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边缘化现象透析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欣赏与技巧训练是一种素质教育,正日益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普遍的共识。这主要体现在假日少年儿童美术辅导的火热,美术、艺术博物馆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活动参与热情的逐渐升温几个方面。
  就社会发展背景而言,在新一轮大规模城市化运动事实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融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都市生活体验和市场环境下“眼球经济”的调控,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美”术知识背景,以此来对那些视觉图像带来的新鲜事物,具有必要的文化辨识和判断能力。这一方面是人们体验、享受都市生活成果的需要,也逐渐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对于图像文化审美性的认识程度,已经成为影响众多产业,诸如房地产的建设、数字技术、旅游、居室装饰等多种产业运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对于某种现代产品内在品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视觉判断能力的高下,所谓眼见为实,眼睛所看到的,需要在大脑中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辨识。公众对这种知识背景、视觉审美能力的获得,主要要通过美术教育的训练和培养来进行,这是当代美术教育必须获得新发展的社会原因。
  但是,作为一位参与当代美术教育的美术教师,我所接触和感受到的,一方面是人们普遍地开始对于认识“美”、辨析“美”的渴望,需求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却是美术教育推行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重重压力和阻碍,美术教学甚至呈现越来越边缘化的倾向。事实表明,美术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等等每年都有新的突破或展现,而现实的美术教学中,却似乎多年处于举步不前的状态。各地的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研究者、美术教师的每一次集会,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探讨之外,与会者非常普遍的和现实性的观点,常常归结到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对学生美术教育课程,仍普遍被视为学校教育的边缘化倾向和趋势表示担心;其次是美术教育越来越变成针对美术高考的“应试化”,而不是针对素质教育“美育”,这体现在每年一度、如火如荼的美术高考大军上。此外,是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各种新的具体课程操作方式表示困惑。在美术教育界对于美术教学的多次研讨过程中,众多的基层美术教师感到,美术教育手法越来越先进,方式越来越多样,美术课“登堂入室”的机会却不见增长,有些地方甚至是越来越少。
  这些问题中,第一个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多年积累的老生常谈;第二个问题,则是美术高校十年来扩招所导致的结果。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主要发生在中学美术教育阶段的问题,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对这两个问题的担心,主要的原因是历史性因素。尤其是在多年以来,许多地方的教育过于追求升学实效的大背景影响下,这个问题尤显严重。这两个问题又是常常作为一体出现,导致的事实情况就是:中学美术教育越来越“专业化”,以为美术学院输送考生为唯一目的。在这些中学校园里,上美术课的一小部分学生,把美术当作“专业课”在上,美术课所占用的时间,甚至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等同或者更多,这还不包括假期外出學习的时间。而大部分学生,是完全不上美术课的,除了小学里所上过的几堂美术课,根本不知道美术为何物。所以,尽管在许多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专业的美术教师和成批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学生,但是这些美术学生的出现,主要是应试政策的产物。此外,从这一类中学美术教育繁荣的背后,还存在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进行美术专业学习,是迫于升学压力。在许多地方接受艺术培养的中学生中,许多学生不是因为喜欢、爱好而学习,而是因为文理学科的成绩较差,学校或老师、家长等几方面的力量结合,将这些学生划拨到美术班中去学习美术。而一些爱好美术的学生,如果能够顺利考上不错的学校,多数情况下,家长或者学校都不愿意“浪费资源”而把他送到美术班,或者安排美术课的学习。这种情况早已是司空见惯。这种现象的恶果,一是在文理科学习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反倒越来越成为一种“应试教育”,一种技术教育,与美育的理念背道而驰。
  第三个问题,我认为凸显了当前美术教育专业探讨、理论发展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现象,也显示了一些地区教师美育能力的不足。从目前各类美术教育的实施现状来看,不同层次的美术教师不乏一些先进性的理念和观点,并积极地进行着思考。但就当代美术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说,许多新的科研成果严重缺乏 “用武之地”。当前的美术教育,先进观点和理念的分析很多,真正产生实效的教学或教育实践经验,尤其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学校课堂美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国家颁布的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这一问题已经提出了有益的参考,所提出的理念和原则都合乎当今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潮流,但从一位美术教师的具体操作来看,却难以与标准内容契合。这其中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如在高等美术院校十年来扩招的现实情况下,美术高校能够合格地培养成为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却少,尤其是一些高等师范类美术教学单位,本应是培养基础美术教育人才的重要阵地,但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于艺术专业的培养,美术学院走出了许多找不到工作的艺术家型人才,一些地区的美术教师资源却一直缺乏。针对纷繁的当代视觉图像和复杂的社会群体来说,真正将《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标准实施到千千万万学生的课堂上,已成为围绕美术教育的难题。促成当代包括美术在内的,各种艺术类型的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积极地参与和回应。
其他文献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學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习
期刊
教育的变革性是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创新教育是教育变革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是创新的乐园,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有无创新思维往往取决于教师是否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任何模式化、规范化的教育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能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将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重大作用。为此,我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运用发现
期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国家治国方略,已正式载入宪法,这意味着我国国家治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即从人治走向法治。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法律意识的培育,特别是宪法、法律至上观念的培育,成为推进依法治国的观念先導和基础。由于受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影响,广大社会成员法治观念淡薄,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观念障碍。要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要求在全社会成员中逐步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树立法律
期刊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机遇。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情激趣     新课程理念坚持人文主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能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特别是在经历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的活动,感受了许多的教师授课的“精彩”后,也有颇多反思和迷茫,现将历史学科中两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去发现一切自然的和人类智慧创造的美,从而使这种美成为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历史课程资源中梳理挖掘整合那些纷繁复杂、交错联系的美育内容,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历史美学价值的认知与思考,从而形成新的历史美育观念。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略谈一下拓展中学历史美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使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不但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教育的真谛和源泉。那么,如何使政治教学走向生活化,本人认为首先是教师要做好转变,无论是从自己的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组织上都要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供各位同行借鉴参考。     一、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      “师道尊严”早已过去,现代教学需要建立一种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教学
期刊
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式给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物理教师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问的原则:典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方法:正问和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
期刊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即体育教学中的激励与批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体育教学激励与批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    一、体育教学中的激励与批评    激励与批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所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给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采取相应的激励与批评,有助于提高
期刊
器乐,即乐器所奏的音乐。顾名思义,器乐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用乐器来演奏音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它不同于声乐教学那样,由歌词和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创造艺术形象,而是直接以音响抒发人们的各种情绪。优秀的器乐曲同样可以表现人们细腻的感情,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来塑造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正是因 为有了乐器,音乐才得以最充分的表现。  选择学习乐器的种类很多。随着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与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