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连中山广场周围散落着样式各异的欧式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极具异域风情的建筑已经渐渐与现代化的大连融为一体。然而,这些各具功能的建筑背后,曾经隐藏着一家由日本明治天皇亲自批准成立、以中国地名命名的铁道公司的惊天罪恶。
如今,當我们翻开中国东北的地图,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东北三省近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主要的大中型城市竟然都集中分布在一条呈“T”字形的铁路线上。这条铁路的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支线则从哈尔滨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这条全长将近3000公里的铁路,就是俄国自1897年就开始修建的中东铁路。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朝惨败收场,爪牙初露的日本第一次尝到了对外侵略的甜头。贪婪的日本并不仅仅满足于手中的既得利益,而是死死盯住了中国东北这一整头牛。而沙皇俄国同样瞄准了中国东北这片既有地理优势,又极为肥沃的土地。
利用中日甲午战争的乱局,沙皇俄国趁机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其最终目的就是想全面控制中国东北地区,掠夺当地的资源。而日本对于辽东半岛的觊觎并没有因此而消减,这只饿狼时刻在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彻底击碎了沙皇俄国独霸中国东北的美梦。随着在中国东北大地上长达19个月绞肉机般的争夺,日俄两国最终决定以谈判的形式瓜分各自在中国东北的利益。
在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在这次谈判中,由于在之前的日俄战争中占了上风,日本迫使俄国割让了库页岛,同时还从俄国手里夺去了中国东北关东州的租借权、俄国中东铁路长春到旅顺间的铁道经营权以及附属权等权利。
这段长春到旅顺的铁路随后被日本更名为“南满铁路”,由此,日本取得了长约1100公里的南满铁路的实际控制权。除了拥有铁路之外,日本还霸占了铁路两侧16.7米至3000米不等的满铁附属地,附属地总面积达482.9平方公里。而这些附属地,由于拥有驻兵权,成了实际上的国中之国。
通过这场持续一个月的谈判,插手调停日俄两国战争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隐约意识到,野心膨胀的日本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听话和便于操纵。在写给参议员洛奇的私函中他这样评价日本:
日本是一支可怖的新生力量。它贪婪、小器而又好战。
此时,在巨大压力之下,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经营南满铁路的日本首相桂太郎甚至打算将这段铁路转让给美国。
谈判结果传回东京后,在军国主义浪潮的煽动下,不满谈判结果的东京市民集会在皇宫前的日比谷公园要求日本政府宣布废除条约,并且捣毁焚烧了公园附近的报社和内务大臣官邸。
就这样,日本政府怀着近乎赌博的心态,在整整筹划了一年之后,1906年6月7日,明治天皇发布敕令——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设立,简称“满铁”。
让人们无限唏嘘的是,就是这条几乎被日本政府放弃的铁道,在之后40年时间里,像一条毒蛇,紧紧缠绕在中国东北大地上,在贪婪地吸取大量中国富饶资源的同时,成为侵略者带给中国无尽杀戮与战乱的罪恶工具。
儿玉源太郎16岁便参加日本本土战争,一生的“军功”几乎都与日本的侵华行动紧密相连。儿玉源太郎直接参与甲午战争中日军的物资筹备和兵力部署,十年之后的日俄战争中他更作为日军总参谋长,指挥作战部队攻取旅顺。
早在日本内阁还在为如何经营南满铁路方针各执一词的时候,一直在辽东半岛作战、对于中国东北情况了如指掌的儿玉源太郎已经盯上了东北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和极其富庶的资源。
那么,如何通过南满铁路进一步扩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呢?在儿玉源太郎的授意下,一个考察团偷偷潜入了印度进行调查。
根据对东印度公司的考察结果,一个模仿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机关的念头,很快在儿玉源太郎的脑海中形成。作为满铁经营委员会委员长的儿玉源太郎决定向明治天皇提议:将满铁建立成一个以铁路公司的名义,实现日本对中国东北殖民统治的国家代行机关。
在《满铁会社设立命令书》中,我们看到了由儿玉源太郎主导的满铁设立委员全部80人成员名单。这80人几乎无一例外与日本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22人为政府高官,其他大部分是两院议员、大财阀以及拥有爵位的贵族。
日本政府作为躲在满铁背后的真正操纵者,从满铁创立之初就如影随形。
满铁总裁的工资标准——每年6000日元,这个数字比当时内阁中工资待遇最好的日本枢密院议长还要高,可见此时的日本政府对于满铁的重视和期待。此时,一部试图将中国东北彻底榨干的巨大机器已经全部组装完毕。
1907年3月5日,中国大连正式成为满铁业务活动的中心,而设立在日本东京的满铁大楼则成为东京支社。
由此开始,满铁首任总裁后藤新平带着在中国台湾殖民时期就形成的方法和手段,开始了在东北的全面经营。在上交给天皇的《满洲经营策略梗概》中,他明确定位了满铁的性质和作用:战后满洲经营的唯一要诀在于——表面上经营铁路,背地里百般设施。不久之后,后藤新平就将这种思想归纳为“文装武备”,满铁以非军事的方式进行殖民统治,为进一步的武装侵略行动作充足的准备。
而首先开始的就是同样在中国台湾使用过的深入东北各个层面的调查。
例如,满铁调查部对于中国东北铁路沿线树木资源的调查,其中包括树木的种类以及每一种树木的具体数量。透过这些极为精确的数字,我们似乎看到了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肥沃资源那种近乎病态的占有欲。
除了资源调查,满铁调查部还将触角深入中国东北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充足调查数据的支持,满铁得以更为迅速地以铁路公司的名义,实现全方面的对华侵略。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东北丰富的矿产能源。
抚顺煤矿作为满铁在东北经济掠夺的缩影,从1907年开始,被满铁控制的40年时间里,流失了2亿多吨优质煤炭,留下的却是36处中国劳工“万人坑”内的累累白骨。 在满铁的经营报告中,1907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抚顺煤矿历年的煤炭产量,从1907年的233千吨到1931年的7369千吨,整整增长了约31倍,在1929年产量甚至一度飙升到8519千吨。
由于产量如此巨大,抚顺煤炭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中国东北市场,将同一时期的中国自营煤矿排挤殆尽。
不仅如此,除了满足东北本地的正常运营生产外,满铁还将抚顺生产的煤炭大量运送回资源匮乏的日本国内,甚至远销海外从而换取高额的利润。到1931年,日本进口的原煤中抚顺煤炭所占的比例高达69%。
满铁在铁道附属地内不惜血本开办教育,并不是真心希望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而是以教育为手段培养造就“亲日派”和“永为日本之忠臣孝子”。对于极其重视东北殖民教育的后藤新平来说,东北附属地的老师必须由两种人担当:一种是没有到东北挣钱想法的日本人,另一种就是胸怀吞并东北野心的日本人。而对于到附属地学校上学的学生的首要要求便是:熟练掌握日语。
为了将中国东北进一步日本化,满铁的教育除了在课程上极其重视日语教育之外,在教授的内容上也是费尽心思。
《奉天中等学校临时教科用书目录暨删正表》是一本被辽宁档案馆列为“特藏”类的档案,这本档案中详细记载了满铁对中学教科书进行篡改的全部条目:其中伦理课程全部删去中国古文,各门课程中只要出现“我国”的字样,全部改成“中国”,连英语课程中“CHINA”的字样也要一并删去。
根据《朴次茅斯和約》规定,日本在中国东北南满铁路所属铁路沿线每公里就有部署15名士兵的权利。由此日军的一个师团和6个独立守备大队,总兵力共一万多人,陆续以各种名义进入中国的土地,这支部队蛮横地驻扎在满铁的铁道沿线、附属地以及租借地关东州内。他们就是后来发动“九·一八”事变实施侵华阴谋的急先锋——“日本关东军”的源头。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机关主要有四大机构:关东厅、满铁、关东军司令部以及日本领事馆。而单纯从业务上看,进行企业经营的满铁与进行军事侵略的关东军之间并无任何交集,然而事实上,两者从创立之初关系便密不可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军事行动必须依托有力的交通保障而进行,然而满铁对于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保证交通运输那么简单。满铁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东北纵横交错的侵略机构为关东军进一步进行武力侵略行动,做好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单单从情报搜集上,1930年至1931年满铁调查课处理的情报件数就翻了10倍之多;另外满铁还出钱资助游荡在东北地区的日本退役军人,这些数目庞大的退役军人成为一支随时可以被“唤醒”的关东军打手。
如果说,经济侵略和文化殖民,满铁还带着后藤新平所提出的“文装武备”中“文装”的面具,那么与关东军的合作则彻底暴露了满铁的“武备”阴谋,形成了“军铁如一”的侵略态势。伴随着满铁在中国东北逐步确立起政治、经济、军事指挥中枢,躲藏在满铁背后的日本眼见时机成熟,头脑愈加发胀,此时它已经失去了冷静审视自己的能力。而在这个张狂的身影背后,一群与满铁绑在同一架战车上、深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军人正在将日本国家毁灭的火种悄悄点燃。
(摘自四川文艺出版社《罪之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始末》 作者:魏纪奎 等)
如今,當我们翻开中国东北的地图,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东北三省近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主要的大中型城市竟然都集中分布在一条呈“T”字形的铁路线上。这条铁路的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支线则从哈尔滨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这条全长将近3000公里的铁路,就是俄国自1897年就开始修建的中东铁路。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朝惨败收场,爪牙初露的日本第一次尝到了对外侵略的甜头。贪婪的日本并不仅仅满足于手中的既得利益,而是死死盯住了中国东北这一整头牛。而沙皇俄国同样瞄准了中国东北这片既有地理优势,又极为肥沃的土地。
利用中日甲午战争的乱局,沙皇俄国趁机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其最终目的就是想全面控制中国东北地区,掠夺当地的资源。而日本对于辽东半岛的觊觎并没有因此而消减,这只饿狼时刻在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彻底击碎了沙皇俄国独霸中国东北的美梦。随着在中国东北大地上长达19个月绞肉机般的争夺,日俄两国最终决定以谈判的形式瓜分各自在中国东北的利益。
在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在这次谈判中,由于在之前的日俄战争中占了上风,日本迫使俄国割让了库页岛,同时还从俄国手里夺去了中国东北关东州的租借权、俄国中东铁路长春到旅顺间的铁道经营权以及附属权等权利。
这段长春到旅顺的铁路随后被日本更名为“南满铁路”,由此,日本取得了长约1100公里的南满铁路的实际控制权。除了拥有铁路之外,日本还霸占了铁路两侧16.7米至3000米不等的满铁附属地,附属地总面积达482.9平方公里。而这些附属地,由于拥有驻兵权,成了实际上的国中之国。
通过这场持续一个月的谈判,插手调停日俄两国战争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隐约意识到,野心膨胀的日本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听话和便于操纵。在写给参议员洛奇的私函中他这样评价日本:
日本是一支可怖的新生力量。它贪婪、小器而又好战。
此时,在巨大压力之下,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经营南满铁路的日本首相桂太郎甚至打算将这段铁路转让给美国。
谈判结果传回东京后,在军国主义浪潮的煽动下,不满谈判结果的东京市民集会在皇宫前的日比谷公园要求日本政府宣布废除条约,并且捣毁焚烧了公园附近的报社和内务大臣官邸。
就这样,日本政府怀着近乎赌博的心态,在整整筹划了一年之后,1906年6月7日,明治天皇发布敕令——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设立,简称“满铁”。
让人们无限唏嘘的是,就是这条几乎被日本政府放弃的铁道,在之后40年时间里,像一条毒蛇,紧紧缠绕在中国东北大地上,在贪婪地吸取大量中国富饶资源的同时,成为侵略者带给中国无尽杀戮与战乱的罪恶工具。
儿玉源太郎16岁便参加日本本土战争,一生的“军功”几乎都与日本的侵华行动紧密相连。儿玉源太郎直接参与甲午战争中日军的物资筹备和兵力部署,十年之后的日俄战争中他更作为日军总参谋长,指挥作战部队攻取旅顺。
早在日本内阁还在为如何经营南满铁路方针各执一词的时候,一直在辽东半岛作战、对于中国东北情况了如指掌的儿玉源太郎已经盯上了东北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和极其富庶的资源。
那么,如何通过南满铁路进一步扩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呢?在儿玉源太郎的授意下,一个考察团偷偷潜入了印度进行调查。
根据对东印度公司的考察结果,一个模仿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机关的念头,很快在儿玉源太郎的脑海中形成。作为满铁经营委员会委员长的儿玉源太郎决定向明治天皇提议:将满铁建立成一个以铁路公司的名义,实现日本对中国东北殖民统治的国家代行机关。
在《满铁会社设立命令书》中,我们看到了由儿玉源太郎主导的满铁设立委员全部80人成员名单。这80人几乎无一例外与日本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22人为政府高官,其他大部分是两院议员、大财阀以及拥有爵位的贵族。
日本政府作为躲在满铁背后的真正操纵者,从满铁创立之初就如影随形。
满铁总裁的工资标准——每年6000日元,这个数字比当时内阁中工资待遇最好的日本枢密院议长还要高,可见此时的日本政府对于满铁的重视和期待。此时,一部试图将中国东北彻底榨干的巨大机器已经全部组装完毕。
1907年3月5日,中国大连正式成为满铁业务活动的中心,而设立在日本东京的满铁大楼则成为东京支社。
由此开始,满铁首任总裁后藤新平带着在中国台湾殖民时期就形成的方法和手段,开始了在东北的全面经营。在上交给天皇的《满洲经营策略梗概》中,他明确定位了满铁的性质和作用:战后满洲经营的唯一要诀在于——表面上经营铁路,背地里百般设施。不久之后,后藤新平就将这种思想归纳为“文装武备”,满铁以非军事的方式进行殖民统治,为进一步的武装侵略行动作充足的准备。
而首先开始的就是同样在中国台湾使用过的深入东北各个层面的调查。
例如,满铁调查部对于中国东北铁路沿线树木资源的调查,其中包括树木的种类以及每一种树木的具体数量。透过这些极为精确的数字,我们似乎看到了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肥沃资源那种近乎病态的占有欲。
除了资源调查,满铁调查部还将触角深入中国东北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充足调查数据的支持,满铁得以更为迅速地以铁路公司的名义,实现全方面的对华侵略。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东北丰富的矿产能源。
抚顺煤矿作为满铁在东北经济掠夺的缩影,从1907年开始,被满铁控制的40年时间里,流失了2亿多吨优质煤炭,留下的却是36处中国劳工“万人坑”内的累累白骨。 在满铁的经营报告中,1907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抚顺煤矿历年的煤炭产量,从1907年的233千吨到1931年的7369千吨,整整增长了约31倍,在1929年产量甚至一度飙升到8519千吨。
由于产量如此巨大,抚顺煤炭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中国东北市场,将同一时期的中国自营煤矿排挤殆尽。
不仅如此,除了满足东北本地的正常运营生产外,满铁还将抚顺生产的煤炭大量运送回资源匮乏的日本国内,甚至远销海外从而换取高额的利润。到1931年,日本进口的原煤中抚顺煤炭所占的比例高达69%。
满铁在铁道附属地内不惜血本开办教育,并不是真心希望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而是以教育为手段培养造就“亲日派”和“永为日本之忠臣孝子”。对于极其重视东北殖民教育的后藤新平来说,东北附属地的老师必须由两种人担当:一种是没有到东北挣钱想法的日本人,另一种就是胸怀吞并东北野心的日本人。而对于到附属地学校上学的学生的首要要求便是:熟练掌握日语。
为了将中国东北进一步日本化,满铁的教育除了在课程上极其重视日语教育之外,在教授的内容上也是费尽心思。
《奉天中等学校临时教科用书目录暨删正表》是一本被辽宁档案馆列为“特藏”类的档案,这本档案中详细记载了满铁对中学教科书进行篡改的全部条目:其中伦理课程全部删去中国古文,各门课程中只要出现“我国”的字样,全部改成“中国”,连英语课程中“CHINA”的字样也要一并删去。
根据《朴次茅斯和約》规定,日本在中国东北南满铁路所属铁路沿线每公里就有部署15名士兵的权利。由此日军的一个师团和6个独立守备大队,总兵力共一万多人,陆续以各种名义进入中国的土地,这支部队蛮横地驻扎在满铁的铁道沿线、附属地以及租借地关东州内。他们就是后来发动“九·一八”事变实施侵华阴谋的急先锋——“日本关东军”的源头。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机关主要有四大机构:关东厅、满铁、关东军司令部以及日本领事馆。而单纯从业务上看,进行企业经营的满铁与进行军事侵略的关东军之间并无任何交集,然而事实上,两者从创立之初关系便密不可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军事行动必须依托有力的交通保障而进行,然而满铁对于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保证交通运输那么简单。满铁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东北纵横交错的侵略机构为关东军进一步进行武力侵略行动,做好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单单从情报搜集上,1930年至1931年满铁调查课处理的情报件数就翻了10倍之多;另外满铁还出钱资助游荡在东北地区的日本退役军人,这些数目庞大的退役军人成为一支随时可以被“唤醒”的关东军打手。
如果说,经济侵略和文化殖民,满铁还带着后藤新平所提出的“文装武备”中“文装”的面具,那么与关东军的合作则彻底暴露了满铁的“武备”阴谋,形成了“军铁如一”的侵略态势。伴随着满铁在中国东北逐步确立起政治、经济、军事指挥中枢,躲藏在满铁背后的日本眼见时机成熟,头脑愈加发胀,此时它已经失去了冷静审视自己的能力。而在这个张狂的身影背后,一群与满铁绑在同一架战车上、深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军人正在将日本国家毁灭的火种悄悄点燃。
(摘自四川文艺出版社《罪之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始末》 作者:魏纪奎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