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诗词与音乐结合的艺术方式由来已久,琴歌《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翘楚,《阳关三叠》本是琴歌类,诵咏奏唱互为相应,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本文参考的是王维词、夏一峰传谱、王震亚编配的版本,从王维的诗词入手,分析、概述该作品的演唱要点,以期能为演唱者提供演唱方面的帮助。
[关键词]《阳关三叠》;琴歌;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2-0099-02
琴歌《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公元701年—761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创作改编的,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众所周知,中国的诗词歌赋是讲究意境美与韵律美的,既能反映情感又能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这种古曲风格的音乐作品时首先能理解、感受古词的意境,其次能够从词曲中汲取演唱的情感与表演力,以此来昭示出中国古典文明的奕奕光彩。
一、《阳关三叠》创作背景
《阳关三叠》也称《阳关曲》《渭城曲》,所谓三叠就是将内容重复三次的演唱形式,也称为“叠唱”,从古至今《阳关三叠》改编演唱的形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如今我们常见的这个版本是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扩充部分是对情绪表达的进一步延伸,也多采用了叠词,既加强了语气也与三叠形成呼应。
上文提到,这首琴歌的歌词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在晚年时创作的《送元二使安西》创作改编的,这首诗的原文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七言绝句如今在我们看来,仅仅只是一首最为普遍的抒发离别之情的诗词,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适合在各种离筵别席中诵读,但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来看,就不仅仅是表达了送别的离情,诗词创作的时期正是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扩充领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士兵驻守边陲,但苦于兵力不足只能在民间征兵,朝廷日益衰败,苛捐杂税繁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这也导致了大量前去驻守的士兵不能如期返回家乡最终老死边陲,王维的至交好友元二也接到了朝廷的委派前去边疆,这让王维的心情十分复杂,他用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即将离别的痛苦心情,也从另一层面控诉了朝廷的暴力压迫。
二、《阳关三叠》情感及演唱处理
声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的宣泄与表达。演唱任何作品都是要做到声情并茂、如临其境,这样才能让观众切身地感受到艺术的冲击力。
《阳关三叠》是以古曲改编的声乐作品,整体演唱的速度不宜过快,在演唱时情绪的把握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得太过与不足都会掩盖古曲的意蕴與古代文人的文雅、质朴,需要注意的是,《阳关三叠》原为琴歌,演唱方式要贴近古琴演奏的清雅风格,演唱时要做到悲而不伤、柔而不弱,咬字清晰有力度。声音音色不需要太过明亮,这首作品的音域跨度还是比较大的,在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延展性、有张力,从曲式上来看,《阳关三叠》这首曲目是带有尾声的三段式,每一段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是乐曲的主歌部分,运用了中国古典歌曲创作的“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后三句是副歌部分,推动了每一段音乐情感的高潮,从整体来看,三段之间都运用了“合头”“合尾”的创作手法,精心的布局结构将整首曲目的情感层层推进,令人拍案叫绝。
第一叠是全曲情感的主基调,描述了王维送别故友的场景,歌词描述的是“渭城清晨的一场微雨荡涤出清新的空气,民宿周边的柳树都显得如此青嫩,劝我的朋友再饮一杯离别的美酒,此行西去离开阳关你我二人便再也不能相见”,从情感基调来看带有淡淡哀伤,引子仅仅一小节,需要演唱者提前进入演唱状态,做好气息准备,以第一句为例“渭城朝雨浥轻尘”是弱起,是为了符合中国古诗词诵读的韵律,但谱面显示起句为“mf”,演唱旋律线条应由强渐弱,中间切勿出现气口。在实际的艺术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演唱者这一句时,习惯在四个字后换一口气,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对歌曲演唱情绪、速度把握不足,没有做好充足的气息准备,导致演唱过程中气息不稳定。第二种是对歌曲、歌词了解不足,原诗的四句每一句的前四个字是名词或动词,后三个字以形容词为主,演唱的重音也在后三个字上,演唱时,如在句中换气会显得中气不足、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同理,前四句的演唱都需要遵照这一原则,演唱者在演唱时要保持较深的气息与平稳的呼吸,唱腔要自然、平稳,这样的演唱才能更加贴切古曲质朴的音乐形象。另外,演唱者也可以根据的对作品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在每一句的尾音部分加上适度的颤音,这样演唱就像是模仿古琴演奏时的颤音,更具有古典歌曲的韵味。在咬字方面应注意“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更尽”等词的前、后鼻音的区别咬字,字头要轻巧灵活、放松而不紧张,尽快过渡到字腹,在字腹部分做旋律的保持,例如“客舍青青”最后一个“青”字,在旋律上共占有3个音符,虽然时值很短,但在演唱时要及时过渡到“i”音上,进行归韵。第一叠的副歌部分词意为“长途跋涉飞快地前行,长途漫漫一站又一站,一路历尽千辛万苦,望你自己珍重”,“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八度跳进的旋律走向,使情感与前半段发生转变,情绪较激动速度稍快,推动第一叠演唱的高潮,两个“遄行”均为八度的音程跳进,跨度较大,要求气息平稳、扎实。在演唱时,演唱者依靠腹部与腰背部做气息支撑,反复两次之间尽量不要换气,旋律线条尽量连贯、流畅、声断气不断,两个“行”都为重音,钢琴伴奏旋律也做了渐强的处理,演唱这一句也应做渐强到渐弱处理。“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是表述此去一路艰辛,千难万苦一路多珍重的良苦用心,两个“历苦辛”中间不能换气,语气要轻,这样才能与加强“历历苦辛”的语气形成对比。“历历”二字同样需要重读,与后面的“宜自珍”,这一句的演唱力度要由“mp”-“cresc”-“p”进行处理。
第二叠主歌部分的旋律与第一叠基本一致,但在演唱时也要注意音乐情感结构上的区别,这也是学习演唱这首曲目的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在情感处理上,第一叠从情绪的高潮回落到音乐主题,音乐情感仿佛又回到了全曲的开始,演唱者在这一部分可以结合自身的情感进行适度的二度创。笔者认为,这一部分的演唱可以在速度上比第一叠更流畅,情绪表现更加外放,声音的表现更有延伸感,表现第二次出现送别主题的伤感与无奈。副歌部分的词意为“依依不舍难分离,泪水沾湿了衣襟,伤感啊,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那又有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只能日日失魂落魄、睹物思人”。二叠的副歌有三小节的扩充,“依依顾恋不忍离”这一句音高基本保持在中高音区,在演唱时注意切勿大声喊唱,应结合气息如泣如诉的半声演唱。“感怀”二字也是八度的大音程跨进,逻辑重音应落在“怀”字。“怀”字虽然是开口音,演唱时不要急切地爆发出来,但控制不好演唱情绪与方法会造成“喊”或者破音的现象。因此,这一句要控制好喉头位置、舒展身体、打开腔体、声音正确结合气息演唱。“谁相因”中“谁”“因”字要重读,两遍之间的演唱情绪呈现渐强递进的关系,“谁可相因”四个字均为重音,演唱时强调每个字的咬字清晰有力,突出颗粒感,但也要做到气息的稳定支持,声断气不断,就像在控诉、批判一般。“日驰神”演唱时渐弱,可以做“哭腔”处理,这是对前面“谁相因”控诉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另外,此部分进行弱唱处理,也有一种情绪绵延未绝的音乐感受。 第三疊是全曲演唱情绪真正的高潮部分,跟前两叠一样,该段的前四句也没做出太大的改变,但在演唱的情绪上,应表现得更为含蓄内敛、情绪不能大起大放,与第一段首尾对照、相互呼应,这是为接下来的副歌部分的演唱情绪做准备。从谱面可以看出,这一段的副歌部分相比前两段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歌词意思为“再喝一杯美酒吧,没饮下这杯酒心就已经醉了,再多的美酒也有尽时,但心中感伤却无尽头,你我今后多多书信往来见信如晤,从今一别你我两地互相挂念,寄相思于鸿雁,一路安好”。从歌词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内容量极大,演唱时要注意的方面也很多。“未饮心已先醇”这一句要弱唱、速度不宜过快,接下来的音乐旋律紧凑、有力,很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技能,因此唱完这一句不要着急,气息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接下来的演唱保留相应的余地。“载驰驷”这一句是情感的全面爆发,“驰”是重音,也是全曲的最高音,演唱时腰腹部气息稳定、牙关相对放松,把这个字想象成开口音,初次演唱时尾音可以加入“a”母音的成分。“千巡有尽,寸衷难泯”四个字演唱时速度要比前面稍快,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泯”字收音时要干脆利落,“无穷的伤感”回归原速,做减弱减慢处理。“无穷”两字做重音处理,声音渐强、渐快,演唱旋律要连贯有延伸感。“伤感”二字最能体现整首歌曲的情感,也紧扣了主题,演唱时略带“哭腔”,烘托情感,速度减慢,力度也要减弱。后面的“噫”字由弱渐强,演唱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延长演唱时值,可以增加情感的宣泄,就宛如是演唱者的一声叹息,但前提是做到气息稳定,声音位置统一。“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演唱时要有流动感,咬字坚定而有力,表达自己别离时的无奈、伤感之情。“鸿雁来宾”速度放慢、力度渐弱,就好似看着自己的至交好友渐行渐远,也使整首歌曲的结束感更强。这一部分是作品的尾声,主要是以情感的变化为主,因此要把情绪的表现放到首位。
另外,我们从谱面可以看到该首歌曲一共出现了29处表情记号,强调了速度与力度,演唱者在熟悉歌曲情感基调、保证歌曲演唱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按照谱面的表情记号进行演唱,以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这就要求演唱者有较强的演唱技能与艺术感知能力。
结语
总之,这首古曲琴歌彰显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从诗词还是旋律都无懈可击,想要很好地表现出这首古曲的意蕴,就要求演唱者从诗词、情感、演唱方式上多加揣摩,本文从以上三点出发梳理了此首声乐作品的演唱方式,希望能给相关的演唱者启发与帮助,以此更好地发扬与继承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
[参 考 文 献]
[1] 管谨义.中国古代歌曲概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3] 张晓农.古代声乐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
[4] 郭蓉.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从历史中看琴歌艺术[J].中国音乐(季刊),2008.
[关键词]《阳关三叠》;琴歌;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2-0099-02
琴歌《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公元701年—761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创作改编的,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众所周知,中国的诗词歌赋是讲究意境美与韵律美的,既能反映情感又能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这种古曲风格的音乐作品时首先能理解、感受古词的意境,其次能够从词曲中汲取演唱的情感与表演力,以此来昭示出中国古典文明的奕奕光彩。
一、《阳关三叠》创作背景
《阳关三叠》也称《阳关曲》《渭城曲》,所谓三叠就是将内容重复三次的演唱形式,也称为“叠唱”,从古至今《阳关三叠》改编演唱的形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如今我们常见的这个版本是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扩充部分是对情绪表达的进一步延伸,也多采用了叠词,既加强了语气也与三叠形成呼应。
上文提到,这首琴歌的歌词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在晚年时创作的《送元二使安西》创作改编的,这首诗的原文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七言绝句如今在我们看来,仅仅只是一首最为普遍的抒发离别之情的诗词,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适合在各种离筵别席中诵读,但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来看,就不仅仅是表达了送别的离情,诗词创作的时期正是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扩充领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士兵驻守边陲,但苦于兵力不足只能在民间征兵,朝廷日益衰败,苛捐杂税繁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这也导致了大量前去驻守的士兵不能如期返回家乡最终老死边陲,王维的至交好友元二也接到了朝廷的委派前去边疆,这让王维的心情十分复杂,他用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即将离别的痛苦心情,也从另一层面控诉了朝廷的暴力压迫。
二、《阳关三叠》情感及演唱处理
声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的宣泄与表达。演唱任何作品都是要做到声情并茂、如临其境,这样才能让观众切身地感受到艺术的冲击力。
《阳关三叠》是以古曲改编的声乐作品,整体演唱的速度不宜过快,在演唱时情绪的把握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得太过与不足都会掩盖古曲的意蕴與古代文人的文雅、质朴,需要注意的是,《阳关三叠》原为琴歌,演唱方式要贴近古琴演奏的清雅风格,演唱时要做到悲而不伤、柔而不弱,咬字清晰有力度。声音音色不需要太过明亮,这首作品的音域跨度还是比较大的,在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延展性、有张力,从曲式上来看,《阳关三叠》这首曲目是带有尾声的三段式,每一段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是乐曲的主歌部分,运用了中国古典歌曲创作的“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后三句是副歌部分,推动了每一段音乐情感的高潮,从整体来看,三段之间都运用了“合头”“合尾”的创作手法,精心的布局结构将整首曲目的情感层层推进,令人拍案叫绝。
第一叠是全曲情感的主基调,描述了王维送别故友的场景,歌词描述的是“渭城清晨的一场微雨荡涤出清新的空气,民宿周边的柳树都显得如此青嫩,劝我的朋友再饮一杯离别的美酒,此行西去离开阳关你我二人便再也不能相见”,从情感基调来看带有淡淡哀伤,引子仅仅一小节,需要演唱者提前进入演唱状态,做好气息准备,以第一句为例“渭城朝雨浥轻尘”是弱起,是为了符合中国古诗词诵读的韵律,但谱面显示起句为“mf”,演唱旋律线条应由强渐弱,中间切勿出现气口。在实际的艺术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演唱者这一句时,习惯在四个字后换一口气,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对歌曲演唱情绪、速度把握不足,没有做好充足的气息准备,导致演唱过程中气息不稳定。第二种是对歌曲、歌词了解不足,原诗的四句每一句的前四个字是名词或动词,后三个字以形容词为主,演唱的重音也在后三个字上,演唱时,如在句中换气会显得中气不足、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同理,前四句的演唱都需要遵照这一原则,演唱者在演唱时要保持较深的气息与平稳的呼吸,唱腔要自然、平稳,这样的演唱才能更加贴切古曲质朴的音乐形象。另外,演唱者也可以根据的对作品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在每一句的尾音部分加上适度的颤音,这样演唱就像是模仿古琴演奏时的颤音,更具有古典歌曲的韵味。在咬字方面应注意“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更尽”等词的前、后鼻音的区别咬字,字头要轻巧灵活、放松而不紧张,尽快过渡到字腹,在字腹部分做旋律的保持,例如“客舍青青”最后一个“青”字,在旋律上共占有3个音符,虽然时值很短,但在演唱时要及时过渡到“i”音上,进行归韵。第一叠的副歌部分词意为“长途跋涉飞快地前行,长途漫漫一站又一站,一路历尽千辛万苦,望你自己珍重”,“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八度跳进的旋律走向,使情感与前半段发生转变,情绪较激动速度稍快,推动第一叠演唱的高潮,两个“遄行”均为八度的音程跳进,跨度较大,要求气息平稳、扎实。在演唱时,演唱者依靠腹部与腰背部做气息支撑,反复两次之间尽量不要换气,旋律线条尽量连贯、流畅、声断气不断,两个“行”都为重音,钢琴伴奏旋律也做了渐强的处理,演唱这一句也应做渐强到渐弱处理。“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是表述此去一路艰辛,千难万苦一路多珍重的良苦用心,两个“历苦辛”中间不能换气,语气要轻,这样才能与加强“历历苦辛”的语气形成对比。“历历”二字同样需要重读,与后面的“宜自珍”,这一句的演唱力度要由“mp”-“cresc”-“p”进行处理。
第二叠主歌部分的旋律与第一叠基本一致,但在演唱时也要注意音乐情感结构上的区别,这也是学习演唱这首曲目的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在情感处理上,第一叠从情绪的高潮回落到音乐主题,音乐情感仿佛又回到了全曲的开始,演唱者在这一部分可以结合自身的情感进行适度的二度创。笔者认为,这一部分的演唱可以在速度上比第一叠更流畅,情绪表现更加外放,声音的表现更有延伸感,表现第二次出现送别主题的伤感与无奈。副歌部分的词意为“依依不舍难分离,泪水沾湿了衣襟,伤感啊,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那又有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只能日日失魂落魄、睹物思人”。二叠的副歌有三小节的扩充,“依依顾恋不忍离”这一句音高基本保持在中高音区,在演唱时注意切勿大声喊唱,应结合气息如泣如诉的半声演唱。“感怀”二字也是八度的大音程跨进,逻辑重音应落在“怀”字。“怀”字虽然是开口音,演唱时不要急切地爆发出来,但控制不好演唱情绪与方法会造成“喊”或者破音的现象。因此,这一句要控制好喉头位置、舒展身体、打开腔体、声音正确结合气息演唱。“谁相因”中“谁”“因”字要重读,两遍之间的演唱情绪呈现渐强递进的关系,“谁可相因”四个字均为重音,演唱时强调每个字的咬字清晰有力,突出颗粒感,但也要做到气息的稳定支持,声断气不断,就像在控诉、批判一般。“日驰神”演唱时渐弱,可以做“哭腔”处理,这是对前面“谁相因”控诉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另外,此部分进行弱唱处理,也有一种情绪绵延未绝的音乐感受。 第三疊是全曲演唱情绪真正的高潮部分,跟前两叠一样,该段的前四句也没做出太大的改变,但在演唱的情绪上,应表现得更为含蓄内敛、情绪不能大起大放,与第一段首尾对照、相互呼应,这是为接下来的副歌部分的演唱情绪做准备。从谱面可以看出,这一段的副歌部分相比前两段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歌词意思为“再喝一杯美酒吧,没饮下这杯酒心就已经醉了,再多的美酒也有尽时,但心中感伤却无尽头,你我今后多多书信往来见信如晤,从今一别你我两地互相挂念,寄相思于鸿雁,一路安好”。从歌词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内容量极大,演唱时要注意的方面也很多。“未饮心已先醇”这一句要弱唱、速度不宜过快,接下来的音乐旋律紧凑、有力,很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技能,因此唱完这一句不要着急,气息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接下来的演唱保留相应的余地。“载驰驷”这一句是情感的全面爆发,“驰”是重音,也是全曲的最高音,演唱时腰腹部气息稳定、牙关相对放松,把这个字想象成开口音,初次演唱时尾音可以加入“a”母音的成分。“千巡有尽,寸衷难泯”四个字演唱时速度要比前面稍快,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泯”字收音时要干脆利落,“无穷的伤感”回归原速,做减弱减慢处理。“无穷”两字做重音处理,声音渐强、渐快,演唱旋律要连贯有延伸感。“伤感”二字最能体现整首歌曲的情感,也紧扣了主题,演唱时略带“哭腔”,烘托情感,速度减慢,力度也要减弱。后面的“噫”字由弱渐强,演唱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延长演唱时值,可以增加情感的宣泄,就宛如是演唱者的一声叹息,但前提是做到气息稳定,声音位置统一。“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演唱时要有流动感,咬字坚定而有力,表达自己别离时的无奈、伤感之情。“鸿雁来宾”速度放慢、力度渐弱,就好似看着自己的至交好友渐行渐远,也使整首歌曲的结束感更强。这一部分是作品的尾声,主要是以情感的变化为主,因此要把情绪的表现放到首位。
另外,我们从谱面可以看到该首歌曲一共出现了29处表情记号,强调了速度与力度,演唱者在熟悉歌曲情感基调、保证歌曲演唱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按照谱面的表情记号进行演唱,以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这就要求演唱者有较强的演唱技能与艺术感知能力。
结语
总之,这首古曲琴歌彰显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从诗词还是旋律都无懈可击,想要很好地表现出这首古曲的意蕴,就要求演唱者从诗词、情感、演唱方式上多加揣摩,本文从以上三点出发梳理了此首声乐作品的演唱方式,希望能给相关的演唱者启发与帮助,以此更好地发扬与继承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
[参 考 文 献]
[1] 管谨义.中国古代歌曲概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3] 张晓农.古代声乐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
[4] 郭蓉.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从历史中看琴歌艺术[J].中国音乐(季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