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缀在莱芜方言中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是莱芜方言中一个重要词缀。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借助当地方言戏曲文本以及民间故事文本作为语料,对莱芜方言中“巴”缀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莱芜方言;“巴”缀
一、“巴”缀描述
“巴”用作后缀参与构词在元曲中已出现,可以用作名词、动词词缀。例如:
咱自甩着尾巴归去来。(元·王实甫《破窑记》—[金字经])
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闲茶。(元·李文蔚《燕青搏鱼》—[大石调六国朝])
“巴”缀在明清山东方言中也是一个常用词缀,可以用作前缀,也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它所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使用频繁”。现代汉语中“巴”缀仍在使用,在现代北方方言中,“‘巴’语缀在东北三省、河北、山东等地的口语中广为流行,在其它方言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巴”缀在莱芜方言中组合能力强、使用频率高,是莱芜方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缀。从位置上说,“巴”既可作为前缀,又可作为后缀。作为前缀时,主要构成名词。做后缀时可参与构成动词、名词与形容词。“巴”做后缀时读作轻声,做动词后缀时读作﹝pa﹞音,有时候会向﹝p?藜﹞音靠近。做名词后缀时有﹝p?蘅﹞与〔p'o〕两种变音形式。在书面上,除写作“巴”外,还可记作“吧”、“把”、“扒”、“疤”、“朳”等形式。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所搜集到的语料和文本语料,对“巴”缀在莱芜方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
二、名词前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前缀主要用于构成名词,用例不多。所构成名词之后也可加“子”缀。如:
巴棍(子)、巴掌、巴锄(子)
附加“巴”缀后,所构成的“巴棍子”、“巴锄子”与“棍子”、“锄”相比都有趋小的意味,“巴棍子”小于“棍子”,“巴锄子”小于“锄”。在莱芜方言中,“巴锄子”与“锄”都是重要农具,但“巴锄子”不论从宽度还是高度上来说都小于“锄”。
三、名词后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作为名词后缀时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及形容词性词根后,构成名词。其变音形式有﹝p?蘅﹞(如“瞎包”)、〔p’o〕(如“瘫破”)。
“巴”缀所构成名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巴”缀与指称人或动物身体部位的单音节词根结合,指称该身体部位,如“下巴”、 “嘴巴”、“腔巴”、“肋巴”、“”筋巴、“尾巴”等。如:
(1)王勤的脑子眨巴眼转三百六十圈,好办法没有,坏心思撑得筋巴条子都鼓鼓着。《凤·两兄弟种谷》
这些“巴”缀名词可以与“骨”字连用,构成“下巴骨”、“腔巴骨”、“肋巴骨”、“嘴巴骨”,其意义不变。如:
天忒冷了,冻得人下巴骨光打颤。
这回买的排骨怪好,都是肋巴骨。
“嘴巴骨”有时还指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常用于贬义。如:
你就是一把好嘴巴骨来,其他啥用也没有!
在莱芜方言中,“巴”缀用于某些表器官或肢体部位的名词后,有时是表示与这个器官或肢体部位有关的动作,主要有“嘴巴”、“耳巴”两个词。如:
(2)嘴上不说心里可难过,平时给王宝的钱加起来买不了仨火烧,你看人家,这每人一百两银子得是个什么样的户才衬啊!哎,比耳巴哆脸的滋味还难受呢!
(3)这时,寺庙中的老尼姑凑了过来,照着安老汉的腮帮子就是两个大嘴巴。(《精选下·卖砂锅》)
(二)在莱芜方言中,“巴”缀可构成指人名词。所构成的指人名词可分为以下两类:
1.“巴”缀用于表示生理缺陷的动词、形容词词根之后,构成名词,指称有某种生理缺陷的人。如“嘲巴”、“哑巴”、“齁拉巴”、“结拉巴”、“瘫破”等。如:
(1)张秀才听罢,哑巴吃黄连,他自知不是李氏的对手,说声好男不跟女斗,牵着马灰溜溜地逃走了。(《精选上·自食其果》)
(2)尤菜花:大姜,一元三毛三分三,哎呀,现在收就是一元八毛八分八,我说你这个嘲巴啊,咱这不是赔钱吗,再说,你看,一元三毛三分三,三三三,治起吧,散咧。(《致富新通道》)
这类“巴”缀名词有的可以再附加“子”缀,如“结(拉)巴子”、“齁拉巴子”、“嘲巴子”,它们仍是名词且意义不变。“嘲巴”一词中的“巴”缀可以重叠,构成“嘲巴巴”,“嘲巴巴”还可再附加“子”,构成“嘲巴巴子”,它们都是名词,与“嘲巴”意义完全相同。
2.“巴”缀用于表示人的某种特性的形容词词根之后,表示具有这种特性的人。如:
馋巴、邪里巴、混里巴、离巴(外行)
这类名词有的可以附加“子”或“头”缀,仍然构成名词,指称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馋巴子”、“邪里巴子”、“混里巴子”、“离巴子”、“邪里巴头”、“离巴头”;“馋巴”还常用于“馋巴巴”、“馋巴巴子”这两种形式,词性及意义与“馋巴”相同。
(三)在莱芜方言中,“巴”缀还可以与一些单音节词根结合构成双音节名词,指称一般事物,如“泥巴”、“锅巴”、“嘎巴”。如:
看你这浑身泥巴!
月娃娃头上有嘎巴。
四、形容词后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缀作为形容词后缀,可与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组合,构成形容词。如:
①紧巴、窄巴、挤巴、皱巴、秕巴
②瘦巴、俊巴、孩巴、老巴
③干巴
其中第①类多用于形容空间或一般事物的性质、状貌特征,如“这种布料子忒皱巴。”也可以表示某些抽象的概念,如:
(1)你也拉家带口过着紧巴日子,我咋能袖手旁观。(《精选上·异人古沾徳》) 第②类仅用于形容人,常用于描述人的形态面貌及性格。它们常在句中做定语、谓语、补语等成分,用来描述陈述对象的特征。如:
(2)老太太生气地问小廉:“你这孩子,成家立业过日子是大事,咱提的这些闺女个个俊巴,你到底嫌人家啥?(《精选上·傻丫头聚宝》)
第③类,即“干巴”既可以用于形容物,也可用于形容人。如:
那花都干巴了,你也不浇水。
再如:
(3)为了让人知道他体恤孤寡,善待乡里,便雇侯四为他看护大门,见他瘦骨伶仃,就取个诨号干巴野雀。(《精选下·干巴野雀传奇》)
“孩巴”与“俊巴”还可附加“子”缀,仍然构成形容词。如:
你见过张家那个小媳妇了吗,长得稀俊巴子,要多么好看有多么好看!
又如:那个孩子20好几咧,还是孩巴子巴拉的,不像样!
“巴”缀形容词在意义表现上有所减势。如果要强调语义,常用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用“稀”、“精”、“怪”、“刚”、“忒”等副词来修饰,表现对形容词词根程度的强调。如:
今年那麦子没熟出来,精秕巴。
二是用重叠式表现对语义的强调。如:
小闺女长得俊巴巴的,那么样发。
文献用例,如:
(1)老二王俭日子紧紧巴巴,经常吃了上顿无下顿,性格处事稳重善良。(《凤·季南季北》)
五、动词后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缀作为动词后缀,可与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音节自主动词词根组合,因此“巴”缀动词数量众多。如:
安巴、摁巴、熬[?耷?蘅 212]巴煮东西、熬[?耷?蘅 55]巴熬夜;久煮、掰巴、拌巴、绑巴捆绑、包巴、别巴、擦巴、藏巴、蹭巴、叉巴、拆巴、掺巴、缠巴、铲巴、尝巴、焯巴用开水烫、炒巴、扯巴、抻巴、撑巴、冲巴冲洗;冲走、抽巴、锄巴、揣巴往衣服里装、踹巴用脚踢、捶巴、锤巴、凑巴、攒[tθ’u?觔 55]巴团弄、搓巴、磋巴、撮巴、锉巴、扽巴、蹬巴、垫巴、叠巴、钉巴、堵巴、剁巴、堆巴、蹾巴、炖巴、剁巴、垛巴、跺巴、翻巴、分巴、缝巴、扶巴、擀巴、钩巴、刮巴、裹巴、含[x?藜~55]巴用嘴咬住;在嘴里久漱、薅巴、哄巴、糊巴、和巴、架巴、 捡巴、拣巴、嚼巴、 铰巴、揪巴、锯巴、卷巴、撅巴、砍巴、烤巴、 剋巴、啃巴、抠巴、扣巴、刮巴、 擓巴抓,挠、啦巴聊天、捞巴、 勒巴、垒巴、捋巴、连巴、敛巴、练巴、晾巴、量巴、撩巴、 缭巴、裂[li?藜212]巴撕开、抡巴、 棉巴做棉衣、棉被等、缅巴折起压住、描巴、抹巴、墁巴涂上抹平、拿巴约束、泥巴涂抹、捻巴用手搓或压、碾巴滚压;弄碎;踩、捏巴、拧巴、盘巴盘腿、耪巴、 刨巴、劈巴、片巴一片一片切、拼巴、铺巴、漆巴用漆涂抹、沏巴、砌巴、掐巴用手按;神婆神汉等预测未来、抢巴刮掉表层、撬巴插进并扳开、切巴、夸巴夸奖、染巴、绕巴、揉巴、扫巴、塞巴、晒巴、筛巴、 扇巴、烧巴烧掉;烧冥纸、刷巴、 撕巴、 摊巴、抬巴、 掏巴、套巴、熥巴、 提巴、剃巴、舔巴、添巴、填巴、 挑巴、贴巴、秃巴使劲洗、涂巴、 团巴、褪巴、秃巴、挖巴、弯巴、挽巴、 剜巴、绾巴、煨巴、围巴、 窝巴、洗巴、狭巴弯腰、削巴、 卸巴、 揳巴、 修巴、擤巴、楦巴剪或割、压巴、咽巴、掖巴、拥巴支撑,顶住、砸巴、扎巴、眨巴、摘巴摘、择巴择;逃避责任、 粘巴、找巴添加、站巴、挣巴挣扎、支巴撑煮巴、拽巴扔、拽巴拉、装巴装东西;假装、钻巴、攥巴、治巴收拾某人;为难
“巴”缀动词的词根多是表意志的自主动词,但也有少量非自主动词可与“巴”缀组合。如:
(1)妻:吃什么饭,那不是有糖,吃两块糖垫巴垫巴吧。(《随礼》)
在这个用例中,“垫巴”用于“点补”义。再如:
那肉煮巴地稀烂,刚好咧,你麻利槣点儿尝尝啊!
“煮巴”用于表示持续性非自主动作。
作为动词后缀,“巴”的作用主要是补充音节,使单音节动词变成双音节动词。同时,“巴”缀会使所构成的动词附加一些随意、反复或者短暂、容易完成等特定感情色彩,可以更精确地表现相关语义以及感情色彩。如:
(1)干巴野雀咳嗽一声挣开王大胖子双手,捋扒着山羊胡,慢条斯理地开了腔。(《精选下·干巴野雀传奇》)
(2)本来日子过得就不怪富足,怎么能架得住这么零摘巴,不足一年,便把家折腾地瓢干瓮干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7840100lttb.html)
(3)赵财主听罢,绿豆眼一眨巴,拍着大腿开始说话。(《精选上·取名字》)
一些特定动词词根与“巴”缀结合紧密,属于定用后缀,所造新词会产生新义,与动词词根的原有义项有差异。如:
拉巴:指艰难抚养、养活、照料。
够巴:用于指人向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献媚。贬义。
道巴:道巴某人,表示向某人表达谢意。
念巴:指敬神烧纸钱时念词。
上述词例中的“巴”缀不能去掉。在句法功能上,这些动词充当谓语,常常跟着宾语或补语成分。如:
你把他够巴好了,以后可就有奔头了。
再如:
(1)张老太开始不同意,认为拉巴小廉一回,娶个傻子,还不知能不能生养孩子。(《精选上·傻丫头聚宝》)
“巴”缀动词可以重叠,常用的有ABAB式,偶会出现AABB式。重叠后可使动词增加更丰富的附加意义。
1.ABAB重叠式
“巴”缀动词的ABAB重叠式在莱芜方言中很常用,可使动作彰显时量短暂、动量轻微的特点,表现随意、反复、短暂附加等意义。如:
(1)李四:子子孙孙一大片,大啼饥来小号寒,你这把老骨头,剁成块分成段,撕巴撕巴下油煎,熬成人油能喝几天,咱不能为国家做出大贡献,少生个孩子有什么难?(《张三李四》) (2)花猫嫂:炒巴炒巴尝尝鲜算咧。炒小雕,炖灰狼,明天去搬娘家娘,飞的跑的一块尝。(《大山魂》)
(3)大勇娘:人家都把房改建,田间地头苗插满,荒坡埋块小墓碑,堆巴堆巴上百元。(《破土》)
2.AABB式重叠
“巴”缀动词的AABB重叠式,与ABAB重叠式相较,使用频率较低。这种重叠式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与反复,往往用来描述一种状态。如:
你扫扫巴巴地一早起来咧,这么个当门都没拾掇干净,能么急人啊!
又如:
那个人掐掐巴巴地,就好那正个的似的。
六、总结
本文只对“巴”作为词缀时在莱芜方言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与整理,并未进行探源。虽然将“巴”统称为“巴”缀进行描述,但实际上“巴”作为前缀和后缀,分别有其不同来源,只是在书面写作中记作同一个字。即使同为后缀,可构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它们的来源也不一定一样,但这三者之间可能存在引申等某种关联。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王学奇.释“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M].齐鲁书社,2008.
[3]田佳佳.北方方言中的语缀“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引用书目及梆子剧目:
民间故事
[1]李胜华整理.《莱芜民间故事精选》(上、下),泰安市新闻出版局,1993.
[2]李胜华整理.《凤凰城的传说》,金陵书社出版公司,1993.
[3]李胜华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lishenghua7
[4]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7840100lttb.html
梆子剧目
1.李春明《随礼》(莱芜梆子剧团档案室剧本)
2.张彭、张丽华《大山魂》(莱芜梆子剧团档案室剧本)
3.张克学《致富新通道》(音像资料唱词)
4.张克学、李长生《破土》(音像资料唱词)
5.《张三李四》(转引自李传友《莱芜梆子现代戏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35页)
(作者简介:田洪燕(1984.4-),女,山东莱芜人,山东大学文学硕士,临沂市华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部,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
关键词:莱芜方言;“巴”缀
一、“巴”缀描述
“巴”用作后缀参与构词在元曲中已出现,可以用作名词、动词词缀。例如:
咱自甩着尾巴归去来。(元·王实甫《破窑记》—[金字经])
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闲茶。(元·李文蔚《燕青搏鱼》—[大石调六国朝])
“巴”缀在明清山东方言中也是一个常用词缀,可以用作前缀,也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它所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使用频繁”。现代汉语中“巴”缀仍在使用,在现代北方方言中,“‘巴’语缀在东北三省、河北、山东等地的口语中广为流行,在其它方言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巴”缀在莱芜方言中组合能力强、使用频率高,是莱芜方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缀。从位置上说,“巴”既可作为前缀,又可作为后缀。作为前缀时,主要构成名词。做后缀时可参与构成动词、名词与形容词。“巴”做后缀时读作轻声,做动词后缀时读作﹝pa﹞音,有时候会向﹝p?藜﹞音靠近。做名词后缀时有﹝p?蘅﹞与〔p'o〕两种变音形式。在书面上,除写作“巴”外,还可记作“吧”、“把”、“扒”、“疤”、“朳”等形式。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所搜集到的语料和文本语料,对“巴”缀在莱芜方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
二、名词前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前缀主要用于构成名词,用例不多。所构成名词之后也可加“子”缀。如:
巴棍(子)、巴掌、巴锄(子)
附加“巴”缀后,所构成的“巴棍子”、“巴锄子”与“棍子”、“锄”相比都有趋小的意味,“巴棍子”小于“棍子”,“巴锄子”小于“锄”。在莱芜方言中,“巴锄子”与“锄”都是重要农具,但“巴锄子”不论从宽度还是高度上来说都小于“锄”。
三、名词后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作为名词后缀时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及形容词性词根后,构成名词。其变音形式有﹝p?蘅﹞(如“瞎包”)、〔p’o〕(如“瘫破”)。
“巴”缀所构成名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巴”缀与指称人或动物身体部位的单音节词根结合,指称该身体部位,如“下巴”、 “嘴巴”、“腔巴”、“肋巴”、“”筋巴、“尾巴”等。如:
(1)王勤的脑子眨巴眼转三百六十圈,好办法没有,坏心思撑得筋巴条子都鼓鼓着。《凤·两兄弟种谷》
这些“巴”缀名词可以与“骨”字连用,构成“下巴骨”、“腔巴骨”、“肋巴骨”、“嘴巴骨”,其意义不变。如:
天忒冷了,冻得人下巴骨光打颤。
这回买的排骨怪好,都是肋巴骨。
“嘴巴骨”有时还指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常用于贬义。如:
你就是一把好嘴巴骨来,其他啥用也没有!
在莱芜方言中,“巴”缀用于某些表器官或肢体部位的名词后,有时是表示与这个器官或肢体部位有关的动作,主要有“嘴巴”、“耳巴”两个词。如:
(2)嘴上不说心里可难过,平时给王宝的钱加起来买不了仨火烧,你看人家,这每人一百两银子得是个什么样的户才衬啊!哎,比耳巴哆脸的滋味还难受呢!
(3)这时,寺庙中的老尼姑凑了过来,照着安老汉的腮帮子就是两个大嘴巴。(《精选下·卖砂锅》)
(二)在莱芜方言中,“巴”缀可构成指人名词。所构成的指人名词可分为以下两类:
1.“巴”缀用于表示生理缺陷的动词、形容词词根之后,构成名词,指称有某种生理缺陷的人。如“嘲巴”、“哑巴”、“齁拉巴”、“结拉巴”、“瘫破”等。如:
(1)张秀才听罢,哑巴吃黄连,他自知不是李氏的对手,说声好男不跟女斗,牵着马灰溜溜地逃走了。(《精选上·自食其果》)
(2)尤菜花:大姜,一元三毛三分三,哎呀,现在收就是一元八毛八分八,我说你这个嘲巴啊,咱这不是赔钱吗,再说,你看,一元三毛三分三,三三三,治起吧,散咧。(《致富新通道》)
这类“巴”缀名词有的可以再附加“子”缀,如“结(拉)巴子”、“齁拉巴子”、“嘲巴子”,它们仍是名词且意义不变。“嘲巴”一词中的“巴”缀可以重叠,构成“嘲巴巴”,“嘲巴巴”还可再附加“子”,构成“嘲巴巴子”,它们都是名词,与“嘲巴”意义完全相同。
2.“巴”缀用于表示人的某种特性的形容词词根之后,表示具有这种特性的人。如:
馋巴、邪里巴、混里巴、离巴(外行)
这类名词有的可以附加“子”或“头”缀,仍然构成名词,指称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馋巴子”、“邪里巴子”、“混里巴子”、“离巴子”、“邪里巴头”、“离巴头”;“馋巴”还常用于“馋巴巴”、“馋巴巴子”这两种形式,词性及意义与“馋巴”相同。
(三)在莱芜方言中,“巴”缀还可以与一些单音节词根结合构成双音节名词,指称一般事物,如“泥巴”、“锅巴”、“嘎巴”。如:
看你这浑身泥巴!
月娃娃头上有嘎巴。
四、形容词后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缀作为形容词后缀,可与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组合,构成形容词。如:
①紧巴、窄巴、挤巴、皱巴、秕巴
②瘦巴、俊巴、孩巴、老巴
③干巴
其中第①类多用于形容空间或一般事物的性质、状貌特征,如“这种布料子忒皱巴。”也可以表示某些抽象的概念,如:
(1)你也拉家带口过着紧巴日子,我咋能袖手旁观。(《精选上·异人古沾徳》) 第②类仅用于形容人,常用于描述人的形态面貌及性格。它们常在句中做定语、谓语、补语等成分,用来描述陈述对象的特征。如:
(2)老太太生气地问小廉:“你这孩子,成家立业过日子是大事,咱提的这些闺女个个俊巴,你到底嫌人家啥?(《精选上·傻丫头聚宝》)
第③类,即“干巴”既可以用于形容物,也可用于形容人。如:
那花都干巴了,你也不浇水。
再如:
(3)为了让人知道他体恤孤寡,善待乡里,便雇侯四为他看护大门,见他瘦骨伶仃,就取个诨号干巴野雀。(《精选下·干巴野雀传奇》)
“孩巴”与“俊巴”还可附加“子”缀,仍然构成形容词。如:
你见过张家那个小媳妇了吗,长得稀俊巴子,要多么好看有多么好看!
又如:那个孩子20好几咧,还是孩巴子巴拉的,不像样!
“巴”缀形容词在意义表现上有所减势。如果要强调语义,常用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用“稀”、“精”、“怪”、“刚”、“忒”等副词来修饰,表现对形容词词根程度的强调。如:
今年那麦子没熟出来,精秕巴。
二是用重叠式表现对语义的强调。如:
小闺女长得俊巴巴的,那么样发。
文献用例,如:
(1)老二王俭日子紧紧巴巴,经常吃了上顿无下顿,性格处事稳重善良。(《凤·季南季北》)
五、动词后缀“巴”
在莱芜方言中,“巴”缀作为动词后缀,可与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音节自主动词词根组合,因此“巴”缀动词数量众多。如:
安巴、摁巴、熬[?耷?蘅 212]巴煮东西、熬[?耷?蘅 55]巴熬夜;久煮、掰巴、拌巴、绑巴捆绑、包巴、别巴、擦巴、藏巴、蹭巴、叉巴、拆巴、掺巴、缠巴、铲巴、尝巴、焯巴用开水烫、炒巴、扯巴、抻巴、撑巴、冲巴冲洗;冲走、抽巴、锄巴、揣巴往衣服里装、踹巴用脚踢、捶巴、锤巴、凑巴、攒[tθ’u?觔 55]巴团弄、搓巴、磋巴、撮巴、锉巴、扽巴、蹬巴、垫巴、叠巴、钉巴、堵巴、剁巴、堆巴、蹾巴、炖巴、剁巴、垛巴、跺巴、翻巴、分巴、缝巴、扶巴、擀巴、钩巴、刮巴、裹巴、含[x?藜~55]巴用嘴咬住;在嘴里久漱、薅巴、哄巴、糊巴、和巴、架巴、 捡巴、拣巴、嚼巴、 铰巴、揪巴、锯巴、卷巴、撅巴、砍巴、烤巴、 剋巴、啃巴、抠巴、扣巴、刮巴、 擓巴抓,挠、啦巴聊天、捞巴、 勒巴、垒巴、捋巴、连巴、敛巴、练巴、晾巴、量巴、撩巴、 缭巴、裂[li?藜212]巴撕开、抡巴、 棉巴做棉衣、棉被等、缅巴折起压住、描巴、抹巴、墁巴涂上抹平、拿巴约束、泥巴涂抹、捻巴用手搓或压、碾巴滚压;弄碎;踩、捏巴、拧巴、盘巴盘腿、耪巴、 刨巴、劈巴、片巴一片一片切、拼巴、铺巴、漆巴用漆涂抹、沏巴、砌巴、掐巴用手按;神婆神汉等预测未来、抢巴刮掉表层、撬巴插进并扳开、切巴、夸巴夸奖、染巴、绕巴、揉巴、扫巴、塞巴、晒巴、筛巴、 扇巴、烧巴烧掉;烧冥纸、刷巴、 撕巴、 摊巴、抬巴、 掏巴、套巴、熥巴、 提巴、剃巴、舔巴、添巴、填巴、 挑巴、贴巴、秃巴使劲洗、涂巴、 团巴、褪巴、秃巴、挖巴、弯巴、挽巴、 剜巴、绾巴、煨巴、围巴、 窝巴、洗巴、狭巴弯腰、削巴、 卸巴、 揳巴、 修巴、擤巴、楦巴剪或割、压巴、咽巴、掖巴、拥巴支撑,顶住、砸巴、扎巴、眨巴、摘巴摘、择巴择;逃避责任、 粘巴、找巴添加、站巴、挣巴挣扎、支巴撑煮巴、拽巴扔、拽巴拉、装巴装东西;假装、钻巴、攥巴、治巴收拾某人;为难
“巴”缀动词的词根多是表意志的自主动词,但也有少量非自主动词可与“巴”缀组合。如:
(1)妻:吃什么饭,那不是有糖,吃两块糖垫巴垫巴吧。(《随礼》)
在这个用例中,“垫巴”用于“点补”义。再如:
那肉煮巴地稀烂,刚好咧,你麻利槣点儿尝尝啊!
“煮巴”用于表示持续性非自主动作。
作为动词后缀,“巴”的作用主要是补充音节,使单音节动词变成双音节动词。同时,“巴”缀会使所构成的动词附加一些随意、反复或者短暂、容易完成等特定感情色彩,可以更精确地表现相关语义以及感情色彩。如:
(1)干巴野雀咳嗽一声挣开王大胖子双手,捋扒着山羊胡,慢条斯理地开了腔。(《精选下·干巴野雀传奇》)
(2)本来日子过得就不怪富足,怎么能架得住这么零摘巴,不足一年,便把家折腾地瓢干瓮干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7840100lttb.html)
(3)赵财主听罢,绿豆眼一眨巴,拍着大腿开始说话。(《精选上·取名字》)
一些特定动词词根与“巴”缀结合紧密,属于定用后缀,所造新词会产生新义,与动词词根的原有义项有差异。如:
拉巴:指艰难抚养、养活、照料。
够巴:用于指人向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献媚。贬义。
道巴:道巴某人,表示向某人表达谢意。
念巴:指敬神烧纸钱时念词。
上述词例中的“巴”缀不能去掉。在句法功能上,这些动词充当谓语,常常跟着宾语或补语成分。如:
你把他够巴好了,以后可就有奔头了。
再如:
(1)张老太开始不同意,认为拉巴小廉一回,娶个傻子,还不知能不能生养孩子。(《精选上·傻丫头聚宝》)
“巴”缀动词可以重叠,常用的有ABAB式,偶会出现AABB式。重叠后可使动词增加更丰富的附加意义。
1.ABAB重叠式
“巴”缀动词的ABAB重叠式在莱芜方言中很常用,可使动作彰显时量短暂、动量轻微的特点,表现随意、反复、短暂附加等意义。如:
(1)李四:子子孙孙一大片,大啼饥来小号寒,你这把老骨头,剁成块分成段,撕巴撕巴下油煎,熬成人油能喝几天,咱不能为国家做出大贡献,少生个孩子有什么难?(《张三李四》) (2)花猫嫂:炒巴炒巴尝尝鲜算咧。炒小雕,炖灰狼,明天去搬娘家娘,飞的跑的一块尝。(《大山魂》)
(3)大勇娘:人家都把房改建,田间地头苗插满,荒坡埋块小墓碑,堆巴堆巴上百元。(《破土》)
2.AABB式重叠
“巴”缀动词的AABB重叠式,与ABAB重叠式相较,使用频率较低。这种重叠式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与反复,往往用来描述一种状态。如:
你扫扫巴巴地一早起来咧,这么个当门都没拾掇干净,能么急人啊!
又如:
那个人掐掐巴巴地,就好那正个的似的。
六、总结
本文只对“巴”作为词缀时在莱芜方言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与整理,并未进行探源。虽然将“巴”统称为“巴”缀进行描述,但实际上“巴”作为前缀和后缀,分别有其不同来源,只是在书面写作中记作同一个字。即使同为后缀,可构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它们的来源也不一定一样,但这三者之间可能存在引申等某种关联。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王学奇.释“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M].齐鲁书社,2008.
[3]田佳佳.北方方言中的语缀“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引用书目及梆子剧目:
民间故事
[1]李胜华整理.《莱芜民间故事精选》(上、下),泰安市新闻出版局,1993.
[2]李胜华整理.《凤凰城的传说》,金陵书社出版公司,1993.
[3]李胜华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lishenghua7
[4]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7840100lttb.html
梆子剧目
1.李春明《随礼》(莱芜梆子剧团档案室剧本)
2.张彭、张丽华《大山魂》(莱芜梆子剧团档案室剧本)
3.张克学《致富新通道》(音像资料唱词)
4.张克学、李长生《破土》(音像资料唱词)
5.《张三李四》(转引自李传友《莱芜梆子现代戏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35页)
(作者简介:田洪燕(1984.4-),女,山东莱芜人,山东大学文学硕士,临沂市华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部,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