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一、主题
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作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案例背景
1.质疑解惑法是教师常用的引入新课的手段之一。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通过从新旧知识的连接或从生产生活中提出与新课有联系的,又富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困惑、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2.如今,信息来源渠道大大扩展,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课堂已不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唯一渠道,他们在生活中就能获得很多数学知识。
三、课堂实录
师(板书8,指名一学困生回答):8能被2整除吗?
生1:能。
师(微笑着看着他):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1:因为8÷2=4,所以8能被2整除。
师(板书317,指名一位学习一般的学生回答):317能被2整除吗?
生2:不能。因为317÷2=158.5,所以317不能被2整除。
师(微笑着面对全班学生):那么1234567890能被2整除吗?请同学们计算后回答。
部分学生动笔计算,但有许多学生一副不情愿又欲语还休的样子不肯起笔。
生3(没动笔,有点不耐烦地):老师,能不能不计算呀,其实……
师打断学生的话(怕学生说下去,转而佯装得意地):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难算啊?老师有个不用计算就能判断的简便方法,你任意报出一个数,不管位数多么长,老师马上就能说出它能不能被2整除,大家想学吗?
稀稀拉拉的声音:想。
师(有点急,提高了音量):大家想学这种方法吗?
生3(忍不住了):老师,这个方法我已经知道了!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生4:老师,我还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生5:老师,我知道偶数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双数,奇数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单数。
生6:老师,我还知道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生7:老师,我还知道个位上是0的数,能同时被2、5整除。
……
在生3的“带动”下,学生们纷纷“积极主动”地发言。
师(有点不知所措地):你們知道的还真多啊,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呀?
生3(得意地):老师,我看书自学的。
生6:老师,我叔叔也是数学老师,是他教我的。
……
四、困惑的问题
本堂课,从教学设计来看不仅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心理规律,而且堪称“完美”:先质疑,然后提出有解决疑难的简便方法,再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这样的设计本该是无懈可击的,只可惜:正当教师质疑激趣,进而打算大展拳脚展示师之“高明”为学生解惑时,居然被学生翻了底牌:这帮小子“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却全说了,连“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甚至“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都说出来了。原有的设计完全被搞乱了,甭提教师有多尴尬了。
那么,为什么教师如此完美的设计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呢?
五、问题的思考
究其原因,我认为: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会备教材、备学生,寻找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找准教学的起点。可是不少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怎样教,却不怎么考虑学生如何学;只关注理论上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而忽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致使“备学生”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1.仅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来断定学生的知识基础、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发展区,并以之作为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而把学生可能已掌握的活动经验、生活实践和主观性知识等重要的课程资源丢在一边;2.为理顺教材的知识结构,便于教学,教师个人主观随意地扩大或缩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本案例而言,教师备课时主要考虑的是教材的编排结构,并以此为据开展教学。但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积累了很多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如:很多学生早就有了单数(奇数)、双数(偶数)的认识;许多学生常常会两个、两个或五个、五个地数数,对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也有较为丰富的认识……
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教师正是在备课时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具有上述认知的事实,以致“悬念”不成为悬念,“疑难”也算不上疑难。由于教师所把握的教学起点不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其教学效果不如人意也就不奇怪了。
六、问题的解决
那么进行日常教学,我们应该如何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呢?我觉得可从了解这些问题入手:
1.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基础才能完成新的学习内容?他们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其中有多少可以加以利用?
2.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或部分已经达到教学目标的有关要求?有多少名学生达到了?达到要求的程度又如何?
3.哪些知识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学会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的?哪些知识的学习是必需教师指导的?
4.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各类学生可能有什么样的要求和问题,如何应对?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师者可以在课前通过观察、聊天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从而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进而作出恰当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主题
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作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案例背景
1.质疑解惑法是教师常用的引入新课的手段之一。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通过从新旧知识的连接或从生产生活中提出与新课有联系的,又富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困惑、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2.如今,信息来源渠道大大扩展,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课堂已不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唯一渠道,他们在生活中就能获得很多数学知识。
三、课堂实录
师(板书8,指名一学困生回答):8能被2整除吗?
生1:能。
师(微笑着看着他):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1:因为8÷2=4,所以8能被2整除。
师(板书317,指名一位学习一般的学生回答):317能被2整除吗?
生2:不能。因为317÷2=158.5,所以317不能被2整除。
师(微笑着面对全班学生):那么1234567890能被2整除吗?请同学们计算后回答。
部分学生动笔计算,但有许多学生一副不情愿又欲语还休的样子不肯起笔。
生3(没动笔,有点不耐烦地):老师,能不能不计算呀,其实……
师打断学生的话(怕学生说下去,转而佯装得意地):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难算啊?老师有个不用计算就能判断的简便方法,你任意报出一个数,不管位数多么长,老师马上就能说出它能不能被2整除,大家想学吗?
稀稀拉拉的声音:想。
师(有点急,提高了音量):大家想学这种方法吗?
生3(忍不住了):老师,这个方法我已经知道了!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生4:老师,我还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生5:老师,我知道偶数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双数,奇数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单数。
生6:老师,我还知道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生7:老师,我还知道个位上是0的数,能同时被2、5整除。
……
在生3的“带动”下,学生们纷纷“积极主动”地发言。
师(有点不知所措地):你們知道的还真多啊,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呀?
生3(得意地):老师,我看书自学的。
生6:老师,我叔叔也是数学老师,是他教我的。
……
四、困惑的问题
本堂课,从教学设计来看不仅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心理规律,而且堪称“完美”:先质疑,然后提出有解决疑难的简便方法,再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这样的设计本该是无懈可击的,只可惜:正当教师质疑激趣,进而打算大展拳脚展示师之“高明”为学生解惑时,居然被学生翻了底牌:这帮小子“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却全说了,连“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甚至“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都说出来了。原有的设计完全被搞乱了,甭提教师有多尴尬了。
那么,为什么教师如此完美的设计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呢?
五、问题的思考
究其原因,我认为: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会备教材、备学生,寻找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找准教学的起点。可是不少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怎样教,却不怎么考虑学生如何学;只关注理论上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而忽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致使“备学生”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1.仅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来断定学生的知识基础、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发展区,并以之作为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而把学生可能已掌握的活动经验、生活实践和主观性知识等重要的课程资源丢在一边;2.为理顺教材的知识结构,便于教学,教师个人主观随意地扩大或缩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本案例而言,教师备课时主要考虑的是教材的编排结构,并以此为据开展教学。但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积累了很多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如:很多学生早就有了单数(奇数)、双数(偶数)的认识;许多学生常常会两个、两个或五个、五个地数数,对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也有较为丰富的认识……
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教师正是在备课时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具有上述认知的事实,以致“悬念”不成为悬念,“疑难”也算不上疑难。由于教师所把握的教学起点不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其教学效果不如人意也就不奇怪了。
六、问题的解决
那么进行日常教学,我们应该如何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呢?我觉得可从了解这些问题入手:
1.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基础才能完成新的学习内容?他们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其中有多少可以加以利用?
2.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或部分已经达到教学目标的有关要求?有多少名学生达到了?达到要求的程度又如何?
3.哪些知识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学会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的?哪些知识的学习是必需教师指导的?
4.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各类学生可能有什么样的要求和问题,如何应对?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师者可以在课前通过观察、聊天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从而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进而作出恰当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