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反思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ly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反思 分层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我校为传统的“平行分班”,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有部分学生“饿肚子”,部分学生“厌食”,优等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学不会,进而给学习带来困难,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另外,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农村初中,全体小学毕业生都是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差别很大。大部分教师绞尽脑汁,采用各种手段,使多数学生陪着几个所谓的“尖子生”在“奋斗”,多数“陪读生”不久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渐提高,最终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结合我校的教学科研,我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内实施了分层教学,现将第一阶段的隐性分层总结如下。
  是“以‘本’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努力程度、反应速度、对教学内容在理解程度等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发展的水平、提高的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上都会存在着差异。但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学生的差异被有意无意地疏忽了,这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是是相悖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的分层教学。
  1.在分组时,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业实际水平或思维类型等特点,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组,每组中好、中、差学生都有。
  2.将教学目标分层。我们首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可能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是共同性目标,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中、高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低层次学生尽其可能。即教学目标做到“下要保低,上不封顶”。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努力,在达到本层次目标后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3.课堂教学施教分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以小组自主学习为主,以“兵教兵”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应掌握的知识点。教师抓住当堂训练的重点、难点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要点,理清思路,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在此同时,教师也不能有丝毫松懈,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4.作业明确分层。在课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实行分层练习:A组(基础型)必做题;B组(提高型)选做题;C组(拨高型)。当然我会在作业批改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提醒。如好同学除了完成A部分作业外,再给他们一些提高题和思考题;中等同学的作业要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除了完成的A部分所有题外,要注意同类型的题重复再练的过程;差学生只要完成A组题,并注意对同类型的题进行反复训练,直至弄通弄懂。这样的分层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总而言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分层教学是必要的,是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对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优点有:
  (1)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2)分层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融洽师生关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同学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机会。分层教学中要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与身心的变化,我们会将隐性学生层次明確到显性的分层,让所有学生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一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自从实施了分层教学以来,使得差生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更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发展。
其他文献
that一词从初中第一册用于最基本的句型开始,到高中作为各种从句的引导词,是最为中学生熟悉的单词之一。  that的作用很多:作为指示代词,that可以指离说话人较远的事物,也可指不能面对面看到的事物,甚至可以代替上文谈到的事物。如:I'm very glad to hear that.—Is that Mrs Black speaking?—Yes.Who'sthat?作为形容词,that可以修
期刊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潜力生的教育和转化一直是个难题。如何“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构建和谐校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体会,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什么是潜力生?我认为应理解为:在知能品格的培养和获得方面遇到困难,造成障碍,使其未能达到基本要求,成为合乎标准的学生。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学生是在前进中的,之所以后进,是进步受阻而非学生本身的弊病或其本性如
期刊
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过:“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育和培养人的目的而进行的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有其相对性、针对性、综合性。由此可见,教与学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孤立的。以往沿用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两者孤立,已不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教育者们为了寻求新的、符合科学原理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大学生施暴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彰显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文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既有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文章特别指出,应当重视红色教育在正确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现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 红岩联线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价值观,即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
期刊
摘要:“许多平凡的小事变得重要,而许多平凡的大事又变得无足轻重”,几米大量的创作呈现出另一种味道,在欢乐画面外,有淡淡的哀伤、疏离的情感和些许的无奈。几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  关键词:几米 《月亮忘记了》 赏析    一、自然世界中感伤的诗,童年的画  几米的画几乎都是关于童年的,主题基本上都是感伤的,在感伤世界中,融入了自然世界。其实,人类在童年时代与大自然是一体的。现代文
期刊
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起初诗人把它同“到、过、入、满”等词作过比较,经过反复推敲才定为“绿”。原因就在于“绿”是反映色彩的,具有色彩美,能使读者产生联想,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片江南春色,意味无穷。其他几个词语无色彩感,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此外,“红人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杜甫),“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关键词:个性特长 提高素质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经过几年的英语课题教学实践,我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及近一年来对
期刊
摘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将自然、宇宙、人生交汇而成美妙动人的一幕,精心描绘在春江花月夜这五彩纷呈的良辰美景所构成的人间胜景中。本文从诗所描绘的意境及体现出的情感作了阐述,并对诗的特点作了分析。  关键词: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意境 情感    诗以“春江花月夜”为题,就题抒写,由融和的春天、宛转的江流、林间的花朵、空中的明月、静谧的午夜构成了令人倾心的良辰美景。诗依题生发,浩淼无垠的江潮与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培养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  班主任作
期刊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所具备的诊断、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功能对调控和完善教学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当前课堂上出现的评价现象,如充斥课堂的廉价表扬、花样翻新的奖励方式、一味地迎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