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来源 :旅游世界·文旅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z52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建设相结合,从而推动黎平县经济的发展,实现黎平县跨越式发展,这是黎平县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 红色旅游;黎平经济发展;思考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的纪念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当前随着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兴起,它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政治教育模式向市场经营模式转化,并逐渐成为兼具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功能为特殊载体。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民的重大举措。
  1   如何认识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对于红色旅游的政治意义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各地都有充分的认识。但还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值得关注:一是发掘红色旅游的文化意义,红色精神是一种共同的人类文化遗产,是塑造国际形象的新窗口;二是红色旅游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也是转变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第三,发展红色旅游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样板,是我国进入综合转型期的一个典型示范工程。简单地说,红色旅游就是红色+旅游。对于这一概念,对其政治性都有较高的认识,但其人文性、综合性、国际性、时代性的认识却还明显不足,有待提高。
  我们知道,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并且在以后能够战胜张国涛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作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重要准备,而过去未被人们充分注意的“三大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一笔。黎平会议的历史意义决定了它在黔东南特别是黎平县的重大影响和地位。回顾中国共产党的80 多年历程,可以说,它是黎平县50万苗侗同胞最值得骄傲、最值得书写的一笔。从现实意义来看,它对黎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黎平会议的召开和红军的经过为黔东南撒下了革命火种。红军一路上宣传革命思想、打富济贫的革命行动,尊重少数民族的模范行为,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教育了黎平县各族人民。红一方面军在黔东南期间,从中央领导到红军战士尊重少数民族,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疾苦,和各族人民建立了鱼水关系。这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制定的重要民族政策。深受教育的一些黎平县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纷纷组织各种革命活动,为后来黎平县的解放作了重要贡献。黎平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确立了新的战略方针,红军在县境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县城为红军长征入黔第一城,黎平各族人民积极支援红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依托红军长征“黎平会议会址”这一全国性的“红色旅游”品牌,整合黎平县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响应省、州提出的以红(红色旅游)带绿(自然风光旅游)、以红(红色旅游)带彩(民族文化旅游)的旅游发展思路,探索发展“红色旅游”的黎平模式。
  2   如何搞好红色旅游项目建设
  建设红色旅游项目,要确保红色的本质与方向,但一定要按照旅游的规律,精心策划和设计。在加大对红色旅游投资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几个倾向。
  一是项目贪大求洋倾向。有的红色旅游地将红色项目搞成形象工程,盲目追求规模大、档次高,甚至进行大规模的搬迁,这本身违背了在人民群众中间、艰苦朴素等红色旅游精神实质。应按照以人为本、勤俭节约的精神,把握好规模和标准,做到朴素实用,切忌奢华浪费,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
  二是项目简单化,开发中重硬轻软,文化挖掘和资源整合不够。革命历史文化挖掘不够,表现方法比较陈旧,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对相关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够,未能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比较单薄,吸引力不足。
  三是对市场可以进入和开发的红色旅游项目,研究和策划不足。在确保用好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如何带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需要加以认真研究。
  黎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以鼓楼、花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原汁原味的侗族文化;二是以县城明清古建筑群翘街、红军长征时召开的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三是以八舟河太平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山水田园景观。全县极具开发价值的景点有73个,其中,国家特级景点2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三级景点9个,有4个世界基尼斯记录、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黎平县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3个优先重点发展旅游区之一。2004年3月,黎平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线),黎平会议会址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形成了“中国侗族文化中心”。我们应紧紧围绕“中国侗族文化中心”这个主题,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侗族文化之都”旅游知名品牌。可将其归纳为“四三二一”,即四个目标:把黎平县打造成為黔东南州的精品旅游区,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黄金线,国内特别是大西南三省区旅游热点,世界侗族风情旅游中心;三个转变:从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转变,从旅游点向旅游群体转变,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探险、会议、娱乐、运动旅游等综合发展方向转变;二高:高起点,高品位的旅游精品区;一条路线:全社会办旅游的路子。
  3   如何有效保护红色旅游遗存
  与一般历史文物相比,红色旅游遗存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性,红色旅游资源大量遗存在民间,许多会址和重大事件发生地是民房;二是非物质遗产特征明显,如标语、故事等;三是流动性强,不固定。   基于这些特点,红色旅游遗产保护要有新的遗产保护理念,要探索和创新多种形式。除建立陈列馆等方面,需要研究特殊的保护标准,研究多种形式的保护方式。可以考虑采取影视、歌曲等形式,与发展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此外,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建议对遗产进行分级和分类,要分层进行管理。
  此外,不能简单地把红色旅游规划等同一般的旅游规划,需要认真挖掘红色精神本质,挖掘红色旅游独特内涵与规律。要通过规划,认真提炼主题和设计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了做好有效的保护,笔者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实现“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制定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使规划与国家有关发展规划相衔接,与黔东南州“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做好“红色旅游”与区域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按照《纲要》要求,结合本地红色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特色,确定具体主题,组织开发区域“红色旅游”产品。避免无序开发、盲目建设,造成资源破坏和资金浪费。
  (2)“软硬”兼顾,加大“红色旅游”软硬件开发力度。黎平会议会址等遗址遗迹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党和红军在黔东南较早形成或实践的军事理论、民族政策,是研究中国革命军事理论、民族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红色题材的史料、文艺作品,黎平会议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不可缺少的红色文化软件,应投入经费、组织力量,开展研究、编创和深化发掘工作,加大开发力度。
  (3)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建立全县协调领导机构。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功能独特、系统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纲要》要求,应建立由发改委、宣传部、旅游局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州协调领导机构,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强统筹保障。促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从全国大局、从“经济工程、文化工程、政治工程”高度出发,提高对“红色旅游”促进全州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关心开发工作。
  (4)建立和完善“红色旅游”项目的投入和引导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要把“红色旅游”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排好必要的资金。国家支持资金,分渠道由发改委、交通、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安排申报、组织协调。
  (5)搞好宣傳推介、编创、调查研究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文化、党史、社科、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结合重大纪念活动、重要节假日,组织好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适时推出一批反映这些主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红色旅游产品。精心组织编排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红色旅游线路,策划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营造健康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开展专题调研,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开发要注意搞好“三个结合”,即搞好“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本州旅游整体优势。以红色旅游吸引人,以生态、风情旅游留住人,形成“三色”(红色—革命遗址,绿色—生态环境,蓝色—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优势,打创旅游大州新品牌;搞好“红色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与成熟旅游景区、项目、线路的结合;注意将“红色旅游”与全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地区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结语
  红色旅游是一种新的经济性旅游产业活动,红色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这是经济发展与资源整合的相互促进。在具有一定经济的支持下。拥有红色资源的革命老区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当地生态建设和环境的共同发展,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完善交通建设,带动当地及周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完善红色旅游经济体系,实现1+1>2的效果。革命老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最终形成天然生态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刘春莲.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视角分析[J]内蒙古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龙芬芳.试析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J]知识经济2010(19).
  [3]王晖.红色旅游特色商品开发的原则与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2).
  [4]宋雪莲.红色旅游:距离高场化还有多远?[J]中国经济周刊,20.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研学旅行逐渐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中流砥柱。本文以武汉市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研学课程开发实践为例,依托武汉市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条件,以武汉市著名的红色革命博物馆与纪念馆所具有教育性、文化性、探究性为基础,分析武汉市研学旅行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将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以物为本的常规模式转型为以人为本新型模式的措施。本文通过整合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所拥
期刊
【内容摘要】 广东高州市根子镇素有“大唐荔枝乡”之美誉,具有发展旅游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对根子镇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根子镇应以农产品旅游为主要抓手、强化营销以擦亮“荔枝第一镇”的金字招牌、注意旅游安全及搞好景区建设、加大投入以更新域内交通网、提供优质接待服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唐荔乡”;根子镇;乡村旅游  1 引言  根子镇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东南部,距高州市区33公里
期刊
【内容摘要】 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使得很多农村基建设施、农产品贸易活动以及人才引进规划等生态旅游多元化主体得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脱贫效应。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发挥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结合国家政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良好机遇,开展多部门协调合作,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扶贫效率。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农村; 脱贫致富  1 引言  国际上知名的旅
期刊
【内容摘要】 结合当前的体验经济视角特征及发展,本文将从新媒体融合、品牌宣传,以及文旅融合等方面,对扬州运河段的旅游产品开发途径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以此提升扬州运河段的旅游产品品牌影响力与传播效益,并促进更多运河文化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及品牌营销途径。  【关键词】体验经济;扬州;文化品牌;旅游产品;  1 引言  京杭大运河起修于隋朝时期,是我国古代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其建成的意义不仅反映出了
期刊
【内容摘要】 本文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个案,展开对传统节日及相关的文化旅游实践研究。行政部门、民间团体与个人全面参与了炮龙节的节日实践。传统的节日民俗仪式、官方与民间互动、文化传播与文化旅游等内容需要结合起来看待。在新的文化表征过程中,宾阳炮龙节与民俗文化将得到新的含义。  【关键词】 炮龙节; 实践; 文化旅游; 文化形象  1 引言  本文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个案,力求以小见大,展开对传统节日及相
期刊
防控疫情已进入关键时刻,高度依赖人口流动的旅游业仍在“蛰伏”。所幸,凭借互联网,旅游从业者们开展了各式“云自救”,并坚信旅游市场终究会有“回暖”的一天。如何更好地迎接“明天”,旅游业界正通过各种途径狠练内功。  1 被延后的旅游需求  受疫情影响,景区景点关闭、旅游团暂停、大量订单退订。携程公布的“春运退订大数据”显示,在旅游度假方面退改的春节订单达百万个。  对此,携程集团CEO孙洁保持乐观态度
期刊
中华民族艺术,是指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包括过去存在民族与目前未定民族人群)共同创造的多元而又相互关联的艺术形式及其传承态势。  艺术,就是有意味的表现形式。精神探求,情感投入,审美特性,是艺术三要素。至于艺术分类,迄今还没有公认标准。各美学派别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在时间轴上越靠近现代的艺术分类,就越显繁复越具争议。这也正说明现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借助科技与人工智能等诸多便利条件,越来越趋于叠合或交融态势
期刊
【内容摘要】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关注点。在中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已成为其重要的推动力。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田园生活般的惬意,所以乡村旅游在城镇化的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在生存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对策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充分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通过对内
期刊
【内容摘要】 全域旅游概念以及理念具备突出的创新性,使得旅游全行业以及社会的相关方面对中国旅游有新的认识,也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能够看出,此理念的推出具有时代意义。但是不能忽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促进作用,其是站在旅游产业宏观发展的角度上进行的产业发展规划,而全域旅游规划则是为提高区域旅游资源效率而制定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二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期刊
当下,旅游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产品供给由稀缺转为过剩,资源为王让位于产品能力为王,游客需求从单一化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和细分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为了满足旅游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投入更多精力,对旅游产业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  1 特色小镇发展政策及主导思想  从时间轴上来说,特色小镇起源于2015年,浙江省率先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以后,得到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