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依托课题研究,将我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较弱与体育课题研究相结合,利用观察研究、测量分析、家园合作等方式,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能力进行研究,分析出幼儿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将微型课题做到实用有效,探索适合的微型课题研究方法。
【关键词】
大班幼儿 体育活动 合作意识
本研究是依据《纲要》中“5-6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的理念,践行《指南》中社会领域中“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的教育建议,以及“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提出的。
历经一个学期,在大班上学期的实践和研究中,通过每次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活动前认真的准备,以及活动后及时的反思,在前、中、后三阶段的对比测试中,幼儿合作能力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传统活动新玩法,提升合作
在一线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小中班的活动,都单一指向幼儿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目标,游戏的玩法也很局限。因此,在我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紧扣合作意识的培养目标,结合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巧妙设计创新活动。
1.传统活动巧变身
在设计理念先行,我注重充分利用原有传统大班体育活动进行创新改良,巧妙纳入合作和团队的新元素。传统活动《小小足球》中原有强调的是发展个体快速反应能力,在幼儿基本掌握原有游戏的基础上,特意增设了“组队抱团”共同抵御足球进攻的环节,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理念。
2.一物多玩巧构思
一物多玩是师幼共同的设计目标,其中就《玩报纸》这一活动来说,在我和孩子互动设想中,产生了不同变式:平放、叠放、折叠、组合等,幼儿由此获得了不同层面的自主探究机会,有效地去感悟、体验和习得助跑跨跳动作的经验。还有长短不一的绳子,此物玩法也随手拈来。孩子们从一开始个人跳绳、跨绳,渐渐地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绳子玩出了新花样。最后孩子们能在教师的鼓励下,参与了小组式的绳索大挑战即三位幼儿集体参与脚踩绳索手持绳圈,协调手脚动作。多形式游戏活动的开展,推进合作活动的进程。
二、材料环境共互动,品味合作
1.环境创设巧帮忙
根据课题的进行,我在班级专门设立了特色鲜明的幼儿自主运动区,合理利用了空间、墙面、地面,创设适宜幼儿运动的小天地和丰富的运动材料。其中围绕各种小球类运动的主题,在区域里提供各种各样的小球(泡泡球、彩纸球、海洋球、毛线球、保龄球)。丰富的材料适宜的环境,孩子们置身其中,结伴练习你抛我接、你踢我传、你瞄准我接住、你来我往等小合作运动能力。整个区域成了孩子们运动的天地合作的乐园,孩子们尽享合作运动的乐趣。
2.扎实开展,提升合作能力
结合班级课题,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我们班还生成了“冬季爱运动”运动特色课程。课程以运动为主线,在涵盖多个领域的基础上,课程凸显了体育活动的实践教学开展,有效提升幼儿合作能力。
例如:《夹球侧行》活动开展前,我们仔细琢磨了活动形式,调整了教学环节,将传统游戏《炒黄豆》也纳入其中,通过增添合作游戏的环节,鼓励幼儿创新尝试不同的游戏,并鼓励幼儿夹球合作完成前进的动作同时还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性竞赛游戏,比比哪一组炒的黄豆又快又多。再如:在《放鞭炮》体育教学实施之后,我反思了活动的难度与梯度,修改之后,制作一个鞭炮卷给幼儿看,使孩子们能够在运动体验中逐步掌握一些螺旋形卷的要素。接着,再次实施之后,我反思了技能锻炼的同时如何提升合作性,然后就组合和改变小组的人员,鼓励不同组的幼儿一起合作完成卷鞭炮的动作,在多次的运动体验中幼儿的协同性和合作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搭建多元平台,展合作风采
在课题实施后期,伴随着幼儿合作能力的增强,我们设计了别开生面的《冬季身体动起来》主题运动会。在“大班冬季亲子运动会”中,利用开展运动会的机会,把家长请进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运动比赛项目,如“抢椅子”“背人曲线跑”“大陀螺”“亲子跳绳”等等,一方面增进了幼儿与家长间的亲子关系,同时每个活动都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合作,孩子和孩子的合作才能完成,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科学评价,聚焦合作水平
在集体游戏活动中我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相互交流自身的体验,或讨论某一问题或导致失败原因。我们及时引导幼儿与小伙伴进行交流、探讨,然后找出解决办法,无形中促进了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验和巩固了合作精神。简短的讨论过后,游戏继续进行。
五、研究后的反思
经过为期一学期的观察和研究,实践和探索,我发现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已经萌发,合作能力也在体育活动中渐渐增强,虽然研究有了一些效果,但真正使之更强烈和稳定,还是不足的。评价激励的作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心理准备有些不足。如何将体育活动深化,让每个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居海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几点策略【J】.山东教育,2009(12)
依托课题研究,将我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较弱与体育课题研究相结合,利用观察研究、测量分析、家园合作等方式,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能力进行研究,分析出幼儿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将微型课题做到实用有效,探索适合的微型课题研究方法。
【关键词】
大班幼儿 体育活动 合作意识
本研究是依据《纲要》中“5-6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的理念,践行《指南》中社会领域中“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的教育建议,以及“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提出的。
历经一个学期,在大班上学期的实践和研究中,通过每次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活动前认真的准备,以及活动后及时的反思,在前、中、后三阶段的对比测试中,幼儿合作能力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传统活动新玩法,提升合作
在一线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小中班的活动,都单一指向幼儿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目标,游戏的玩法也很局限。因此,在我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紧扣合作意识的培养目标,结合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巧妙设计创新活动。
1.传统活动巧变身
在设计理念先行,我注重充分利用原有传统大班体育活动进行创新改良,巧妙纳入合作和团队的新元素。传统活动《小小足球》中原有强调的是发展个体快速反应能力,在幼儿基本掌握原有游戏的基础上,特意增设了“组队抱团”共同抵御足球进攻的环节,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理念。
2.一物多玩巧构思
一物多玩是师幼共同的设计目标,其中就《玩报纸》这一活动来说,在我和孩子互动设想中,产生了不同变式:平放、叠放、折叠、组合等,幼儿由此获得了不同层面的自主探究机会,有效地去感悟、体验和习得助跑跨跳动作的经验。还有长短不一的绳子,此物玩法也随手拈来。孩子们从一开始个人跳绳、跨绳,渐渐地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绳子玩出了新花样。最后孩子们能在教师的鼓励下,参与了小组式的绳索大挑战即三位幼儿集体参与脚踩绳索手持绳圈,协调手脚动作。多形式游戏活动的开展,推进合作活动的进程。
二、材料环境共互动,品味合作
1.环境创设巧帮忙
根据课题的进行,我在班级专门设立了特色鲜明的幼儿自主运动区,合理利用了空间、墙面、地面,创设适宜幼儿运动的小天地和丰富的运动材料。其中围绕各种小球类运动的主题,在区域里提供各种各样的小球(泡泡球、彩纸球、海洋球、毛线球、保龄球)。丰富的材料适宜的环境,孩子们置身其中,结伴练习你抛我接、你踢我传、你瞄准我接住、你来我往等小合作运动能力。整个区域成了孩子们运动的天地合作的乐园,孩子们尽享合作运动的乐趣。
2.扎实开展,提升合作能力
结合班级课题,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我们班还生成了“冬季爱运动”运动特色课程。课程以运动为主线,在涵盖多个领域的基础上,课程凸显了体育活动的实践教学开展,有效提升幼儿合作能力。
例如:《夹球侧行》活动开展前,我们仔细琢磨了活动形式,调整了教学环节,将传统游戏《炒黄豆》也纳入其中,通过增添合作游戏的环节,鼓励幼儿创新尝试不同的游戏,并鼓励幼儿夹球合作完成前进的动作同时还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性竞赛游戏,比比哪一组炒的黄豆又快又多。再如:在《放鞭炮》体育教学实施之后,我反思了活动的难度与梯度,修改之后,制作一个鞭炮卷给幼儿看,使孩子们能够在运动体验中逐步掌握一些螺旋形卷的要素。接着,再次实施之后,我反思了技能锻炼的同时如何提升合作性,然后就组合和改变小组的人员,鼓励不同组的幼儿一起合作完成卷鞭炮的动作,在多次的运动体验中幼儿的协同性和合作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搭建多元平台,展合作风采
在课题实施后期,伴随着幼儿合作能力的增强,我们设计了别开生面的《冬季身体动起来》主题运动会。在“大班冬季亲子运动会”中,利用开展运动会的机会,把家长请进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运动比赛项目,如“抢椅子”“背人曲线跑”“大陀螺”“亲子跳绳”等等,一方面增进了幼儿与家长间的亲子关系,同时每个活动都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合作,孩子和孩子的合作才能完成,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科学评价,聚焦合作水平
在集体游戏活动中我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相互交流自身的体验,或讨论某一问题或导致失败原因。我们及时引导幼儿与小伙伴进行交流、探讨,然后找出解决办法,无形中促进了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验和巩固了合作精神。简短的讨论过后,游戏继续进行。
五、研究后的反思
经过为期一学期的观察和研究,实践和探索,我发现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已经萌发,合作能力也在体育活动中渐渐增强,虽然研究有了一些效果,但真正使之更强烈和稳定,还是不足的。评价激励的作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心理准备有些不足。如何将体育活动深化,让每个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居海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几点策略【J】.山东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