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学才去当兵吗?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mitere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朋友圈征兵广告引出的话题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的那段时间,微信群和朋友圈里突然出现了一则征兵广告:高考失利没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欢迎你!
  内容不妨摘录在此:
  同学们高考失利没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欢迎你!
  开设2年制、5年制、8年制、12年制、16年制、20年制,只要你有本事,想上几年上几年!
  学习能力突出者可以当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全国认证!
  校长:习大大。
  教学都是硬道理,包吃包住,先发工资后干活(次月工资本月最后一天就发),三分理论七分实践,包学包会。
  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毕业!
  对此,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肯定者认为,网言网语、时尚风格,更适应当代青年特点,是正能量满满的“公益广告”。否定者认为,矮化了军队,无形中把部队当成了劣质青年“回收站”。
  不妨先讲一个故事。
  与著名企业家王启发聊天,谈到了当年为何当兵。
  这位1972年入伍、1976年退伍返乡的老兵,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曾获“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关于当兵,王启发有一番朴实的话:“如果入了党,全村的姑娘你就可以随便挑了;如果成了‘四个兜’(指提了干、当了干部),全乡的姑娘你就可以随便挑了,说不定还能娶乡长的闺女!”——显然,他说的是“找媳妇儿”。
  一位老领导,多次讲过他刚当兵时第一次吃大包子的往事:他一口气吃了8个,拿第9个的时候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他一个箭步跨上去,按住包子说:“奶奶的,当兵就是为了你来的,还想跑哩!”不曾想,这话被身后的指导员听见了,结果指导员一直讲了三年:某某同志入伍动机不纯。——显然,他说的是“在部队吃得好”。
  乍一听,也许会觉得,这俩人觉悟和境界真低!当兵就是为了“找个好媳妇儿”吗?当兵就是为了“比在家里吃得好”吗?
  心中不免产生一丝抹不掉的苦涩:艰苦年代,为填饱肚子而当兵,有什么错吗?先吃饱饭再干革命,不是更有保证吗?当年,红军“扩红”有句著名的口号:“红军是替穷人找饭吃的队伍!”辽沈战役期间,毛泽东发给前线的电报中,不止一次提到:大战之前要让战士们吃好,不行的话就把战马杀掉!
  马克思早就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们当然也知道:没有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不可能聚集起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部队的。
  再回过头来看,对微信群和朋友圈里那则征兵广告,实在没必要一定分出个“对错”:考不上学,去当兵没有错!到部队再争取机会考军校,也没有错!
  部队高学历人才咋就这么多
  “选取士官”“考取军校”“锻炼自己”等日趋多元的入伍动机背后,既反映了当代青年正当的利益诉求,又折射出当代青年学子一元的价值追求:保家卫国。谈到最近几年对大学生入伍实行诸如“报销学费”等优惠政策,北京市征兵办一位负责人分析说,如果没有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即使给“金山银山”,也不会有这么多大学生心甘情愿到部队奉献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部队吸引的是考不上大学的能力低的年轻人吗?答案十分明确:非也!
  2005年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3级学生高明报名应征入伍时,家人亲友反对,同学朋友不理解。他一不小心,竟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在校生服兵役的“第一人”。200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女生贾娜参军入伍,被誉为“清华第一女兵”。
  经过军营一年多的锻造磨砺后,高明成了一名“铁打”的士兵。他说:“现在,我身上流淌的不再是一个学生的血,而是一个军人、一名战士的血。”在他眼里,军队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绿色方队洗脱了年轻稚嫩,火红军旅升华了绚丽青春,方块军被叠出了优良作风,铿锵步伐踏出了无悔人生。
  2009年12月7日,服役期满的贾娜重新回到清华大学并办理了复校手续。两年的军旅生涯改变了贾娜的生活习惯。复学后,她在学校补习了一些选修课程,在适应了与部队相比自由轻松了许多的校园生活后,开始正式继续大学课程。两年军旅生涯改变了她的外貌,当年的披肩长发已经变为了利索的短发。
  更重要的是,这两年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规划。军营对贾娜的塑造和改变是潜移默化的:贾娜本科毕业免试保送读研后,担任2011级新闻、法学国防生班政治辅导员。她运用在部队学到的管理教育方法,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所带班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管理、业务学习等工作均走在了学校同年级班级前列;学生入党率高达100%,先后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和“优良学风班”。而此前,贾娜的梦想,是做一名像杨澜、柴静那样美丽大方又秀外慧中的才女记者。
  从“北大第一兵”高明到“清华第一女兵”贾娜,事实雄辩地说明: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新兵,对军营里的特殊要求,站在外面看是好奇;走到里面感受觉得别扭;慢慢适应后发现很受益;回过头来谈体会,就一个字:值!
  为什么在军队能长出息?
  当年,红军可不只是“替穷人找饭吃”,它还负责培养人、教育人。长征之前,红军就非常重视对战士的文化教育,长征行进中也有固定的“红军大学”。但毕竟行军路途艰难、战争不断,每每都是绝处逢生,这种情况下,要停下来按部就班地学习简直不敢想象。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有“红色教授”之称的洛甫出了一个高招:“看后背”学文化。当红军以一路纵队前进时,战士们背上贴着字,边走边识字,靠这种“奇”招,许多“红小鬼”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有老红军回忆时说“学习是为了战斗”,当年这种方法除了用来学习汉字,还用来学习英文。单调、艰辛的行军路上,这一招既能提高红军的文化水平,还能减轻疲惫,真是一剂寓教于乐的良方。
  所有这一切在于,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深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众所周知,军队是所大学校,是个大熔炉,培养人、锻炼人。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军队还真能让许多年轻人补齐身上的“短板”、滤掉“劣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如此,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任何人,只要有理想、肯努力,到部队都有机会,都能出彩。
  沈方泉,我军第一位硕士连长。他的出现在当时曾让人们惊讶不已。柏耀平,一位“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两栖舰长”。当年,他与几位优秀飞行员走进舰艇学院舰长班时,许多人尚未意识到这一改革的深远意义。马伟明,41岁时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他的背后,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我军专业技术干部队伍……他们很快成了全国妇孺皆知的人物:沈方泉荣膺第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柏耀平荣膺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马伟明荣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
  这仅仅是个挂一漏万的“不完整名单”。
  也许有人会问:普通士兵呢?
  只说一个例子吧。2000年4月上旬,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前身)就出了桩新鲜事。这年,在科技练兵中,联手取得两项重要科研成果的第二炮兵某部大学生士兵徐海波、曾建红,获得部队党委特拨的3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用于研制开发科研成果。这条新闻,还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管中窥豹,部队识人、用人、爱才、聚才,由此可见一斑。
  当人们梳理世界企业管理上百年的历史时,惊奇地发现,对管理做出最大贡献的,并不是企业家、管理学者、商学院,而是军队。
  二战以来,美国西点军校培养了上千名董事长、5000多名总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不少知名企业家同样有过从军经历,这个长长的名单上包括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宁高宁、王健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有军旅背景的著名企业家感恩军队,并非是因为“赚了大钱”,而是因为军队给了他们“赚钱的能力”,让他们具备了“做人的灵魂”。道理其实也简单:解放军在实践中尊重并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但又不唯物质利益原则,不把物质利益当作万能。我军官兵之所以“绝不向敌人屈服”,就在于“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我军是一个“有灵魂的组织”,所以它能塑造“人的灵魂”。
  当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拉开大幕、向纵深推进,军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都需要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培养人才。
  青年朋友们,你们还犹豫什么呢?
其他文献
为别人过上好日子,自己却出生入死;靠“镰刀锤头”居然革了“青天白日”的命;用“小米加步枪”竟能战胜“飞机加大炮”;凭“两条腿”就可跑赢“汽车轮子”……  回眸曾经,人民军队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背负民主自由希望,加入了砸碎枷锁、人民当家的解放行列;他们穿过烽火狼烟,铸就了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的不灭军魂;他们驰骋疆场,履行使命,创造了所向披靡、威震八方的战争佳话;他们历尽艰难险恶,成为一代征战枭雄,谱写了
期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战斗集体。  八一南昌起义以来,广大官兵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前赴仆后继,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出许多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他们中,既有张思德、董存瑞、雷锋这样的普通战士,也有杨靖宇、左权、彭雪枫这样的高级将领;既有英勇顽强、威武不屈的战斗英雄,也有舍生取义、为民赴死的时代楷模。  面对威逼利诱,丝毫不为所动的钢铁英雄  英雄本色的表现就是在敌
期刊
5月7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战士购票不排队,“军人优先”凭什么?》的文章引起涉军媒体广泛关注,伤残军人徐先生在火车站持伤残军人证要求优先买票遭拒。随后,徐先生将铁路总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  5月10日,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在《如何让“军人优先”走出维权尴尬?》一文中解释道,“在多元的优先群体中,老弱病残孕等其他重点旅客在买票问题上同样‘等不起’”,并呼吁“在不急于出行的情况下,
期刊
张翠菊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军人康复休养部护士长,负责对军人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在这个岗位上的7年多时间里,她与患者朝夕相处,以一颗平等、怜爱的心对待每一名精神病人,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片片生命的绿洲。  以家人般的温暖呵护病人  精神病患者长时间处在封闭的空间里,有的一呆就是十几年,有的还被父母和亲人抛弃,心里充满了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甚至病耻感,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疼爱。张翠菊很注重
期刊
林莉莉,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孩,在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95519呼叫中心从事客户服务代表。9年来,她用执着与爱心,接听了千万通电话,为成千上万个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客户大多不知道她的形象,但却在她温馨的话语与细致的服务中感受到爱心与温暖。  勤学苦练——打铁还需自身硬  客户服务代表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听客户来电,服务客户需求。长期不停接听各类来电,工作枯燥;仅仅通过一条电话线承接男女老幼各类客户的喜怒哀
期刊
編者按 :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鼓舞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一再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说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一庄重承诺,有着实实在在的
期刊
是怎样的一手妙绝书法让他享誉大江南北?是怎样的一种对军队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他克服和战胜了那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上高原、下海岛,赢得了那么多人的喜爱和尊敬?又是怎样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拼搏,使其成为一位“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共和国60年功勋文艺家”?让我们走近著名书法家李洪海的公益、书艺人生——  1  李洪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协理事、国防
期刊
编辑点评:叶子心眼好,好就好在她有孝心、善心、同情心。淳朴的美德使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撑起了养老一片天。微薄的经营收入,忍气吞声的特殊环境,她曾几度想放弃,可是,500多位老人把她当作最亲的女儿,那期盼的目光使她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人人都会老啊”,一句朴实的内心道白,使人们明白了这“好心眼”不就是一种觉悟和信仰吗?叶子这个小人物的一言一行,把雷锋“活着,就要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人生哲学
期刊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女职工”……她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荣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她为经济社会发展奔走、建言。她就是中国工商银行温州分行营业部总经理金颖颖,一位温柔漂亮的“70后”,一位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最终脱颖而出的青年榜样,她负责的“金颖颖理财室”开创了工行系统以个人名字命名理财室的先河。  两米多高的荣誉证书 
期刊
隆冬时节,记者踏上这片美丽的蒙古高原,昔日“风起明沙到处流,沙压房子人搬走”的景象已一去不返。走进内蒙古军区的个个生态基地,一簇簇沙柳,一株株樟子松,一片片杨树、槐树、榆树像整齐列队的“北疆卫士”,傲立高原。  置身一望无际的生态林,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和喜悦让记者记录下发生在这里的许多感人故事。  一  内蒙古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历史上曾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美景闻名于世,曾以辽阔秀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