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给出版业带来商机沉思启示录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大陆的奥运出版物已经突破1000多种,其中北京图书市场销售品种就接近700种,内容也涵盖方方面面,如奥运百科、竞赛规则、语言学习、中国文化、奥运场地风土人情及旅游等。不过,奥运出版市场虽看似一片繁荣,不少业内人士却表示担忧。
  
  自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各行各业就摩拳擦掌,誓要从奥运大市场中抢出一杯羹来。许多出版人也跃跃欲试,要加入到这场奥运大餐中。毋庸置疑,奥运对于出版业而言,绝对是一次难得的商机。然而,事物的发展常常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商机总是伴随着危机,奥运图书市场也是如此。出版业百万大军混战奥运,这块蛋糕够不够分呢?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大陆的奥运出版物已经突破1,000多种,其中北京图书市场销售品种就接近700种,内容也涵盖方方面面,如奥运百科、竞赛规则、语言学习、中国文化、奥运场地风土人情及旅游等。不过,奥运出版市场虽看似一片繁荣,不少业内人士却表示担忧。某新华书店经理表示,奥运图书虽然新书不断而且品种多样,但销售情况却远不如想象中的火爆,真正热销的品种寥寥无几。业内人士分析,奥运图书市场虽然蕴藏着巨大商机,但是市场同类图书过多使竞争趋于激烈,而且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含金量很高的奥运图书并不多。
  一方面奥运图书同类化严重、质量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奥运图书市场这块蛋糕并不如想象中的大。曾有出版单位专门进行奥运图书市场调研,结果预测,虽然奥运图书市场会随着奥运会的到来有所升温,并在2007年至2008年达到高峰,但归根结底,奥运图书属于小众类图书,往往是特定的人群关注某些特定的项目而去购买某类图书。在科技时代里传媒网络特别发达,人们接触奥运知识的途径五花八门,并不局限于图书。另外,奥运图书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临近奥运销量会增加,奥运一过则很有可能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以上种种因素,使得不乏商机的奥运图书市场也充满了难以预知的风险。
  在奥运图书市场容量有限,出版业千军万马不断涌入,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难免滋生出版商们哄抢的投机心理,功利性地抢占市场。这种投机心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奥运图书市场的长期或分期规划。奥运图书市场是分阶段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图书热销品种会有不同,例如临近奥运会,观战指南类的图书会比较受欢迎。某些出版社往往无视这种阶段性特征,只求尽快出书营销,结果将图书投放到了不适当的市场阶段。
  2.推出与其他出版社品种类似、选题重复的图书,并对这种状况不曾预料或故意忽视,单纯认为奥运图书市场容量广大,可以完全消化。
  3.不曾认真策划、选题,模仿甚至抄袭同类图书,只求尽快将新书推向市场,求得一杯羹。
  4.未扩及其它语种将版权推广出去,延续奥运图书品种在海外及民族影响力。
  在上述几种投机心理之下,新书虽然层出不穷,品种也不断增多,但同类化的现象很严重,选题重复、内容相仿的情况常常出现,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新瓶装陈酒、装劣酒的情况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导致奥运图书市场一直不温不火。
  从某些角度来说,目前的奥运图书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一方面图书门类齐全,品种众多,新书扎堆;另一方面,奥运图书市场时效性很强,奥运一过市场迅速缩小。不过,如果出版商能够在策划或选题时独辟蹊径,突破时效性的限制,就可以避免在市场上“泯然众人矣”似的无奈,并有可能成为常销或者畅销书。
  综观目前的奥运图书市场,体育、文化类的图书最多,旅游、风情类的图书也有一部分,而将二者结合的图书并不多见。奥运不仅是一项体育产业,更能直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接待海内外人士超过300万人。其中单纯是奥运人士很少,很多是奥运与旅游的双重爱好者,更有不少借奥运之名行旅游之实的人。所以,合体育、旅游于一体的图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首先其内容比单纯的体育或旅游类图书丰富,其次并没有丧失观战奥运的时效性,再者又以长存性的旅游资源为依托,突破了时效性的限制而具备常销书的潜质。有鉴于此,出版社结合体育与旅游选题、策划,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如鹭江出版社的《2008北京看奥运》一书,定位为观奥运、游北京的便利手册,首印即有15,000本,数月之内印刷3次,销路畅通,也有繁体版在港台销售,该书英文版稿完成后,怕市场局限在旅游的外国人,因无此销售经验,故不敢出版。
  2008年8月奥运圆满落幕,奥运图书市场商机与风险并存。要想在其中“乘风破浪”,就应避免以投机心态加入混战,同时在选题、策划时应该独辟蹊径,抓寻市场空白点,避免与其他图书同质同类化,盼此次机运能给出版图书业内沉思和启示,也赐智慧给所有读者告白,一本好书是永不寂寞的。
其他文献
近60年来,一道浅浅的海峡,隔绝了彼此的思念。此岸大陆,是台湾永远的乡愁;彼岸台湾,有大陆永恒的想念。当载着680名大陆游客的民航飞机降落在台湾机场,半个世纪以来,大陆人心中那个神秘的、遥远的,那个频繁出现在历史书上,那个媒体里不断提到,侯孝贤《童年往事》里很闽南的台湾,终于变成真实的,可以亲眼目睹,可以亲身体验的台湾。可是这个台湾,因为隔绝太久,因为不曾触摸,所以,大多数大陆人脑海里对它的印象,
期刊
自“直航”提上日程,台湾游受到各种媒体的关注。从CCTV-4的“宝岛漫游”到《畅游台湾》杂志的出版,台湾游从提上日程之日起便叫好声不断。可是与第一批赴台游客吸引世人眼球带来的热议不同,此后一段时间,台湾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叫座。尤其是进入奥运月后,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人数偏少,相信这一定是暂时的,相关法令的修订及措施的安排,以及各项服务和软硬设施建置,台湾会加以克服。    书店:台湾游图书叫好不叫
期刊
编辑平台:  周浩正先生“给编辑人的信”最近一封已写到“44”。这位台湾出版界前辈,在古稀之年把毕生经验以信件形式写出,与同行分享、探讨。本刊有幸,得到周老允许,将不定期刊登他未结集成书的文章(有部分删节)。  今次,刊登的是他最新的一篇文章,也为本期杂志专题“金融危机对两岸出版业的影响”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视野。    亲爱的朋友:  听到有关“高雄书展”的一些消息,似乎严酷的经济萧条阴影,已笼罩文
期刊
贝塔斯曼今年7月初宣布关闭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旗下的36家门店,同时终止在大陆书友会业务的进行,是继2005年该公司结束网络书店业务后,全面退出大陆图书发行市场。此消息一经宣布,不仅引起大陆出版业的关注,而且让长期一直想打入大陆出版市场的西方传媒集团也不禁感到吃惊。  大陆在2003年12月开放投资书刊批发、零售市场,首年度台湾方面仅有康轩文教机构以独资方式取得执照,台湾出版商无第二家申请
期刊
短短几年间,随着台湾“开禁”,一个又一个台湾文化界朋友接踵而至,隔膜如冰消雪融,友谊与日俱增,合作日益频繁。两岸文化人根相连,心相通。同是炎黄子孙,同出中华文化,彼此间有着许多共识。    台湾,美丽之岛,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可是,在两岸剑拔弩张的日子里,对于我来说,台湾非常非常遥远。那时候,大陆总是宣传“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喊得震天响的是“一定要解放台湾
期刊
到图书馆,  打开一本书,通过阅读我们充满知识的喜悦,  但图书的形式原来有很多种,  朋友是一本书、恋人是一本书、家人也是一本书……  何妨走出图书馆,找间咖啡店,  开始另一种充满咖啡香的阅读之旅。    相信不少在台北市生活习惯的人,刚来到台北县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整个城市突然变成黑白的。这样的印象,主要可能来自于,台北县一直以来多半被许多大型工厂及汽机车厂房所占据,加上外来人口众多,居民收入
期刊
掀开两岸图书的扉页,透过纸背去全面解读的历程,需要出版业界和读者长时间、慢慢地去交流和了解。“直航”,是一个契机,人来人往、书来书往,无需假手第三方,读得更多知亦多。  台湾的历史文化图书,视线可以突破岛屿的局限。内地历史文化图书的意识形态,以古鉴今为多。结果,内地冒出不少“正史戏说、野史今解”的时空穿梭作品。在旅游图书方面,两岸的定题选材、设计装帧、出版印制等,却各有特色。    内地的旅游图书
期刊
从1987年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至今,20年弹指一挥间,两岸交流的浪潮浩浩荡荡,旅游、寻根、经商、求学等众多领域的两岸往来不断增多,两岸人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一次次的突破。2001年实施“小三通”模式,实现两岸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2003年实现春节包机直航;2008年7月4日实现的“两岸周末包机直航”, 让两岸关系迈进一个全新的时代,推动两岸旅游浪潮。纵观近几年,大陆每出现一次新的形势变化,
期刊
流浪前,我很喜欢做功课。这时候就爱去书店把有关目的地的旅游书一次抱过回家,仔细地阅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景点、希望入住的饭店资料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餐厅数据记录在我的Moleskine里头。对我来说,这就是旅行的开始。    旅游书,总是占据我书架中最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床边,总会放两三本旅游书,在睡觉前看十分钟,就能安然入睡。每次经过书店,很自然地,也往旅游书那边钻,希望从别人写的书里头看到世界另一个
期刊
吴宇森大片《赤壁》上映以来深受华人世界的喜爱,不少出版商也瞅准时机推出相关图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吴宇森夫人牛春龙的《〈赤壁〉侧写》。  说《〈赤壁〉侧写》最引人注目,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一.内容与众不同,而且具有权威性    大多数出版商遇到如“赤壁”这样的历史或公共版权的文学作品搬上大屏幕时,一般都会抓住机会,趁势推出相关的出版品,但大部分的做法也仅仅是将公共版权的书籍进行再整理,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