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产生的过程及其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改进,重点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的设计原则,设计了具体的一节课——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阐明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整再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最后总结了此种教学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学生中心;任务式教学法;囚徒困境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介绍
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案例中所规定的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改进,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先进的体验式教学法。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种教学方法并不能适用于任何课程,或一门课程的任何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也不例外。因此,要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课程内容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1.案例真实性原则。案例真实性原则是指,任务所使用的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或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或是具体生活的抽象模型。
2.趣味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過有趣的课堂案例分配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案例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任务的趣味性。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案例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与情感交流,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
3.问题设计逻辑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前任务与后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
4.操作性明确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
三、囚徒困境的案例设计举例
步骤一:介绍经典“囚徒困境”内容,“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
步骤二:分配教学任务,在班上挑选5组学生,分别扮演囚徒甲和囚徒乙。如何选择?是揭发对方还是沉默?并分析此种选择的原因。
步骤三: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考虑形成囚徒困境的原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并再次提问刚才选择背叛的同学的原因。
步骤四:让之前的5组学生再扮演刚才的角色,这次如何选择?并分析原因。此时经过刚才教师的分析,学生应该知道要获取最大的利益只能通过合作。
步骤五:让5组学生再扮演刚才的角色,并将此问题重复3次,此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引出重复博弈。上面学生参与的都是1次博弈,重复3次是引出了重复博弈,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博弈与1次博弈的不同之处。
步骤六:教师总结重复博弈中什么情况下选择合作,什么情况下选择背叛。
步骤七:学生总结具体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有哪些,如军备竞赛、关税战、广告战等。
步骤八:如何走出囚徒困境?以牙还牙的触发策略讨论。
步骤九:讨论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品质。成功人士具有以下四种品质:(1)友善:重要的条件是策略必须“友善”,这就是说,不要在对手背叛之前先背叛。几乎所有的高分策略都是友善的。因此,完全自私的策略仅仅出于自私的原因,也永远不会首先打击其对手。(2)报复:不做一个盲目乐观者,要始终报复。一个非报复策略的例子是始终合作,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因为“下流”策略将残酷地剥削这样的傻瓜。(3)宽恕:另一个品质是宽恕。不报复,如果对手不继续背叛,他们会一再退却到合作。这停止了报复和反报复的长期进行,最大化了得分点数。(4)不嫉妒:就是说不去争取得到高于对手的分数(对于“友善”的策略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友善”的策略永远无法得到高于对手的分数)。
步骤十:总结。理解囚徒困境的基本内容、囚徒困境产生的根源、走出囚徒困境方法以及做一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品质。
四、案例式任务教学法的优点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活动内容涉及知识面广,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式任务教学法的缺点
首先,此种教学法的准备工作量大,教师要提前设计整个课堂的细节,投入大。其次,课堂上有可能出现没想到的情况,较难控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高。此种教学方法适合在人数30人以内的班级开展,如果班级人数过多,难以照顾所有学生。
关键词:学生中心;任务式教学法;囚徒困境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介绍
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案例中所规定的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改进,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先进的体验式教学法。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种教学方法并不能适用于任何课程,或一门课程的任何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也不例外。因此,要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课程内容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1.案例真实性原则。案例真实性原则是指,任务所使用的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或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或是具体生活的抽象模型。
2.趣味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過有趣的课堂案例分配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案例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任务的趣味性。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案例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与情感交流,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
3.问题设计逻辑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前任务与后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
4.操作性明确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
三、囚徒困境的案例设计举例
步骤一:介绍经典“囚徒困境”内容,“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
步骤二:分配教学任务,在班上挑选5组学生,分别扮演囚徒甲和囚徒乙。如何选择?是揭发对方还是沉默?并分析此种选择的原因。
步骤三: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考虑形成囚徒困境的原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并再次提问刚才选择背叛的同学的原因。
步骤四:让之前的5组学生再扮演刚才的角色,这次如何选择?并分析原因。此时经过刚才教师的分析,学生应该知道要获取最大的利益只能通过合作。
步骤五:让5组学生再扮演刚才的角色,并将此问题重复3次,此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引出重复博弈。上面学生参与的都是1次博弈,重复3次是引出了重复博弈,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博弈与1次博弈的不同之处。
步骤六:教师总结重复博弈中什么情况下选择合作,什么情况下选择背叛。
步骤七:学生总结具体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有哪些,如军备竞赛、关税战、广告战等。
步骤八:如何走出囚徒困境?以牙还牙的触发策略讨论。
步骤九:讨论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品质。成功人士具有以下四种品质:(1)友善:重要的条件是策略必须“友善”,这就是说,不要在对手背叛之前先背叛。几乎所有的高分策略都是友善的。因此,完全自私的策略仅仅出于自私的原因,也永远不会首先打击其对手。(2)报复:不做一个盲目乐观者,要始终报复。一个非报复策略的例子是始终合作,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因为“下流”策略将残酷地剥削这样的傻瓜。(3)宽恕:另一个品质是宽恕。不报复,如果对手不继续背叛,他们会一再退却到合作。这停止了报复和反报复的长期进行,最大化了得分点数。(4)不嫉妒:就是说不去争取得到高于对手的分数(对于“友善”的策略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友善”的策略永远无法得到高于对手的分数)。
步骤十:总结。理解囚徒困境的基本内容、囚徒困境产生的根源、走出囚徒困境方法以及做一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品质。
四、案例式任务教学法的优点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活动内容涉及知识面广,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式任务教学法的缺点
首先,此种教学法的准备工作量大,教师要提前设计整个课堂的细节,投入大。其次,课堂上有可能出现没想到的情况,较难控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高。此种教学方法适合在人数30人以内的班级开展,如果班级人数过多,难以照顾所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