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的循证护理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o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并發症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命名循证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命名常规组。结果:循证组穿刺点中重度疼痛率5.41%、皮下出血发生率8.11%低于常规组27.03%、29.73%,差异显著(P<0.05);循证组中重度出血率0.00%低于常规组63.66%,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缓解穿刺点疼痛,降低皮下出血风险,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并发症;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R-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020-02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ZHANG Yuan-yuan, CHENG Chun-ge, LI Xiao-cong (Qingdao Chengy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in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Method: September 2017-September 2020, In 74 cases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Random group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intervention named evidence-based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named routine gro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moderate-severe pain and subcutaneous hemorrhage in evidence-based group was 5.41%, P<0.05; The moderate and severe bleeding rate in the evidence-based group was 0.0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63.66%, P<0.05. Conclusio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Evidence-based care interventions, Can relieve puncture point pain, Reduce the risk of subcutaneous bleeding, Has the promotionvalue.
  [Key word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Evidence-based care
  普通肝素经亚硝酸分解、强化可得到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用的高效抗凝药物,多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冠脉综合征诊治中效果良好,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抑制动脉硬化作用。但长期经腹部皮下注射给药,可引发皮下出血、血肿或疼痛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恐惧注射,甚至影响预后,因此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需辅以循证护理干预,依据临床护理经验、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为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中应用价值,以74例患者为例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循证组内21例(56.76%)男性、16例(43.24%)女性,年龄30~88岁,均值(64.37±3.29)岁;常规组内22例(59.46%)男性、15例(40.54%)女性,年龄31~89岁,均值(64.41±3.36)岁。选入样本均给予氯吡格雷、拜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介入治疗。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入低分子肝素治疗均知情。患者相关数据对比,无差异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遵医嘱给药,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同时依据相关制度开展护理操作。循证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5名,组长为心胸血管外科护士长,由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循证护理方案,结合临床实践确定循证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整理过往循证护理经验,同时加强小组成员培训,使小组成员充分掌握注射流程、注射方法,并提升小组成员预防皮下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能力[1]。②明确循证问题: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皮下注射位置大多选取脐周10 cm, 但长期给药皮下出血风险较高,分析原因可知,与药物作用抑制凝血酶与凝血因子作用有关,还与注射药物后机体内血药浓度变化有关;皮下注射给药后药物吸收期间,具有毛细血管壁损伤风险,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分析用药后局部淤血原因,与给药部位、注射间距与压迫时间等因素有关。此外,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机体血管脆性增加,加上患者体内动脉多、静脉少,选取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可导致皮下血管损伤,表现为瘀斑,由此可知,本次研究中循证护理问题为科学选取皮下注射位置,规避皮下出血、瘀斑、疼痛等并发症风险。③循证支持:查阅相关书籍或通过医学电子信息库查询相关资料,关键词选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④系统评价:选入参考文献均为随机试验,剔除严谨性过低文献。本文共选入5篇,分析参考资料,可总结以下观点:选取脐周10 cm处作为注射位置,可减少给药期间瘀斑、皮下出血情况,此外,由于脐周上下皮肤难以拉出褶皱,注射时穿刺深浅难以掌握,若穿刺过浅可导致药液进入皮内,若穿刺过深可导致腹肌损伤,且穿刺期间存在毛细血管损伤风险;脐周左右皮肤可拉出褶皱,可顺利将药物注射至预期位置,出血风险低;注射期间需依据注射计划,轮流、顺序注射各穿刺点,并保障注射点间距超过2 cm、注射点周围无皮肤损伤[2]。⑤应用:注射前嘱咐患者保持卧位,注射点交替选取前外侧腹壁与后外侧腹壁,注射点间隔在2 cm左右,可利用自制腹部注射卡,将左右腹壁均分为16点,注射后做好标记,可有效避免同一部位重复穿刺,进而控制腹部局部血药浓度,减少皮下出血风险;注射前注意横拔针帽,若针尖出现液体,可将药液弹出,此时不可用棉签擦拭针尖,因为擦掉针尖药液同时,可导致针尖污染,穿刺时可引发皮下组织损伤,因此采用横拔针帽方式拔针,可降低药液自行滴出风险,即使药液滴出,轻弹即可;注射前需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待安尔碘干后,利用食指与拇指上拉皮肤形成褶皱,随后垂直进针,有利于药物扩散,还可促进深层组织吸收,降低进入局部血药浓度,此外,捏起部位分离肌肉层,可降低针头刺伤毛细血管风险,进而预防血肿、瘀斑、硬结等症状;注射药物期间,建议单次持续推注10 s后停止10 s,部分学者认为单次推注30 s更有利于降低皮下出血风险,但实际操作期间,若单次推注时间持续30 s,可引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且30 s推注1 mL液体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匀速、平稳推注,且另有学者认为持续推注10 s后停顿10 s也可降低皮下出血风险,且停留期间可保障针尖药液完全滴入;完成皮下注射操作后,不可按压、热敷或按摩,常规护理模式中,穿刺后按压可发挥止血效果,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若利用棉签按压,可增强药物对局部皮肤刺激作用,尤其用力较大时,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发出血、瘀斑,此外,低分子肝素治疗大多为老年患者,血管较脆,因此注射后不按压可降低对患者血管伤害[3]。   1.3統计学 研究所有样本数据计算均由SPSS 21.0完成,%、x±s记录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患者计数、计量指标变化,c2、t检验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穿刺点疼痛情况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用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中,循证组穿刺点中重度疼痛率5.41%、常规组27.0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皮下出血情况分析 循证组皮下注射治疗期间,37例患者中3例出现皮下出血,占比8.11%;常规组皮下注射治疗期间,37例患者中11例出现皮下出血,占比29.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2。
  2.3组间出血严重程度对比 循证组3例发生出血患者均为轻度,中重度出血率为0.00%;常规组11例发生出血患者中中重度共7例,占比63.6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期间,皮下出血风险较高,可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还可限制皮下注射范围。尤其长期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一旦发生皮下出血,将影响后续治疗,不利于疾病恢复。此外,注射期间若刺破血管或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可导致血液渗入皮下组织,出现淤血,甚至引发穿刺部位疼痛,使患者出现负性情绪,进一步加重不良反应[4]。近年来,循证护理逐渐用于临床护理中,通过组建护理小组、查阅资料、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环节确定循证护理问题,充分落实循证护理理念,可提升护理操作规范性,降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风险[5]。结合本次研究分析,循证组穿刺点中重度疼痛率5.41%、穿刺后皮下出血发生率8.11%、中重度出血患者占比0.00%,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说明循证护理模式高效可行。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用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中,可缓解穿刺点疼痛,降低注射期间皮下出血风险,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丽霞, 王瑶, 刘军肖. 规范化操作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32): 113-116.
  [2] 江婉笑, 郭义红, 钟笑仪, 等. PDCA理论联合循证护理对注射低分子肝素孕妇的皮下出血及生活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8): 146-146.
  [3] 李娟, 吴小娟, 李乐婷, 等. PDCA理论联合循证护理应用于低分子肝素注射护理实践中的效果研究[J]. 健康必读, 2020, 28(33): 159.
  [4] 冯红云, 吉立双, 张琪, 等. 循证护理结合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 13(5): 198-200.
  [5] 卢晓虹, 李少玲, 崔岩, 等.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住院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循证护理实践[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8): 3940-394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BAR[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标准沟通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晨交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实习护士晨交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0人为观察组,2017年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1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式进行交班能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出符合研究的100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孕期营养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导前后的血糖指标及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相关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新生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治疗,一组为实验组采取血压控制。分析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prevalence of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in coronavirus disease-19 (COVID-19) and to find potenti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ntiphospho
【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常规激素治疗的为对照组(43例);实施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为观察组(4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优于
【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在手术治疗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为样本,均开展手术治疗,A组围术期内行加速康复护理,B组围术期内行常规护理。结果:A组首次下床时间(12.69±3.24)h、带管时间(3.54±0.78)d、住院时间(8.74±2.67)d、体质量下降(2.94±0.51)kg等指标均优于B组(31.58±4
【摘要】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微波治疗仪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本院60例患儿随机分观察组、常规组,分别采取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微波治疗仪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C反应蛋白,观察组均较优(P0.05),可对比,见表1。  纳入标准:(1)经CT以及MRI检查,患儿肺部确定存在肺部感染;(2)所有患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炎症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内毒素、C反应蛋白水平、免疫功能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降
【摘要】目的:在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应用中医脐灸疗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45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另选取同期45例患儿作为研究组,采用中医脐灸疗法,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9,P=0.004)。研究组患儿呕吐、
【摘要】目的:探討千金苇茎汤联合滋阴补肺汤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随机法将78例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和联合组,均39例,常规组口服滋阴补肺汤,联合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口服千金苇茎汤,连续口服14 d。观察患者疗效、外周血指标剂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患者总有效例数32例(82.05%),联合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