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只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理念,要在新理念下把提升学生的逻辑性与思维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融入到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新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自主性;数学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宗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良好,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倘若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教学效果也能够得以体现.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标准下,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成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急需探索并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高中数学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思维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式与途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策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就行不通了,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来进行教学,而应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水平来决定.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让学生达到会学的境界.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尊重其个体差异,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例如,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后,我们进一步地学习等比数列.学生在有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后,学习等比数列就会觉得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巧妙地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如下设问:(1)等比数列的公比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为0?能不能为1?(2)如果等比数列的公比是大于1的,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为递增数列呢?反之,如果公比小于1,是否一定为递减数列呢?(3)结合其定义,判断:由等比数列各项的倒数、相反数、平方数等分别组成的数列,是否还是一个等比数列呢?(4)等比数列所对应的点在图像上是怎样分布的?是否是均匀分布在指数函数上的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看似并不难回答,但是都需要学生动脑、动手思考与计算,学生有了尝试的愿望,教师也给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进一步的强化练习,比较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不同之处,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一个及时的反馈.从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等比数列定义中的疑问之处,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二、重视典型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察觉到,学生在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时,由于其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探究思路、探究方法、探究手段等方面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但是,这样的差异性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促使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同时,教师要注重科学的指导,有效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探究精神.
三、紧抓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如果能将这些数学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收获将会很多.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透过现象谈本质,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根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其创新意识的发展.中学数学用到的各种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等.
四、总 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注重思维的训练、思想方法的传授、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式,树立新观念,优化教学结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新与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独立地探究知识,从而促使其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J].教学研究,2010(1).
[2]余柏青.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自主性;数学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宗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良好,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倘若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教学效果也能够得以体现.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标准下,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成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急需探索并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高中数学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思维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式与途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策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就行不通了,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来进行教学,而应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水平来决定.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让学生达到会学的境界.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尊重其个体差异,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例如,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后,我们进一步地学习等比数列.学生在有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后,学习等比数列就会觉得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巧妙地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如下设问:(1)等比数列的公比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为0?能不能为1?(2)如果等比数列的公比是大于1的,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为递增数列呢?反之,如果公比小于1,是否一定为递减数列呢?(3)结合其定义,判断:由等比数列各项的倒数、相反数、平方数等分别组成的数列,是否还是一个等比数列呢?(4)等比数列所对应的点在图像上是怎样分布的?是否是均匀分布在指数函数上的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看似并不难回答,但是都需要学生动脑、动手思考与计算,学生有了尝试的愿望,教师也给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进一步的强化练习,比较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不同之处,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一个及时的反馈.从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等比数列定义中的疑问之处,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二、重视典型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察觉到,学生在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时,由于其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探究思路、探究方法、探究手段等方面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但是,这样的差异性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促使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同时,教师要注重科学的指导,有效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探究精神.
三、紧抓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如果能将这些数学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收获将会很多.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透过现象谈本质,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根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其创新意识的发展.中学数学用到的各种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等.
四、总 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注重思维的训练、思想方法的传授、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式,树立新观念,优化教学结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新与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独立地探究知识,从而促使其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J].教学研究,2010(1).
[2]余柏青.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