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现代外语教学的四种流派——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指出了这四种教学方法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和适用性,认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应在吸取国外外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构建适合我国英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法;局限性;适用性;融会贯通
1、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最通用语言之一,受到空前重视,培养优秀外语人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当务之急。我国一线教育工作这为之身体力行,呕心沥血,探索并创立了各种教学法,国外不同教学流派在我国也曾一度倍受推崇。但如何建立真正适合自己的教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现就二十世纪我国外语教学产生极大影响的四种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便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特点,来探讨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2、外语教学流派概述
1)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起源于十六世纪拉丁语教学法。在交际法引进之前,一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主要特点为: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教学;充分利用和依靠母语。反复进行母语和外语互译。
2)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又称句型教学法。它在我国外语教学发展期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听说法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听说领先;反复操作,形成习惯;教学以句型为中心;尽量避免母语,重视培养学生外语思维习惯;尽量避免和消除学生的错误。
3)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外语教学。其主要特点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操练;重视语言知识;听说读写并进;不排斥使用母语;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4)交际法——the communin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独占优势。交际法认为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重视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主要特点为:以语段为教学基本单位;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交际化,对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忽视的态度。
3、各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局限性
在我国这样一个封闭时间久缺乏外语教学经验的国度,一段时间曾一度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流派,中国只是“拿来”是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给予我们客观公正的整理分析这些流派在我国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的机会。
语法翻译法的优势在于历史悠久,简便易行。对教师的外语水平,组织教学能力,备课授课的负担,教学设备等方面要求较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条件较差地区,并且,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结构形式,为将来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打下坚实基础。Wilkins指出:“对一种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依然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创造性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但其缺陷在于: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夸大语法和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不重视口语;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毫无口头表达能力,丧失了学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交流。
听说法的优势在于“听说领先原则”适合于低龄学习者,而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习惯最具现实意义,我国的外语学习者愈来愈趋向低龄化,缺陷在于:否定了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械性的听与说弱化了人的反应和交际能力。因此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技能,语言交际能力不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知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它把学习者都假定处于一种理想状态,而无视其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并且,忽视了语言的情景和语境作用。
交际法抓住了语言的“交际性”,建立了一整套交际法工作概念,充分培养人的交际能力。交际法的问题主要在于:要求学生语言基本扎实,教师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很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拥有先进教学设备等。这些条件在我国某些发达地区已经具备,而在某些落后地区根本无法实现,无论何地都把交际法尊奉为“最佳教学法”有失科学性。因此,在引进教学法时,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看各种教学法的实用局限性,也要充分利用它们的实用普遍性。
4、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的外语教学融合趋势将进一步加强。认知法本身就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翻版,从枯燥的讲授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机械操练的听与说到教学过程交际化,本身就是一种融合与进步。如果既能重视语言的知识结构又不忽视其内容意义,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终极目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存在巨大地区差异,师资差异,教学差异的国家没有一种流派完全适合某一地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二十一世纪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刻领悟各种教学流派的精髓实质,取其精华,付之应用;去其糟粕,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发展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法;局限性;适用性;融会贯通
1、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最通用语言之一,受到空前重视,培养优秀外语人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当务之急。我国一线教育工作这为之身体力行,呕心沥血,探索并创立了各种教学法,国外不同教学流派在我国也曾一度倍受推崇。但如何建立真正适合自己的教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现就二十世纪我国外语教学产生极大影响的四种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便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特点,来探讨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2、外语教学流派概述
1)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起源于十六世纪拉丁语教学法。在交际法引进之前,一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主要特点为: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教学;充分利用和依靠母语。反复进行母语和外语互译。
2)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又称句型教学法。它在我国外语教学发展期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听说法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听说领先;反复操作,形成习惯;教学以句型为中心;尽量避免母语,重视培养学生外语思维习惯;尽量避免和消除学生的错误。
3)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外语教学。其主要特点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操练;重视语言知识;听说读写并进;不排斥使用母语;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4)交际法——the communin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独占优势。交际法认为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重视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主要特点为:以语段为教学基本单位;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交际化,对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忽视的态度。
3、各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局限性
在我国这样一个封闭时间久缺乏外语教学经验的国度,一段时间曾一度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流派,中国只是“拿来”是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给予我们客观公正的整理分析这些流派在我国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的机会。
语法翻译法的优势在于历史悠久,简便易行。对教师的外语水平,组织教学能力,备课授课的负担,教学设备等方面要求较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条件较差地区,并且,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结构形式,为将来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打下坚实基础。Wilkins指出:“对一种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依然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创造性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但其缺陷在于: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夸大语法和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不重视口语;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毫无口头表达能力,丧失了学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交流。
听说法的优势在于“听说领先原则”适合于低龄学习者,而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习惯最具现实意义,我国的外语学习者愈来愈趋向低龄化,缺陷在于:否定了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械性的听与说弱化了人的反应和交际能力。因此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技能,语言交际能力不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知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它把学习者都假定处于一种理想状态,而无视其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并且,忽视了语言的情景和语境作用。
交际法抓住了语言的“交际性”,建立了一整套交际法工作概念,充分培养人的交际能力。交际法的问题主要在于:要求学生语言基本扎实,教师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很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拥有先进教学设备等。这些条件在我国某些发达地区已经具备,而在某些落后地区根本无法实现,无论何地都把交际法尊奉为“最佳教学法”有失科学性。因此,在引进教学法时,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看各种教学法的实用局限性,也要充分利用它们的实用普遍性。
4、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的外语教学融合趋势将进一步加强。认知法本身就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翻版,从枯燥的讲授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机械操练的听与说到教学过程交际化,本身就是一种融合与进步。如果既能重视语言的知识结构又不忽视其内容意义,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终极目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存在巨大地区差异,师资差异,教学差异的国家没有一种流派完全适合某一地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二十一世纪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刻领悟各种教学流派的精髓实质,取其精华,付之应用;去其糟粕,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发展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