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铸词的 “ 登楼 ” 词观其 “ 愁 ” 君形象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受宋代都城的地理位置影响,“登楼”行为在词作中频繁出现,并达到了鼎盛。贺铸词中有大量的“登楼”行为描写,并且用“楼”作为情感宣泄的出口进行渲染,主要集中表达离别、相思、羁旅孤独这三种情感,刻画了一个“愁”君形象,这三种情感的大量描写主要是事业因素和家庭因素。
  【关键词】 贺铸;“登楼”词;“愁”;君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04-03
  本文的“登楼”包含了“登楼、倚楼、凭栏/阑、倚阑/栏”等,一系列有依靠性动作的XX楼,东山词约280首,而“登楼”词有二十余首,占了十分之一,经统计,这二十余首从风格上看均为婉约词,所表达的情感大部分集中在一个“愁”字。“愁”是唐宋词里表达情感的常客,在秦观的眼里,愁有体积《踏莎行》:“砌成此恨无重数。”在李清照眼里,愁有重量《武陵春·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但在东山词里,愁情无边无际,放眼望去都是愁《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所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2]明明是春醒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贺铸词里全都成了绵绵不绝的愁绪。经研究发现,在“登楼”词里,也都是满腹不同的离愁别绪,有相思愁、离别愁、羁旅孤独之愁,苦闷抑郁不得志的愁绪是时代与个人经历同时都坎坷造成的结果。
  一 、“登楼”现象在宋代的兴盛
  《孟子·尽心上》云: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可见古人便有登高之习,登高与登楼均为站到高处远眺满足人的生理和精神需求,而宋朝的国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河南,河南为中原地带,一望无际的平原,登高在天然的地理條件上难以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写作地点虽不一定都在都城,但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大部分的词人都是朝廷官员,都曾进京赶考,走仕途的都想往京城升迁,这样一来,势必受到都城环境的影响。宋朝的经济态势发展迅猛,要发展城市,离不开交通和建筑,在宋词中具体写到“楼”意象的词共三千零九十一首,写到“栏/阑”意象的共有两千零七十八首,“登楼”与“凭栏/阑”行为各占18.7% 与 39.4%[4],古代大部分改朝换代的君王,都大兴土木,宋朝经济如此发达,楼宇房屋的建造便是顺势而为了,也就能解释为何“登楼”行为在宋朝盛行。
  二 、从“登楼”词探析“愁”君形象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道:“方回词,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伤心之感无法感同身受,但伤心之缘有迹可循,下面以含有“登楼”行为的词分析贺铸的满腹愁思。
  (一)离别之愁
  离别之情的表达自古以来都为文人所青睐,只是不同经历和性格的文人,送别时的心情会有所不同,豁达如王勃送杜少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爽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凄清如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贺铸的离别之愁,既不像唐诗豁达直接,也不似柳永那般表达极致的凄凉,而是润物细无声,“登楼”独自咀嚼离别之苦。所写的“登楼”之人,有时是自己,有时是友人。
  “登楼”之人以自己为主体的情况较多:《独倚楼》(上东门)、《小重山》(玉指金徽一再弹)等,而《减字木兰花》情感最为浓烈:
  闲情减旧。无奈伤春能作瘦。桂楫兰舟。几送人归我滞留。西门官柳。满把青青临别手。谁共登楼。分取烟波一段愁。
  这首词写自己送几个友人归去,却唯独自己滞留。“几送人归我滞留”在《贺方回诗集》[2]记载贺铸连送6人,本是一同任职的友人,如今接二连三离去,独自滞留旧地,因此在词人眼里的春是伤春,上片交代离别的时间和“闲情减半、春瘦”的原因,还有友人离去的交通方式,游玩的心情荡然无存,愁情把春愁,事实上是愁坏了自己,下片写友人走后自己滞留的地点以及当时的环境,连门前迎风飘扬、萌发嫩芽的柳树,在词人眼里都成了招手离别,自今别后,无人共登楼把酒言欢,眺目远望,连江上的烟波都只剩下离愁。愁绪从近到远慢慢增加,柳树到登楼,再到楼上放眼望去遥远的江面,无一处不是离愁,这里的“楼”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而是成了建筑与情感之间的一条纽带,“登楼”之后,进一步放大了词人的情感,完成了宣泄和全词的情感基调。
  还有一种情况是登楼者为他人,如《虞美人》:
  粉娥齐敛千金笑。愁结眉峰小。《渭城》才唱浥轻尘。无奈两行红泪、湿香巾。
  伤心风月南城道。几纵朱轓到。明年载酒洛阳春。还念淮山楼上、倚阑人。
  上片具体写相送之人,从“粉娥”“千金笑”“红泪”“香巾”等可判断这是一个容颜身材姣好的翩翩女子形象,穿着打扮十分讲究,大概是词人的红粉知己,知词人即将离去,特意来相送,始初还是笑着的,逐渐话别就愁结眉峰了,许是怕人看见,许是怕流泪花了妆,强忍住了眼泪,本想在最后分别时唱一首《渭城曲》相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结果才刚开始唱到“浥轻尘”,情绪就彻底崩溃,眼泪和着粉妆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又怕失了体面,赶紧拿出带有熏香的帕子抹掉,一个重感情又要强的淑女形象跃然纸上。心意相知的两个人,女子越是压抑着自己的不舍,词人心中越难以割舍,下片融情于景“伤心风月南城道”,奈何还是依旧得离去,只能安慰道“明年载酒洛阳春。还念淮山楼上、倚阑人。”在这里的“登楼”之人,成了送词人离开的人,愁绪也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写女子的恋恋不舍,表达自己的无可奈何,这里的“楼”不再是一个情感表达的枢纽,而是成了附庸在人身上,成了一个描述性的形容词“倚楼的人”。后两首没有具体点明“登楼”相望的身份,但其实都是在表达离别之后,再无人共登楼。借“登楼”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愁思与孤寂。   (二)相思之愁
  贺铸的“登楼”词,除了表达离别的万般无奈与愁绪,由于词人的特殊人生经历还有部分着眼于描写相思之愁,且看《舞迎春》:
  云鲜日嫩东风软。雪初融、水清浅。粉□舞按迎春遍。似飞动、钗头燕。
  深折梅花曾寄远。问谁为、倚楼凄怨。身伴未归鸿,犹顾恋、江南暖。
  “此词作于徽宗崇宁元年壬午(一一〇二)至四年乙酉(一一〇五)间某年初春,词系北地怀念江南伊人之作,疑与吴女有关,故撃于方回首次客吴之后、通判太平之前。若作于崇宁元年初,则当在东京;若作于二至四年,则在泗州任也。”[2]词的上片写所看到的景色,天气晴光好,“云鲜”“日嫩”“东风软”“水清浅”等一系列的用词都为暖色调,生机勃勃的初春日出时分景象。“钗头燕”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立春之日,悉翦綵为燕以戴之”,钟振振又注曰:“綵燕即合欢罗胜”。郑毅夫又云:“汉殿斗簪双彩燕,并知春色上钗头”。按应为郑所言女子头饰更为妥帖,“似飞动”可知头钗之精致,说明这是一个着装打扮十分得体的女子。下片笔锋一转,基调截然相反,“曾寄远”“凄怨”“未归鸿”“顾恋”好不容易等梅花开放,想折剪相送,却遥遥相隔,即便寄到,也已经凋零,相思之意难传达,“问谁为”为倒装句,应为“问为谁”,只能“倚楼”独自体验凄凉与孤独,连鸿雁都眷恋江南的暖天而迟迟未归。“折”“寄”“倚”情感通过一系列的动作逐渐浓烈,“倚楼”达到了最高值,词人采取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方式,前面景越怡人,后面情感越愁人,而愁思通过“独倚楼”这个行为传达出来,心中的凄苦愁怨无法排解,相思无处寄托。
  除了这首词,通过“登楼”行为表达相思的词还有:《思越人》(京口瓜洲记梦间) 、《浪淘沙》(雨过碧云秋)等这些词都是通过 “登楼”这一行为来宣泄排解自己的相思。
  (三)羁旅孤独之愁
   熙宁八年,二十四岁的贺铸首次离京出外地差遣,监赵州临城酒税,直到元祐六年,回到东京。自初仕至此﹐二十年間,迁升了四階;前後经历了了六次差遣﹐两次在京﹐四次在外,官品既卑﹐升迁亦甚锾慢﹐所任差遣又颇冗杂﹐因此他的心情始终摆脱不了沉郁和苦闷[5],又孤身在外,为排解羁旅的孤独的愁绪,词人写了很多关于羁旅孤独的词,如《九回肠》:
  削玉销香。不喜浓妆。倚高楼、望断章台路,但垂杨永巷,落花微雨,芳草斜阳。赖有雕梁新燕,试寻访,五陵狂。小华笺、付与西飞去,印一双愁黛,再三归字,□九回肠。
  上片描写了一个画着淡妆,身材消瘦的女子,倚在高楼上,往京城的方向看,“章台”本指汉朝长安章台下一条繁华的街道,在这里指京城,却看不到头,看不到回京的希望,低头看到了永巷,永巷被用来比喻女子所居之处孤独闲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而词人始终是独自一人。借写女子的视角些女子之孤独,实际上是写自己孤独。下片写自己的心情,想起古代“五陵年少”的豪贵子弟,自己也是家世显赫的后辈,境遇却千差万别,无奈只能写信诉愁思,表达想归却不能的飘零无力之感。整首词借“倚高楼”这个场所进行感情宣泄,从高楼中所看到之景,联想到自身的经历,完成词的情感交代。
  三、“愁”君形象的缘由
  贺铸所有的“愁”来源有两个因素,一事业上不受朝廷的重用,空有一腔雄心壮志,在重文抑武的时代无施展之地,二是家人的生離死别,人生四大悲,词人经历了一半,加上长年的羁旅奔波,离别相思之愁更加深切。
  (一)外在环境因素
  据钟振振的《北宋词人贺铸研究》[5]的考证:会稽贺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自春秋以迄初唐的千余年间,这个家族出过很多昭著之人,如两汉今文经学家庆普、将军贺齐等,其中对贺铸影响最大的是唐代谏议大夫兼大诗人的贺知章。贺铸对贺知章十分崇拜且以其荣,词人出生在七代从武的军官世家,程俱在《北山小集·贺方回诗集序》中说“方回少时,侠气盖座……仪观甚伟,如羽人剑客……慷慨多感激,其言理财治剧之方,璺璺有绪,似非无意于世者。”[6]家世显赫的贺铸从小便有强烈的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信念,然而,个人的成就和时代机遇息息相关,贺铸的政治生涯并没有因祖上的荫泽而一帆风顺,一直沉居下僚,颠沛流离[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恰恰因为愤懑不得志,造就了东山词,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词。
  (二)家庭因素
  贺铸的家庭生活充满了悲剧,中年丧女、老年丧妻,都是切肤之痛,让他切实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和年华的易逝,贺铸痛愁最直接的一首词是《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稀。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词是词人为悼念亡妻所做的词,把自己喻为半死的梧桐,清霜暗喻生活中一系列的打击,人到老年,许多事情都有心无力,事业的不顺、中年丧女已是忧愁不堪,相依为命的伴侣又离开,透露着一股凄苦孤独的悲凉之感。
  综上,由于宋代都城的地理位置原因和经济发展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登楼”行为在词中频繁出现,并达到了鼎盛并不奇怪。贺铸作为宋代词人中闪耀的一颗明星,“登楼”词也大量出现在他的词作中,借“登楼”这个行为和场所主要表达离别、相思、羁旅孤独三种情感,“愁”君形象的形成是时代和家庭原因所致。但是这些生活中不顺也给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使他也成为宋代众多文人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2]贺铸著,钟振振校注.东山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
  [3]孟轲.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218.
  [4]高娜.宋词“独上高楼”行为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20,25(01):77-82.
  [5]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6]程俱.四部丛刊·续编·集部·北山小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4.
  [7]冯颜.贺铸词的独特关注视角[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23-26.
其他文献
【摘要】 济南市华阳宫建筑群内有多幅关于福禄寿的壁画,题材鲜明,保存情况良好,是济南市为数不多的本土传统文化主题壁画。福禄寿三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三位神仙,分别执掌民间信仰的三大领域。这些主题壁画得以形成和保存下来离不开民众的守护和尊崇,本文将详细考究壁画的造型和色彩,结合心理性动机和动机理论,从地域横向和时代纵向分析福禄寿壁画形成的人文原因。  【关键词】 心理性动机;动机理论;福禄寿壁画;
期刊
【摘要】 在中国工笔画中,肌理作为一种绘画语言,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其总的呈现方式都是为画面内容所服务的。作为装饰性语言出现时,是为了营造画面的视觉效果,所以细节刻画较为重要。在主体与背景的刻画中,肌理以繁简来制造矛盾,把控画面节奏。面对客观物象,需要画者将主观情感汇于其中,故工笔画也同样具有写意性。肌理作为视觉语言的表现手段可以通过质感、真实性、气氛等一一展开并进行举例分析,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
期刊
【摘要】 《山海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现代文创产业的重要源泉,而现代文创产业是《山海经》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促进和影响。然而现代文创产业依旧举步维艰,《山海经》文化在文创产业的应用中也存在着许多困境。因此,文创企业要从找准受众定位、以原著为核心进行适度改编和多平台推广等方式开发和推广《山海经》文化入手,才能不断优化《山海经》文创产品,让《山海经》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提高《山海经》文创开发的经
期刊
【摘要】 隆回花瑶的婚姻风俗是神秘且浪漫的,在整个婚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则是“媒人公”。本文结合项目组到隆回花瑶分布地区调研所掌握的材料和通过其他途径所查阅的资料,从“媒人公”的工作内容,“媒人公”的特点和“媒人公”的作用对“媒人公”进行分析。  【关键词】 花瑶;婚俗;媒人公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0
期刊
【摘要】 列奥纳多 · 达 · 芬奇是文艺复兴倡导动物解放的艺术家,在他自己的笔记以及他人为他作的传记中都提到了他对动物的喜爱、关注和解剖等。对于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源于他的道德观念和童年的经历,而对动物的解剖则与当时社会所兴起的理性思潮息息相关。这些因素让两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在达 · 芬奇身上显得合理。与此同时,对于动物的态度也折射出达·芬奇对于自然的观点和认识。  【關键词】 达 · 芬奇;动物;童
期刊
【摘要】 影片《罗马》围绕女佣克里奥的视角述说,同时糅合着导演本人儿时的真实经历和保姆原型郦波创伤性的生活境遇,视角及其主观,但是作者态度又极为冷静克制。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并没有明确表达出主题意义,而是使得全篇形成了强烈的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因此,尽管《罗马》是导演卡隆写给自己童年的家书,但它仍然以包容温和的宏大叙事,显现出史诗般的光芒。  【关键词】 《罗马》;阶级;第三世界女性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应用日益普遍。在文博领域,更是如此,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文物展示、修复以及基于文博的相关产业领域。对于博物馆而言,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便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27-0110
期刊
【摘要】作为“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本文以《威尼斯商人》中法庭审判片段为研究内容,从节奏、意境、修辞、形象四个方面探讨莎翁的语言特点,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从更深的层次,让读者了解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各个媒体利用直播带货为经济振兴与复苏做出了很大贡献。直播带货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央视的一系列“直播带货”活动更是受到了受众的热切关注与支持,而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转型也随着这场直播带货“热”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媒体主持人该如何调整自己也是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传统媒体主持人;应对策略;交流能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近些年不婚女性的数量与日俱增,关于女性命运及社会定位的讨论也广泛起来。日剧《坡道上的家》便是关于女性生活状态及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绝佳讨论。本文从此剧的叙事策略出发,分析了镜头语言形成的特殊叙事模式对主人公心理表征的凸显意义,以及特殊叙事对于促进观众的理性思考,展示现代女性尤其是年轻母亲生存困境的意义。  【关键词】叙事模式;心理表征;形象重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