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天的伦敦是很静的,一个人溜达到老伦敦城,那天下蒙蒙细雨,有点寒意,街角有间小酒馆,英国人管酒吧叫做pub,我拐进去叫了杯冰冻的啤酒,一群英国佬在那里喝酒聊天,我很自然的打了个招呼,如果在美国的酒吧,三分钟之内你绝对能够找到搭茬的人,结果我在那里坐了半个钟头,没有人理我,有点没趣,就付了钱离开。晚上和一个英国建筑师聊天,谈到这段经历,他冷冷笑笑,说“那是Cockney(伦敦本区佬)的地方,你去不是自找没趣吗!”
纯粹的伦敦人叫做“Cockney”,他们认为自己是听着伦敦老城的st.Mary-le_Bow教堂的钟声出世的,他们把老伦敦的这个拥挤、陈旧,甚至有些破烂不堪的地方视为世界的中心,他们视暖啤酒、“牧羊人”馅饼(shepherd’s pie)、炸鱼和薯条为己命,据他们夸张的说法:宁愿被砍了右手,也不放弃这些他们视为美食的东西。这些人很团结,因为他们圈子其实不大,仅仅是老伦敦那堆人,互相尊重、友爱,并且幽默,每天在pub里喝一、两品脱的暖啤酒,开玩笑,可能一辈子就是那堆人,不过仅仅限于他们圈子里如此,对外人一律冷眼相对,他们嘲笑所有不是他们圈子的人,甚至其他地方的英国人。他们原来全部是安格鲁一撒克逊人,白人加新教徒,伦敦土生土长,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到伦敦,你不可能看不见他们,只要你去老城,就是他们的天下,不过绝对和他们交不上朋友。
不过现在情况有点变了,随着郊区化发展,中产阶级大量迁移到郊区社区,Cockney们也如此,在老城见到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最近在上海,也听说浦西人住不起浦两了,开始迁移到郊区去,更有刻薄的说法,说上海中心的浦西住的人基本讲英语,是白领和金领,外围一点的是讲普通话的,再外围,就是远郊了,才是讲上海话的,我看伦敦情况有点相似了。伦敦市中心高涨的房价迫使他们远离Bow Bells。我走在伦敦_前中心,真是有点怪异感:见到印度人或者巴基斯坦人用Cockney俚语,牙买加人在市场里嘲笑安格鲁一撒克逊人,还有成群结队的香港人的时候,你会问自己:是在伦敦吗?等你弄清楚伦敦市中心20%的居民是非安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时候,大概就容易明白了。
这种变化其实从16世纪就开始了,殖民化过程带来了诸多外国人,逐渐改变了英国人口的比例。当大英帝国崩溃之后,外国移民好像排山倒海一样涌入英国,可怜的、高傲的Cockney不得不退避三舍,搬迁到郊外去了,真是有点伤感。帝国的结果看来都这样,你到莫斯科看看,满大街是中亚人,到洛杉矶看看,白人成了少数民族,满大街都是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有什么办法呢?Cockney们不得不学习习惯逛那种充满南亚香料味道、咖喱味道的市场,或者在街头看色彩绚丽的异国嘉年华会游行,或者忍受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非洲彩色服饰。不过从饮食来说,这些外国人倒给沉闷、乏味的英国烹饪带来了新鲜味道,现在在伦敦要吃外国餐就容易得多了。
我这样讲,不是说伦敦成了香港、牙买加的一个区,伦敦还是伦敦,这种变化不过说明伦敦更加国际化,更加具有国际色彩和文化而已。英国经济、社会制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在恶化,布莱尔的下台,就是英国衰落的转折点,我似乎看不到兴盛的迹象,不过“骆驼死了比马大”,英国还是英国,世界上排头五位的经济强国,虽然问题丛牛,但是强权依然,要真正垮掉,并不是我们这代人能看到的。
走在泰晤土河边,你看那两岸宏伟的历代建筑,那种气势,你依然会体会到:伦敦是国际的,是世界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好像纽约一样,虽然问题不少,但还是依然吸引全世界人来参观、寻找机会、生活的大都会。
1960年代以来,伦敦的时装业和流行音乐促使城市的兴盛和繁荣,伦敦开始向全世界输出现代生活方式、时装、音乐产品,想当年穿着迷你裙走在牛津大街上有多时尚啊!当时的年轻人,以为可以用他们的生活方式、爱、和平的追求改变世界,现在我们知道这仅仅是他们的良好愿望而已,世界依然缺乏优秀的生活方式:非洲的穷人依然食不果腹,远东的新富们则纸醉金迷,世界没有真正的爱,也更没有和平。经济衰退,社会福利制度面临崩溃,始于撒切尔担任首相的时代,伦敦自然深受其害,我们现在在伦敦,一方面看得到时尚业依然强势,流行音乐业依然强盛,但是制度中的弊端日益严重,外国移民暴涨,伦敦有点面目全非的感觉,还是很为Cockney们不安的。
伦敦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城市,那些小小的pub和华灯初上的街景绚丽依然迷人,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泰特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星期天顺着摄政王公园(Regent's Park)的玫瑰园走走,依然心旷神怡,Harrods百货公司的大减价使成千上万的顾客蜂拥而来我还是喜欢在布李克斯顿(Brixton)市场买水果,闻到复杂的草药香味,在诺丁山的旧书店淘书也还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方便的地下铁路系统四通八达,走出去看那么多不同的宗教建筑:天主教、英国国教、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的,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这就是伦敦,纯粹英国的,也是纯粹国际的,一个城市能够兼容这两种本来对立的特征,它就肯定是一流的都会了。
走在伦敦,就是伦敦,几十年前来的是这个感觉,现在是这个感觉,大概几百年以后来还是这个感觉,人可能变化,外国移民可能持续增多,但是城市的结构、城市的历史建筑的逐代沉淀和积累,使得伦敦是伦敦,有了历史的沉淀,就有了城市的形象,有了一个历史形成的形象,这个城就是永恒的城。
纯粹的伦敦人叫做“Cockney”,他们认为自己是听着伦敦老城的st.Mary-le_Bow教堂的钟声出世的,他们把老伦敦的这个拥挤、陈旧,甚至有些破烂不堪的地方视为世界的中心,他们视暖啤酒、“牧羊人”馅饼(shepherd’s pie)、炸鱼和薯条为己命,据他们夸张的说法:宁愿被砍了右手,也不放弃这些他们视为美食的东西。这些人很团结,因为他们圈子其实不大,仅仅是老伦敦那堆人,互相尊重、友爱,并且幽默,每天在pub里喝一、两品脱的暖啤酒,开玩笑,可能一辈子就是那堆人,不过仅仅限于他们圈子里如此,对外人一律冷眼相对,他们嘲笑所有不是他们圈子的人,甚至其他地方的英国人。他们原来全部是安格鲁一撒克逊人,白人加新教徒,伦敦土生土长,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到伦敦,你不可能看不见他们,只要你去老城,就是他们的天下,不过绝对和他们交不上朋友。
不过现在情况有点变了,随着郊区化发展,中产阶级大量迁移到郊区社区,Cockney们也如此,在老城见到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最近在上海,也听说浦西人住不起浦两了,开始迁移到郊区去,更有刻薄的说法,说上海中心的浦西住的人基本讲英语,是白领和金领,外围一点的是讲普通话的,再外围,就是远郊了,才是讲上海话的,我看伦敦情况有点相似了。伦敦市中心高涨的房价迫使他们远离Bow Bells。我走在伦敦_前中心,真是有点怪异感:见到印度人或者巴基斯坦人用Cockney俚语,牙买加人在市场里嘲笑安格鲁一撒克逊人,还有成群结队的香港人的时候,你会问自己:是在伦敦吗?等你弄清楚伦敦市中心20%的居民是非安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时候,大概就容易明白了。
这种变化其实从16世纪就开始了,殖民化过程带来了诸多外国人,逐渐改变了英国人口的比例。当大英帝国崩溃之后,外国移民好像排山倒海一样涌入英国,可怜的、高傲的Cockney不得不退避三舍,搬迁到郊外去了,真是有点伤感。帝国的结果看来都这样,你到莫斯科看看,满大街是中亚人,到洛杉矶看看,白人成了少数民族,满大街都是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有什么办法呢?Cockney们不得不学习习惯逛那种充满南亚香料味道、咖喱味道的市场,或者在街头看色彩绚丽的异国嘉年华会游行,或者忍受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非洲彩色服饰。不过从饮食来说,这些外国人倒给沉闷、乏味的英国烹饪带来了新鲜味道,现在在伦敦要吃外国餐就容易得多了。
我这样讲,不是说伦敦成了香港、牙买加的一个区,伦敦还是伦敦,这种变化不过说明伦敦更加国际化,更加具有国际色彩和文化而已。英国经济、社会制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在恶化,布莱尔的下台,就是英国衰落的转折点,我似乎看不到兴盛的迹象,不过“骆驼死了比马大”,英国还是英国,世界上排头五位的经济强国,虽然问题丛牛,但是强权依然,要真正垮掉,并不是我们这代人能看到的。
走在泰晤土河边,你看那两岸宏伟的历代建筑,那种气势,你依然会体会到:伦敦是国际的,是世界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好像纽约一样,虽然问题不少,但还是依然吸引全世界人来参观、寻找机会、生活的大都会。
1960年代以来,伦敦的时装业和流行音乐促使城市的兴盛和繁荣,伦敦开始向全世界输出现代生活方式、时装、音乐产品,想当年穿着迷你裙走在牛津大街上有多时尚啊!当时的年轻人,以为可以用他们的生活方式、爱、和平的追求改变世界,现在我们知道这仅仅是他们的良好愿望而已,世界依然缺乏优秀的生活方式:非洲的穷人依然食不果腹,远东的新富们则纸醉金迷,世界没有真正的爱,也更没有和平。经济衰退,社会福利制度面临崩溃,始于撒切尔担任首相的时代,伦敦自然深受其害,我们现在在伦敦,一方面看得到时尚业依然强势,流行音乐业依然强盛,但是制度中的弊端日益严重,外国移民暴涨,伦敦有点面目全非的感觉,还是很为Cockney们不安的。
伦敦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城市,那些小小的pub和华灯初上的街景绚丽依然迷人,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泰特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星期天顺着摄政王公园(Regent's Park)的玫瑰园走走,依然心旷神怡,Harrods百货公司的大减价使成千上万的顾客蜂拥而来我还是喜欢在布李克斯顿(Brixton)市场买水果,闻到复杂的草药香味,在诺丁山的旧书店淘书也还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方便的地下铁路系统四通八达,走出去看那么多不同的宗教建筑:天主教、英国国教、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的,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这就是伦敦,纯粹英国的,也是纯粹国际的,一个城市能够兼容这两种本来对立的特征,它就肯定是一流的都会了。
走在伦敦,就是伦敦,几十年前来的是这个感觉,现在是这个感觉,大概几百年以后来还是这个感觉,人可能变化,外国移民可能持续增多,但是城市的结构、城市的历史建筑的逐代沉淀和积累,使得伦敦是伦敦,有了历史的沉淀,就有了城市的形象,有了一个历史形成的形象,这个城就是永恒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