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初中化学实验活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探究实验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都可以在化学实验中得到较好的培养。我们要帮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时候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理科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338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认识过程。学生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好、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优劣。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学习化学,不仅要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还要从微观角度深刻把握物质结构和变化的本质规律,这就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善于把握化学实验这把钥匙,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就能够打开化学之门,踏入化学学科奇妙的殿堂,对于化学学习,尤其是初中化学,游刃有余,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化学的学习效率。
接下来我们以“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简单探究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八个学生实验活动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实验。这个实验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1,该实验是初中阶段唯一一个将实验与计算相融合的实验。初中化学学习大多以定性学习为主,缺少定量分析,因此学生对计算这一块本身就很陌生,再要与实验相结合,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该实验要求学生计算产率,将实验和计算相结合,并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分析实验误差,增加了化学实验的难度。
第2,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众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过程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再称量、计算产率。几乎涵盖了初中化学实验的大多数基本操作,而每一步操作稍有不慎,又会导致产率计算的误差。因此正确完整地完成该实验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第3,此实验中用到了两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可溶物与难溶物的分离——过滤和易溶物质的分离——蒸发结晶。这两种方法是初中阶段最基本的两种物质分离的方法,但学生对物质的分离很难理解,对混合物、纯净物和物质除杂的学习十分困难。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该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深刻理解物质除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该实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第1,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知识的理解的一种能力。理解有三級水平:“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如果只让学生自己领悟该实验的内容,那么学生只能简单地从水的净化这个角度去思考,过滤是这个实验的主要环节,可是单单这样分析的话,我们要得到精盐那还差一大截,更何况还要计算产率呢!所以如何加深学生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呢?我们可以从讨论粗盐中有哪些杂质开始,让学生讨论得出:该实验的难溶性杂质是泥沙。那么接下来想想我们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得到精盐。因此从粗盐到精盐,我们首先就是要去除难溶性的杂质,选择方法为过滤。要过滤就要先溶解,溶解过滤后精盐还在水中,怎么办呢,想办法把水去掉,选择方法蒸发。整个过程虽然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利用“手段-目的”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粗盐提纯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的“是什么”,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实验是“怎么样”和“为什么”。只有如此通过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2,逻辑分析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是能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化学考试中的流程图题、推断题、实验探究题对学生逻辑分析、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但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不同,不能通过直观的物体展示讲解,只能通过平时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流程复杂、操作繁多,学生要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流程图,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该实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再在尽量不让学生看操作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前就有实验的“图式”。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结束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每个同学做出的产率结果肯定不同,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误差分析的过程可以帮助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学生的思维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但只要我们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坚持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敢于提问不怕出错的精神品质,我们一定可以尽一己之力,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斌斌.对基础实验“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3(05):82-84。
[2]陈军.STEM教学视野下化学深度学习设计研究——以粗盐提纯为例[J].名师在线,2018(29):78-79。
[3]洪兹田,陈女亭,蒋金团.中考化学“粗盐的提纯”实验考点透视[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8,28(02):52-54。
[4]何文松.优化非智力因素,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5]庞秀光.粗盐提纯实验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0(05):18.
[6]周银霞.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中粗盐提纯实验的作用和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58-159.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338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认识过程。学生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好、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优劣。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学习化学,不仅要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还要从微观角度深刻把握物质结构和变化的本质规律,这就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善于把握化学实验这把钥匙,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就能够打开化学之门,踏入化学学科奇妙的殿堂,对于化学学习,尤其是初中化学,游刃有余,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化学的学习效率。
接下来我们以“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简单探究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八个学生实验活动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实验。这个实验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1,该实验是初中阶段唯一一个将实验与计算相融合的实验。初中化学学习大多以定性学习为主,缺少定量分析,因此学生对计算这一块本身就很陌生,再要与实验相结合,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该实验要求学生计算产率,将实验和计算相结合,并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分析实验误差,增加了化学实验的难度。
第2,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众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过程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再称量、计算产率。几乎涵盖了初中化学实验的大多数基本操作,而每一步操作稍有不慎,又会导致产率计算的误差。因此正确完整地完成该实验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第3,此实验中用到了两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可溶物与难溶物的分离——过滤和易溶物质的分离——蒸发结晶。这两种方法是初中阶段最基本的两种物质分离的方法,但学生对物质的分离很难理解,对混合物、纯净物和物质除杂的学习十分困难。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该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深刻理解物质除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该实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第1,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知识的理解的一种能力。理解有三級水平:“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如果只让学生自己领悟该实验的内容,那么学生只能简单地从水的净化这个角度去思考,过滤是这个实验的主要环节,可是单单这样分析的话,我们要得到精盐那还差一大截,更何况还要计算产率呢!所以如何加深学生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呢?我们可以从讨论粗盐中有哪些杂质开始,让学生讨论得出:该实验的难溶性杂质是泥沙。那么接下来想想我们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得到精盐。因此从粗盐到精盐,我们首先就是要去除难溶性的杂质,选择方法为过滤。要过滤就要先溶解,溶解过滤后精盐还在水中,怎么办呢,想办法把水去掉,选择方法蒸发。整个过程虽然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利用“手段-目的”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粗盐提纯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的“是什么”,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实验是“怎么样”和“为什么”。只有如此通过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2,逻辑分析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是能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化学考试中的流程图题、推断题、实验探究题对学生逻辑分析、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但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不同,不能通过直观的物体展示讲解,只能通过平时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流程复杂、操作繁多,学生要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流程图,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该实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再在尽量不让学生看操作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前就有实验的“图式”。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结束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每个同学做出的产率结果肯定不同,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误差分析的过程可以帮助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学生的思维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但只要我们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坚持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敢于提问不怕出错的精神品质,我们一定可以尽一己之力,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斌斌.对基础实验“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3(05):82-84。
[2]陈军.STEM教学视野下化学深度学习设计研究——以粗盐提纯为例[J].名师在线,2018(29):78-79。
[3]洪兹田,陈女亭,蒋金团.中考化学“粗盐的提纯”实验考点透视[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8,28(02):52-54。
[4]何文松.优化非智力因素,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5]庞秀光.粗盐提纯实验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0(05):18.
[6]周银霞.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中粗盐提纯实验的作用和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