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预习的重要性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指预习。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因此,在现代化的今天,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前预习,不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更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在精读指导前,得令学生先预习。”可见,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就是要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的学习行为,那将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既为打造高效课堂铺路,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一线的老师都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过的课文,上起来就“顺畅”,课堂上学生大胆发言,师生的互动就显得积极、热烈,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好;而没有课前预习的课,尽管教者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都很难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若昏昏欲睡。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尽管老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每天都在要求著,却收效甚微,学生没有真正把预习作为自身学习的需要,自觉学习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所致。
1.学生因素
目前,许多的老师都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预习不感兴趣,平时都只是迫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必定上交的作业,少部分学生能自主进行预习。其次,学生平时硬性作业量较多,就把“预习”这项软性作业抛到一边了。
2.教师因素
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不高, 导致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流于形式,预习作业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有时教师只要求学生对生字注音组词,有时让学生随便看教材,读课文,更别说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书籍或上网查资料了。
再者,学生对课前预习缺乏兴趣,使得教师觉得布置课前预习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缺乏指导;在事后对预习作业的质量不够重视,督促落实的方法也不到位。
3.家长因素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的家长对学生的作业检查只限于老师布置的需要上交批改的作业,而对于老师布置的需要预习的作业不予以督促,由于家长的不重视、不配合,导致学生的预习作业难以完成,学生的预习能力也难以提高。
三、预习的方法
成功的预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而预习的效果如何又直接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明确了预习的重要性和了解了预习的不良现状之后,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为高效课堂铺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1.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投身于预习之中呢?我想就是要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2.注重指导
古人云:“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平生。”可见,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语文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如何完成好预习作业”这一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了一份预习作业。在完成预习作业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题目完成作业,中下层学生可只做必做题,优等生要求要完成选做题。这样就体现了预习作业的弹性,不会给中下层学生带来负担。
3.抓好落实
掌握了预习方法,但还要扎扎实实进行才会有效,可能大多数老师对预习作业也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检查,更多的时候都是由于急于授课,而将预习检查一带而过。这样的检查,不能调动学生下次预习的积极性,而且同学之间有好的预习方法,有更多的发现等等都不能及时交流、分享。时间久了,会让预习的学生觉得没有成就感,导致学生不能持续进行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最终又落在空处。我是这样做的:
⑴教师检查
每节课在讲新课前花几分钟给学生进行课堂预习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分享、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课后,老师抽查批改,将预习作业落到实处。
⑵学生监督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自主推选组长或轮流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大家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用合作的形式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其次,每个单元结束后由小组长负责评出本单元预习有方、预习有效、预习作业有进步的同学,老师及时表扬奖励,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4.持之以恒
如果教师不能坚持要求学生扎实做好预习作业,常常只布置不检查,或是偶尔想起就检查,这样忽视学生的预习作业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做预习作业是多此一举,还不如不做,这样,预习就成了名存实亡的作业,更别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了。所以,教师应该持之以恒,才能激发学生持续自学的热情,将预习作业扎实完成,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总之,只有老师重视课前预习,并予以精心指导,持之以恒抓好预习作业的落实,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打造更高效的语文课堂铺路!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指预习。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因此,在现代化的今天,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前预习,不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更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在精读指导前,得令学生先预习。”可见,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就是要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的学习行为,那将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既为打造高效课堂铺路,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一线的老师都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过的课文,上起来就“顺畅”,课堂上学生大胆发言,师生的互动就显得积极、热烈,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好;而没有课前预习的课,尽管教者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都很难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若昏昏欲睡。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尽管老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每天都在要求著,却收效甚微,学生没有真正把预习作为自身学习的需要,自觉学习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所致。
1.学生因素
目前,许多的老师都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预习不感兴趣,平时都只是迫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必定上交的作业,少部分学生能自主进行预习。其次,学生平时硬性作业量较多,就把“预习”这项软性作业抛到一边了。
2.教师因素
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不高, 导致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流于形式,预习作业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有时教师只要求学生对生字注音组词,有时让学生随便看教材,读课文,更别说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书籍或上网查资料了。
再者,学生对课前预习缺乏兴趣,使得教师觉得布置课前预习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缺乏指导;在事后对预习作业的质量不够重视,督促落实的方法也不到位。
3.家长因素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的家长对学生的作业检查只限于老师布置的需要上交批改的作业,而对于老师布置的需要预习的作业不予以督促,由于家长的不重视、不配合,导致学生的预习作业难以完成,学生的预习能力也难以提高。
三、预习的方法
成功的预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而预习的效果如何又直接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明确了预习的重要性和了解了预习的不良现状之后,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为高效课堂铺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1.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投身于预习之中呢?我想就是要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2.注重指导
古人云:“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平生。”可见,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语文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如何完成好预习作业”这一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了一份预习作业。在完成预习作业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题目完成作业,中下层学生可只做必做题,优等生要求要完成选做题。这样就体现了预习作业的弹性,不会给中下层学生带来负担。
3.抓好落实
掌握了预习方法,但还要扎扎实实进行才会有效,可能大多数老师对预习作业也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检查,更多的时候都是由于急于授课,而将预习检查一带而过。这样的检查,不能调动学生下次预习的积极性,而且同学之间有好的预习方法,有更多的发现等等都不能及时交流、分享。时间久了,会让预习的学生觉得没有成就感,导致学生不能持续进行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最终又落在空处。我是这样做的:
⑴教师检查
每节课在讲新课前花几分钟给学生进行课堂预习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分享、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课后,老师抽查批改,将预习作业落到实处。
⑵学生监督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自主推选组长或轮流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大家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用合作的形式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其次,每个单元结束后由小组长负责评出本单元预习有方、预习有效、预习作业有进步的同学,老师及时表扬奖励,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4.持之以恒
如果教师不能坚持要求学生扎实做好预习作业,常常只布置不检查,或是偶尔想起就检查,这样忽视学生的预习作业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做预习作业是多此一举,还不如不做,这样,预习就成了名存实亡的作业,更别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了。所以,教师应该持之以恒,才能激发学生持续自学的热情,将预习作业扎实完成,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总之,只有老师重视课前预习,并予以精心指导,持之以恒抓好预习作业的落实,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打造更高效的语文课堂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