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挖掘人文精神,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古诗文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首先表明人文精神的培养价值,其次说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最终提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材中人文精神培养策略,以此全面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材 人文精神 挖掘和培养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现阶段部分人注重享受生活,在社会精神方面中存在一些问题,道德领域的缺失,导致一些人逐渐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育中,要挖掘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效提升我国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建立文明社会。
一、人文精神培养价值
(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创作辉煌的现代物质文明,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但在提升过程中忽略建设人们的精神文明,导致现阶段部分人具有不良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建立文明社会产生阻碍。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社会的发展中缺一不可,但社会发展现状仅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难以有效改善。因此,我国应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现代化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未来接班人。
(二)贯彻落实教育目的
著名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青年人在离开学校后,应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成为此种人,应培养全面辨别能力,接受全面自由的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仅注重科技教育,应加强人文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认识心灵世界,但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改革,会认识文学历史,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应明确教育目的,并在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教育目的,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育经过多年的磨砺,能够对人文精神去粗取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并体会民族精神内涵,从而提升人文精神。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中国古诗文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能够对我国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古诗文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了解我国民族精神,并通过古诗文中的哲理、历史与人生了解人文精神内涵,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感悟自然
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在古诗文中体现出人们丰富的情感、态度、意志及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古诗文中蕴含的精神文明,以此提升人文素养。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文大部分蕴含感悟自然的人文精神。通过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主要讲述北方游牧民族宽广的胸襟,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民族人们的豪迈及对草原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使其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精神文明。类似此种感悟自然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浣溪沙》、《西江月》等。
(二)感悟人生
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感悟人生的古诗文有很多,通过古诗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精神文明,以此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感悟人生的古诗文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感悟亲情,《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出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第二方面,感悟友情,感悟友情的古诗文一般都体现在送别朋友情境中,以此表达对朋友的思想及送别之情。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李白对王昌龄的朋友情谊,展现出最真挚的友情。第三方面,爱情感悟,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主要表现作者对爱情的期待之情,仿佛在冥冥之中看到心爱的女子等待的身影,在期盼爱情的痛苦中人生感悟得到升华。因此,通过初中语文古诗文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关爱家国
初中语文古诗文中表达关爱家国情感的诗文众多,无一不体现出我国男儿的热血,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为我国建立文明社会贡献力量。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人借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三、初中语文古诗文教材中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应是使学生感到快乐的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就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语言讲述古诗文知识,教学语言应简单明了,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教师应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
其次,教师应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并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最后,教师在讲述古诗文时,先向学生讲述古诗文的背景,使学生带入情感,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古诗文教育,使学生通过古诗文学习,了解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教师先向学生表明此首故事的创作背景,当时苏轼怀才不遇,难以遇到伯乐,但忧心国家,从而创作此首古诗文,将景色与情感融为一体,使人在阅读时,感受到苏轼的心。之后,教师再详细讲解每一句诗词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含义,以此达到教育目的。
(二)课内外品读
古诗文教学时,应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因为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使学生在优秀的古诗文作品中感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明精神,以此提升人文素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能够阅读具有正能量的古诗文提升人文素养。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学生在阅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能够深刻感受到文天祥坚定的爱国情感,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初中语文教师组织语文古诗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以此将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使学生勇敢面对生活,对社会产生更深刻的了解,以此提升人文素养。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古诗词阅读比赛、古诗文填句比赛、古诗文短句表演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印象,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文内容,从而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建立独特的教育风格,如指导学生以诗作画,通过描写山水风景的古诗文进行绘画创作,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孟浩然的《春晓》作画,以此体现出学生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不同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理解能力,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语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育中挖掘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创新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人才。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应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要求学生课内外品读,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利于我国建立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练思华.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8):149-150.
[2]陈东飞.经典名著阅读让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更有效[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2):26-28.
[3]金智珍.浅谈远教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0):136-137.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材 人文精神 挖掘和培养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现阶段部分人注重享受生活,在社会精神方面中存在一些问题,道德领域的缺失,导致一些人逐渐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育中,要挖掘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效提升我国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建立文明社会。
一、人文精神培养价值
(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创作辉煌的现代物质文明,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但在提升过程中忽略建设人们的精神文明,导致现阶段部分人具有不良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建立文明社会产生阻碍。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社会的发展中缺一不可,但社会发展现状仅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难以有效改善。因此,我国应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现代化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未来接班人。
(二)贯彻落实教育目的
著名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青年人在离开学校后,应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成为此种人,应培养全面辨别能力,接受全面自由的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仅注重科技教育,应加强人文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认识心灵世界,但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改革,会认识文学历史,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应明确教育目的,并在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教育目的,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育经过多年的磨砺,能够对人文精神去粗取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并体会民族精神内涵,从而提升人文精神。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中国古诗文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能够对我国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古诗文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了解我国民族精神,并通过古诗文中的哲理、历史与人生了解人文精神内涵,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感悟自然
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在古诗文中体现出人们丰富的情感、态度、意志及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古诗文中蕴含的精神文明,以此提升人文素养。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文大部分蕴含感悟自然的人文精神。通过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主要讲述北方游牧民族宽广的胸襟,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民族人们的豪迈及对草原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使其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精神文明。类似此种感悟自然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浣溪沙》、《西江月》等。
(二)感悟人生
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感悟人生的古诗文有很多,通过古诗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精神文明,以此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感悟人生的古诗文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感悟亲情,《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出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第二方面,感悟友情,感悟友情的古诗文一般都体现在送别朋友情境中,以此表达对朋友的思想及送别之情。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李白对王昌龄的朋友情谊,展现出最真挚的友情。第三方面,爱情感悟,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主要表现作者对爱情的期待之情,仿佛在冥冥之中看到心爱的女子等待的身影,在期盼爱情的痛苦中人生感悟得到升华。因此,通过初中语文古诗文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关爱家国
初中语文古诗文中表达关爱家国情感的诗文众多,无一不体现出我国男儿的热血,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为我国建立文明社会贡献力量。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人借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三、初中语文古诗文教材中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应是使学生感到快乐的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就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语言讲述古诗文知识,教学语言应简单明了,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教师应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
其次,教师应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并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最后,教师在讲述古诗文时,先向学生讲述古诗文的背景,使学生带入情感,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古诗文教育,使学生通过古诗文学习,了解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教师先向学生表明此首故事的创作背景,当时苏轼怀才不遇,难以遇到伯乐,但忧心国家,从而创作此首古诗文,将景色与情感融为一体,使人在阅读时,感受到苏轼的心。之后,教师再详细讲解每一句诗词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含义,以此达到教育目的。
(二)课内外品读
古诗文教学时,应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因为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使学生在优秀的古诗文作品中感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明精神,以此提升人文素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能够阅读具有正能量的古诗文提升人文素养。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学生在阅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能够深刻感受到文天祥坚定的爱国情感,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初中语文教师组织语文古诗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以此将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使学生勇敢面对生活,对社会产生更深刻的了解,以此提升人文素养。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古诗词阅读比赛、古诗文填句比赛、古诗文短句表演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印象,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文内容,从而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建立独特的教育风格,如指导学生以诗作画,通过描写山水风景的古诗文进行绘画创作,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孟浩然的《春晓》作画,以此体现出学生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不同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理解能力,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语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育中挖掘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创新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人才。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应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文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要求学生课内外品读,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利于我国建立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练思华.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8):149-150.
[2]陈东飞.经典名著阅读让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更有效[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2):26-28.
[3]金智珍.浅谈远教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