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考是中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检验方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出台,近年来中考题型也是出现了较多变化。如何结合中考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了数学教师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中考特点,对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中考;创新思维
中学教学中最后一道检验门槛就是中考,但是由于每一年的中考试题均大不相同,试题中包含了出题老师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最新的教学理念,展现出丰富的思维创新成果。中考在选拔优秀学生的同时,还可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是初中教学工作的方向标。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测试范围,涉及越来越广泛,题型也越来越新颖,这些变化更多的强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加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也应当突破传统教学,加强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结合数学中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数学本就比较枯燥,为此,新教材为了突破数学的局限,通过丰富鲜艳的页面效果以及生动有趣的图片来增加课本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习圆时,课本中通常运用月亮以及硬币等来展现圆的形状,然后再随之引出“圆具备的性质是什么?车轮为何作成圆形?怎样计算圆形的面积?”等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而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不等式的教学中,教材通常会运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引入知识点,例如:甲乙两个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分别采取了不同的优惠方式,若你作为顾客要购买5箱牛奶你会选择哪家商店进行购买?这时罗列出两家商店的优惠方式[1]。通过这样的实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更加利于数学教学中解题过程与结果答案的双重发展。
二、近年中考命题的变化
(一)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09广东)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臺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
这个试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运用电脑以及病毒等信息不仅使学生感觉更加熟悉,同时也能够有效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获得知识考查
例如:(09福建三明)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B间的距离。小明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测量方法,如图①、②、③所示(图中a,b,c…表示长度,α,β,θ…表示角度)。
(1)请你写出小明设计的三种测量方法中AB的长度:图①AB=___,图②AB=___,图③AB=___。
(2)请你再设计一种不同于以上三种的测量方法,画出示意图(不要求写画法),用字母标注需测量的边或角,并写出AB的长度。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够完成问题的解答。
通过以上试题可以发现,命题多以相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着重考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能力,是从“做数学”到“用数学”的一个转变。
三、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加强创新品质的培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使其逐步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并不指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突破局限[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同样教师也应当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使教学工作成为开发思维的重要方法。
(二)改变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教师应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一是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学习是一项时间长过程艰苦的历程,唯有引导学生树立起我要学的观念后,才能够有效带动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二是加强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当学生具备了我要学的观念后,教师再帮助学生建立起我能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学习。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个体。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独立性,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和探索。在课堂中,通过各种方法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三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一位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也大不相同,同时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3]。
(三)结合一题多解、多变题型,来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笔者通过三种方法的展示,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定理:一是运用平移一腰的方式进行证明,通过将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进行相互转变;二是将等腰三角的上底的两个端点作为高线,将其分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三是通过将两腰进行延长,使其转变为两个等腰三角形,通过这几种方法均运用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但却有效证明了等腰梯形的定理。通过多种解题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进行提醒的解答时,他们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带动,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慧玲. 针对数学中考谈创新思维的培养[N]. 抚州日报, 2011, (2011-01-13)
[2] 王加强.崔景美. 从数学中考谈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N]. 学知报, 2010, (2010-08-30)
[3] 管志清. 从新课程数学中考谈课堂创新思维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5)
[4] 张成先.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J]. 新课程(中学), 2010,(12)
【关键词】数学;中考;创新思维
中学教学中最后一道检验门槛就是中考,但是由于每一年的中考试题均大不相同,试题中包含了出题老师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最新的教学理念,展现出丰富的思维创新成果。中考在选拔优秀学生的同时,还可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是初中教学工作的方向标。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测试范围,涉及越来越广泛,题型也越来越新颖,这些变化更多的强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加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也应当突破传统教学,加强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结合数学中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数学本就比较枯燥,为此,新教材为了突破数学的局限,通过丰富鲜艳的页面效果以及生动有趣的图片来增加课本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习圆时,课本中通常运用月亮以及硬币等来展现圆的形状,然后再随之引出“圆具备的性质是什么?车轮为何作成圆形?怎样计算圆形的面积?”等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而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不等式的教学中,教材通常会运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引入知识点,例如:甲乙两个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分别采取了不同的优惠方式,若你作为顾客要购买5箱牛奶你会选择哪家商店进行购买?这时罗列出两家商店的优惠方式[1]。通过这样的实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更加利于数学教学中解题过程与结果答案的双重发展。
二、近年中考命题的变化
(一)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09广东)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臺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
这个试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运用电脑以及病毒等信息不仅使学生感觉更加熟悉,同时也能够有效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获得知识考查
例如:(09福建三明)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B间的距离。小明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测量方法,如图①、②、③所示(图中a,b,c…表示长度,α,β,θ…表示角度)。
(1)请你写出小明设计的三种测量方法中AB的长度:图①AB=___,图②AB=___,图③AB=___。
(2)请你再设计一种不同于以上三种的测量方法,画出示意图(不要求写画法),用字母标注需测量的边或角,并写出AB的长度。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够完成问题的解答。
通过以上试题可以发现,命题多以相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着重考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能力,是从“做数学”到“用数学”的一个转变。
三、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加强创新品质的培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使其逐步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并不指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突破局限[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同样教师也应当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使教学工作成为开发思维的重要方法。
(二)改变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教师应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一是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学习是一项时间长过程艰苦的历程,唯有引导学生树立起我要学的观念后,才能够有效带动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二是加强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当学生具备了我要学的观念后,教师再帮助学生建立起我能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学习。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个体。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独立性,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和探索。在课堂中,通过各种方法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三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一位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也大不相同,同时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3]。
(三)结合一题多解、多变题型,来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笔者通过三种方法的展示,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定理:一是运用平移一腰的方式进行证明,通过将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进行相互转变;二是将等腰三角的上底的两个端点作为高线,将其分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三是通过将两腰进行延长,使其转变为两个等腰三角形,通过这几种方法均运用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但却有效证明了等腰梯形的定理。通过多种解题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进行提醒的解答时,他们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带动,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慧玲. 针对数学中考谈创新思维的培养[N]. 抚州日报, 2011, (2011-01-13)
[2] 王加强.崔景美. 从数学中考谈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N]. 学知报, 2010, (2010-08-30)
[3] 管志清. 从新课程数学中考谈课堂创新思维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5)
[4] 张成先.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J]. 新课程(中学), 2010,(12)