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情况,并对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学科发展和学科群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历程;设计原则;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两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建筑规划学家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雏形。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是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规划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人居环境科学内容
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五项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之间也是如此,它们相互关联、牵制。人居环境建设必须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统筹兼顾五项原则,求得暂时的统一,并不断加以调整。 “人居环境科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基本构架和学科体系。它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众多的学科, 非常丰富。在吴良镛的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还论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以及教育等问题。面对诸多矛盾,诸多学科,这是任何学科必须具备的条件。21 世纪是“新的城市世纪”。全球城市化将继续推进。全球住在城市和城市化地区的人口总量可能会达到60 亿以上。城市经济将越来越成为每个国家最主要的支柱, 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背景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各方面的全球化影響; 在工业化尚未完成情况下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城市化推进; 资源相对短缺下必须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不够全面富裕下的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 等等。这些挑战和矛盾是我国城市化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国21 世纪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学术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 是这种需要的一种反映和产物。目前国际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今后城市的人居环境都将建立在逐步改造当代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既要超前,又要留有余地,要以人们可以承受又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方式满足人类的要求。目前,国内学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三个方面:
1.1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一些国内学者介绍和借鉴国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建设理想人居环境的方法和对策。目前国内学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从微观尺度的研究较多也较为深入,而对中尺度人居环境和对城市之间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定量分析研究很少,而大尺度的人居环境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则更少。
1.2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大多数学者侧重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从生态环境、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三者结合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还有很多学者针对个别城市进行人居环境评价分析,从而提出相应对策。“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深广的学问。主要内容上要考虑如下三点:
1.2.1方法论是规划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所归纳的“融贯综合”的方法, 是研究和解决像城市这样复杂的巨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整体观、战略观也都是研究城市和区域问题的重要方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说过, “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21 世纪微观与宏观应结合成一体。”“人居环境科学”是21 世纪的科学, 是为了解决21 世纪的人类聚居问题, 因此它应该是一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科学, 一门从整体上来研究人居问题的科学。
1.2.2人类聚居是指所有人类的聚居地, 从人口数量巨大的巨型城市到“三家村”式的小村庄, 都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虽然它们在规模上、空间形态上、设施标准上以及包含的物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在“聚居”这点上都是共同的。人居环境科学把城镇和乡村放在统一的框架内加以研究是科学的, 也是必要的。就中国而言,虽然我们的城市和农村存在着体制上的“二元结构”, 但是城乡之间在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物质交换、信息传递、文化交流以及土地使用、交通运输等很多方面已经存在着不可切割的内在联系。
1.2.3创造好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发展中最基本的课题,也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人类的一切活动: 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科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居住”是个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 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居性” 是人居最基本的要求, 不仅现在,以至永远。环境是人类生存最本原的基础和条件。人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质量是保证“可居性”最重要的条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条客观规律。近几年, 来自千里之外的沙尘暴对我国北方城市的“袭击”,使我们得到很大的启示。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都是人居环境科学应该解决的基本任务。近几年很多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某些情况下, 这种工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形象”,形象仅解决“视觉环境”问题, 它只是人居环境的一部分,而且要和功能和其他内容有机结合才对。把“形象工程”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够全面的。
2.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发展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前文已经指出,人类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20世纪30年代芒福德提出“人类环境”,50年代道萨迪亚斯提出“人类聚居”及其后的人类住区。中国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既有外来的影响,也有发自本国的创造。1985-2001年,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逐步形成。针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历了规模空前和速度空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空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即建立和发展以环境和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为基点,研究从建筑到城镇的人工与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学科群。它从单一学科走向广义的、综合的学科。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新的学科体系,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
3.结语
城市有大量的人才储备,而农村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在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我们首先要积极地创建和谐的人居环境,要充分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因素,摈弃以往的单纯“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宜人的人居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冯念军;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学[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张敏娜;师谦友;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的定量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历程;设计原则;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两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建筑规划学家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雏形。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是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规划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人居环境科学内容
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五项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之间也是如此,它们相互关联、牵制。人居环境建设必须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统筹兼顾五项原则,求得暂时的统一,并不断加以调整。 “人居环境科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基本构架和学科体系。它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众多的学科, 非常丰富。在吴良镛的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还论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则, 环境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以及教育等问题。面对诸多矛盾,诸多学科,这是任何学科必须具备的条件。21 世纪是“新的城市世纪”。全球城市化将继续推进。全球住在城市和城市化地区的人口总量可能会达到60 亿以上。城市经济将越来越成为每个国家最主要的支柱, 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背景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各方面的全球化影響; 在工业化尚未完成情况下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城市化推进; 资源相对短缺下必须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不够全面富裕下的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 等等。这些挑战和矛盾是我国城市化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国21 世纪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学术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 是这种需要的一种反映和产物。目前国际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今后城市的人居环境都将建立在逐步改造当代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既要超前,又要留有余地,要以人们可以承受又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方式满足人类的要求。目前,国内学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三个方面:
1.1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一些国内学者介绍和借鉴国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建设理想人居环境的方法和对策。目前国内学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从微观尺度的研究较多也较为深入,而对中尺度人居环境和对城市之间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定量分析研究很少,而大尺度的人居环境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则更少。
1.2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大多数学者侧重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从生态环境、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三者结合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还有很多学者针对个别城市进行人居环境评价分析,从而提出相应对策。“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深广的学问。主要内容上要考虑如下三点:
1.2.1方法论是规划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所归纳的“融贯综合”的方法, 是研究和解决像城市这样复杂的巨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整体观、战略观也都是研究城市和区域问题的重要方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说过, “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21 世纪微观与宏观应结合成一体。”“人居环境科学”是21 世纪的科学, 是为了解决21 世纪的人类聚居问题, 因此它应该是一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科学, 一门从整体上来研究人居问题的科学。
1.2.2人类聚居是指所有人类的聚居地, 从人口数量巨大的巨型城市到“三家村”式的小村庄, 都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虽然它们在规模上、空间形态上、设施标准上以及包含的物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在“聚居”这点上都是共同的。人居环境科学把城镇和乡村放在统一的框架内加以研究是科学的, 也是必要的。就中国而言,虽然我们的城市和农村存在着体制上的“二元结构”, 但是城乡之间在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物质交换、信息传递、文化交流以及土地使用、交通运输等很多方面已经存在着不可切割的内在联系。
1.2.3创造好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发展中最基本的课题,也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人类的一切活动: 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科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居住”是个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 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居性” 是人居最基本的要求, 不仅现在,以至永远。环境是人类生存最本原的基础和条件。人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质量是保证“可居性”最重要的条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条客观规律。近几年, 来自千里之外的沙尘暴对我国北方城市的“袭击”,使我们得到很大的启示。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都是人居环境科学应该解决的基本任务。近几年很多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某些情况下, 这种工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形象”,形象仅解决“视觉环境”问题, 它只是人居环境的一部分,而且要和功能和其他内容有机结合才对。把“形象工程”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够全面的。
2.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发展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前文已经指出,人类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20世纪30年代芒福德提出“人类环境”,50年代道萨迪亚斯提出“人类聚居”及其后的人类住区。中国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既有外来的影响,也有发自本国的创造。1985-2001年,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逐步形成。针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历了规模空前和速度空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空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即建立和发展以环境和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为基点,研究从建筑到城镇的人工与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学科群。它从单一学科走向广义的、综合的学科。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新的学科体系,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
3.结语
城市有大量的人才储备,而农村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在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我们首先要积极地创建和谐的人居环境,要充分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因素,摈弃以往的单纯“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宜人的人居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冯念军;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学[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张敏娜;师谦友;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的定量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