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福建沙县小吃在全国街头巷尾遍地开花,“沙县”之名也尽人皆知。但其实沙县不只有特色小吃,还有一个被誉为“八闽独秀、华夏一绝”的沙县民间文化品牌——肩膀戏。沙县肩膀戏,又称肩头棚、肩头坪,意思就是用肩膀搭建一座舞台。肩膀戏是我国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艺术,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
据老艺人说,肩膀戏源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时的一种造型艺术:妆台阁。所谓“台阁”,就是一张木制的台面,如同方桌大小,上面站着若干装扮成历史人物的孩童,由大人抬着上街表演。
据史料记载,清朝末年,沙县商贾云集,逢年过节时,民间戏班子十分活跃,仅沙县城区就有5个戏班子,竞争十分激烈。其时,“玉枕轩”的领班,一位来自闽南、名叫连细狗的木偶戏师傅,深感台阁面积太小,使孩童的表演很受限制,灵机一动,索性放弃台阁,抱起小戏童,让他们直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这样一来,表演的空间大大拓展了,表演的形式也更加灵活了,于是,一个全新的剧种就此诞生。《沙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首演肩膀戏《花子过关》。如此说来,肩膀戏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其实,肩膀戏属于宋代就有的活木偶戏。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载:“肉傀儡,以小儿后生辈为之。”意即幼童在大人托举下表演各种技艺或戏剧。
肩膀戏的主要活动方式有两种:
一是庙会演出。沙县存在多种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和多神崇拜,沙县人民在神、佛生日之时,就会举办规模较大的迎神赛会,例如迎三圣庙、迎城隍庙、迎北山赵师爷、迎西山观音等。庙会演戏是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民俗,肩膀戏便随着庙会走街串巷,在行进中边走边演。如有商家或普通人家放鞭炮迎接,戏班就要停下来演出。演出时间长短比较灵活,演出活动一般从白天开始,演至凌晨两三点还余兴未尽,舍不得散场。
二是节日演出。沙县人民一年四季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期间都会举行民间或官方的演出,这是维系社会公共关系、联络亲友感情的一种社交手段。这些节日活动便为肩膀戏提供了一个平台。例如,端午节在举行龙舟比赛之外,還有肩膀戏演出。戏班扎彩排游沙溪,彩排的规模宏大,排的横向由十多个竹筏并联,竖向两个长竹筏相接,整个排约有180多平米,竹筏上再铺上戏台板,彩排从上游顺流而下,艺人在此流动舞台上演出到下游,再沿溪划到上游,周而复始。
可见沙县各种民俗活动是肩膀戏赖以生存的文化载体,没有它们也就没有肩膀戏存在的平台与文化背景。
肩膀戏演出时,由8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面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小孩原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又训练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起来招式有致、惟妙惟肖。充当底座演员的大人更不含糊,必须根据肩上人的不同角色,在剧情的变化中走出不同的台步,与小演员上下配合,或跑,或跳,或立,或蹲;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或马步;或前踢步,或后踢步,或就地来个大劈叉,真是上下默契,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肩膀戏最初采用当地民间小调“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剧目;继而引进较为优雅动听的南词小调演出《赶船》等戏;再后来,则借鉴或移植京剧折子戏的曲牌音乐演出《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京剧折子戏,使之渐渐发展成为唱腔动听、戏路广阔、演技奇特、场地不拘的民间传统艺术。
肩膀戏伴奏乐器门类齐全,有京胡、唢呐、二胡、月琴、三弦、锣、鼓、大小钹、小锣、鼓板、云板等。
在不同的演出方式中,肩膀戏形成了两种戏曲演出队伍。一种是江湖班,从明清时代的江湖班到现代的戏曲团体;另一种是业余班,它是群众性的业余戏曲演唱班社组成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沙县肩膀戏再度焕发青春,东门、西门、南门,肩膀戏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沙县肩膀戏剧团正式成立了。
在老戏的基础上,该剧团又排了《三打白骨精》《济公扮新娘》《张飞审瓜》《小姑贤》《十二生肖唱沙阳》《八仙聚会小吃城》等,不但能走街串巷演出,还可以在大型舞台表演。
2001年是肩膀戏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该年1月23日(除夕),沙县肩膀戏与漳州布袋戏一起,随福建省歌舞团出访澳门,在议事亭前的广场上参加“万家喜庆贺蛇年”的开幕式表演。肩膀戏经典剧目《花子过关》一登台亮相,就博得了满堂彩,连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也情不自禁地为之鼓掌。当地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道:“对本地居民来说,肩膀戏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特别戏种。”
同年夏天,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旅游交易会“民间文艺大会演”开幕式上,沙县肩膀戏剧团带来的《猪八戒巡山》第一个登台亮相就中了头彩。秋天,在湖北荆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猪八戒巡山》又一举获得全国民间艺术表演赛金奖。
此后,肩膀戏先后应邀在福州、贵阳、杭州、上海等地演出,都大受欢迎,为其鼓掌的观众中,也包括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吴仪等国家领导人。2005年,沙县肩膀戏上了中央电视台。同年10月,沙县肩膀戏被列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沙县肩膀戏剧团屡获殊荣的背后,是演员们浇灌的心血和执着的坚持。该剧团的排练厅有一整面墙的大镜子,中间有一条碗口粗的横杠,许多孩子一脱掉鞋子,就爬上去练站功,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在一次次演出中,肩膀戏终于从山城街巷融入了百花齐放的艺术阵营,绽放于文艺百花园中。
(责任编辑:叶筱)
民俗土壤滋养出的艺术奇葩
据老艺人说,肩膀戏源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时的一种造型艺术:妆台阁。所谓“台阁”,就是一张木制的台面,如同方桌大小,上面站着若干装扮成历史人物的孩童,由大人抬着上街表演。
据史料记载,清朝末年,沙县商贾云集,逢年过节时,民间戏班子十分活跃,仅沙县城区就有5个戏班子,竞争十分激烈。其时,“玉枕轩”的领班,一位来自闽南、名叫连细狗的木偶戏师傅,深感台阁面积太小,使孩童的表演很受限制,灵机一动,索性放弃台阁,抱起小戏童,让他们直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这样一来,表演的空间大大拓展了,表演的形式也更加灵活了,于是,一个全新的剧种就此诞生。《沙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首演肩膀戏《花子过关》。如此说来,肩膀戏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其实,肩膀戏属于宋代就有的活木偶戏。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载:“肉傀儡,以小儿后生辈为之。”意即幼童在大人托举下表演各种技艺或戏剧。
肩膀戏的主要活动方式有两种:
一是庙会演出。沙县存在多种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和多神崇拜,沙县人民在神、佛生日之时,就会举办规模较大的迎神赛会,例如迎三圣庙、迎城隍庙、迎北山赵师爷、迎西山观音等。庙会演戏是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民俗,肩膀戏便随着庙会走街串巷,在行进中边走边演。如有商家或普通人家放鞭炮迎接,戏班就要停下来演出。演出时间长短比较灵活,演出活动一般从白天开始,演至凌晨两三点还余兴未尽,舍不得散场。
二是节日演出。沙县人民一年四季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期间都会举行民间或官方的演出,这是维系社会公共关系、联络亲友感情的一种社交手段。这些节日活动便为肩膀戏提供了一个平台。例如,端午节在举行龙舟比赛之外,還有肩膀戏演出。戏班扎彩排游沙溪,彩排的规模宏大,排的横向由十多个竹筏并联,竖向两个长竹筏相接,整个排约有180多平米,竹筏上再铺上戏台板,彩排从上游顺流而下,艺人在此流动舞台上演出到下游,再沿溪划到上游,周而复始。
可见沙县各种民俗活动是肩膀戏赖以生存的文化载体,没有它们也就没有肩膀戏存在的平台与文化背景。
叹为观止的表演形式
肩膀戏演出时,由8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面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小孩原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又训练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起来招式有致、惟妙惟肖。充当底座演员的大人更不含糊,必须根据肩上人的不同角色,在剧情的变化中走出不同的台步,与小演员上下配合,或跑,或跳,或立,或蹲;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或马步;或前踢步,或后踢步,或就地来个大劈叉,真是上下默契,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肩膀戏最初采用当地民间小调“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剧目;继而引进较为优雅动听的南词小调演出《赶船》等戏;再后来,则借鉴或移植京剧折子戏的曲牌音乐演出《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京剧折子戏,使之渐渐发展成为唱腔动听、戏路广阔、演技奇特、场地不拘的民间传统艺术。
肩膀戏伴奏乐器门类齐全,有京胡、唢呐、二胡、月琴、三弦、锣、鼓、大小钹、小锣、鼓板、云板等。
小戏童走上大舞台
在不同的演出方式中,肩膀戏形成了两种戏曲演出队伍。一种是江湖班,从明清时代的江湖班到现代的戏曲团体;另一种是业余班,它是群众性的业余戏曲演唱班社组成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沙县肩膀戏再度焕发青春,东门、西门、南门,肩膀戏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沙县肩膀戏剧团正式成立了。
在老戏的基础上,该剧团又排了《三打白骨精》《济公扮新娘》《张飞审瓜》《小姑贤》《十二生肖唱沙阳》《八仙聚会小吃城》等,不但能走街串巷演出,还可以在大型舞台表演。
2001年是肩膀戏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该年1月23日(除夕),沙县肩膀戏与漳州布袋戏一起,随福建省歌舞团出访澳门,在议事亭前的广场上参加“万家喜庆贺蛇年”的开幕式表演。肩膀戏经典剧目《花子过关》一登台亮相,就博得了满堂彩,连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也情不自禁地为之鼓掌。当地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道:“对本地居民来说,肩膀戏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特别戏种。”
同年夏天,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旅游交易会“民间文艺大会演”开幕式上,沙县肩膀戏剧团带来的《猪八戒巡山》第一个登台亮相就中了头彩。秋天,在湖北荆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猪八戒巡山》又一举获得全国民间艺术表演赛金奖。
此后,肩膀戏先后应邀在福州、贵阳、杭州、上海等地演出,都大受欢迎,为其鼓掌的观众中,也包括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吴仪等国家领导人。2005年,沙县肩膀戏上了中央电视台。同年10月,沙县肩膀戏被列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沙县肩膀戏剧团屡获殊荣的背后,是演员们浇灌的心血和执着的坚持。该剧团的排练厅有一整面墙的大镜子,中间有一条碗口粗的横杠,许多孩子一脱掉鞋子,就爬上去练站功,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在一次次演出中,肩膀戏终于从山城街巷融入了百花齐放的艺术阵营,绽放于文艺百花园中。
(责任编辑:叶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