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自己人”,使我们的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人”效应呢?
一、寻找相似,争取成为自己人
了解学生的背景,找准每一个学生(所教育对象)与我们教育工作者(劝导者)所存在的各种关系,在多种关系中,寻找教师与学生的相似点,利用相似点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人”。一旦产生了这种亲情感的心理状态,他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就容易产生认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其主要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居住地(历史和现实的)的相似点;
(2)家庭人员的职业、组成结构等方面的相似点;
(3)学生与教师志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相似点;
(4)家庭的文化背景、家庭的发展历史方面的相似点:
(5)学生与教师的子女、曾经教过的较为出色的学生的相似点;
(6)学生与教师学生时代的“我”的相似点;
(7)学生家庭及其社会关系与教师,或亲戚、或同学、或朋友、或同事的相似点;
(8)师生的生活习惯、知识追求等方面的相似点:
寻找这些相似点,初看起来似乎是庸俗的“套近乎”,虽然这些和“套近乎”的内容和形式有相同之处,但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主要的目标对象不同,受益对象不同,理论指导不同,性质当然也截然不同。
二、掌握原则,真正成为自己人
1、平等度。要想取得对方的信任,先得和对方缩短距离,与之处于平等地位。教师要善于放下自己的“权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心里。绝不可居高临下,以板着面孔的态度教训别人,很难叫学生喜欢你,学生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把你当作“自己人”,你对他的教育就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2、可信度。是指使学生相信你的言行真伪的程度。在师生交往中,你的话语必须使学生感到你说得在理、说得中肯、说得动听,才能增强信息传递的效力。一旦可信度在学生的心中大打折扣,那么,教师的教育对学生就没有多少作用了。
3、魅力度。有魅力是指当其他条件都具备时,你在能力、才华方面如果比较突出,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使学生对你产生钦佩感并欣赏你的才能,愿意把你作为“自己人”而与你接近。
4、品格优化度。教师的内在品质是对学生产生持久吸引力的关键。学生一般都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教师。
我国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进行哪种人可以成为“自己人”的选择时,主要考虑的个性品质因素有这样几条:
(1)具有较好的合作性,能谦让、懂得体谅;
(2)能够就思想观点方面的问题敞开讨论而不是主观固执;
(3)思想比较成熟,可以给自己帮助:(4)热情坦率,愿与别人谈心里话;
(5)性格活泼,爱好活动;
(6)考虑问题经常以大局利益为重,而不是自私自利;(7)对自己应完成的工作抱有责任感,能善始善终:(8)能正确认识自己;(9)思维活跃,有思想,有创新精神。教师想提高自己对学生的持久吸引力,强化“自己人”效应,那么,就要多多培养、努力优化上述所列的个性品质。
三、学习方法,最大程度利用自己人
我们应努力让学生把我们当成他的“自己人”,使双方心理距离拉近,没有相互的心理压力,不用心理紧张,更不需要心理防范,而是产生心理吸引、情感共鸣,达到一点即通、一言即悟的境界。
1、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之前,我们从预先准备的资料中选择相似点。
与学生正面接触时,教师首先表明自己与学生某个方面的相似点,这样做一是表明教师态度的真诚;二是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三是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感情倾向。曾经有一个派出所所长(我的中学同学)的儿子和同学合不来,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任课教师多次教育但效果甚微。我刚接任该班班主任时,利用放学前的机会找他谈话,那学生在紧张中还显现出一点对立情绪。我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讲我和他的爸爸是老同学(他眼睛突然一亮),讲我们是怎样友好,那时我们为了实现理想对学习是怎样孜孜以求(他露出将信将疑的目光),还给他讲我和他爸爸曾经一起学习的有关细节(他点点头),我知道他和我心理距离拉近了。我又接着谈到我对他的疼爱和他爸爸一样,他爸爸对他的希望也就是我对他的希望,也许我比他的家长更充满信心(他主动向我挪近了两小步)。至此,我开始谈他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如何克服,我在各个时段对他的要求。他向我作了保证,从一句“我会像你和我爸爸中学时那样的”,我知道他的态度是诚恳的。不多时,任课教师疑惑了:这学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笑着对同事说:“他已经把我当作‘自己人’啦”。
2、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选择与被矫正对象有相似点的人进行。
俗话说,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就是讲不同的对象需有不同的信任者(“自己人”),特别是教师群体里有与学生存在各种相似点的老师,正是我们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最好资源。
(1)根据成绩状况,选择不同的老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学生哪一门学科优异,他就对哪个老师比较信任和亲近,这是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容易获得共同的认知。例如矫正数学成绩较好学生的不良行为,数学老师会比英语老师的效果好。
(2)根据学生居住点,选择不同的老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因为“同喝一口井水,同说一处方言”。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相似点,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教育者不局限于教师本身,还可以向社会延伸,可以是师生的亲朋好友、社区的有识之士等等,以此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有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3、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努力,产生共鸣。
即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感受、共同的体验、共同的行动。
(1)共同制定矫正目标。这一目标要注意梯度及循序渐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犹如医生医病,需要一个过程。魏书生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时,给学生制定的目标是:第一周允许该生犯两次错误,第二周允许该生犯一次错误,第三周开始不允许该生犯任何错误。这样的目标符合矫正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宽容和大度,同时自己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2)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点滴进步,用鼓励的话语促发学生矫正的动力。当学生实现了每一阶段的目标,教师与学生“乐其乐”:当学生某一点不够完善,要与学生“共惋惜”,并对今后充满信心。也可以给学生小小的激励品,或一支笔,或一个笔记本并写上“你进步,我与你同乐”的字样,这些会使你的学生记住一辈子的。
(3)共同行动。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予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亲近,更多的热情。上课时给他更多的鼓励目光;劳动时更靠近他的身边;休息时更多参与他的活动……用无声的语言不断地施加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讲:“假如你想说服人们你是对的,人们应当按照你的意见去做,那么,只是向人们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让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意图就会遭致失败。”《战国策》中有一句典型而又精彩的表述,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亲密程度,彼此就会乐意取悦和帮助对方,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充分发挥“自己人”效应是何等重要。
(栏目编辑 孙 利)
一、寻找相似,争取成为自己人
了解学生的背景,找准每一个学生(所教育对象)与我们教育工作者(劝导者)所存在的各种关系,在多种关系中,寻找教师与学生的相似点,利用相似点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人”。一旦产生了这种亲情感的心理状态,他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就容易产生认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其主要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居住地(历史和现实的)的相似点;
(2)家庭人员的职业、组成结构等方面的相似点;
(3)学生与教师志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相似点;
(4)家庭的文化背景、家庭的发展历史方面的相似点:
(5)学生与教师的子女、曾经教过的较为出色的学生的相似点;
(6)学生与教师学生时代的“我”的相似点;
(7)学生家庭及其社会关系与教师,或亲戚、或同学、或朋友、或同事的相似点;
(8)师生的生活习惯、知识追求等方面的相似点:
寻找这些相似点,初看起来似乎是庸俗的“套近乎”,虽然这些和“套近乎”的内容和形式有相同之处,但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主要的目标对象不同,受益对象不同,理论指导不同,性质当然也截然不同。
二、掌握原则,真正成为自己人
1、平等度。要想取得对方的信任,先得和对方缩短距离,与之处于平等地位。教师要善于放下自己的“权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心里。绝不可居高临下,以板着面孔的态度教训别人,很难叫学生喜欢你,学生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把你当作“自己人”,你对他的教育就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2、可信度。是指使学生相信你的言行真伪的程度。在师生交往中,你的话语必须使学生感到你说得在理、说得中肯、说得动听,才能增强信息传递的效力。一旦可信度在学生的心中大打折扣,那么,教师的教育对学生就没有多少作用了。
3、魅力度。有魅力是指当其他条件都具备时,你在能力、才华方面如果比较突出,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使学生对你产生钦佩感并欣赏你的才能,愿意把你作为“自己人”而与你接近。
4、品格优化度。教师的内在品质是对学生产生持久吸引力的关键。学生一般都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教师。
我国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进行哪种人可以成为“自己人”的选择时,主要考虑的个性品质因素有这样几条:
(1)具有较好的合作性,能谦让、懂得体谅;
(2)能够就思想观点方面的问题敞开讨论而不是主观固执;
(3)思想比较成熟,可以给自己帮助:(4)热情坦率,愿与别人谈心里话;
(5)性格活泼,爱好活动;
(6)考虑问题经常以大局利益为重,而不是自私自利;(7)对自己应完成的工作抱有责任感,能善始善终:(8)能正确认识自己;(9)思维活跃,有思想,有创新精神。教师想提高自己对学生的持久吸引力,强化“自己人”效应,那么,就要多多培养、努力优化上述所列的个性品质。
三、学习方法,最大程度利用自己人
我们应努力让学生把我们当成他的“自己人”,使双方心理距离拉近,没有相互的心理压力,不用心理紧张,更不需要心理防范,而是产生心理吸引、情感共鸣,达到一点即通、一言即悟的境界。
1、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之前,我们从预先准备的资料中选择相似点。
与学生正面接触时,教师首先表明自己与学生某个方面的相似点,这样做一是表明教师态度的真诚;二是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三是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感情倾向。曾经有一个派出所所长(我的中学同学)的儿子和同学合不来,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任课教师多次教育但效果甚微。我刚接任该班班主任时,利用放学前的机会找他谈话,那学生在紧张中还显现出一点对立情绪。我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讲我和他的爸爸是老同学(他眼睛突然一亮),讲我们是怎样友好,那时我们为了实现理想对学习是怎样孜孜以求(他露出将信将疑的目光),还给他讲我和他爸爸曾经一起学习的有关细节(他点点头),我知道他和我心理距离拉近了。我又接着谈到我对他的疼爱和他爸爸一样,他爸爸对他的希望也就是我对他的希望,也许我比他的家长更充满信心(他主动向我挪近了两小步)。至此,我开始谈他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如何克服,我在各个时段对他的要求。他向我作了保证,从一句“我会像你和我爸爸中学时那样的”,我知道他的态度是诚恳的。不多时,任课教师疑惑了:这学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笑着对同事说:“他已经把我当作‘自己人’啦”。
2、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选择与被矫正对象有相似点的人进行。
俗话说,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就是讲不同的对象需有不同的信任者(“自己人”),特别是教师群体里有与学生存在各种相似点的老师,正是我们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最好资源。
(1)根据成绩状况,选择不同的老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学生哪一门学科优异,他就对哪个老师比较信任和亲近,这是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容易获得共同的认知。例如矫正数学成绩较好学生的不良行为,数学老师会比英语老师的效果好。
(2)根据学生居住点,选择不同的老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因为“同喝一口井水,同说一处方言”。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相似点,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教育者不局限于教师本身,还可以向社会延伸,可以是师生的亲朋好友、社区的有识之士等等,以此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有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3、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努力,产生共鸣。
即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感受、共同的体验、共同的行动。
(1)共同制定矫正目标。这一目标要注意梯度及循序渐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犹如医生医病,需要一个过程。魏书生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时,给学生制定的目标是:第一周允许该生犯两次错误,第二周允许该生犯一次错误,第三周开始不允许该生犯任何错误。这样的目标符合矫正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宽容和大度,同时自己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2)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点滴进步,用鼓励的话语促发学生矫正的动力。当学生实现了每一阶段的目标,教师与学生“乐其乐”:当学生某一点不够完善,要与学生“共惋惜”,并对今后充满信心。也可以给学生小小的激励品,或一支笔,或一个笔记本并写上“你进步,我与你同乐”的字样,这些会使你的学生记住一辈子的。
(3)共同行动。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予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亲近,更多的热情。上课时给他更多的鼓励目光;劳动时更靠近他的身边;休息时更多参与他的活动……用无声的语言不断地施加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讲:“假如你想说服人们你是对的,人们应当按照你的意见去做,那么,只是向人们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让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意图就会遭致失败。”《战国策》中有一句典型而又精彩的表述,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亲密程度,彼此就会乐意取悦和帮助对方,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充分发挥“自己人”效应是何等重要。
(栏目编辑 孙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