人口的大国交给普京时,意味深长地说:“我把一条苦命交给你了!”这既是俄罗斯千疮百孔的命运,也是叶利钦与其家人难测的未来——由于他树敌太多, 卸任后待遇能否得到保障,他和家人能否免于法律追究都成了很大疑问。
事实证明,叶利钦的直觉再一次奏效,他为俄罗斯挑出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统,而普京上任后签署的第一项总统令就是给予叶利钦及其家人刑事或行政诉讼豁免权。从此叶利钦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待遇仅次于总统普京。人们偶尔想起他离开克里姆林宫时说的那句“要珍惜俄罗斯啊”,依然会动容。
凡人叶利钦
叶利钦的执拗与生性豪放,用在政治上改变了俄罗斯,用在生活中加重了他的心脏病。早在叶利钦上大学时就因为运动过度而罹患器质性心脏病,他却异想天开地要“以毒攻毒”,拒绝治疗,偷偷从医院跑出来,但是他的心脏居然就神奇般地康复了。直到1987 年,叶利钦受苏共贬黜,心脏病再次爆发,从此这种病痛困扰了他20 多年。
长年的政治斗争与喜怒无常易激动的性情,使强悍的叶利钦拥有一颗越来越脆弱的心脏。即使如此,他还是与传统的俄罗斯男子一样嗜酒如命,由于酒精闹的笑话屡次给他自己和俄罗斯蒙羞——出访德国时,醉醺醺的叶利钦抢过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指挥起一支交响乐队;由于醉酒在出访爱尔兰时迟迟不下飞机,以致访问不得不在都柏林的机场跑道上草草结束;去雅库特出访,叶利钦刚下飞机舷梯,对方呈上马奶酒,按那里的礼宾规定,客人只需要舔尝一口,就算是对主人的敬意。叶利钦却不顾随从阻拦,一饮而尽。过了不久,果真出事了,吓得跟团的安全局班子乱了阵脚。结果,总统此行途经的路程上,设置了很多临时“小木房”,以供总统之急用……这种逸事不胜枚举,传遍了国际政坛与俄罗斯的大街小巷。
与贪杯相辅相成的是贪吃,尤其是卸任之后,叶利钦对美食的狂热追求达到空前地步。他在逝世的半年前曾经臀颈部骨折,其罪魁祸首也跟吃喝有关。当时叶利钦在意大利岛屿休假,凌晨3 点钟要求加餐,大快朵颐后的叶利钦步履不稳,不慎跌倒,导致骨折。其后,医生为他做了复杂的髋关节修复手术。手术顺利完成后,麻药劲刚过,叶利钦苏醒过来,不顾医嘱,立即大吃大喝起来,酣畅淋漓,闹得医护人员胆战心惊,如临大敌。可叶利钦酒足饭饱之后,说了两句玩笑话,倒头便睡着了。
另一方面,叶利钦这种率直的性格却使他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异常简单、明朗化,不像他的老朋友们——克林顿为性丑闻困扰,希拉克被绯闻缠身。叶利钦与夫人奈娜相恋于大学时期,毕业时两个年轻人分配在不同的城市,相约一年后见面。叶利钦担心恋人不能赴约,打电报道:“来吧,鲍里斯的心脏有问题了。”这一面促成了他们的“订婚”——在月光下散步一整夜。随后叶利钦与奈娜相伴终生,并拥有两个女儿。奈娜性格温和低调,不参与政事,也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小女儿塔季扬娜则是叶利钦政治生涯中的得力助手,被俄罗斯媒体称作“影响叶利钦决策的公主”。1999 年,叶利钦决定在旧世纪的最后一天辞职,当他把这个决意告诉妻女时,女儿在他怀里哭了,而妻子却说:“终于盼到了!”退休后的叶利钦没有闲着,着手撰写他的最后一本回忆录——《总统马拉松》。
1996 年叶利钦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当他从麻醉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恢复总统权力的命令上签名。“大政治,首先是刚毅强者的使命,没有掌握权力的意愿,就没有国家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