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的环境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促进了付费内容的产生和扩大,如何结合当前的形势,分析问题并加快发展,以促进内容原创和版权保护,本文即针对此需求,研究了当前自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付费瓶颈以及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与自媒体;付费内容;移动互联网
一、前言
2017年6月苹果公司正式发布新规则,对于知乎Live等在线付费内容收取30%的内购信息服务费,这也将类似于微信公众号打赏、知乎Live、分答等一些在线付费内容推向了前台。当前新媒体己经成为一种开放、实时信息发布、浏览和分享的互联网综合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其他媒体的全部功能。通过这个平台,付费内容是近2年新出现的新模式。从最早的完全免费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电子书、百度知道等,用户已经习惯了互联网上免费的模式,但从内容的精准以及质量上下功夫,同是让更多的作者有创作动力的付费内容开始慢慢出现。基于市场形势的变化、研究的拓展和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非常有必要进行对于当前自媒体下的付费内容相应的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为平台、内容提供者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基本概念
新媒体是自移动互联网开始之后开始迅速发展壮大的,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很多方式。而自媒体则是由这些新媒体平台由用户自主发布内容的新闻渠道,是一种user-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产生内容。最早的自媒体新闻事件产生于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当时微博大量转发与直播了当时的事故现场和搜救内容,开创了自媒体进入新闻报道的先河。
在新媒体的形式下,用户自由选择主页内容;可以浏览图文一体的专题信息、搜索自己需要或喜欢的信息,可以即时参与虚拟社区互动交流;可以上传、共享视频、图片、、文本等各种各样的媒体内容;可以使用GPS技术定位用户的物理位置把位置信息与圈子内部的其他朋友共享,并将共享的媒体内容打上地理标签以满足年轻人随机交友的需要,在拥有熟人圈子的基础上,还可以培养与陌生人交往的半熟圈子;可以发布私人信息,也能够面向大众公共空间发表言论、评论他人,等等。可以说,新媒体充分实现了Anytime, Anywhere, Anyone, Anything的“4A”特征,最大限度突破了现实世界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付费内容运营与瓶颈分析
3.1 付费内容运营
而付费内容就是在这样一种媒介下成长起来的特殊传播生态,不仅仅传播信息,同时它由于长期从事内容创作,由于内容的原创性强,质量较高,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从而导致自带影响力,而开始逐步形成了有一些读者或者用户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进行阅读。这逐渐形成了付费内容的发展,而这种模式不断促进了内容原创的动力,而且也便于知识版权的保护,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且还是社会内容的表达者。
传统媒介比较简单,新媒体相对复杂,它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它不但延伸了人体的身体机能,也扩展了人类的认知功能和思维功能。例如微信,作为一个集合型平台,拥有QQ的用户基础和腾讯公司的互联网资源,并与QQ、微信、邮箱等平台对接,形成立体化多层面的社交圈,充分满足了用户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需要。
付费内容在微信的开放性下会更加放大其影响力,就像一个三维交流矩阵:一方面是语音、图片、视频、文字;另一方面是手机通讯录、QQ、微信、智能手机客户端、郵箱;第三方面是LBs定位、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识别。这样一个功能齐全、共享开放的媒介集合平台,是其他即时通讯工具难以企及的。
传统媒体受众分化不明显,传播方式单一。报纸主要使用文字传播信息,广播主要使用声音传播信息,电视综合使用文字、声音、图像传播信息,而新媒体则使用文字、动画、视频、音频、图像结合、超文本、超链接等多样化综合方式传播信息,而且保真性特强,传播速度很快,传播质量也特高。此外,新媒体将用户分为一个一个单独的个体,实现了真正的点对点传播,并呈现出小众化、甚至个人化的趋势。
新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虚拟社交平台,传统社会的“精英主义”和现实世界的“权威统治”在这里都成为明日黄花,用户借助文字和语言可以开展各种互动,这就是产生付费内容的土壤,也是能够迅速的产生多级粉丝群体并进行下一步的传播自营销的重要方式。新媒体中,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自主权,随时随地能够通过MSN, QQ聊天、网友评论等方式沟通,还可以实时在线交流。
3.1 主要的瓶颈问题
1.盈利模式单一。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市场竞争一分激烈,因而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和外部资本为了抓住风口,不断的进行热钱投资,从直播、共享单车、VR到各种付费内容如Papi酱等,这些资金的涌进可以使付费内容产品短期迅速成长,但内容的运营商本身不一定有好的不断持续的原创内容以及商业模式出现。然而以视频网站为例,2015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是主要是靠片头的贴片广告挣钱,因此广告时长一拖再拖,甚至衍生出了“原生”的视频和片中小可跳跃插入的新广告形式,观众对此小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再例如Papi酱,在2016年初凭借其风格独特的原创视频赢得了1200万元的风投,但是一年过去已经销声匿迹,所以如何拓展赢利模式,进行长期赢利是一大问题。
2.内容的质量以及信息的传播。新兴网络媒体掌握主要话语权这在国外是不可想的,虽然国外的新兴网络媒体可能比国内发达得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行新闻体制下的特殊现象。2011年震惊全国的“7.23”温甬线特大动车事故发生后,传统媒体对此事可以说是失职,事件一开始只有官方性质不疼不痒的常规报道,没有详细的事故分析和责任追究,当传统媒体一致三缄其口时,是新兴网络媒体站了出来,这是舆论的胜利,是新兴网络媒体的胜利。但是原创内容特别是时政新闻内容,如何能够确保内容的质量以及信息傳播的真实性,是一个重大的瓶颈,以2017年初深圳罗一笑的事件为例,开始时是凭借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报道的一位身患绝症的小女孩博得大量民众的同情,想自发的出一份力量,并利用了付费内容赢得了大量的捐款,同时新闻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效果是非常好的。结果最后却是带血营销,罗尔本身家财万贯,因此这对于整个事件的戏剧化反差力量是非常大的,也充分说明了部分付费内容的质量以及在真实性上的无力。 3.如何保证立场而不成为利益的代言者。传统媒体下的付费内容由社会精英控制,信息采集、编辑、出版流程严格,经过各级“把关人”管控后才能印刷发行,受众无法参与其中。新媒体环境下,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主选择交流话题,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趋于平等,任何一方均不会轻易受到另一方的摆布,只能通过彼此互动影响对方。事实上,公共危机事发后有太多利益主体牵涉其中,当局时常关注于事件的进展与解决,民众注目的却是事件的真相,媒体也紧跟事件走向,在当局与媒体的博弈中,受害人与利益 受损者的声音就容易被淹没。而付费内容在此时的身份就是这些群体的发声器。特别是当一般公民的权益受到损害而又难以伸张的时候,一些有着高关注度的新闻记者、公知等就会挺身而出,为这些弱势群体奔走呼号。而伴随时代发展,民众的传媒意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的受害人与利益受损者往往也会为了自身权益,转变为付费内容的角色,为自身权益大声疾呼。
四、付费内容的主要对策分析
1.进一步与舆论增加互动,提高传播效果。2017年2月底,微信朋友圈热传一篇文章《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在朋友圈刷屏后,引发的讨论持续发酵。北京展程公司技术总监韩东辉妻子在文章称,韩东辉跟随合伙人创业7年,最后一毛钱股票也没拿到。一时间,各种解读、内幕、深扒文章层出不穷。一场罗生门事件上映。而第二天,就出现了付费内容的力量,著名的投资人李开复通过其微信进行发声,曾给公司“第二个员工”韩冬辉粉红200万元,但“2013年之后他已经明显不在工作状态,我虽然多次和他沟通,但没有给出明确的赏罚。过去三年我让他先后担任了多款产品的后端负责人,都没做好,他也没被要求承担任何责任。”陈羽翔称公司的期权池(总股份10%)一直都在,是留给公司员工的。股权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已经邀请创新工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督促其妥善分配股权。而李开复就通过比较经典的议程设置的方式使整个话题的局面发生了迅速的扭转。
2.在传统媒体的空白点设置内容。各位是否还记得当年炒作的沸沸扬扬的周正龙的“华南虎事件”,有着当地政府保驾护航的假照片一度上过央视,最后在众多网友的多方考证下路出马脚,现在想来好笑之余还有一点悲哀。经历众多假新闻,黑心记者闹剧的中国普通受众,由于有着太多自欺欺人的范例,我国的传统媒体发布的消息,特别是有着“反腐”“民生”“民主”等关键词的新闻,受众的第一反應都会去质疑它的真实性。例如最近发布的中国政府白皮书反腐败满意程度调查表:
这是中华论坛上另一个调查表:中国政府反腐败满意程度调查表真实性调查表:
姑且不论这个反腐满意度调查表真实与否,从下面表中高达87%的不信任程度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正是因为这种不信任,使得部分受众转移阵地,选择能够自由表达意见的新兴网络媒体,展开“曲线救国”的策略,希望自己的声音和诉求能被社会所听见,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3.关注即是力量。年度热门话题是是衡量社会热点事件的标准之一,这些热门话题也成为公众发表意见,喊出自己声音,参与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我们研究新兴网络媒体崛起对与舆论监督功能的影响,就可以从这些热点事件入手,由点带面,看看新兴网络媒体崛起后,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是如何被影响的。新兴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新兴网络媒体了解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热点事件、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事件进行关注进而加以大规模的讨论、批评、建议,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促成全社会对某一热点事件的反应和思考,国人缺乏的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才会去关注这些事件,所谓“关注就是力量”其本质在于将舆论热点转换成为社会关注,当全社会的目光都汇聚到一点,何愁新兴网络媒介舆论监督功不能实现。
五、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为各类商业生态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内容版权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从早期的百岁文档等付费文稿到分答 爆红,一步步都是社会群体素质提高和技术不断突破的产物,而资本介入和网络支付的出现就是这场“内容革命”的关键催化剂。对内容生产者而言,庞大的市场需求无疑是巨大的发展機遇;而对消费者而言,如何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仍是一个难题。未来内容付费将存在着无限可能,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文玲玲(1984—),性别:女,汉族,籍贯:湖南,学位:学士,职位:文心名远(北京)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传媒经济学。
【关键词】:新媒体与自媒体;付费内容;移动互联网
一、前言
2017年6月苹果公司正式发布新规则,对于知乎Live等在线付费内容收取30%的内购信息服务费,这也将类似于微信公众号打赏、知乎Live、分答等一些在线付费内容推向了前台。当前新媒体己经成为一种开放、实时信息发布、浏览和分享的互联网综合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其他媒体的全部功能。通过这个平台,付费内容是近2年新出现的新模式。从最早的完全免费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电子书、百度知道等,用户已经习惯了互联网上免费的模式,但从内容的精准以及质量上下功夫,同是让更多的作者有创作动力的付费内容开始慢慢出现。基于市场形势的变化、研究的拓展和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非常有必要进行对于当前自媒体下的付费内容相应的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为平台、内容提供者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基本概念
新媒体是自移动互联网开始之后开始迅速发展壮大的,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很多方式。而自媒体则是由这些新媒体平台由用户自主发布内容的新闻渠道,是一种user-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产生内容。最早的自媒体新闻事件产生于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当时微博大量转发与直播了当时的事故现场和搜救内容,开创了自媒体进入新闻报道的先河。
在新媒体的形式下,用户自由选择主页内容;可以浏览图文一体的专题信息、搜索自己需要或喜欢的信息,可以即时参与虚拟社区互动交流;可以上传、共享视频、图片、、文本等各种各样的媒体内容;可以使用GPS技术定位用户的物理位置把位置信息与圈子内部的其他朋友共享,并将共享的媒体内容打上地理标签以满足年轻人随机交友的需要,在拥有熟人圈子的基础上,还可以培养与陌生人交往的半熟圈子;可以发布私人信息,也能够面向大众公共空间发表言论、评论他人,等等。可以说,新媒体充分实现了Anytime, Anywhere, Anyone, Anything的“4A”特征,最大限度突破了现实世界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付费内容运营与瓶颈分析
3.1 付费内容运营
而付费内容就是在这样一种媒介下成长起来的特殊传播生态,不仅仅传播信息,同时它由于长期从事内容创作,由于内容的原创性强,质量较高,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从而导致自带影响力,而开始逐步形成了有一些读者或者用户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进行阅读。这逐渐形成了付费内容的发展,而这种模式不断促进了内容原创的动力,而且也便于知识版权的保护,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且还是社会内容的表达者。
传统媒介比较简单,新媒体相对复杂,它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它不但延伸了人体的身体机能,也扩展了人类的认知功能和思维功能。例如微信,作为一个集合型平台,拥有QQ的用户基础和腾讯公司的互联网资源,并与QQ、微信、邮箱等平台对接,形成立体化多层面的社交圈,充分满足了用户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需要。
付费内容在微信的开放性下会更加放大其影响力,就像一个三维交流矩阵:一方面是语音、图片、视频、文字;另一方面是手机通讯录、QQ、微信、智能手机客户端、郵箱;第三方面是LBs定位、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识别。这样一个功能齐全、共享开放的媒介集合平台,是其他即时通讯工具难以企及的。
传统媒体受众分化不明显,传播方式单一。报纸主要使用文字传播信息,广播主要使用声音传播信息,电视综合使用文字、声音、图像传播信息,而新媒体则使用文字、动画、视频、音频、图像结合、超文本、超链接等多样化综合方式传播信息,而且保真性特强,传播速度很快,传播质量也特高。此外,新媒体将用户分为一个一个单独的个体,实现了真正的点对点传播,并呈现出小众化、甚至个人化的趋势。
新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虚拟社交平台,传统社会的“精英主义”和现实世界的“权威统治”在这里都成为明日黄花,用户借助文字和语言可以开展各种互动,这就是产生付费内容的土壤,也是能够迅速的产生多级粉丝群体并进行下一步的传播自营销的重要方式。新媒体中,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自主权,随时随地能够通过MSN, QQ聊天、网友评论等方式沟通,还可以实时在线交流。
3.1 主要的瓶颈问题
1.盈利模式单一。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市场竞争一分激烈,因而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和外部资本为了抓住风口,不断的进行热钱投资,从直播、共享单车、VR到各种付费内容如Papi酱等,这些资金的涌进可以使付费内容产品短期迅速成长,但内容的运营商本身不一定有好的不断持续的原创内容以及商业模式出现。然而以视频网站为例,2015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是主要是靠片头的贴片广告挣钱,因此广告时长一拖再拖,甚至衍生出了“原生”的视频和片中小可跳跃插入的新广告形式,观众对此小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再例如Papi酱,在2016年初凭借其风格独特的原创视频赢得了1200万元的风投,但是一年过去已经销声匿迹,所以如何拓展赢利模式,进行长期赢利是一大问题。
2.内容的质量以及信息的传播。新兴网络媒体掌握主要话语权这在国外是不可想的,虽然国外的新兴网络媒体可能比国内发达得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行新闻体制下的特殊现象。2011年震惊全国的“7.23”温甬线特大动车事故发生后,传统媒体对此事可以说是失职,事件一开始只有官方性质不疼不痒的常规报道,没有详细的事故分析和责任追究,当传统媒体一致三缄其口时,是新兴网络媒体站了出来,这是舆论的胜利,是新兴网络媒体的胜利。但是原创内容特别是时政新闻内容,如何能够确保内容的质量以及信息傳播的真实性,是一个重大的瓶颈,以2017年初深圳罗一笑的事件为例,开始时是凭借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报道的一位身患绝症的小女孩博得大量民众的同情,想自发的出一份力量,并利用了付费内容赢得了大量的捐款,同时新闻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效果是非常好的。结果最后却是带血营销,罗尔本身家财万贯,因此这对于整个事件的戏剧化反差力量是非常大的,也充分说明了部分付费内容的质量以及在真实性上的无力。 3.如何保证立场而不成为利益的代言者。传统媒体下的付费内容由社会精英控制,信息采集、编辑、出版流程严格,经过各级“把关人”管控后才能印刷发行,受众无法参与其中。新媒体环境下,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主选择交流话题,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趋于平等,任何一方均不会轻易受到另一方的摆布,只能通过彼此互动影响对方。事实上,公共危机事发后有太多利益主体牵涉其中,当局时常关注于事件的进展与解决,民众注目的却是事件的真相,媒体也紧跟事件走向,在当局与媒体的博弈中,受害人与利益 受损者的声音就容易被淹没。而付费内容在此时的身份就是这些群体的发声器。特别是当一般公民的权益受到损害而又难以伸张的时候,一些有着高关注度的新闻记者、公知等就会挺身而出,为这些弱势群体奔走呼号。而伴随时代发展,民众的传媒意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的受害人与利益受损者往往也会为了自身权益,转变为付费内容的角色,为自身权益大声疾呼。
四、付费内容的主要对策分析
1.进一步与舆论增加互动,提高传播效果。2017年2月底,微信朋友圈热传一篇文章《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在朋友圈刷屏后,引发的讨论持续发酵。北京展程公司技术总监韩东辉妻子在文章称,韩东辉跟随合伙人创业7年,最后一毛钱股票也没拿到。一时间,各种解读、内幕、深扒文章层出不穷。一场罗生门事件上映。而第二天,就出现了付费内容的力量,著名的投资人李开复通过其微信进行发声,曾给公司“第二个员工”韩冬辉粉红200万元,但“2013年之后他已经明显不在工作状态,我虽然多次和他沟通,但没有给出明确的赏罚。过去三年我让他先后担任了多款产品的后端负责人,都没做好,他也没被要求承担任何责任。”陈羽翔称公司的期权池(总股份10%)一直都在,是留给公司员工的。股权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已经邀请创新工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督促其妥善分配股权。而李开复就通过比较经典的议程设置的方式使整个话题的局面发生了迅速的扭转。
2.在传统媒体的空白点设置内容。各位是否还记得当年炒作的沸沸扬扬的周正龙的“华南虎事件”,有着当地政府保驾护航的假照片一度上过央视,最后在众多网友的多方考证下路出马脚,现在想来好笑之余还有一点悲哀。经历众多假新闻,黑心记者闹剧的中国普通受众,由于有着太多自欺欺人的范例,我国的传统媒体发布的消息,特别是有着“反腐”“民生”“民主”等关键词的新闻,受众的第一反應都会去质疑它的真实性。例如最近发布的中国政府白皮书反腐败满意程度调查表:
这是中华论坛上另一个调查表:中国政府反腐败满意程度调查表真实性调查表:
姑且不论这个反腐满意度调查表真实与否,从下面表中高达87%的不信任程度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正是因为这种不信任,使得部分受众转移阵地,选择能够自由表达意见的新兴网络媒体,展开“曲线救国”的策略,希望自己的声音和诉求能被社会所听见,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3.关注即是力量。年度热门话题是是衡量社会热点事件的标准之一,这些热门话题也成为公众发表意见,喊出自己声音,参与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我们研究新兴网络媒体崛起对与舆论监督功能的影响,就可以从这些热点事件入手,由点带面,看看新兴网络媒体崛起后,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是如何被影响的。新兴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新兴网络媒体了解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热点事件、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事件进行关注进而加以大规模的讨论、批评、建议,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促成全社会对某一热点事件的反应和思考,国人缺乏的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才会去关注这些事件,所谓“关注就是力量”其本质在于将舆论热点转换成为社会关注,当全社会的目光都汇聚到一点,何愁新兴网络媒介舆论监督功不能实现。
五、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为各类商业生态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内容版权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从早期的百岁文档等付费文稿到分答 爆红,一步步都是社会群体素质提高和技术不断突破的产物,而资本介入和网络支付的出现就是这场“内容革命”的关键催化剂。对内容生产者而言,庞大的市场需求无疑是巨大的发展機遇;而对消费者而言,如何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仍是一个难题。未来内容付费将存在着无限可能,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文玲玲(1984—),性别:女,汉族,籍贯:湖南,学位:学士,职位:文心名远(北京)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传媒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