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在高校中的传播呈现出传播者身份多样、接受者主动性强、群体传播活跃的特点。在此背景下,针对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大学生的辩证影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作用,多途径、多渠道地积极引导高校社会思潮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传播特点 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思潮活跃时期,反映各类社会诉求、表达对社会现象不同看法的思潮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对高校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校是社会思潮的集散地,为大学生汲取进步社会思潮的养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好条件,也容易受到消极社会思潮负面效应的冲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有相应的特点和影响。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引领高校社会思潮,是当下必须重视的课题。
高校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反映特定的社会存在。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从传播者到大众传播媒介,再到接收(受)者,最后到次级接收(受)者的过程。最简洁的信息反馈过程则是上述过程的反向运动。网络时代的高校社会思潮传播,在传播者、接收者和传播类型三方面,均呈现出新特点。
传播者的专家、精英知识分子垄断被打破,普通大众也参与其中,传播者身份五花八门。以往,社会思潮的传播多是从少数知识分子到大学生再到社会民众;而今,随着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多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自媒体时代来临,普通个体和组织均可成为信息的发布源,使得专家、精英与善用新传播手段的个体或组织站在传播链条的同一起点,也使得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为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催生了一批广受媒体和大众追捧的公众知识分子。这些人大多身处体制之外,关注并参与公共事务,富有独立批判精神,在大学生中颇有影响力,其中既有学者文人,也有草根一族。随着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泛化,知名度较高的公众人物,如名人明星也跻身“公知”行列,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此外,一些紧扣社会热点的思潮网站、论坛在大学生中也拥有较高的知晓度,这些网站将有相似主张的学者观点汇集起来,构建起社会思潮传播的团队,以多种策略积极吸纳大学生的网络注意力。
传播接收者拥有更广阔自由的信息选择空间,能够便捷地与传播者互动,也可以迅速地转换为传播者。相较学术讲座、书籍报刊、电视等社会思潮传播的传统渠道,博客、播客、网络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电子论坛等新渠道,已通过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成为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的重要途经。这些新渠道具有传播迅速便捷、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扩大了社会思潮传播的机会和自由度。大学生可以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轻松与传播者进行网络互动沟通,同时将获得的信息发布出去,拥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一些大学生在校园BBS和论坛中较为活跃,善于将获得的信息加工整理后传递给他人,形成社会思潮在高校二级传播的舆论领袖。
群体传播日渐活跃,大众传播风光不再。群体传播是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也被称为团体传播,具有自发、双向、传播风格多样等特点,与大众传播被动、单向、传播风格严肃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相较于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则有去中心化、平等化的优势,与大学生彰显主体意识、追求平等对话的成长需求契合。当下社会现状复杂,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多样,代表着社会变革中不同群体利益、关照不同社会领域的各类思潮,通过与大学生的不同利益诉求契合发挥着影响。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提供的“关注”、“订阅”等功能,使得大学生能借助互联网形成的虚拟空间,以主动姿态加入到群体传播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参与感。
高校社会思潮传播的辩证影响
各类思潮在网络媒体上尖锐交锋,精华与糟粕共舞,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重要内容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以及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期的大学生带来影响。这些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影响一:意识形态教育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各类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阵地。网络使得世界变平,也使主流意识形态需要与来自各个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潮同台竞技。弗里德曼指出:“世界在变平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将地球上各个知识中心统一到了一个单一的全球网络中。”②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世界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乏一些自称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流传,更有一些错误观点,断章取义地引用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用以装点门面,误导大众。大学生不免會受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在别有用心地将网络作为西方价值观出口的终端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和平演变的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冲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影响二:课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被弱化,教育者的权威地位被撼动。调查显示,大学生通过课内渠道,如教学和学术讲座了解社会思潮的比重仅22.3%,网络、学术会议、文娱活动等课外渠道占至77.7%。③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轻巧、便捷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终日不离身的学习生活工具,大部分高校都实现了无线互联网的普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还停留于单向传授、被动接纳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主体性、互动性强的网络社会思潮传播模式相比便显得索然无味;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授业导师形象,在无限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前也黯然逊色;严肃、晦涩的理论内容,在趣味性、通俗性的“网络快餐”前吸引力欠佳。在课堂上,教师经常需要从手机、电脑那里争夺学生的注意力。互联网时代已经“敲响了教师时代的丧钟:对传递特定的知识而言,教师并不比存储网络更有能力”。④ 影响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应对的环境更为复杂,要求更为灵活、主动、及时的教育方式。网络社会已紧密地与大学生活结合在一起,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包含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潮,在图片、影视、文字信息、网络游戏中都有明显或隐蔽的存在,对大学生形成包围之势。而在围绕社会热点引发的网络舆情中,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极端言论,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上能及时给予有力回击的应对还不够多,影响力也还有待提升;对时事热点深入理性的分析,时常缺位。一些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观点发表者,常常受到冷嘲热讽和攻击,被扣上“五毛党”的帽子;联合发力,更是少见,不能形成一呼百应之势。
影响四:部分大学生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危机。一方面,一些社会思潮抓住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的时代特征,否定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产生不无影响。例如,以“揭露历史真相”为口号,以学术研究为伪装,要求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乘机否定中国革命的意义,否定社会主义建设、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历史虚无主义;过分强调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等,在大学生中间都不乏拥趸。
另一方面,受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例如,在学习上,偏重选择毕业后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专业和课程,不重视提升自我内在价值、精神修养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和课程;在生活中,将人际交往建立在物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追求享乐,过度消费;在信仰追求上,入党动机功利化,将入党作为就业的筹码等。
以上主要为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推动大学生关照现实,思考民生,活跃思维,开拓视野。社会思潮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联的思潮,关注社会具体问题,反映社会现实,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观察和了解社会。如今,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社会分层、腐败贪污等现实问题有直观感受,以及困惑和不解。
先进思潮的传播能增进大学生对相应民生问题的思考和了解,引导大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投身于一些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虽然一些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出发点、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分歧甚至对立冲突,但思潮之间的相互争鸣,能为大学生提供鉴别和比较不同观点的机会、提高思辨能力。
此外,社会思潮涉及领域广泛,触及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生态各方面,相关理论的汲取能很好地充实大学生头脑。但大学生具有善于感性、微观、局部体验,短于理性、宏观、全局把握的思维特点,在看待问题时容易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故而比较容易陷入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宣传的误导之中,值得警惕和注意。
另一方面,推动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心持续高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利益,以及文化等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强势占领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加剧全球南北差距,对中国的发展制造阻碍。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时有碰撞,南海争端、钓鱼岛事件等不时升温,与美国也摩擦不断。这些事件常常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成为社会思潮涌动的温床。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如何实现和平崛起等问题就反映在以民族主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中。
大学生在吸收批判西方、民族自强的社会思潮中,能逐步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但一些大学生在民族意识、爱国情绪被激发的同时,受到狭隘民族意识的影响,在看待中国与其他国家冲突和争端时,不能够较为客观、理性、全面的把握,在国际争端上持有较极端的立场和观点,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判断行为。
引導高校社会思潮传播的具体对策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需要辩论看待,只有恰当地引导其在高校中的传播,才能将其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来,抵制其消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材、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在多元社会思潮激荡的背景下,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其导向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在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并积极营造兼容并包的和谐校园文化。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分辨、甄别社会思潮能力的重要渠道。高校中一些负面社会思潮的传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成了冲击,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作用也有所抵消。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课堂提供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这是网络传播不具备的优势。应改变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讲演等形式,将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时政,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介绍、评析和批判当前的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辨别社会思潮的能力。教师应主动承担起相关研究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围绕社会思潮的热点、难点展开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促进教学相长。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坚持实践育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加强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提供条件,让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增进认识、做出判断、坚定信念。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通常从感性共鸣开始,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水平有所局限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感性共鸣的迸发,往往与脱离现实的认识和理解联系在一起,容易形成误导。要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投身社会实践,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将所学和专长服务于社会,自觉抵制错误的社会思潮。
加强网络话语权,善用网络的意识形态承载功能。相较于社会思潮在网络上传播的主动姿态和策略的进攻性,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还较为薄弱。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学习网络中社会思潮传播的策略,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提供文字、图片和影视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主动应对网络媒体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误解,占领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各高校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网络评论员,关注网络动态,增强网络舆情,并鼓励教师和辅导员开设网络博客或个人主页,吸引学生关注,把握话语主动权。对大学生中的网络舆论领袖,应加强引导和管理,培育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增强高校、教育者之间的网络联合,建立起多圈层、多渠道的网络宣传平台,凝聚思想精英,广纳教师和学生,让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产生规模效应和群集效应。
完善机制,增强党委、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高校社会思潮是全方位的工作,高校应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培养出适应新形式需要、了解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提供各类学习、培训机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高校党委要将思想战线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高校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关注社会思潮动态,吸纳进步思潮,识别落后思潮本质,坚定信念和理想,带动其他师生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注释】
①冯契:《哲学大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②[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7页。
③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年第10期。
④[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 关于知识的报告》,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2页。
⑤方付建:“网络空间社会思潮发展方式研究—基于思潮网站的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责编/韩露(实习)
【关键词】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传播特点 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思潮活跃时期,反映各类社会诉求、表达对社会现象不同看法的思潮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对高校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校是社会思潮的集散地,为大学生汲取进步社会思潮的养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好条件,也容易受到消极社会思潮负面效应的冲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有相应的特点和影响。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引领高校社会思潮,是当下必须重视的课题。
高校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反映特定的社会存在。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从传播者到大众传播媒介,再到接收(受)者,最后到次级接收(受)者的过程。最简洁的信息反馈过程则是上述过程的反向运动。网络时代的高校社会思潮传播,在传播者、接收者和传播类型三方面,均呈现出新特点。
传播者的专家、精英知识分子垄断被打破,普通大众也参与其中,传播者身份五花八门。以往,社会思潮的传播多是从少数知识分子到大学生再到社会民众;而今,随着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多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自媒体时代来临,普通个体和组织均可成为信息的发布源,使得专家、精英与善用新传播手段的个体或组织站在传播链条的同一起点,也使得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为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催生了一批广受媒体和大众追捧的公众知识分子。这些人大多身处体制之外,关注并参与公共事务,富有独立批判精神,在大学生中颇有影响力,其中既有学者文人,也有草根一族。随着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泛化,知名度较高的公众人物,如名人明星也跻身“公知”行列,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此外,一些紧扣社会热点的思潮网站、论坛在大学生中也拥有较高的知晓度,这些网站将有相似主张的学者观点汇集起来,构建起社会思潮传播的团队,以多种策略积极吸纳大学生的网络注意力。
传播接收者拥有更广阔自由的信息选择空间,能够便捷地与传播者互动,也可以迅速地转换为传播者。相较学术讲座、书籍报刊、电视等社会思潮传播的传统渠道,博客、播客、网络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电子论坛等新渠道,已通过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成为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的重要途经。这些新渠道具有传播迅速便捷、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扩大了社会思潮传播的机会和自由度。大学生可以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轻松与传播者进行网络互动沟通,同时将获得的信息发布出去,拥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一些大学生在校园BBS和论坛中较为活跃,善于将获得的信息加工整理后传递给他人,形成社会思潮在高校二级传播的舆论领袖。
群体传播日渐活跃,大众传播风光不再。群体传播是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也被称为团体传播,具有自发、双向、传播风格多样等特点,与大众传播被动、单向、传播风格严肃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相较于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则有去中心化、平等化的优势,与大学生彰显主体意识、追求平等对话的成长需求契合。当下社会现状复杂,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多样,代表着社会变革中不同群体利益、关照不同社会领域的各类思潮,通过与大学生的不同利益诉求契合发挥着影响。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提供的“关注”、“订阅”等功能,使得大学生能借助互联网形成的虚拟空间,以主动姿态加入到群体传播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参与感。
高校社会思潮传播的辩证影响
各类思潮在网络媒体上尖锐交锋,精华与糟粕共舞,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重要内容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以及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期的大学生带来影响。这些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影响一:意识形态教育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各类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阵地。网络使得世界变平,也使主流意识形态需要与来自各个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潮同台竞技。弗里德曼指出:“世界在变平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将地球上各个知识中心统一到了一个单一的全球网络中。”②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世界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乏一些自称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流传,更有一些错误观点,断章取义地引用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用以装点门面,误导大众。大学生不免會受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在别有用心地将网络作为西方价值观出口的终端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和平演变的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冲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影响二:课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被弱化,教育者的权威地位被撼动。调查显示,大学生通过课内渠道,如教学和学术讲座了解社会思潮的比重仅22.3%,网络、学术会议、文娱活动等课外渠道占至77.7%。③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轻巧、便捷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终日不离身的学习生活工具,大部分高校都实现了无线互联网的普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还停留于单向传授、被动接纳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主体性、互动性强的网络社会思潮传播模式相比便显得索然无味;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授业导师形象,在无限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前也黯然逊色;严肃、晦涩的理论内容,在趣味性、通俗性的“网络快餐”前吸引力欠佳。在课堂上,教师经常需要从手机、电脑那里争夺学生的注意力。互联网时代已经“敲响了教师时代的丧钟:对传递特定的知识而言,教师并不比存储网络更有能力”。④ 影响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应对的环境更为复杂,要求更为灵活、主动、及时的教育方式。网络社会已紧密地与大学生活结合在一起,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包含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潮,在图片、影视、文字信息、网络游戏中都有明显或隐蔽的存在,对大学生形成包围之势。而在围绕社会热点引发的网络舆情中,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极端言论,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上能及时给予有力回击的应对还不够多,影响力也还有待提升;对时事热点深入理性的分析,时常缺位。一些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观点发表者,常常受到冷嘲热讽和攻击,被扣上“五毛党”的帽子;联合发力,更是少见,不能形成一呼百应之势。
影响四:部分大学生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危机。一方面,一些社会思潮抓住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的时代特征,否定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产生不无影响。例如,以“揭露历史真相”为口号,以学术研究为伪装,要求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乘机否定中国革命的意义,否定社会主义建设、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历史虚无主义;过分强调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等,在大学生中间都不乏拥趸。
另一方面,受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例如,在学习上,偏重选择毕业后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专业和课程,不重视提升自我内在价值、精神修养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和课程;在生活中,将人际交往建立在物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追求享乐,过度消费;在信仰追求上,入党动机功利化,将入党作为就业的筹码等。
以上主要为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推动大学生关照现实,思考民生,活跃思维,开拓视野。社会思潮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联的思潮,关注社会具体问题,反映社会现实,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观察和了解社会。如今,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社会分层、腐败贪污等现实问题有直观感受,以及困惑和不解。
先进思潮的传播能增进大学生对相应民生问题的思考和了解,引导大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投身于一些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虽然一些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出发点、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分歧甚至对立冲突,但思潮之间的相互争鸣,能为大学生提供鉴别和比较不同观点的机会、提高思辨能力。
此外,社会思潮涉及领域广泛,触及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生态各方面,相关理论的汲取能很好地充实大学生头脑。但大学生具有善于感性、微观、局部体验,短于理性、宏观、全局把握的思维特点,在看待问题时容易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故而比较容易陷入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宣传的误导之中,值得警惕和注意。
另一方面,推动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心持续高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利益,以及文化等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强势占领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加剧全球南北差距,对中国的发展制造阻碍。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时有碰撞,南海争端、钓鱼岛事件等不时升温,与美国也摩擦不断。这些事件常常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成为社会思潮涌动的温床。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如何实现和平崛起等问题就反映在以民族主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中。
大学生在吸收批判西方、民族自强的社会思潮中,能逐步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但一些大学生在民族意识、爱国情绪被激发的同时,受到狭隘民族意识的影响,在看待中国与其他国家冲突和争端时,不能够较为客观、理性、全面的把握,在国际争端上持有较极端的立场和观点,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判断行为。
引導高校社会思潮传播的具体对策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需要辩论看待,只有恰当地引导其在高校中的传播,才能将其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来,抵制其消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材、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在多元社会思潮激荡的背景下,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其导向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在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并积极营造兼容并包的和谐校园文化。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分辨、甄别社会思潮能力的重要渠道。高校中一些负面社会思潮的传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成了冲击,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作用也有所抵消。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课堂提供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这是网络传播不具备的优势。应改变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讲演等形式,将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时政,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介绍、评析和批判当前的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辨别社会思潮的能力。教师应主动承担起相关研究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围绕社会思潮的热点、难点展开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促进教学相长。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坚持实践育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加强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提供条件,让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增进认识、做出判断、坚定信念。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通常从感性共鸣开始,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水平有所局限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感性共鸣的迸发,往往与脱离现实的认识和理解联系在一起,容易形成误导。要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投身社会实践,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将所学和专长服务于社会,自觉抵制错误的社会思潮。
加强网络话语权,善用网络的意识形态承载功能。相较于社会思潮在网络上传播的主动姿态和策略的进攻性,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还较为薄弱。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学习网络中社会思潮传播的策略,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提供文字、图片和影视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主动应对网络媒体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误解,占领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各高校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网络评论员,关注网络动态,增强网络舆情,并鼓励教师和辅导员开设网络博客或个人主页,吸引学生关注,把握话语主动权。对大学生中的网络舆论领袖,应加强引导和管理,培育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增强高校、教育者之间的网络联合,建立起多圈层、多渠道的网络宣传平台,凝聚思想精英,广纳教师和学生,让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产生规模效应和群集效应。
完善机制,增强党委、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高校社会思潮是全方位的工作,高校应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培养出适应新形式需要、了解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提供各类学习、培训机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高校党委要将思想战线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高校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关注社会思潮动态,吸纳进步思潮,识别落后思潮本质,坚定信念和理想,带动其他师生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注释】
①冯契:《哲学大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②[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7页。
③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年第10期。
④[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 关于知识的报告》,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2页。
⑤方付建:“网络空间社会思潮发展方式研究—基于思潮网站的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责编/韩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