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3)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质量就是生命,特色就是优势。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应以加强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本文以高职院校《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市场为主导,在具体教学中,借鉴同类设计院校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专长制定不同的培养方向,以此对课程进行完善和改革。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实践
1. 引言
近几年来国内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室内装饰设计行业的快速膨胀,各类室内设计公司前景看好,市场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居住空间设计》这门课程。但是怎样把这个课程教好,让学生学好,却没有一个很好的供借鉴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研究。我院也在积极进行着这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努力提高我院该专业的办学质量以培养出更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学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率。同时,我们应该顺应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一种适合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居住空间设计的教学需求,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那么,怎样对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应当下市场需求呢?
2.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本专业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在整个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本课程是专业设计课的初始入门课, 是专业课的基础,它又为后续设计课程做了铺垫。另一方面,本课程占据整个室内设计专业体系的主导地位,其它课程的开设将以此为主体,为其服务。但目前,该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1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建成。
高等职业院校应更加注重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客观上要求“双师型”教师授课,教师既是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 ,又是讲师(教授级教师) ;既能讲授系统理论课也能实际动手教实践课,传授实际技能。目前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很少,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匮乏,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进修、培训提高的渠道不畅,缺少培训计划等。因此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师资队伍是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2.2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
《居住空间设计》是一门理实一体课程,通常在教学时, 教师通过口述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先讲授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原理方法、 设计流程, 以及风格定位、装饰材料特性等内容, 学生课上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番, 听了一遍。真正进入到设计层面时,前面所学理论知识基本忘记或不解其应用, 导致理论教学成效只流于表面;实践教学通常是在讲解完设计原理后, 布置一套虚拟设计任务, 要求学生在课下或课后完成,作为实践教学这一模块内容如果没有理论知识为其支撑,学生在做设计时就会很盲目,无从下手。室内设计原理的运用和实际工作项目关系密切, 而我们的常规教学模式, 是不能彻底地适应实际运用的需求,这就形成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离, 缺乏实战经验的情况。学生在完成居住空间设计项目时, 在设计过程中不知怎样联系所学知识, 更侧重于平面表现形式, 而忽视实际场景中的功能应用、具体的材料以及施工方式和各种空间尺寸数据等问题。这样的理论与实际脱离的教学模式,学生仅凭自我第一感受对待设计任务, 工作后, 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的磨合,才能了解设计细节的重要。
2.3电脑设计课程与《居住空间》课程的开设时机不为匹配。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本专业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前导课程中已开设《Auto CAD》课程,而《3D smax》与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都是在同一学期开设,但在本学期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要求学生用Auto CAD绘制平面、立面等方案图,因Auto CAD绘图软件是上学期所学,学校专业机房少,平时训练也较少所以导致学生使用CAD 绘图速度慢, 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3.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上应坚持与建设行业和建筑装饰企业深度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实践;选择建筑装饰施工典型项目,按照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过程对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不断深化“项目带动、综合训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应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仿真模拟”等教学方法。
3.1实际工程项目导入教学。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尝试了采用“项目教学”将实际工程项目导入教学当中,把技能关键点与岗位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和现场教学、互动教学的方式,实现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见图1)以项目导入,实施教学,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 增加师生交流, 时时掌握学生吸收知识的多少, 增加学生实践项目, 让学生明确设计流程,了解在实践工作中如何系统考虑问题, 提高设计工作能力, 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 转变到主动吸收经验,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同时也担任着一个企业的老总或是一个项目设计的总负责人的角色。开拓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实践知识、 项目管理能力等。而学生做项目设计人员, 通过构思、 设计、 绘制、 施工、 预算等等一系列实际项目流程, 了解室内设计的全过程, 让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 3.2课堂教学穿插多种教学方法。
(1)集中授课教学法:对于专业课程中一些基本技能在短期内可以积累和提高的内容,采取集中授课的教学方法集中培训,使学生的认识和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2)互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在课堂上进行双向交流,课下利用校内实训教学条件、网络手段实现交流和指导。课程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利用专业展室实行互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扩大了专业视野。
(4)项目情景教学法:将实际工程项目导入教学中,使学生参与整个工程过程,认识和提高对于方案的设计能力,认识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参观工程工地和优秀设计项目提高认知。
(5)行动导向教学:将实际工作任务导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创设一种仿真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行动中手、脑并用,做、学结合,身体力行获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我们尝试了上述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3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多元的技术手段。
(1)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教学。
教学场所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大型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上,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和幻灯展示教学内容,提供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热情的相关资料和讯息。例如在住宅室内设计实训中,利用电子课件及《北京民居》等视频资料结合设计项目实训课题进行讲授与演示,帮助学生建立住宅设计的概念及风格等内容的直观印象。
(2)网络平台交流教学。
通过教学网站提供的丰富资源,学生可以将课上的学习延伸到课余时间,与教师进行课题交流与指导,并且也可以通过交流网站、博客、QQ、电子邮件、MSN等网络通讯工具与专、兼职教师交流讨论学习中的问题。
(3)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实践教学。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要专业实践课程,表现为实践性强、针对性强、抽象性强等特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校内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建筑装饰设计构造实训室,建筑装饰材料陈列与检验室等,根据实训任务进行训练与交流,并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兼职教师结合实际设计工程项目进程进行指导。
(4)项目实训调研。
结合实训项目参观优秀案例进行参观调研使学生理解同类工程的平面功能组织、空间设计的手法、装饰材料的应用等来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4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应该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需要应建立室内设计工作室、建筑装饰材料展示与检验实训室、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作品展室等实训室;在实践教学中,校外实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一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接受实践锻炼的实训机会,同时对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 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产生了积极影响。
4. 结语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更适合岗位需求。但是现今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还是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这还需要教师和行业专家的不断探讨和深化。建立起一个更完善的课程教学模式,是现代高职室内设计教育发展的保障和需要。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3)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质量就是生命,特色就是优势。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应以加强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本文以高职院校《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市场为主导,在具体教学中,借鉴同类设计院校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专长制定不同的培养方向,以此对课程进行完善和改革。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实践
1. 引言
近几年来国内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室内装饰设计行业的快速膨胀,各类室内设计公司前景看好,市场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居住空间设计》这门课程。但是怎样把这个课程教好,让学生学好,却没有一个很好的供借鉴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研究。我院也在积极进行着这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努力提高我院该专业的办学质量以培养出更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学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率。同时,我们应该顺应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一种适合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居住空间设计的教学需求,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那么,怎样对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应当下市场需求呢?
2.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本专业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在整个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本课程是专业设计课的初始入门课, 是专业课的基础,它又为后续设计课程做了铺垫。另一方面,本课程占据整个室内设计专业体系的主导地位,其它课程的开设将以此为主体,为其服务。但目前,该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1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建成。
高等职业院校应更加注重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客观上要求“双师型”教师授课,教师既是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 ,又是讲师(教授级教师) ;既能讲授系统理论课也能实际动手教实践课,传授实际技能。目前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很少,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匮乏,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进修、培训提高的渠道不畅,缺少培训计划等。因此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师资队伍是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2.2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
《居住空间设计》是一门理实一体课程,通常在教学时, 教师通过口述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先讲授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原理方法、 设计流程, 以及风格定位、装饰材料特性等内容, 学生课上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番, 听了一遍。真正进入到设计层面时,前面所学理论知识基本忘记或不解其应用, 导致理论教学成效只流于表面;实践教学通常是在讲解完设计原理后, 布置一套虚拟设计任务, 要求学生在课下或课后完成,作为实践教学这一模块内容如果没有理论知识为其支撑,学生在做设计时就会很盲目,无从下手。室内设计原理的运用和实际工作项目关系密切, 而我们的常规教学模式, 是不能彻底地适应实际运用的需求,这就形成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离, 缺乏实战经验的情况。学生在完成居住空间设计项目时, 在设计过程中不知怎样联系所学知识, 更侧重于平面表现形式, 而忽视实际场景中的功能应用、具体的材料以及施工方式和各种空间尺寸数据等问题。这样的理论与实际脱离的教学模式,学生仅凭自我第一感受对待设计任务, 工作后, 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的磨合,才能了解设计细节的重要。
2.3电脑设计课程与《居住空间》课程的开设时机不为匹配。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本专业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前导课程中已开设《Auto CAD》课程,而《3D smax》与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都是在同一学期开设,但在本学期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要求学生用Auto CAD绘制平面、立面等方案图,因Auto CAD绘图软件是上学期所学,学校专业机房少,平时训练也较少所以导致学生使用CAD 绘图速度慢, 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3.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上应坚持与建设行业和建筑装饰企业深度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实践;选择建筑装饰施工典型项目,按照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过程对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不断深化“项目带动、综合训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应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仿真模拟”等教学方法。
3.1实际工程项目导入教学。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尝试了采用“项目教学”将实际工程项目导入教学当中,把技能关键点与岗位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和现场教学、互动教学的方式,实现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见图1)以项目导入,实施教学,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 增加师生交流, 时时掌握学生吸收知识的多少, 增加学生实践项目, 让学生明确设计流程,了解在实践工作中如何系统考虑问题, 提高设计工作能力, 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 转变到主动吸收经验,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同时也担任着一个企业的老总或是一个项目设计的总负责人的角色。开拓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实践知识、 项目管理能力等。而学生做项目设计人员, 通过构思、 设计、 绘制、 施工、 预算等等一系列实际项目流程, 了解室内设计的全过程, 让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 3.2课堂教学穿插多种教学方法。
(1)集中授课教学法:对于专业课程中一些基本技能在短期内可以积累和提高的内容,采取集中授课的教学方法集中培训,使学生的认识和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2)互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在课堂上进行双向交流,课下利用校内实训教学条件、网络手段实现交流和指导。课程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利用专业展室实行互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扩大了专业视野。
(4)项目情景教学法:将实际工程项目导入教学中,使学生参与整个工程过程,认识和提高对于方案的设计能力,认识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参观工程工地和优秀设计项目提高认知。
(5)行动导向教学:将实际工作任务导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创设一种仿真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行动中手、脑并用,做、学结合,身体力行获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我们尝试了上述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3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多元的技术手段。
(1)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教学。
教学场所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大型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上,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和幻灯展示教学内容,提供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热情的相关资料和讯息。例如在住宅室内设计实训中,利用电子课件及《北京民居》等视频资料结合设计项目实训课题进行讲授与演示,帮助学生建立住宅设计的概念及风格等内容的直观印象。
(2)网络平台交流教学。
通过教学网站提供的丰富资源,学生可以将课上的学习延伸到课余时间,与教师进行课题交流与指导,并且也可以通过交流网站、博客、QQ、电子邮件、MSN等网络通讯工具与专、兼职教师交流讨论学习中的问题。
(3)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实践教学。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要专业实践课程,表现为实践性强、针对性强、抽象性强等特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校内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建筑装饰设计构造实训室,建筑装饰材料陈列与检验室等,根据实训任务进行训练与交流,并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兼职教师结合实际设计工程项目进程进行指导。
(4)项目实训调研。
结合实训项目参观优秀案例进行参观调研使学生理解同类工程的平面功能组织、空间设计的手法、装饰材料的应用等来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4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应该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需要应建立室内设计工作室、建筑装饰材料展示与检验实训室、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作品展室等实训室;在实践教学中,校外实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一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接受实践锻炼的实训机会,同时对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 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产生了积极影响。
4. 结语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更适合岗位需求。但是现今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还是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这还需要教师和行业专家的不断探讨和深化。建立起一个更完善的课程教学模式,是现代高职室内设计教育发展的保障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