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改革教师“一厢情愿”的作文批改模式,培养学生自改习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提高作文素质。
一、初始阶段:师生同改——让学生习得作文批改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指导示范。教师示范评改学生习作的片段或者全文,是引导学生评改的关键一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习作,引导学生一同评改。可以有目的地选取若干个学生的习作片段或全文抄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屏幕上),教师根据习作要求用彩笔与学生共同修改。这种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样,学生参与作文的修改过程,并从教师的修改演示中,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和道理,了解习作主要批改什么,怎样批改,为自己动手批改作文习得方法。
1.评改习作的方法
(1)读,先把作文通读几遍,通过读来发现问题,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2)想,想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怎样才能表达清楚。(3)改,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逐词逐句逐段修改,同时写出眉批;修改后,再把作文连起来读一读,直到内容准确无误为止。
2.运用修改符号批改的方法
教师首先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规范批改。批改符号主要依据教材中提供的具体方式,对于错字、错词、病句等的批改应与平时的训练结合起来。
3.写眉批和总批的方法
眉批,是对作文中局部性的问题,作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的简要提示和评价。评批标点,看标点是否用错,看所用标点是否恰当,并加以说明;评批字词,习作中字词的运用首先要达到规范正确,其次要生动、形象;评批句段,指出习作中的病句并提出修改建议,对习作中精彩的句段能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指出其运用的绝妙之处;评批习作方法,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给予评价。例如,一个学生的眉批:“这个词语用得太妙了,能告诉我是从哪儿学来的吗?”“你的这段描写很精彩,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好意思,给你提一点建议:你的书写不够认真,这让你的作文失色不少。”
总批,是对整篇文章作全面性的评价,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即从标点、字词、语句,表达方式和特色上作总体评价。例如,××同学《给母校校长的一封信》一文,是这样写总批的:我读了你的这篇习作,觉得这些方面写得好:(1)开头好,写得通顺流利,饱含对母校的留恋感激之情。(2)语句通顺,一些词句写得十分生动。(3)建议提得好,母校确实存在这些缺陷。但你的习作也有一些毛病:(1)学校里有图书室,只不过没有公开借罢了。(2)你的书写较为潦草。建议你以后写完作文多读几遍,才能发现有毛病的地方,然后再改一改,才写得更好。
二、扶放阶段:分组互改——让学生掌握作文批改的技巧
学生掌握了方法,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分成几个改评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以好带差。小组成员共同对教师随机分发的某一篇作文进行修改。在改评过程中,后进生得到良好的锻炼,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改评水平,取长补短,共同交流。能力弱的学生要求先从字、词入手,能改好错字、错词即可。由能力强的学生执笔,作适当的批改,写出眉批和总批。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拟写评语,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学生互改互评,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提高了改评能力。经过反复练习,实现人人能改,人人会改,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和收获,并为下一阶段个人独立批改奠定了基础。
三、独立阶段:独自批改——让学生形成作文自改的能力
经过多人合作修改一篇作文的多次训练,再让学生独立批改同学作文。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当全班学生都按时独自批改好同学的一篇作文后,教师把各自的作文发还给学生本人,让学生认真阅读同学给自己作文批改的评语及修改意见,也可针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学生在作文自改的训练中不断地总结文章得失,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种学生习作自改的作文评改方式,及时、广泛的互动、对话,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让学生在评改中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激发了学生改评作文的强烈欲望。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欣赏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中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在形成作文自改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责编夏天)
一、初始阶段:师生同改——让学生习得作文批改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指导示范。教师示范评改学生习作的片段或者全文,是引导学生评改的关键一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习作,引导学生一同评改。可以有目的地选取若干个学生的习作片段或全文抄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屏幕上),教师根据习作要求用彩笔与学生共同修改。这种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样,学生参与作文的修改过程,并从教师的修改演示中,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和道理,了解习作主要批改什么,怎样批改,为自己动手批改作文习得方法。
1.评改习作的方法
(1)读,先把作文通读几遍,通过读来发现问题,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2)想,想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怎样才能表达清楚。(3)改,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逐词逐句逐段修改,同时写出眉批;修改后,再把作文连起来读一读,直到内容准确无误为止。
2.运用修改符号批改的方法
教师首先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规范批改。批改符号主要依据教材中提供的具体方式,对于错字、错词、病句等的批改应与平时的训练结合起来。
3.写眉批和总批的方法
眉批,是对作文中局部性的问题,作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的简要提示和评价。评批标点,看标点是否用错,看所用标点是否恰当,并加以说明;评批字词,习作中字词的运用首先要达到规范正确,其次要生动、形象;评批句段,指出习作中的病句并提出修改建议,对习作中精彩的句段能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指出其运用的绝妙之处;评批习作方法,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给予评价。例如,一个学生的眉批:“这个词语用得太妙了,能告诉我是从哪儿学来的吗?”“你的这段描写很精彩,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好意思,给你提一点建议:你的书写不够认真,这让你的作文失色不少。”
总批,是对整篇文章作全面性的评价,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即从标点、字词、语句,表达方式和特色上作总体评价。例如,××同学《给母校校长的一封信》一文,是这样写总批的:我读了你的这篇习作,觉得这些方面写得好:(1)开头好,写得通顺流利,饱含对母校的留恋感激之情。(2)语句通顺,一些词句写得十分生动。(3)建议提得好,母校确实存在这些缺陷。但你的习作也有一些毛病:(1)学校里有图书室,只不过没有公开借罢了。(2)你的书写较为潦草。建议你以后写完作文多读几遍,才能发现有毛病的地方,然后再改一改,才写得更好。
二、扶放阶段:分组互改——让学生掌握作文批改的技巧
学生掌握了方法,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分成几个改评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以好带差。小组成员共同对教师随机分发的某一篇作文进行修改。在改评过程中,后进生得到良好的锻炼,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改评水平,取长补短,共同交流。能力弱的学生要求先从字、词入手,能改好错字、错词即可。由能力强的学生执笔,作适当的批改,写出眉批和总批。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拟写评语,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学生互改互评,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提高了改评能力。经过反复练习,实现人人能改,人人会改,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和收获,并为下一阶段个人独立批改奠定了基础。
三、独立阶段:独自批改——让学生形成作文自改的能力
经过多人合作修改一篇作文的多次训练,再让学生独立批改同学作文。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当全班学生都按时独自批改好同学的一篇作文后,教师把各自的作文发还给学生本人,让学生认真阅读同学给自己作文批改的评语及修改意见,也可针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学生在作文自改的训练中不断地总结文章得失,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种学生习作自改的作文评改方式,及时、广泛的互动、对话,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让学生在评改中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激发了学生改评作文的强烈欲望。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欣赏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中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在形成作文自改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