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以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例,分析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人。实验组采用以人际心理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结论: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均可以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同人际心理治疗相比,认知行为治疗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价值更为显著。
[关键词]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045-01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持性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开始应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过程之中。本研究以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例,分析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11.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7人,女性患者23人,年龄在18-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11.1)岁。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以人际心理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患者的治疗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次50mm,治疗时间为12周。在第1-3次治疗中,医护人员在采集患者病史的基础上,向患者明确人际心理治疗的目标与内容,引导患者回顾自己的交流症状。在第4-10次治疗中,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构建人际交往清单,根据清单内容评估人际关系,制定有针对性的解決方案。在第11-12次治疗中,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使用新的人际交往策略,在鼓励患者以自我肯定的方式提升自信心的基础上结束治疗。
对照组采用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患者的治疗频率与治疗时间均与实验组相同。在第1-3次治疗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史作出诊断,向患者讲解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原因,科学解释患者症状,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治疗期间采用以叙事护理为主的护理手段,鼓励患者描述自身的消极体验。在第4-10次治疗中,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自己寻找非理性观念,并要让患者了解此种观念的错误性及此种观念与患者自身的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在第11-12次治疗中,医护人员与患者探讨治疗以后的改变及对未来的期望,在帮助患者强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束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
1.4评价标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包含躯体化焦虑与精神性焦虑2种因子。患者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患者总分≧27分为明显焦虑;患者总分≧14分为有焦虑症状;缓和总分≧7分为可能存在焦虑症状;患者总分<7分为无焦虑症状。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涉及到了患者体重变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及绝望感等多个指标;患者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患者总分在20-34分之间为中度抑郁,患者总分在8-19分之间为轻度抑郁,患者总分<8分为无抑郁症状。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O软件开展统计学分析,HAMA评分、HAMD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服从正态分布,用(x±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AMA评分与HAMD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差异与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以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与情感职能为主。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均具有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作用。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在患者焦虑症状缓解方面未显示出明显差异。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相近。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与认知行为治疗的自身特点有关。此种治疗方式旨在结合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明确不合理信念的认知评价,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变错误观念。在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以后。患者可以利用积极行为逐步取代消极行为。
综上所述,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均可以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同人际心理治疗相比,认知行为治疗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价值更为显著。
[关键词]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045-01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持性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开始应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过程之中。本研究以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例,分析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11.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7人,女性患者23人,年龄在18-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11.1)岁。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以人际心理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患者的治疗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次50mm,治疗时间为12周。在第1-3次治疗中,医护人员在采集患者病史的基础上,向患者明确人际心理治疗的目标与内容,引导患者回顾自己的交流症状。在第4-10次治疗中,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构建人际交往清单,根据清单内容评估人际关系,制定有针对性的解決方案。在第11-12次治疗中,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使用新的人际交往策略,在鼓励患者以自我肯定的方式提升自信心的基础上结束治疗。
对照组采用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患者的治疗频率与治疗时间均与实验组相同。在第1-3次治疗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史作出诊断,向患者讲解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原因,科学解释患者症状,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治疗期间采用以叙事护理为主的护理手段,鼓励患者描述自身的消极体验。在第4-10次治疗中,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自己寻找非理性观念,并要让患者了解此种观念的错误性及此种观念与患者自身的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在第11-12次治疗中,医护人员与患者探讨治疗以后的改变及对未来的期望,在帮助患者强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束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
1.4评价标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包含躯体化焦虑与精神性焦虑2种因子。患者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患者总分≧27分为明显焦虑;患者总分≧14分为有焦虑症状;缓和总分≧7分为可能存在焦虑症状;患者总分<7分为无焦虑症状。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涉及到了患者体重变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及绝望感等多个指标;患者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患者总分在20-34分之间为中度抑郁,患者总分在8-19分之间为轻度抑郁,患者总分<8分为无抑郁症状。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O软件开展统计学分析,HAMA评分、HAMD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服从正态分布,用(x±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AMA评分与HAMD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差异与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以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与情感职能为主。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均具有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作用。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在患者焦虑症状缓解方面未显示出明显差异。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相近。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与认知行为治疗的自身特点有关。此种治疗方式旨在结合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明确不合理信念的认知评价,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变错误观念。在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以后。患者可以利用积极行为逐步取代消极行为。
综上所述,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均可以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同人际心理治疗相比,认知行为治疗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价值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