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29日,对于华能集团来说,注定将成为非常有意义的一天——首次向社会发布《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0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中国电力行业中首家发电企业向社会公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它让华能集团的利益相关者,让时刻享受到电力服务的社会公众更加了解电力企业,认识华能品牌;它向社会提交了一个大型能源类国有企业如何保持行业领先、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满意答卷;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大型国有企业20多年来始终坚守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的发展历程。
“三色公司”使命为华能发展指明方向
一个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它的使命是什么?翻开华能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首页映入眼帘的即是华能集团给自己定义的使命——“三色公司”,短短的48个字,将华能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华能人的努力方向牢牢锁定,彰显出一个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一个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一个走向世界大舞台的国际化企业的本色。
纵观华能组建至今的发展历程,从1985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华能由此诞生,开始了中国电力利用外资、集资办电、加快发展的新探索;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加快了华能的发展步伐,使华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的一支有生力量;1994年,华能所属的两个子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电力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先河;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华能实施内部重组,使公司迈入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根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华能集团公司实施改组,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发电集团。
华能肩负了满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重担,20多年来,华能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抓住历史的机遇,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创造了若干个第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体制方面,华能第一个利用外资、联合地方、集资办电;第一个采用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电力开发模式;第一个在国有电力企业中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上市。在技术方面,华能第一个配套引进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备和环保技术;第一个引进先进的液态排渣、飞灰复燃、低氮燃烧技术;第一个引进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及技术;第一个建设运营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第一个建设运营国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管理方面,华能第一个获得中国“一流火力发电厂”荣誉称号;第一个获得“中国一流电力公司”荣誉称号;第一个通过国际竞标在国外收购电力资产。
四项责任构建华能集团可持续发展观
在以“三色公司”为核心的华能可持续发展观中,集团以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出发,分析指出能源问题既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华能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和使命意识,把企业发展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
根据2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华能集团梳理出四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脉络:
坚持安全发展,切实增强安全生产能力,全面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和价格合理的电能。这是公司承担的安全责任。
坚持清洁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建节约环保型企业,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这是公司承担的环境责任。
坚持健康发展,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财富。这是公司承担的经济责任。
坚持和谐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处理好公司与员工、客户、产业链伙伴、社区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这是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
以四项责任推动四大发展,促进公司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为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华能如何理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清晰框架由此展现出来。
安全责任——安全发展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对于一些行业的意义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达的,华能处于电力能源行业,自诞生之日,安全责任就始终摆在企业的首位。华能制定了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在保证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安全生产,追求零事故,实现安全发展,确保安全稳定发电,确保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和价格合理的电能,从而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对于华能而言,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公司确立了全面的安全理念体系,每年在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安全工作。公司领导带队督促检查基层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以领导的重视唤醒各层各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公司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努力将遵纪守法和遵章守制变成“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自觉行为。
同时,公司还在努力地建设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与各产业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产业公司把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逐级分解到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班组、每个岗位,通过个人控制不出现违章、班组控制不出现异常、部门控制不发生障碍、企业控制不发生事故的四级控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公司将多年安全实践经验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增加安全管理工作的科技和文化含量;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不断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员工无差错、班组无异常、车间无障碍、电厂无事故;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公司安全管理规定,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同时,依照国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应对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各类突发事件专项预案、公司本部应急预案、基层企业应急预案指导性范本,形成较为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环境责任—清洁发展
环境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越来越为人类所认识和重视,对于电力能源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问题。华能集团始终以积极负责的态度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带头创建节约环保型企业,实现了企业的节约发展和清洁发展。
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公司系统的节能减排工作。公司所属企业一把手作为节能减排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建立起“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发电企业”三级节能减排管理体系。2006年,公司与国家有关部门签署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和《“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并召开节能环保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对节能环保责任书执行的考核力度,做到务期必成。
为了确保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兑现对国家的庄严承诺,公司将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对电力企业的年度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节能、环保责任书中的年度各项目标和要求的责任单位,取消当年工资总额增长额度,取消领导班子申报“四好班子”资格和已获得的称号,取消公司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由于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责任不落实,未完成节能、环保责任书中的年度各项目标和要求的责任单位,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勇于创新,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想国家所想,急人民所急,这一直是华能身为“三色公司”时刻不忘的责任,翻看近几天的华能大事件,公司的环保努力始终没有停止过。
今年10月,有关部门统计公布:2007年上半年,全国城市用户由于缺电原因造成的停电时间为“6分钟”。而三
年前,这个数字高达“9小时25分钟”。也就是说,随着近几年来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得到有效扭转,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因此,电力行业要逐步将工作重点从产能扩张转到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促进优化发展。
因此华能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的工作思路:增加大容量、高参数、低污染的火电机组比重;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发展风电,积极开发核电;2005年12月23日,公司与7家发电、煤炭、投资企业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协议,发起成立绿色煤电有限公司,计划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大幅度提高煤炭发电效率,实现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2005年10月27日,公司与美国“未来电力”企业联盟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建设“未来电力”高端技术项目,用10年时间,投资9.5亿美元,设计、建设、运营全球首座“近零排放”的燃煤发电商业示范电站。
此外,华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是国内第一个煤矿与电厂“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开发”的煤电联营试点项目,通过露天采煤、坑口发电、灰渣回填、疏干水用作发电循环冷却用水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同时,公司积极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环境治理工作,华能太仓电厂、华能大连电厂、华能福州电厂、华能上海石洞口二厂、华能北京热电厂和华能沁北电厂等6家发电企业通过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检查验收组的考核验收,成为公司首批“节约环保型示范燃煤发电厂”。
同时,通过公司上下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和进步,公司在节约发电及供热原煤消耗、节约水资源使用,以及污染物排放和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经济责任—健康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是创造财富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华能是大型国有企业,承载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财富的巨大经济责任。多年来,华能始终以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安全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经营管理,努力降本增效,全面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的集约经营和健康发展。
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6年底,公司拥有全资、控股电厂87家,分布在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装机容量5718.5万千瓦,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9.2%,比2002年(集团公司改组)3117.4万千瓦增加2601万千瓦,增长83.4%,年均增长16.4%;预计合并资产总额为2856亿元,是2002年1247亿元的2.3倍,年均增长23%。
公司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公司完成发电量2820.4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0%,是2002年1564.3亿千瓦时的1.8倍,年均增长15.9%。
公司效益不断提高。 2006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845亿元,是2002年370亿元的2.3倍,年均增长22.9%;实现合并利润总额95.5亿元,是2002年48.9亿元的1.9倍,年均增长18.2%。2004—2006年,公司圆满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连续三年赢得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好成绩。
经过20多年快速健康发展,华能集团已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发电集团,正以坚强的步伐沿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阔步前进。
社会责任—和谐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各类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风起云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逐步发生了变化,从单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向重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转变。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也需要企业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对员工、客户、产业链伙伴、社区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多年来,华能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坚持对客户和社会公众负责,提供充足、可靠、环保和价格合理的电能;坚持对合作伙伴负责,诚信合作,互利共赢,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对社会负责,积极回报社会,与各界共享经济成果,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出于对行业特性的准确把握和深刻剖析,华能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华能实际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积极处理好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做到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地人民的宏伟责任目标。
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为了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华能集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强化人才激励为突破口,努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选拔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人才、高级技能人才。
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维护员工权益,创新“一校二院三站”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党校培训、岗位培训、专业培训、外送培训等多层次培训,促进员工发展。多年来,华能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公司及所属企业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努力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管理、制度、机制、文化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以“三色公司”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促进了公司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企业总是处于一个行业之中,总是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多年来,华能深刻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发展中注重与合作伙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扩大合作的对象和范围,丰富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并始终从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所肩负的责任出发,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做强做大发展之路,为电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示范作用;加强研发和创新,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对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强化内控与反腐倡廉方面,华能也始终肩负起国有骨干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公司坚持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不断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努力加强内控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制度。
公司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服务公司发展战略和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反腐倡廉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建立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领导体制和责任、监督、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为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年来,华能在服务社区,贡献地方经济,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既是社会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寄予的希望,也是公司“三色公司”使命的要求,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大环境下,积极探索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和谐之路是华能不懈的追求。
在巩固和加强经济发达地区项目开发的同时,华能积极在欠发达地区开发新的电力项目,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为促进地方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在公司多年参与援疆援藏、扶贫帮困、“哺农惠民”工程建设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公司探索出如何依托企业自身的特点,从单纯的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授人以渔的境界转变,切实以企业的实际参与新农村建设,带动新农民致富。
华能集团的20多年发展过程,责任始终成为公司发展的主线。华能集团总经理李小鹏在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时说: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是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对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企业本身亦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因为企业与股东、员工、环境、社区等都是利益的共同体,内外在的共同和谐和繁荣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对于一个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机遇。
相关链接之一:
华能使命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
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
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
相关链接之二:
安全案例
全国电力企业设备管理样板
华能大连电厂4号机组自2004年10月9日启动至2006年9月20日连续安全运行712天,创造了国际上同类型火电机组单机连续运行的最新纪录,成为全国电力企业设备管理的样板。
华能水电建设安全施工典范
截至2006年底,澜沧江水电公司连续30个月没有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华能漫湾水电厂二期和景洪电站建设项目自开工以来保持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纪录。
保障燃煤供应服从国家大局
确保燃煤有效供应和稳定发电,是公司对电力企业的一贯要求。2004年,全国出现煤电油运严重紧张、燃煤价格大幅上涨的严峻局面。为解决燃煤困难,保证机组稳发、满发,公司号召全体员工团结奋斗,共渡难关,确保燃煤有效供应,绝不允许发生因煤炭供应问题导致机组停运影响社会用电现象。公司各电力企业经受住了困难考验,没有一台机组因为燃煤问题停运,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表率。
相关链接之三:
不断创新环保减排技术
针对不同地区采取适当脱硫工艺
华能珞璜电厂是国内第一个配套引进大型烟气脱硫设备和环保技术的火力发电厂,在国内最早使用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华能北京热电厂在国内第一个采用“烟塔合一”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华能榆社电厂采用的石灰石-干法脱硫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干法脱硫装置。
华能日照电厂采用海水脱硫工艺,利用海水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华能杨柳青热电厂在国内第一个引进国外先进的、具有良好环保效果的液态排渣、飞灰复燃、低氮燃烧技术,有效地减少了烟尘和氮氧化物排放,烟尘排放浓度仅为国家标准的50%,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是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同类型锅炉排放的1/4,实现了灰的零排放,渣的综合利用率达100%。
加大对低效电除尘器的改造力度
自2002年开始,公司对上世纪90年代初投入运行、除尘效率低的12台机组电除尘器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除尘器效率达到99.7%以上,有效降低了烟尘排放量。
回收利用固体废物
公司积极开拓粉煤灰和脱硫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市场,采用粉煤灰分选、磨细加工技术及开展脱硫石膏再利用,提高电厂灰渣、脱硫副产品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华能辛店电厂采用氧化镁脱硫工艺,脱硫后的副产品可为农业提供肥料,或深度加工为硫酸和氧化镁,实现循环利用。
相关链接之四:
华能首套烟气脱硝装置成功投运
2007年10月13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首套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华能北京热电厂2号锅炉脱硝装置成功投运,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投运前的250-300降至30-50毫克/标立方米,优于燃气轮机氮氧化物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首座国产2×6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建成投产
2007年10月14日,华能营口电厂二期工程4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顺利投产。该机组具有节能降耗、高效环保的突出特点:机组设计供电煤耗为292克/千瓦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克,与同容量超临界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万吨;机组耗水率低,与同容量亚临界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淡水1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