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观层面的教育过程公平强调在教育过程学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平等对待。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它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真正的尊重,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有利于提高教与学角色积极性,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构建和谐课堂,实现教育过程公平。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 教育过程公平 主体 创新 和谐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 kind of education mode which reveals fairnes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is the center is the questions.
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经说过:“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1](P71)但是,教育要发挥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必须以自身的公平为前提和基础。
1.教育过程公平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育过程公平,就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微观层面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平等对待,让受教育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公平并非同等对待每位学生,而是应考虑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体现因材施教,力求实现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完成教育过程公平的目标——人人都受到“相当” (相称)的教育。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预设、提问环节上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的情感倾向等。[2]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围绕问题所形成的系统,课堂藉以问题形式展开,学生通过问题学习,教师经由问题组织教学,其核心是教学始终把问题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用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来构建知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形成问题意识。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一切教学都应该从问题出发,到更高一级问题的产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3](P13)直接给予答案式地教学。往往研究的是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地为受教育者提供直接的答案。我们不假思索地将其直接传递给学生,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囫囵吞枣式地接受我们所给予的答案,学生仅仅在表层记住答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好比我们给予学生一把钥匙,却没有告诉他们这把钥匙能够打开哪扇门。对于学生而言,钥匙始终只是一把外在于自身的钥匙,并没有成为他们心灵空间的一部分。当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现实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反差:要么学生在具体问题前生搬硬套,纸上谈兵,必然引起学生在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失败,最终限于忧郁;要么学生抵御不住负面诱惑,最终舍弃在象牙塔里辛辛苦苦的积淀,而直接向社会“恶”的一面屈从,达不到教育过程“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的公平。
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设计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
2.1把教材中既定的教学观点转化为问题
教师借助教材中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以问题创设情境,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学习教材或研讨材料或网上自主搜索,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讲述什么是礼仪时,教材中有“礼者,敬人也。”(孔子语)在这里,我设计了“逢年过节,你家里来了彼此之间不认识的客人。谁是介绍人?”的问题,通过挖掘教材,精心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契机,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同在学术研究中,教师始终要凸显“问题意识”,对教材中的终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恰当的设问和应答,并在这个过程中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既不脱离教材,又适当超越教材。
2.2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设计问题
教师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设计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勇于探究,运用学过的教材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带有一定的真实生活情境或背景,学生容易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取有关学习素材,还可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学生综合对相关学习素材和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问题解答者,而是问题求解活动中的引导着和帮助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学生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学会交流。这样,学生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讲述“礼仪是有效沟通的技巧” 时,我设计了“你家来了客人,你如何招待客人喝饮料?”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后,最后教师才把具体的答案分别讲解呈现。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动机。
2.3联系已有学生的知识设计问题
有效的教学手段,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我要学”的情景,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假如你是主人,当你陪同多位客人出入无人驾驶的电梯时,请问出入的标准顺序如何?”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感知、探索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或观点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对旧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完善,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4](P105) 3.以问题为中心:一种彰显教育过程公平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非同等对待每位学生,而是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因材施教,力求实现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
3.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真正的尊重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主体性导入主体生活的真实境遇。通过对具体主体在生活中真实境遇的追问,主体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将一种生存中活的主体性带入问题之中,面对问题的圆满解答直接关乎主体生存与发展,主体在真实的问题中复活了,展现在教育者面前的不再是哪些死气沉沉的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一群积极对自己生存意义进行探索的活生生的人,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存在。但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增进能力的关键。
“教”对学生开放,“学”对实践或者问题开放。“教”对学生开放,就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高层次的教一定是点燃学生思维及其进一步学习欲望的火把。“学”对实践或者问题开放,就是使学生不仅在实践和问题中巩固学到的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质疑,甚至创新。
3.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人类智力的性质》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定要在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充分利用发散思维的基本原理,以某一教学核心问题——重点、难点、疑点、热点问题为中心,围绕该问题进行广泛联系、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多种结构去想办法解决。使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不是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而是力求向更高、更新的方向迈进,使问题得到更好、更彻底地解决。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考方式,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性。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6](P107)当然,发散思维不是“听起来很热闹,到头来什么也没学到” 的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而是要像有经验的老渔翁,既能把网撒得开,又能把鱼收得住,始终“以问题为中心”,把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与学角色积极性
以问题为中心,要求老师变成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对学生起到点拨和帮衬,以监控、示范、质疑和鼓励等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使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合作中,放弃一些想当然的控制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与教师的共识联系在一起,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创造宽松的环境。以问题为中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对教师理解主题提出更高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在培训学生怎样去研究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习中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作为学习的共同体,加强了同学们之间交流,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利于他们今后的与人交流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在与教师轻松交流中,能够自由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判断、选择能力,自觉形成主动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和提高。
3.4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构建和谐课堂
实际上在课堂上也存在着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与每位学生直接关联,又极易被人们忽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同在一个学校,同在一个教室,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设备,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方法,表面上是完全平等的,但实际上每位学生享受的教育是不平等的。
教师不当的教学行为时造成课堂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克服对学困生的心里偏见,不能一味关注优生,而忽略学困生;要对全体学生充满期待,把课堂学习权交给所有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尽量涉及学困生,多与学困生交流,及时捕捉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XJK08BJB00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夏建文.论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0.1.
[3]卢胜利.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初探.中等职业教育.2006.8.
[4]罗勇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中国成人教育.2006.2.
[5]蓝江.提问还是回答--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的展开.探索.2007.1.
[6]徐瑞萍.“以问题为中心”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探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6.
作者简介:夏建文(1966- ),男,湖南安化人,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 教育过程公平 主体 创新 和谐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 kind of education mode which reveals fairnes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is the center is the questions.
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经说过:“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1](P71)但是,教育要发挥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必须以自身的公平为前提和基础。
1.教育过程公平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育过程公平,就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微观层面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平等对待,让受教育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公平并非同等对待每位学生,而是应考虑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体现因材施教,力求实现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完成教育过程公平的目标——人人都受到“相当” (相称)的教育。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预设、提问环节上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的情感倾向等。[2]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围绕问题所形成的系统,课堂藉以问题形式展开,学生通过问题学习,教师经由问题组织教学,其核心是教学始终把问题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用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来构建知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形成问题意识。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一切教学都应该从问题出发,到更高一级问题的产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3](P13)直接给予答案式地教学。往往研究的是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地为受教育者提供直接的答案。我们不假思索地将其直接传递给学生,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囫囵吞枣式地接受我们所给予的答案,学生仅仅在表层记住答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好比我们给予学生一把钥匙,却没有告诉他们这把钥匙能够打开哪扇门。对于学生而言,钥匙始终只是一把外在于自身的钥匙,并没有成为他们心灵空间的一部分。当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现实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反差:要么学生在具体问题前生搬硬套,纸上谈兵,必然引起学生在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失败,最终限于忧郁;要么学生抵御不住负面诱惑,最终舍弃在象牙塔里辛辛苦苦的积淀,而直接向社会“恶”的一面屈从,达不到教育过程“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的公平。
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设计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
2.1把教材中既定的教学观点转化为问题
教师借助教材中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以问题创设情境,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学习教材或研讨材料或网上自主搜索,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讲述什么是礼仪时,教材中有“礼者,敬人也。”(孔子语)在这里,我设计了“逢年过节,你家里来了彼此之间不认识的客人。谁是介绍人?”的问题,通过挖掘教材,精心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契机,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同在学术研究中,教师始终要凸显“问题意识”,对教材中的终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恰当的设问和应答,并在这个过程中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既不脱离教材,又适当超越教材。
2.2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设计问题
教师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设计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勇于探究,运用学过的教材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带有一定的真实生活情境或背景,学生容易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取有关学习素材,还可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学生综合对相关学习素材和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问题解答者,而是问题求解活动中的引导着和帮助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学生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学会交流。这样,学生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讲述“礼仪是有效沟通的技巧” 时,我设计了“你家来了客人,你如何招待客人喝饮料?”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后,最后教师才把具体的答案分别讲解呈现。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动机。
2.3联系已有学生的知识设计问题
有效的教学手段,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我要学”的情景,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假如你是主人,当你陪同多位客人出入无人驾驶的电梯时,请问出入的标准顺序如何?”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感知、探索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或观点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对旧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完善,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4](P105) 3.以问题为中心:一种彰显教育过程公平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非同等对待每位学生,而是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因材施教,力求实现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
3.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真正的尊重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主体性导入主体生活的真实境遇。通过对具体主体在生活中真实境遇的追问,主体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将一种生存中活的主体性带入问题之中,面对问题的圆满解答直接关乎主体生存与发展,主体在真实的问题中复活了,展现在教育者面前的不再是哪些死气沉沉的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一群积极对自己生存意义进行探索的活生生的人,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存在。但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增进能力的关键。
“教”对学生开放,“学”对实践或者问题开放。“教”对学生开放,就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高层次的教一定是点燃学生思维及其进一步学习欲望的火把。“学”对实践或者问题开放,就是使学生不仅在实践和问题中巩固学到的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质疑,甚至创新。
3.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人类智力的性质》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定要在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充分利用发散思维的基本原理,以某一教学核心问题——重点、难点、疑点、热点问题为中心,围绕该问题进行广泛联系、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多种结构去想办法解决。使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不是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而是力求向更高、更新的方向迈进,使问题得到更好、更彻底地解决。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考方式,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性。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6](P107)当然,发散思维不是“听起来很热闹,到头来什么也没学到” 的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而是要像有经验的老渔翁,既能把网撒得开,又能把鱼收得住,始终“以问题为中心”,把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与学角色积极性
以问题为中心,要求老师变成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对学生起到点拨和帮衬,以监控、示范、质疑和鼓励等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使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合作中,放弃一些想当然的控制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与教师的共识联系在一起,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创造宽松的环境。以问题为中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对教师理解主题提出更高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在培训学生怎样去研究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习中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作为学习的共同体,加强了同学们之间交流,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利于他们今后的与人交流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在与教师轻松交流中,能够自由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判断、选择能力,自觉形成主动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和提高。
3.4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构建和谐课堂
实际上在课堂上也存在着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与每位学生直接关联,又极易被人们忽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同在一个学校,同在一个教室,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设备,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方法,表面上是完全平等的,但实际上每位学生享受的教育是不平等的。
教师不当的教学行为时造成课堂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克服对学困生的心里偏见,不能一味关注优生,而忽略学困生;要对全体学生充满期待,把课堂学习权交给所有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尽量涉及学困生,多与学困生交流,及时捕捉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XJK08BJB00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夏建文.论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0.1.
[3]卢胜利.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初探.中等职业教育.2006.8.
[4]罗勇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中国成人教育.2006.2.
[5]蓝江.提问还是回答--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的展开.探索.2007.1.
[6]徐瑞萍.“以问题为中心”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探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6.
作者简介:夏建文(1966- ),男,湖南安化人,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