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47-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慢慢的对美术课厌倦。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时学习的课程多了,加上美术不是主考的内容。美术就成了业余课程,平时的美术课就成了聊天、放松、成了课外课,很多学生对美术课反而没有了兴趣。又有多少同学愿意认真听课呢,带学具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怎样改变这种消极课堂情况呢?成功的教育就要从教育者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针对这些问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因人而异 根据学生的心理教学
根据不同年龄段及学生的性格进行一对一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学生想画的时候就多画一会,厌烦的时候让他们干点别的,比如;带领学生做做小游戏,由绘画课转变成手工。多点关心少些指责,要学会接纳孩子的过错,允许孩子在波动中前进。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因此,我在教学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人意见和看法,让学生慢慢树立“我能行、我能做好”的信心,从而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多了解学生,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解决。有时老师的每一个眼神和赞许都会无形中给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和进步。也给以学生成绩的肯定与人口。
无论学生的画画的如何,得到夸奖的学生画的好的进一步得以提高,画的差的一定会努力的。在教学的时候不管任何学生,哪怕他是被认为最顽劣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是没有发现罢了。因材施教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及时纠正他们错误,得以改正。从而让每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成长。
总之,利用赏识教育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赞赏这把“金钥匙”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二、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决心
在教学方面我们教给学生的不简简单单是绘画,更重要的还有做人。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修养提高了,那么我们的课堂纪律就好管的多了,因此学习成绩提高也会很快。而“学习困难学生”由于长期失败,自我贬低的倾向更为严重。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使他们不能体验成功快乐,把获得的成功的原因归于偶然的外部的因素,否认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对于这种情况我就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讲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暗示语言,例如:“你的作品太有创意了,你真棒!”“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的创意”“你们的想法太好了,比老师想的还要完美”等等。适当的赞许和暗示带给学生自信,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磁场,从而成了学生学习的推动器。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在作业评讲时,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我都注意多讲学生们的优点,特别是那些经常不太爱做美术作业的同学。我常常会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无意之中经过他们身边时摸摸他们的头或者拍拍他们肩膀。对他们正在画的设计图伸出大拇指,同时说几句赞赏的话。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学生们自然会变得更有信心,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利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比如:我们这一节上的是手工课,在我们开课之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看看学生的材料准备的怎么样了,所准备的材料是不是够新颖和实用。上课前我要给学生讲解手工的基本知识和做法,怎样去创意作品。无论任何学生都可以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活跃起来了,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发言,大胆地发表自己对手工的认识和看法。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不一样,有的认为手工重要的是使用的材料,有的说应该是整体的结构与搭配,有的考虑到怎样用更美的颜色去修饰和装扮……根据对学生们的细微观察、深刻的体会都适时的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我也讲解了做手工意义,为什么要开手工课呢?并给同学们提出自己想法和看法。学生们在学完这一课后,都对自己的作品比较满意,俨然一副“艺术家”的样子。
三、 趣味教学全部靠夸奖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趣味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多点赞许比批评更有动力,不过也要避开极端思想。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总结经验,有些学生经常在家里受到家人的追捧。在学校稍微受到点批评接受不了,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赏识教育给“宠”的!赏识要把握一个度,赏识不是盲目的肯定和表扬,其目的是增强孩子的自信,而不是自负。
四、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一个巧妙的导入,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期待感,不仅增加课间的轻松氛围,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五、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拓展趣味性内容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美术教材较之别的学科教材来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和趣味性,但是教师若不能很好把握教材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如七年级美术《校园伙伴》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人物速写就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对象的形体比例动态,要求绘画者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若单纯的介绍速写的基本画法,会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挖掘,拓展出一些新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口味。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漫画式人物的内容,从我们身边的伙伴入手,抓住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有意识的夸张放大,这样画出来的人物就会非常有意思,趣味性很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必然会提高。
以上,是我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一点体会,教学的方法有时在教学时很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观点做好美术教育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慢慢的对美术课厌倦。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时学习的课程多了,加上美术不是主考的内容。美术就成了业余课程,平时的美术课就成了聊天、放松、成了课外课,很多学生对美术课反而没有了兴趣。又有多少同学愿意认真听课呢,带学具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怎样改变这种消极课堂情况呢?成功的教育就要从教育者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针对这些问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因人而异 根据学生的心理教学
根据不同年龄段及学生的性格进行一对一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学生想画的时候就多画一会,厌烦的时候让他们干点别的,比如;带领学生做做小游戏,由绘画课转变成手工。多点关心少些指责,要学会接纳孩子的过错,允许孩子在波动中前进。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因此,我在教学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人意见和看法,让学生慢慢树立“我能行、我能做好”的信心,从而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多了解学生,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解决。有时老师的每一个眼神和赞许都会无形中给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和进步。也给以学生成绩的肯定与人口。
无论学生的画画的如何,得到夸奖的学生画的好的进一步得以提高,画的差的一定会努力的。在教学的时候不管任何学生,哪怕他是被认为最顽劣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是没有发现罢了。因材施教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及时纠正他们错误,得以改正。从而让每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成长。
总之,利用赏识教育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赞赏这把“金钥匙”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二、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决心
在教学方面我们教给学生的不简简单单是绘画,更重要的还有做人。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修养提高了,那么我们的课堂纪律就好管的多了,因此学习成绩提高也会很快。而“学习困难学生”由于长期失败,自我贬低的倾向更为严重。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使他们不能体验成功快乐,把获得的成功的原因归于偶然的外部的因素,否认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对于这种情况我就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讲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暗示语言,例如:“你的作品太有创意了,你真棒!”“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的创意”“你们的想法太好了,比老师想的还要完美”等等。适当的赞许和暗示带给学生自信,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磁场,从而成了学生学习的推动器。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在作业评讲时,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我都注意多讲学生们的优点,特别是那些经常不太爱做美术作业的同学。我常常会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无意之中经过他们身边时摸摸他们的头或者拍拍他们肩膀。对他们正在画的设计图伸出大拇指,同时说几句赞赏的话。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学生们自然会变得更有信心,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利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比如:我们这一节上的是手工课,在我们开课之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看看学生的材料准备的怎么样了,所准备的材料是不是够新颖和实用。上课前我要给学生讲解手工的基本知识和做法,怎样去创意作品。无论任何学生都可以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活跃起来了,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发言,大胆地发表自己对手工的认识和看法。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不一样,有的认为手工重要的是使用的材料,有的说应该是整体的结构与搭配,有的考虑到怎样用更美的颜色去修饰和装扮……根据对学生们的细微观察、深刻的体会都适时的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我也讲解了做手工意义,为什么要开手工课呢?并给同学们提出自己想法和看法。学生们在学完这一课后,都对自己的作品比较满意,俨然一副“艺术家”的样子。
三、 趣味教学全部靠夸奖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趣味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多点赞许比批评更有动力,不过也要避开极端思想。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总结经验,有些学生经常在家里受到家人的追捧。在学校稍微受到点批评接受不了,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赏识教育给“宠”的!赏识要把握一个度,赏识不是盲目的肯定和表扬,其目的是增强孩子的自信,而不是自负。
四、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一个巧妙的导入,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期待感,不仅增加课间的轻松氛围,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五、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拓展趣味性内容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美术教材较之别的学科教材来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和趣味性,但是教师若不能很好把握教材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如七年级美术《校园伙伴》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人物速写就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对象的形体比例动态,要求绘画者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若单纯的介绍速写的基本画法,会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挖掘,拓展出一些新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口味。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漫画式人物的内容,从我们身边的伙伴入手,抓住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有意识的夸张放大,这样画出来的人物就会非常有意思,趣味性很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必然会提高。
以上,是我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一点体会,教学的方法有时在教学时很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观点做好美术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