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古雅恬淡 书成其大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以诗显,诗以人显,人以德显。范成大的书法、诗歌、品德足可成其大,在中国书法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范成大的书法与诗有着怎样的关系,他的『诗味』书法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晚年归隐田园时在苏州石湖写下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诗中的一首,描绘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乐趣。当时范成大久病初愈,回到石湖隐居,每日野外闲游则写七绝即事一首,到年底集成六十首,书成《四时田园杂兴诗卷》,诗书互映,体现出其晚年恬淡静谧、消散自然的田园境界。《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最后的名作,也是其田园诗的绝响之作。后人评之“不惟词语脍炙人口,而笔墨标韵,步骤苏、黄之下,使人健羡,名不虚传”。
  书香伴墨香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范成大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他的曾祖父曾任太子少保,祖父任太子少傅,父親为宣和五年(1123年)进士,其家称得上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母亲蔡夫人是北宋书法家蔡襄的孙女。蔡夫人遗传了其爷爷的书法基因,写字当然不会差,她也把这基因传递给了儿子。在蔡夫人的教导下,范成大自幼便与书法结缘,蔡氏书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记,其书法性格的养成与母亲的早期教育息息相关。
  幼年殷实的家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为范成大提供了丰富的书法营养。范成大是伴着书香和墨香长大的,书法亦是伴着诗文一起成长,在诗文创作中养成的。他幼学聪慧、博闻强识,在祖辈的熏陶下,十二岁便遍读经史,十四岁开始创作诗文,书法也崭露头角。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生母韦氏(显仁皇后)从金国回朝,十六岁的范成大应试献赋颂,名列前茅,得高宗嘉赏。此后,绍兴十四年(1144年)始,范成大在昆山荐严资福禅寺苦读十年,十年间以青灯古佛为伴,孜孜不倦,刻苦研学,不曾出寺门一步,并取唐人“只在此山中”句,自号“此山居士”。
  十年之功没有白费,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高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先后在安徽、浙江、广西、四川等地任职。范成大为官清正,颇有官名。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拜为中书舍人,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加资政殿大学士。
  在范成大十九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两个妹妹远嫁,家道从此中落。他因此经历了一段困苦的日子,深刻体会到民间百姓的疾苦,并把自己的体会融入诗歌,一生写下了大量反映底层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田园诗歌。后来,他在四川做官的时候遇见了陆游,二人同有忧国情怀,常以诗文互动,遂成至交。相传他们在酒肆饮酒吟诗,把诗题写在素屏团扇上,酒还尚温,墨尚未燥,便已被传入乐府谱成曲子,万人传颂,可见其诗的感染力和普及度,可惜这些墨迹都未传下来。
  范陆二人同列南宋书法四家,在书法上也多有交流。与陆游不同,范成大没有陆游对书法表现力的自觉意识,而是顺其自然,书法以致用为尚,因而书风更加内敛。或许是无意以书法名世,范成大把书法作为一种为诗文创作服务的书写模式,那些书法线条随着文字的流淌自然生发,字里行间书卷气浓郁,独具艺术内涵。
  近世能书称
  有人认为南宋书法四家中范成大的书法功底最弱,其实是不准确的。南宋时期,范成大盛有书名,“近世以能书称”,为朝野所赞赏,并不比其他几家逊色。从范成大传世作品来看,他的传统功底相当深厚,足可与陆游、朱熹等人比肩,堪当继往开来的优秀书法家。
  范成大的书法受母亲影响,宗于北宋书法家蔡襄,而蔡书上溯晋唐,属于“二王”一脉,尤其受颜真卿影响较深。这些也对范成大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从其行楷书作品中可以看出颜书和王书的影子。他的书法兼有“行、真、草书之妙,人争藏之”,并深受宋孝宗喜爱,孝宗皇帝还经常和他探讨古今翰墨技法。
  范成大大字小字皆善,其摩崖石刻或碑文多以正楷书写,清隽秀雅,有蔡襄风范。宋地理学家杨甲在其《縻枣堰记》里曾记述范成大在蜀地为官修缮縻枣堰的事迹:淳熙三年(1176年),范成大重修縻枣堰并在堰下筑亭,以榜书题匾悬挂,其字“道劲绝尘”,得古人笔意,即便不加任何装饰,“而胜亦奇矣”。由此可见范成大榜书功力。
  淳熙八年(1181年),范成大自明州(今浙江宁波)转任金陵(今江苏南京),临行前游览阿育王山,拜会佛照禅师,并书赠诗四首,后铭石为记,这就是《明州赠佛照禅师诗碑》。此碑刻保留了范成大的书法特征,笔势飞动,如飘云舒卷、海浪逐风,法度森严,气势雄迈,神采斐然。可惜此碑早佚,现有宋拓本藏于日本京都东福寺,不逊于真迹。
  虽然范成大的楷书作品鲜有传世,但是从其一些行楷书当中可以窥见其楷书源头,悟其面貌。例如他题写的《跋北齐校书图》虽然只有六行,但字里行间显现出蔡襄的楷书神韵,结字灵活,笔画挺健,别有风致。岳飞的后人岳珂在其《宝真斋法书赞》中评:“近世能书,惟范(成大)、张(孝祥)相望,笔劲体遒,可广可狭,如公亦足以名家矣。”可见南宋时期,范成大的书法是得到世人推崇与认可的。
  书能成其大
  范成大的传世墨迹多为尺牍书札和诗卷。书札多为草书,古雅恬淡,迹近杨凝式,如《中流一壶帖》《尊妗帖》《向蒙垂诲帖》《雪晴帖》等;诗卷多为行草书,受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影响较深,遒劲圆熟,宛转灵动,如《西塞渔舍图跋》。
  《向蒙垂诲帖》是范成大在淳熙四年(1177年)写给住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友人的一封信,信中向友人说明他因身体不好,无法帮友人书写碑志,想请他人代为书写的相关事宜。这封信札共十六行,以小草书写成,线条劲健而具有弹性,运笔连绵而流畅,字势紧密相连,用笔圆转自然,变化丰富,在短促的笔画里体现出多种提按转折变化。章法上字距结密,行距疏空,意态自然,张弛有度,像音符一样跳跃,极富节奏和韵律。范成大从不刻意求工,只是让笔墨顺着自己的思路自然流淌,与唐孙过庭、怀素等人的小草作品相比,这看似不经意的墨迹中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笔者以为,单就草书功底来说,范成大或许在陆游、朱熹之上。   《西塞渔舍圖跋》是范成大为数不多的长卷作品,也是其传世代表作。淳熙十二年(1185年),毗陵(今江苏常州)太守、画家李结作《西塞渔舍图》,请好友范成大、周必大等题跋。范成大欣然命笔,在画后题写了二百九十七字的长跋。西塞山为湖州胜景,唐代诗人张志和曾垂钓于此,并写下《渔父词》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因此而闻名于世,成为文人墨客雅聚之地,也为诗人画家提供了创作素材。
  范成大在《西塞渔舍图跋》中备述西塞山胜景及与李结的情谊,中有“候桃花水生,扁舟西塞,烦主人买鱼沽酒,倚棹歌之”等语,饱含深意,书文共美。此跋共三十二行,行楷兼备,行距宽疏,字距紧凑,笔力洞达,神态俊逸。通篇行气连贯,一气呵成,可见其非凡的文思及书法功力。跋文恭肃中隐含一丝粗放,古雅中又有几分疏狂,行文结体深得米、黄之神,特别是最后几行,情绪高昂,字势开张,颇有几分米芾的颠狂姿态。
  从范成大的作品整体来判断,其书法源头虽然在苏、黄、米、蔡四家,但取法颇高。他主张学习书法必须观摹真迹,这样才能看清楚笔画中所蕴含的书法奥妙,然后加以提炼,为己所用,自然水到渠成,无须刻意去追求技法技巧。同时,他不拘泥于对学习对象的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以变化,融入自己的诗人情怀和文人思想。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谓范成大“字宗黄庭坚、米芾,虽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言范成大:“书法出入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间有米颠(米芾)笔,圆熟遒丽,生意郁然,真是二绝。”正因如此,我们看他的作品有法度,也有变化,即便个性不是十分明显,却有一种诗人独有的艺术品质。
  此外,范成大的品德修养也在其书法及诗作中有所体现,人们热爱他的诗,喜欢他的书法,同时也是对他人格的推崇。他对后世的影响不独诗歌,还有书法和人品。一直到清代人们对他的诗歌田园和书法境界还津津乐道,敬佩有加。书以诗显,诗以人显,人以德显。范成大的书法、诗歌、品德足可成其大,在中国书法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于石湖,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以彰其“慈惠爱民,布德执义”,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这位“石湖老人”把一生的情怀寄放于诗中,终老林下,与世无争,功名利禄都化作尘土,唯有诗在书法的掩映下愈加灿烂,光照后人。
  梁炳超,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会副主席。
其他文献
鲁西南斗羊习俗以梁山县最为著名,斗羊是梁山地区由来已久的民间风俗,也是当地乡村集市、古庙会、春节及喜庆之日的娱乐项目,历久不衰,深受欢迎。  水泊梁山地区,素有“家家植柳,户户养羊”之说和崇尚武术习俗。斗羊,民间俗称“抵羊”,旧时称“风波事”,现已发展为鲁西南地区一项备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娱乐活动。  斗羊由来  梁山斗羊历史悠久,关于这一习俗的缘起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西汉,一说起于曹操。  据史料记
期刊
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史学传统,史料之丰富更是首屈一指。令人意外的是,这种史学传统竟然帮助印度重建了历史。其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中古史经历了『印度的历史,中国的记录,英国的考古发现』,才得以重现世间。  令人迷惑的印度古迹  1837年夏季,在印度圣城瓦伦拉西以北约10公里的荒野上,在英国皇家工程兵部队服役的亚历山大·康宁汉姆(Alexander Cunningham)与麦尔西上校(F.C.Maisey
期刊
他与晚清重臣张之洞同宗同脉,后者曾为他惋惜,他却置之不理。他少年博学,参加科举之时却被人嘲笑『狂僭』。他怒而出海,遍游欧美,回国后却重拾传统文事。他曾是晚清大儒贺涛的弟子,身边名士如流,却依然穷困潦倒。  20世纪初鼎革之际,西式学堂教育传入中国,传统国学受到严重冲击,旧时教育兴盛局面不复存在。在这一背景下,为传承传统文化,重振传统书院教育之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
期刊
世界如何出现?人类怎样诞生?天地万物与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最早的农畜桑织如何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这些我们至今仍会困惑、仍在探索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我们的祖先。在尚不足以对这些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之时,他们用丰富而瑰异的神话传说作出了解答。  远古时代,对挣脱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带来的束缚的渴望,驱动着先民们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他们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将人的力量英雄化,从而构想出了一个游移于真实与虚幻
期刊
上古神话诞生于蒙昧之初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状态的探知与求索,那些奇幻的故事和绮丽的想象,映射着人类童年时代的历史重构和心理缩影,积聚着中华民族最早的自我意識觉醒和文明初始之光。
期刊
从武夷山到张家口,万里茶道串联起无数古老的城镇,这些城镇因茶而兴,是中外茶贸易和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纵贯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8个省区,贸易过程分为生产、集散、外销三个环节。生产环节主要集中于武夷山区;汉口和张家口是万里茶道的主要节点,汉口是南方产茶区向北的水路转运中心,张家口则是茶叶外销的集散地,这两座城市连同沿线的
期刊
在太行山南端的沁河河谷中,隐匿着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堡群。这些修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城堡虽不似欧洲城堡那样壮观,却默默延续着晋东南数百年的文化传承。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在《城堡》中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K应聘到某城堡做土地测量员,他抵达城堡外的村子后四处打听、想办法联络,却终其一生都未能踏入城堡半步。城堡威严而冷漠,它依附于村落,却又和村落隔绝,城堡里的人对外界毫不关心,外人也难以进入其中。村子里的民众在
期刊
神话是早期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现象的理解,人类常常采用原始想象的方式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参与世界。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神话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形成之初对宇宙运行、社会秩序和自身生活的认知,是一个民族原初而本真的文化基因。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想象  神话之“神”,是早期人类相信自然界存在异己的力量,决定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社会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可以通过协作解决现实中
期刊
夏圭以简淡的笔触、淋漓的墨韵勾勒『半邊』山水,于空阔旷远、烟水微茫之中表达深邃的意境。临流抚琴,对雪邀风,他在如诗的画境中聆听山水清音,感受自然的艺术之美。  “马一角”与“夏半边”  关于南宋绘画大师夏圭的生平,史料记载非常简略,我们只知道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另一位大师马远同时代,南宋宁宗(1195—1224年)时为画院待诏,并获得金腰带奖励。夏圭与马远既是同事又是师兄弟,都师从于李唐,
期刊
茫茫宇宙,浩瀚而神秘。它是怎样诞生的?又是谁创造了世界万物?创世神话体现了远古先民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创造精神也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世神话承载了来自远古时代的集体记忆,综合了原始先民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探索世界和生命起源之原初形态的文化体现。与西方宗教色彩浓厚的神创论有极大的不同,中国创世神话倾向于现实化和人性化,更多地体现远古先民与自然界斗争的进取精神和生存智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