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四川省通江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在贫苦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扶贫开发的新指示和新思路,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通江县副县长郭红梅。
《中国扶贫》:您作为基层的副县长,又是来自贫困地区的代表,今年提了哪些建议?
郭红梅:我今年提了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的建议,围绕原川陕苏区振兴发展希望国家出台一个意见或规划,因为其它的一些革命老区,像是陕甘宁、延安、井冈山,都有自己的规划,而规划的制定让这些地方发展得很快。
我们川陕苏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薄弱,本来就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贫困面也大,贫困程度也深,发展一直很滞后。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出台一些特殊的政策来扶持,要不然的话,每一年就那么几千万元的扶贫资金是扶不起来的。
规划里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江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通高速,更没有铁路、水运、航空,老百姓经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路还没有修好,这个大问题都还没解决,再好的资源也不能变成资本。
还有产业扶贫。要想老百姓口袋鼓就要兴产业,希望国家在产业培育、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
另外,扶贫开发可以和资源开发相结合。我们那里有天然气资源,也有一种说法是“解放前我们是输血,解放后我们是输气”。西部这些革命老区,这些有资源的地方,一直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希望国家给予我们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说,能不能东智西引,就是东边的智慧,引进到西边;东资西进,就是东边的好经验、好人才、资金能够到西边来。希望以这些特殊的政策来帮扶贫困的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
《中国扶贫》:在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方面,通江有哪些新举措?
郭红梅:我们的创新方式很多,包括教育、金融等很多方面。比如整合扶贫资金,国家每年给我们的扶贫专项资金是3000万元,我们整合资金能达到2个亿,以此来整合项目扶持农村。还有我们的一事一议制度,奖励补助的政策,比如老百姓自己修路,只要你筹10万块钱,我们财政这一块就有政策给你补助10万块,你就有20万元去修这个路。
《中国扶贫》:通江的发展目前面临哪些困难?
郭红梅:首先是老百姓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包括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山区交通意外比较多,这些都是造成返贫的因素。
还有一个就是20多万人出去打工,在外面创造了财富,有可能受伤了只得到很少的赔偿,回到地方之后,后续养老等各种保障就要我们地方来做。外出打工的农民,老了才回乡,所以留守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出去的都是青壮劳力。另外,人才进不来,我们的大学生到外面读书,出去了之后就很少回来了。
生态方面,我们属于长江上游的屏障,是限制开发区,工业发展上受到一些限制,而且生态补偿一年的钱也很少,只有2000至3000万元左右。去年全国人大调研了生态补偿机制,今年也说在探索跨区域的补偿,但是一直没有出台意见,也没有提出生态补偿的标准,虽然补偿金每一年都在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比较小。
《中国扶贫》:今年通江扶贫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郭红梅:减少贫困任重道远。通江有4000多平方公里,80多万人,16万贫困人口,今年硬性的目标是至少减贫1万人。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目前已经到了攻坚期,压力很大。
总理报告中说向贫困宣战,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一口号的的确确鼓舞了我们这些贫困的地方,给我们打了底气,也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巴中地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一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加实干,革命传统没有丢。国家领导人说要打扶贫攻坚战,作为革命老区干部群众,我们绝对有信心和决心,和国家一起把这场攻坚战打好。
《中国扶贫》:您作为基层的副县长,又是来自贫困地区的代表,今年提了哪些建议?
郭红梅:我今年提了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的建议,围绕原川陕苏区振兴发展希望国家出台一个意见或规划,因为其它的一些革命老区,像是陕甘宁、延安、井冈山,都有自己的规划,而规划的制定让这些地方发展得很快。
我们川陕苏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薄弱,本来就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贫困面也大,贫困程度也深,发展一直很滞后。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出台一些特殊的政策来扶持,要不然的话,每一年就那么几千万元的扶贫资金是扶不起来的。
规划里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江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通高速,更没有铁路、水运、航空,老百姓经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路还没有修好,这个大问题都还没解决,再好的资源也不能变成资本。
还有产业扶贫。要想老百姓口袋鼓就要兴产业,希望国家在产业培育、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
另外,扶贫开发可以和资源开发相结合。我们那里有天然气资源,也有一种说法是“解放前我们是输血,解放后我们是输气”。西部这些革命老区,这些有资源的地方,一直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希望国家给予我们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说,能不能东智西引,就是东边的智慧,引进到西边;东资西进,就是东边的好经验、好人才、资金能够到西边来。希望以这些特殊的政策来帮扶贫困的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
《中国扶贫》:在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方面,通江有哪些新举措?
郭红梅:我们的创新方式很多,包括教育、金融等很多方面。比如整合扶贫资金,国家每年给我们的扶贫专项资金是3000万元,我们整合资金能达到2个亿,以此来整合项目扶持农村。还有我们的一事一议制度,奖励补助的政策,比如老百姓自己修路,只要你筹10万块钱,我们财政这一块就有政策给你补助10万块,你就有20万元去修这个路。
《中国扶贫》:通江的发展目前面临哪些困难?
郭红梅:首先是老百姓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包括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山区交通意外比较多,这些都是造成返贫的因素。
还有一个就是20多万人出去打工,在外面创造了财富,有可能受伤了只得到很少的赔偿,回到地方之后,后续养老等各种保障就要我们地方来做。外出打工的农民,老了才回乡,所以留守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出去的都是青壮劳力。另外,人才进不来,我们的大学生到外面读书,出去了之后就很少回来了。
生态方面,我们属于长江上游的屏障,是限制开发区,工业发展上受到一些限制,而且生态补偿一年的钱也很少,只有2000至3000万元左右。去年全国人大调研了生态补偿机制,今年也说在探索跨区域的补偿,但是一直没有出台意见,也没有提出生态补偿的标准,虽然补偿金每一年都在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比较小。
《中国扶贫》:今年通江扶贫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郭红梅:减少贫困任重道远。通江有4000多平方公里,80多万人,16万贫困人口,今年硬性的目标是至少减贫1万人。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目前已经到了攻坚期,压力很大。
总理报告中说向贫困宣战,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一口号的的确确鼓舞了我们这些贫困的地方,给我们打了底气,也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巴中地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一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加实干,革命传统没有丢。国家领导人说要打扶贫攻坚战,作为革命老区干部群众,我们绝对有信心和决心,和国家一起把这场攻坚战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